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骨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绵阳四绵阳四 0 0 四医院骨科四医院骨科 谷红明谷红明 骨科护理学是具有人体力学问题及应用人体力学的一门护理专骨科护理学是具有人体力学问题及应用人体力学的一门护理专 业学科 通过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 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业学科 通过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 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骨科护理学的任务 首先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及功能锻炼骨科护理学的任务 首先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及功能锻炼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 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 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 被人们广泛重视 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被人们广泛重视 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 能 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 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 能 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 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 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 都是直接争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 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 都是直接争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 一 锻炼的意义及原则一 锻炼的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 维持肌肉 关节活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 维持肌肉 关节活 动 防止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 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畸形 最动 防止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 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畸形 最 大范围的恢复功能 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 患肢是康复护理大范围的恢复功能 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 患肢是康复护理 的重点 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的重点 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 复位固定 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 可能会使复位固定 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 可能会使 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 甚至造成残疾 其严重程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 甚至造成残疾 其严重程 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 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 讲情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 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 讲情 原则 动作轻柔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原则 动作轻柔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二 功能锻炼的临床作用二 功能锻炼的临床作用 1 1 促进肿胀消失 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 促进肿胀消失 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 体液渗出体液渗出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 唧筒作用消失唧筒作用消失 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 回流障碍回流障碍 肿胀肢体肿胀肢体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 唧筒作用恢复唧筒作用恢复 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 肿胀消退肿胀消退 疼痛疼痛 减轻减轻 2 2 减少肌肉萎缩程度 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 锻炼可避 减少肌肉萎缩程度 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 锻炼可避 免肌肉萎缩 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 免肌肉萎缩 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 3 3 防止关节僵硬粘连 防止关节僵硬粘连 肌肉不活动肌肉不活动 静脉淋巴淤滞静脉淋巴淤滞 水肿水肿 浆浆 液纤维蛋白渗出液纤维蛋白渗出 滑膜粘连 滑膜粘连 4 4 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 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 肌肉代谢产生乳酸肌肉代谢产生乳酸 刺激血管刺激血管 血管扩张血管扩张 促进循环促进循环 新生血管较快成长新生血管较快成长 促进骨痂形成 促进骨痂形成 强固骨痂强固骨痂 骨折愈合 早期活动关节面 骨折愈合 