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儿童在生活体验中快乐学习单位:如东县双甸镇双南小学邮编:226404姓名:张倍倍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生活不仅与艺术相随,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更密切。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贴近生活的教学最真实,而真实的教学则最自然,自然的教学有又最具有艺术性。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离开生活即失去活力,贴近生活变充满生机。儿童的生活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活生生的。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入手,利用生活经验做支撑,到搜索生活素材,最后再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在一系列的生活体验中,学习兴趣与动机不断增强,轻松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有趣的活动。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环境是作用于儿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有益于儿童心里的发展而且能有效的调动儿童的情感参于。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越好。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要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设计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所以我在教学中顺应学生学习情感与心理发展的需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把所有体验投入到情境中去,现实的生活境遇发生关联,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形象生动地生活式的空间里学习。如教学歌曲闪烁的星星时将教室布置成小星星的家,室内灯光调得幽暗些,表现宁静美妙的夜晚,挥动荧光棒表现闪烁的星星。又如教学歌曲顽皮的小杜鹃时,教师把教室布置成大自然的场景,草地、小河、大树,学生头带小杜鹃头饰,在这样的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感到自己就是一只顽皮的小杜鹃,获得了一种真实的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表演得非常逼真。二、基于生活经验,轻松技能训练。生活与经验彼此不可分割,没有任何脱离生活的经验,也没有脱离经验的生活。儿童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生活,也不可能离开他的经验。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指他们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与反映。杜威先生曾给教育下定义说:教育就是对经验的重建和重组,它能增添经验的意义,使人指导今后获得经验过程的能力得到增强。这种教育理论强调了个体经验的获得与重建,强调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要与切身经验相联系,因此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有着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对这一体系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技能训练显示出纯理论、带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纯技巧、单一的死板训练,学生感到枯燥厌烦。正确的途径是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用艺术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获得知识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我们能基于儿童本身的生活经验,努力帮助学生将先前的经验与新的音乐之间建立联系,并在教学中唤起他们的内心体验,学生就会觉得亲切自然,并欣然接收。1.节奏教学对于一些基本节奏,可以利用学生走、跑、等已有经验来发挥节奏的感受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儿童自身的节奏特点是:行走合乎四分音符()跑步合乎(),因此我们应从这两种音符开始训练1 走 走 走 走2 跑跑 跑跑 跑跑 跑跑对于一些特别的节奏,也要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发挥联想,如敲门声、士兵的步伐 、马蹄声 、知鸟的叫声 、2.气息训练无论歌曲学习还是器乐学习中,学生的气息普遍存在吸气浅显,容易泄气的问题。如何能有效训练,又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训练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形象的训练。如结合“打哈欠”“闻到花香”,张开口鼻,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缓缓地把气息吸得深而满。又如呼气时,学生往往出现“泄气”连续换气的现象,这时我让学生联想生活中“吹蜡烛“的经验,努力将火苗吹到一个角度上保持稳定,不能让蜡烛熄灭,在生活体验中体会缓缓地、均匀地吹气,让小腹有控制地推动气息呼出。三、捕捉生活素材,启发情感表现。音乐作品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它用其所特有的音乐元素让赞美、哀伤、喜悦、激昂等多种情感在旋律中流淌。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小学生由于阅历肤浅,他们不能准确深刻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他们在演唱时很难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与学生搭建音乐情感与生活情感之间的桥梁,以敏锐的眼光捕捉身边的素材,用真实可感的形象来影响学生,拨动他们内心的情愫,让他们更深地领悟音乐中所蕴含的生活之情、生活之美。共同拥有一个家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课,歌曲深情优美,表达了孩子们对弱小生命的关注与关爱。在歌曲教学中尽管我极力渲染歌曲的情绪,但仍有学生在歌唱时不能沉浸其中,他们的情感表达似挤牙膏一样被动,甚至有的学生当唱到“让我给你一半妈妈”这句歌词时还会窃笑,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引导学生用真情实感演唱,我进行了反思,何不用身边真实的事件来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青海玉树县地震的灾难还记忆犹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不正是需要我们献爱心的对象吗?后来我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呈现如下:(出示一组地震灾区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照片里的孩子为什么泪流满面?你一定有很多的话儿想问他们吧。生1:你为什么要哭,为什么不回家呀?生2:你什么不去上学啊师:同学们,这就是前不久从玉树县地震灾区拍摄的一些场景,这些孩子就是在这次地震中失去爸爸妈妈的孩子,他们多么渴望一个完整的家,渴望有爸爸妈妈的爱护,谁来帮助他们?生:小朋友,不要害怕,不要伤心,让我们把温暖送给你在音乐伴奏中,学生深情地朗读歌词。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与灾区孩子的心连得更紧了。在浓浓的温馨的充满爱的范围中他们十分投入地演唱,情感得到了共鸣,“爱”深深留在了学生的心间,我想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引出无数的更博大的人间之爱。当然,生活素材还远远不仅如此,平日里,各种杂志中的图片,出版的音像制品,电影电视节目,互联网上的丰富的资讯等等,都是平日里我们可用的音像素材。因此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收集和整理,。相信有了这些鲜活的生活素材,一定会为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绚丽多彩。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音乐是创造性最强艺术,在人的发展方面所表示出来的最大优势即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鉴于此,新课标提出“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这一理念。指出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创造,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创造包括的学习内容之一:探索音响与音乐,其涵盖的内容有用人声等乐器声或其他音源模仿货表现自然界中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叫虫鸣等。;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模仿或表现生活中的声音。如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开动与鸣叫声;鸡鸭马牛等禽畜的走跑与鸣叫等。这些活动无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系列的探索活动,鼓励引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观察,开动脑筋,在生活实践中去发展音乐问题解决,音乐问题。如一盆水,可手去搅、用手拍打水面、把水泼出来都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一份报纸,对折拍打、撕、弹、揉也会发出不不同的声响,学生感觉到创造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创作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寻找一些废旧物品加以利用,制作一些简易乐器,如“报纸撕成条状当沙球;一串钥匙当串铃,用蛋糕盒制作成小鼓;用玻璃瓶装进不同量的水吊起来当云锣。当他们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时,他们是那样的欣喜自豪!教师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教师还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他们有自制乐器表现一个声音故事。在创编下雨的故事时学生是这样表现的:(解说:)一个夏日的傍晚,天阴沉沉的,天空中不时传来轰隆隆的雷声(敲击纸盒表现雷声)风呼呼刮着,(学生揉搓塑料袋表现风声),一会儿,便下起了濛濛细雨(用饮料瓶装进沙子表现小雨沙沙),雨越下越大,哗啦啦,哗啦啦(用饮料瓶装进黄豆表现大雨哗啦),小树苗张着嘴巴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