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讲解 水圈部分_第1页
独家讲解 水圈部分_第2页
独家讲解 水圈部分_第3页
独家讲解 水圈部分_第4页
独家讲解 水圈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 结合实例 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淡水仅占2 526 而且绝大多数又以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 淡水 2 526 咸水 一 水圈的组成 地表水地下水 河水 湖水 浅层 深层地下水 永冻土底水71 0 湖泊淡水21 6 土壤水3 9 沼泽水2 7 河水0 5 生物水0 3 目前 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主要是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以及浅层地下水 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 3 虽然地球有 水的行星 之说 但是 目前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数量是非常有限 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和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二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 水循环的含义分类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 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分为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二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一 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 分为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海洋 湖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水汽输送 蒸发 海上内循环 降水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入渗 2 海陆间循环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 水资源得以再生 是最重要的循环 海洋 蒸发 水汽输送 凝结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江河汇聚 下渗 3 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具有重要意义 水气输送 凝结 降水 海洋 蒸发 4 陆上内循环 数量少 但是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陆地水 蒸发 水气输送 凝结 降水 6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使四大圈层相互联系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对水圈 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塑造了各种地表形态 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练习 1 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 1 2 3 4 2 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 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 和 之间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海陆间循环 海洋 陆地 1 读下图为 水循环示意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 B C 2 图中参与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的 字母 有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黄河径流所属水循环类型是 3 把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联接起来的水循环环节是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4 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实施 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环节施加影响 在图中用字母 表示 5 各水循环环节中 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 字母 是 河流补给 河流补给使指河水的来源大气降水 冰川融水 积雪融水 地下水 湖泊水 其中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体 1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 寒流和暖流 2 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洋流的概念2 洋流的分类3 洋流的分布规律4 洋流的地理意义 1 洋流的概念 我们把海洋表层的海水 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叫做洋流 也叫海流 大气运动形成的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 洋流的分类 1 根据水温状况 洋流可以分为寒流 暖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 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一般情况下 由高纬度流来的是寒流 由低纬度流来的是暖流 北半球暖流 北半球寒流 南半球暖流 南半球寒流 2 洋流的分类 2 根据洋流形成原因 风海流 密度流和补偿流 在盛行分的吹拂下 表层海水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运动 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风海流不同海域因海水的温度 盐度不同 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同 引起海水的运动 称为密度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 使流出海水的海区海平面降低 相邻海区的海水则会流过来补充 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 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 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3 洋流的分布规律 赤道低气压带 60 30 0 30 60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 西风漂流 环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规律一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规律一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规律一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规律二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气旋型大洋环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规律一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规律二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气旋型大洋环流 规律三 40o附近海区 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 太平洋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太平洋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太平洋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太平洋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西风漂流 分布规律 印度洋 冬季 盛行东北风 逆时针 分布规律 印度洋 夏季 盛行西南风 逆时针 规律四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 气旋型 大洋环流 南纬40 附近海域形成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 夏顺冬逆 南极外围形成南极环流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 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 形成逆时针的季风漂流 夏季 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 形成顺时针季风漂流 4 洋流的地理意义 影响热量平衡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影响沿岸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气候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 本格拉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等对沿岸沙漠气候的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 寒 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 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 及上升流 秘鲁渔场 海区形成渔场 影响航海 顺流航速快 省燃料 寒 暖流相遇成海雾 洋流带来冰山 不利航运 影响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 扩大污染范围 5 洋流与渔场 洋流的分布和世界海洋渔场的分布有何联系 1 世界海洋渔场大多集中在大陆沿岸水深200米以内的浅水海域 这里阳光充足 水温较高 2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 由于寒暖流的流速和流向不同 水温及盐度等变化较大 促使上下水层发生扰动和营养盐上翻 使浮游生物迅速滋生和繁衍 从而维持着海域高生产力状态 形成了海洋生物种类多 产量大的渔场 如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 3 在大洋东岸的亚热带海区 表层海水离岸流动 在上升流作用下 深层海水将大量营养盐类带至表层 促使浮游生物及鱼类在此大量繁衍 形成海洋生物密集的 上升流渔场 例如 秘鲁渔场 加利福尼亚渔场 非洲加蓬和纳米比亚沿海渔场 印度南部的渔场 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1 相互联系的水体存在形态 气态 固态 液态存在水体 海洋水 大气水陆地水体 河流水 湖泊水 沼泽水 地下水和冰川水等水循环环节 蒸发 蒸腾 凝结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动力 太阳辐射 重力等类型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意义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更新 调节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 陆地水 水气输送 海陆间水循环 淡水资源 概念 海洋水沿着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按性质分类 寒流 暖流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分布中低纬海区 方向 南半球呈 北半球呈 性质 大洋东岸为大洋西岸为 北半球中高纬度方向 逆时针性质 大洋东岸 暖流 大洋西岸 寒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方向 性质 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北半球夏季 西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 北半球冬季 东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 逆时针 顺时针 暖流 寒流 自西向东 1 秘鲁寒流从成因上属于 A 风海流B 密度流C 上升补偿流D 下降补偿流2 促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更新的主要是 A 陆地内循环B 海陆间大循环C 海洋内循环D 以上均不正确3 黄河下游河流径流与两岸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A 相互补给B 河水补给地下水C 地下水补给河水D 互不补给 C B B 4 由信风引起的风海流 其运动方向为 A 北半球向西 南半球向东B 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C 南北半球都由东向西D 北半球向东 南半球向西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洋流促进高低纬之间热量输送和交换 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影响B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是因受暖流影响C 拉布拉多半岛沿海一月份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伦敦气温低 是受洋流影响D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 暖流起了一定的作用 C D 6 同纬度不同海区 暖流流经的海区比寒流流经的海区 A 气温高 水温低 盐度低B 气温低 水温高 盐度高C 气温高 水温高 盐度低D 气温高 水温高 盐度高7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的形成 受暖流的影响B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显著作用C 秘鲁附近寒暖流交汇 形成著名渔场D 洋流能加快污染物扩散 使海洋污染的范围缩小8 假如有人在美国洛杉矶海滩拾到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漂流瓶 那么该漂流瓶借助下列哪组洋流而漂到洛杉矶海滩的 A 日本暖流 北赤道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B 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C 日本暖流 赤道逆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D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D B B 二 判断题9 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10 日本暖流是以西风为驱动力的风海流 11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12 降水是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都具有的主要环节 13 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冰川 对 错 错 对 对 14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循环 B地的水循环类型有 循环和 循环 2 a b两条河流中 水量较稳定的是 河 判断依据是 3 甲 乙两城市中 水资源较丰富的是 城市 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