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 运动方案制定三 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 损伤性质 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年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 损伤性质 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年 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 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 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 化 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的目的来进行的 化 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的目的来进行的 基本步骤基本步骤 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 伤后伤后 1 1 2 2 周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 肿胀明显 骨痂尚未形成 骨折断端虽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 肿胀明显 骨痂尚未形成 骨折断端虽 经整复 但不稳定 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 骨折经整复 但不稳定 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 骨折 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 局部疼痛 肢端肿胀仍存在 所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 局部疼痛 肢端肿胀仍存在 所 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 以肌肉的主动收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 以肌肉的主动收 缩和舒张练习为主 即静力练习 缩和舒张练习为主 即静力练习 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 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 反复交替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 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 反复交替 进行 增强手的握力 进行 增强手的握力 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 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增强臀大肌 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 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增强臀大肌 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用力做踝关节背伸 跖屈及伸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用力做踝关节背伸 跖屈及伸 屈足趾 促进血液回流 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屈足趾 促进血液回流 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3 3 被动活动 向心性按摩 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肢体肿胀 被动活动 向心性按摩 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肢体肿胀 骨折中期的功能康复锻炼骨折中期的功能康复锻炼 伤后伤后 3 3 6 6 周周 此期特点是 骨折肢体肿胀和疼痛已明显减轻 软组织损伤基此期特点是 骨折肢体肿胀和疼痛已明显减轻 软组织损伤基 本修复 骨痂已逐步形成 骨折断端初步连接 接近临床愈合 本修复 骨痂已逐步形成 骨折断端初步连接 接近临床愈合 此期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 继续做肌肉此期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 继续做肌肉 舒缩锻炼 逐步恢复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 舒缩锻炼 逐步恢复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 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 但不利于骨折连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 但不利于骨折连 接和稳定的活动 仍须限制 接和稳定的活动 仍须限制 对于下肢可做平卧 抬腿及下床负重练习 对于上肢可做举对于下肢可做平卧 抬腿及下床负重练习 对于上肢可做举 臂抬肩 屈肘 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 有条件可进行医疗臂抬肩 屈肘 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 有条件可进行医疗 体操训练等 另外还可以进行柔和的持续牵拉 体操训练等 另外还可以进行柔和的持续牵拉 患肢下地负重分三步走 患肢下地负重分三步走 第一步 以双拐和健肢第一步 以双拐和健肢 三点三点 支撑身体重量进行地面活动 支撑身体重量进行地面活动 但患肢不负重 但患肢不负重 第二步 在第二步 在 三点三点 支撑的同时 让患肢足尖轻触地面进行半支撑的同时 让患肢足尖轻触地面进行半 举重 举重 第三步 患肢以全脚掌着地 进行全负重活动 第三步 患肢以全脚掌着地 进行全负重活动 循序渐进地训练 一方面在训练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循序渐进地训练 一方面在训练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一方面可逐渐增强患者的信心 另一方面可逐渐增强患者的信心 骨折后期的功能康复锻炼骨折后期的功能康复锻炼 骨折临床愈合期骨折临床愈合期 6 6 8 8 周周 此期骨愈合已较坚固 骨折已达临床愈合 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此期骨愈合已较坚固 骨折已达临床愈合 关节活动范围已逐 步恢复正常 步恢复正常 功能锻炼不仅强调局部的锻炼 还必须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功能锻炼不仅强调局部的锻炼 还必须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 