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3.00分)我国成功实现持续开采可燃冰。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海底3003000米的深度形成的固体,可表示为mCH4nH2O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形成可燃冰必须具备的()A低压B低温C高压D充足的CH4【解答】解: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海底3003000米的深度形成的固体,是低温高压条件下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故不是形成可燃冰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低压,故选A。2(3.00分)下列过程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C3H4+5O23CO2+4H2OBPb+PbO2+2H2SO42PbSO4+2H2OCCaCO3CaO+CO2DmH2O+nCO2Cm(H2O)m+nO2【解答】解:A为物质的燃烧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故A不选;B为原电池、电解池的反应,存在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转化,故B不选;C为物质的分解反应,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不选;D为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选。故选:D。3(3.00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C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可使反应加快DKMnO4与H2C2O4反应时,加入少量MnSO4可使反应加快【解答】解:AAl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结构的氧化铝,为化学反应,故A不选;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生成四氧化三铁,为化学反应,故B不选;C加入少量CuSO4,Zn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故C选;D加入少量MnSO4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与原电池反应无关,故D不选;故选:C。4(3.00分)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事实解释AMgCl26H2O受热易发生水解MgSO47H2O受热不易发生水解HCl易挥发H2SO4不易挥发B电解CuCl2溶液,得到金属铜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铜产生后与水不反应钠产生后与水反应CCaCO3难溶于稀H2SO4CaCO3易溶于稀CH3COOHCaSO4微溶于水Ca(CH3COO)2易溶于水D镀锌铁有划损时,仍能阻止铁被氧化镀锡铁有划损时,不能阻止铁被氧化金属性:ZnFeSnAABBCCDD【解答】解:AHCl易挥发,加热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因硫酸不挥发,加热蒸干MgSO4溶液能得到MgSO4固体,可知与酸的挥发性有关,故A不选;B由于阴极得电子能力Cu2+H+Na+,所以电解CuCl2溶液,得到金属铜,而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题中解释不正确,故B选;C由于CaSO4微溶于水、Ca(CH3COO)2易溶于水,则CaCO3难溶于稀H2SO4、CaCO3易溶于稀CH3COOH,故C不选;D由于金属性:ZnFe,Zn易被氧化,则镀锌铁有划损时,仍能阻止铁被氧化;由于FeSn,Fe易被氧化,则镀锡铁有划损时,不能阻止铁被氧化,故D不选;故选:B。5(3.00分)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解答】解: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A错误;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故B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C错误;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D错误。故选:B。6(3.0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探究沉淀溶解平衡,各物质的电导率数据如下:物质CaCO3(固体)H2OCaCO3饱和溶液CaSO4饱和溶液NaCl0.001mol/LAgNO30.001mol/LAgCl饱和溶液电导率073738919891138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CaCO3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B与对比,说明中存在:AgCl=Ag+ClC、等体积混合后过滤,推测滤液的电导率一定大于13D将中固体加入中,发生反应:CaCO3(s)+SO42(aq)=CaSO4(s)+CO32(aq)【解答】解:A碳酸钙为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离子键形成离子键,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A正确;B与对比,导电率为13,说明氯化银饱和溶液中存在:AgCl=Ag+Cl,故B正确;C、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混合后过滤得到硝酸钠、硝酸银的饱和溶液,导电率大于1138,一定大于13,故C正确;D只有能满足c(SO42)c(Ca2+)Ksp,才可能实现上述转化,故D错误;故选:D。