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来宾市象州县运江中心校 韦江群内容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阅读,注重积累;二是指导朗读,培养语感;三是拓展空间,指导运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让语文课程“致力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关键词:语文素养 积累 感悟 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及主体发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加强阅读,注重积累 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大量语言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能点点滴滴地“说出”,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奔涌而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对于他们来说,大量积累语言、丰富和发展语言能力,是他们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语言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做到课内积累与课外积累并重。 (一)课内积累 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内的积累必须要提高效率。这就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在指导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大量积累优美的语句。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来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例如,在教学珍珠泉一课时,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珍珠泉的外观,第三自然段集中笔墨描写泉水从地下冒出来的形态,想象丰富,情景交融,加上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词汇丰富,语言精练,极富感染力,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应指导学生诵读记忆。而对本文中其它非重点段落的教学则应该一带而过。这样合理地取舍,省时、高效。 (二)课外积累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就要打通课内外,实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接轨。例如,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我积极利用电视、广播、学校的报刊,以及学生订阅购买的一些杂志等媒体资源,指导学生关注战事发展,多角度、多侧面了解战争情况,让学生自主地实践语文,积累语言。另外,我们也可以以教科书为中心,广泛阅读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来积累语言。例如,在教学李白独坐敬亭山一诗时,我让学生课下在学校图书馆或其它地方查找并背诵李白的诗歌,举行“李白诗歌背诵比赛”。这样,打破了课内课外的界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积累范围。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也是由语文学科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决定的。语感,既包括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力,也包括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培养语感的过程。 (一)反复诵读,感悟语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往往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正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得意忘言论”所说的,言辞有时并不能精确地反映意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富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使人置身其中。对这些文章的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逐步感受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领会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精妙之处,是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绝妙材料。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领悟其“总分总”的谋篇方式;在指导学生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通过对第二自然段的反复诵读,并配以图画、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南海海面瑰丽旖旎的风光,又以这种绘画美、音乐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既要保证诵读量足质高,又不能过度;既要在“书读百遍”的基础上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又不能把语文的学习当作玄学,对感悟的内容不加区分。 (二)对比揣摩,培养语感 有些词语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一琢磨,你就能感受领悟到其中精妙传神之处。因此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词语、句子进行揣摩,以体会蕴涵在文字里面的深层含义。比如,我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通过对重点词句进行增、换、删等形式,使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具体、生动与抽象、空洞、罗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结尾:“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我用投影片出示了另外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不知道前两个句子运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但却体会到了这里的强调作用,强调的是因周总理的到来,傣族人民的幸福之情、难忘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对某些词语、某些句子的欣赏、玩味,而忽视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感悟。把一篇文章支离、破碎,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 三、拓展空间,指导运用 儿童积累语言、感悟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运用语言,即运用明确具体的语言文字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交流。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在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时,采取了以下做法: 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我在专题训练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在阅读教学中,各个环节渗透口头表达;在生活实践中,创设交际情境。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方面,我花了很大力气: (一)拓宽训练时空 从训练时间上来说,我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向课下,抓好平时练笔。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到作文课上,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兴趣或缺少素材,感到无话可写,即使写出来一段话,也是空洞无味的。我注重让学生在平时积极体验生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梳理、概括自己的感受。在作文课上,学生只要早我的指导下,将平时积累的这些素材进行润饰、提炼,就不会感到无话可写了。从训练空间上来说,我积极为学生提供习作的机会,拓宽训练渠道。我的具体做法有: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诸如图文转换、改写情节、续写文尾等形式的创造性写作;在班刊上开辟一些小拦目,让他们对某些社会问题提出看法,发表意见,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结合班队活动,为学生提供习作机会。例如:让学生做一个小制作,将起过程写下来;组织祭扫烈士墓,记下自己的感受。 (二)强化求异思维 在指导表达中,要发展其创新思维,主要还是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思维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点。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诱导学生自由联想,广泛发散,训练其流畅性;启发学生触类旁通,超常构思,训练其变通性;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事物,训练其独特性。这样才能突出习惯性思维这个定势。我在具体指导时借鉴了一些专家的做法: 1、对同一题目进行多角度的选材。如,知道学生写我的老师时,我启发学生从老师的性格、才能、爱好、品德以及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还可以把狭义的老师拓展到广义的“老师”使自己受到某种启发,值得自己学习的人(或物),都可以称之为“老师”,如,爸爸、妈妈、同学甚至一本字典、一件小事、一棵小草等等。 2、对同一材料进行多种立意。如,指导学生写我荷花时,我启发学生可以把中心定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可以定为“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还可以定为“赞美荷花历经挫折仍然顽强生长的不屈精神。”3、对同一中心进行多种选材。如,指导学生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中心应为赞颂某个人的精神品质,为避免内容雷同,我启发学生思考:可以写英雄人物;可以写平凡人身上发生的不平凡的事;打破思维定势,写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三)优化评改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这里的“加工”除了包括学生对习作的修改,还应该包括教师对习作的批改和讲评。 关于习作的批改。它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习作的实际,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缺点。我在具体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不同的形式:我先师范,再让学生自己改;采用教师批学生改,我使用一些固定的符号,写几句简明的要求,让学生据此修改;有时,我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采用面批面改;还有时,我采用互批互改,以若干学生为一组,选择某个学生的习作互相讨论,共同修改。 关于习作的讲评。这是对一次习作的总结,对于今后的习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学生的习作写成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积极认真地写,能作到这一点,就应该视为合格。在一次讲评中出现的问题可能较多,因此,习作讲评课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讲评例文,修改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知识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连云港今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行业施工与技术综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社区物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兽医考研初试真题及答案
- 内波传播与能量分布-洞察与解读
- 汽车专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工地交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员4级试题题库及答案
- 住宅小区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 台球助教管理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船舶设计行业需求态势展望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乒乓球培训机构教学管理制度
- 《非洲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 课件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件+讲义+阅读检测(统编版)
-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初中英语单词全集(打印版)
- 2024年鑫源汽车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山东旅游宣传有内容课件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讲解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DB11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