节锻炼 节锻炼 坚持全身活动 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 坚持全身活动 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 对于肢体活动功能仍有不同障碍的关节和肌肉 要继续有针对于肢体活动功能仍有不同障碍的关节和肌肉 要继续有针 对性的进行锻炼 例如股骨干骨折后期遗留膝关节屈曲功能障对性的进行锻炼 例如股骨干骨折后期遗留膝关节屈曲功能障 碍股四头肌收缩 即需重点锻炼膝关节活动 碍股四头肌收缩 即需重点锻炼膝关节活动 二二 常用方法常用方法 双下肢踝泵运动双下肢踝泵运动 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与健肢一起做静力性屈伸踝关节运动 并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与健肢一起做静力性屈伸踝关节运动 并 于背屈极限位置保持数秒 于背屈极限位置保持数秒 1515 2020 次次 组 每日组 每日 2 2 3 3 组 此法组 此法 除预防下肢肌肉萎缩 腓总神经压伤外 对于促进循环 预防除预防下肢肌肉萎缩 腓总神经压伤外 对于促进循环 预防 深静脉血栓均有重要意义 深静脉血栓均有重要意义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即大腿前方肌肉放松及收缩练习 收缩保持即大腿前方肌肉放松及收缩练习 收缩保持 1010 秒后再放松秒后再放松 1010 秒 患肢秒 患肢 1515 2020 次次 组 健肢组 健肢 2020 3030 次次 组 组 2 2 3 3 组组 天 健天 健 肢可练习直腿抬高 抬腿时慢慢抬起 当抬到肢可练习直腿抬高 抬腿时慢慢抬起 当抬到 1010 2020 厘米时停厘米时停 止止 3 3 5 5 秒再缓慢放下 反复练习 以不疲劳为宜 秒再缓慢放下 反复练习 以不疲劳为宜 3 3 三点支撑法 三点支撑法 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下 健肢用力踩床 双手紧握牵引床上吊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下 健肢用力踩床 双手紧握牵引床上吊 环 头部后伸 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 臀部离开床面环 头部后伸 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 臀部离开床面 5 5 1010 秒 秒 每每 2 2 3 3 小时一次 此法既锻炼腰背部肌肉 又能有效的防止骶小时一次 此法既锻炼腰背部肌肉 又能有效的防止骶 尾部受压 防止褥疮发生尾部受压 防止褥疮发生 4 4 扩胸运动 扩胸运动 利用棍棒或徒手练习 利用棍棒或徒手练习 1010 2020 次次 组 组 3 3 4 4 组组 天 防止上肢天 防止上肢 及背部肌肉萎缩 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 咳嗽 排痰 增进肺及背部肌肉萎缩 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 咳嗽 排痰 增进肺 功能功能 三 训练要求 三 训练要求 1 1 肩关节 上肢划圈 上举 外展 内收 内旋 防止凝肩 肩关节 上肢划圈 上举 外展 内收 内旋 防止凝肩 2 2 肘关节 屈 伸训练肘关节 屈 伸训练 3 3 髋关节 髋部的外展 内收 髋关节 髋部的外展 内收 4 4 膝关节 屈 伸活动 下蹲等 膝关节 屈 伸活动 下蹲等 5 5 踝关节 足背伸 在跖屈等 踝关节 足背伸 在跖屈等 四四 预防挛缩和畸形的护理预防挛缩和畸形的护理 根据伤残者情况 预先采取护理措施 预防废用性萎缩与畸根据伤残者情况 预先采取护理措施 预防废用性萎缩与畸 形 避免阻碍康复计划的实施 在护理时运用人体组合原理矫形 避免阻碍康复计划的实施 在护理时运用人体组合原理矫 正伤残者姿势 保存关节良好的功能位置 受伤后应立即应用正伤残者姿势 保存关节良好的功能位置 受伤后应立即应用 力学辅助物 如脚踏板 沙袋 枕头 体位垫等各种用具 摆力学辅助物 如脚踏板 沙袋 枕头 体位垫等各种用具 摆 放合适位置 防止足下垂 垂腕 爪形手和其他畸形 同时可放合适位置 防止足下垂 垂腕 爪形手和其他畸形 同时可 做简单的预防训练 以维持肌肉的紧张力 加强正常的肌肉功做简单的预防训练 以维持肌肉的紧张力 加强正常的肌肉功 能 能 四 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四 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 1 首先要在训练前向患者交待康复锻炼目的 具体措施 取得 首先要在训练前向患者交待康复锻炼目的 具体措施 取得 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 2 康复锻炼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主动为主 被动为 康复锻炼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主动为主 被动为 辅辅 3 3 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 运动量由小到大 运动类型由易到难 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 运动量由小到大 运动类型由易到难 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 4 4 注意安全 避免损伤 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 注意安全 避免损伤 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 应高度重视 加强宣教应高度重视 加强宣教 如 如 1 1 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肩关节外展活动 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肩关节外展活动 2 2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动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动 3 3 前臂骨折的前臂旋转活动 前臂骨折的前臂旋转活动 4 4 桡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桡骨侧偏活动 桡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桡骨侧偏活动 5 5 股骨下 股骨下 1 31 3 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 6 6 胫腓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 胫腓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 7 7 踝部骨折的足跖屈活动 踝部骨折的足跖屈活动 5 5 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 如上肢的各种活 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 如上肢的各种活 动 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 下肢以增加负重 步行能力为主动 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 下肢以增加负重 步行能力为主 6 6 进行功能锻炼时 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引和对骨折部位 进行功能锻炼时 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引和对骨折部位 的被动按摩 如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 有时练习可出现轻微的被动按摩 如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 有时练习可出现轻微 疼痛 但停止活动后 疼痛应消失 锻炼不应让患者感到疲劳 疼痛 但停止活动后 疼痛应消失 锻炼不应让患者感到疲劳 不应在骨折部位发生疼痛 如运动后疼痛剧烈 甚至出现浮肿 不应在骨折部位发生疼痛 如运动后疼痛剧烈 甚至出现浮肿 表示运动过量表示运动过量 五 效果评价五 效果评价 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详尽的训练计划 有计划 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详尽的训练计划 有计划 有落实 有检查 才能使锻炼不至于停留在口头上 同时医护有落实 有检查 才能使锻炼不至于停留在口头上 同时医护 配合 详细指导 检查动作是否正确 有否出现不良反应 有配合 详细指导 检查动作是否正确 有否出现不良反应 有 无进展 包括肌力 关节活动度及范围 等无进展 包括肌力 关节活动度及范围 等 六 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六 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 1 1 卧床患者训练坐起 有利呼吸及尿液引流 防止坠积性 卧床患者训练坐起 有利呼吸及尿液引流 防止坠积性 肺炎 泌尿系感染及结石肺炎 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2 2 上肢的伸展扩胸 腹式呼吸均可提高肺活量 保持呼吸 上肢的伸展扩胸 腹式呼吸均可提高肺活量 保持呼吸 道通畅道通畅 3 3 腹肌收缩及腹部的按摩 顺时针 能促进肠蠕动 防止 腹肌收缩及腹部的按摩 顺时针 能促进肠蠕动 防止 便秘便秘 七 各部位的功能锻炼七 各部位的功能锻炼 一 上肢 一 上肢 主要是使手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其方法是在不违主要是使手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其方法是在不违 反治理原则 在医生指导下 围绕这一目的进行 具体要求如反治理原则 在医生指导下 围绕这一目的进行 具体要求如 下 下 1 1 肩关节 患者使肘关节维持在肩关节 患者使肘关节维持在 90 90 而后做对肩 而后做对肩 上举手部过头顶至枕部及后伸将手放置腰部等三个上举手部过头顶至枕部及后伸将手放置腰部等三个 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 3 3 次次 天天 5050 下下 次次 2 2 肘关节 以主动活动为主 可辅助被动活动来锻炼肘关节 以主动活动为主 可辅助被动活动来锻炼 肘关节的屈伸 次数与频率等要求同前肘关节的屈伸 次数与频率等要求同前 3 3 前臂 可让患者双手持筷 做内旋及外旋训练 次前臂 可让患者双手持筷 做内旋及外旋训练 次 数及频率较前者增加一倍 一般情况下不宜进行被数及频率较前者增加一倍 一般情况下不宜进行被 动训练动训练 4 4 腕关节 腕关节进行伸 屈 尺偏及桡偏等活动 腕关节 腕关节进行伸 屈 尺偏及桡偏等活动 需主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 要求同前需主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 要求同前 5 5 手部 以对掌功能的训练与康复为主 兼顾手指的手部 以对掌功能的训练与康复为主 兼顾手指的 并拢 分开及其他各种类似动作等并拢 分开及其他各种类似动作等 二 下肢 二 下肢 不同于上肢 锻炼以负重为主 功能锻炼要求以站立及行不同于上肢 锻炼以负重为主 功能锻炼要求以站立及行 走 其次才是诸关节生理活动范围的恢复 走 其次才是诸关节生理活动范围的恢复 1 1 站立 稳定性骨折者可在骨折治疗过程中逐渐开始 站立 稳定性骨折者可在骨折治疗过程中逐渐开始 部稳定者 至少要在骨折临床愈合后进行 肢体的负部稳定者 至少要在骨折临床愈合后进行 肢体的负 重应逐渐增加负载 开始时应借助健肢或拐杖等 使重应逐渐增加负载 开始时应借助健肢或拐杖等 使 患肢少负重 而后逐渐增加患肢的负载 使其有一个患肢少负重 而后逐渐增加患肢的负载 使其有一个 适应及观察的过程 切勿操之过急 适应及观察的过程 切勿操之过急 2 2 行走 在前者基础上让患肢逐渐迈步行走 亦应循序行走 在前者基础上让患肢逐渐迈步行走 亦应循序 渐进 方式与前者相似渐进 方式与前者相似 3 3 关节功能恢复 在主动锻炼的前提下 可借助于功 关节功能恢复 在主动锻炼的前提下 可借助于功 能锻炼器具 以电动为宜 能锻炼器具 以电动为宜 先从小活动范围开始 逐 先从小活动范围开始 逐 渐增大活动幅度及增加活动频率 并按各关节的生理渐增大活动幅度及增加活动频率 并按各关节的生理 要求不断调整 以求早日恢复到正常范围要求不断调整 以求早日恢复到正常范围 三 腰背部功能锻炼 三 腰背部功能锻炼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生物备考资料
- 甲状腺功能低下课件
- 江苏南京2022-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31篇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一中中考数学适应性试卷(4月份)(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6136-2018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基本要求》
- 新解读《GB-T 15054.2-2018小螺纹 第2部分:公差和极限尺寸》
- 生物实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细节理解 提升查找与识别细节能力试卷
- 《疯狂动物城》中英文对照(全本台词)
- 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医科总医院
- 《氧化还原反应》完整版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 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课件
- 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课件
- 日周月安全检查记录表
- 风力发电项目报价清单 (风机基础等)
- 重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重庆物价局
- GA∕T 1046-2013 居民身份证指纹采集基本规程
- (高清正版)SL 310-2019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