7(3.00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B用NaCl溶液做铁的吸氧腐蚀实验,O2减少:2H2O+O2+4e=4OHC用H2、O2进行氢氧燃料电池实验,产生电流:2H2+O22H2OD用NH4Cl溶液溶解Mg(OH)2,沉淀溶解:Mg(OH)2+2NH4+=2NH3H2O+Mg2+【解答】解:A、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0.1mol/L的氨水的pH小于13,故A正确;B、当电解质溶液呈中性或弱酸性时,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氧气在正极上放电,电极方程式为2H2O+O2+4e=4OH,故B正确;C、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放电,氧气在正极放电,故燃料电池的条件不是点燃,总反应为2H2+O2=2H2O,故C错误;D、向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滴加适量NH4Cl溶液,氢氧化镁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和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NH4+=2NH3H2O+Mg2+,故D正确;故选:C。8(3.00分)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某小组同学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采用测量不同温度下出现浑浊的时间B可采用测量不同温度下SO42浓度的变化C可采用测量不同温度下pH的变化D不宜采用测量不同温度下SO2逸出量的多少【解答】解:A测量不同温度下出现浑浊的时间,可判断反应的快慢,达到探究的目的,故A正确;B反应前后SO42浓度不变,不能用于探究实验,故B错误;C根据pH的变化,可判断硫酸反应的速率大小,故C正确;D因二氧化硫以溶于水,不能用测量不同温度下SO2逸出量的方法判断,故D正确。故选:B。9(3.00分)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能电解水获得H2下列装置采用固体氧化还原调节剂做为离子交换体系,实现H2、O2分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极发生还原反应B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Cd极的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D电解一段时间后,可将b、c对调,循环利用【解答】解:A连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则a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连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则a为阴极,b为阳极,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方程式为Ni(OH)2+OHe=NiOOH+H2O,故B错误;C连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则d为阳极,b为阳极,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方程式为4OH4e=2H2O+O2,故C正确;Db电极发生的反应Ni(OH)2+OHe=NiOOH+H2O,c电极发生的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故电解一段时间后,可将b、c对调,循环利用,故D正确;故选:B。10(3.00分)2017年我国自主产权“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投产成功“煤基乙醇”就是以煤为原料制备乙醇一些物质的燃烧热物质C2H6C2H4C2H2C2H5OHC3H8燃烧热(kJmol1)156014111230136722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制乙醇,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能源B煤制乙醇,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选择性C汽油中添加一定量乙醇,汽油燃烧的更充分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汽油(C5C12的烃)完全燃烧,乙醇放出的热量多【解答】解:A煤制乙醇,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能源充分利用,故A正确;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的选择性,提高生产率,故B正确;C汽油中加入乙醇可减小矿物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可改善大气环境,改善汽油品质,故C正确;D汽油主要成分是 C 5C 12 烃类,为混合烃类物品之一,乙醇为C2H6O,由表中数据可知,等物质的量的乙醇。汽油完全燃烧,乙醇放出的热量少,故D错误。故选:D。11(3.00分)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化学能是化学电源的能量来源下列关于装置甲、乙、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锌片发生的变化均为:Zn2e=Zn2+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换率():丙乙甲C一段时间后的电解质溶液的温度(T):T甲T乙T丙D甲、乙、丙的总反应均为:Zn+Cu2+=Zn2+Cu【解答】解:A锌活泼性大于铜,可以和铜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甲为化学腐蚀,乙和丙为电化腐蚀,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片发生的变化均为:Zn2e=Zn2+,故A正确;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转化率,丙装置中盐桥避免了离子碱的作用,甲装置开始不能形成原电池,析出铜在锌表面时形成原电池反应,乙形成原电池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换率():丙乙甲,故B正确;C反应过程中丙装置中离子间干扰少溶液温度低,甲中反应过程中离子间影响大,温度高,故C错误;D反应实质都是锌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甲、乙、丙的总反应均为:Zn+Cu2+=Zn2+Cu,故D正确;故选:C。12(3.00分)如图集气瓶中用滤纸折成的纸蝴蝶上喷洒了一种溶液,通入某种气体后,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纸蝴蝶颜色变化不一致的是()ABCD喷洒液酚酞石蕊试剂酸性KMnO4KI淀粉混合液气体NH3Cl2SO2HCl颜色变化变红先变红后褪色褪色有明显变化AABBCCDD【解答】解:A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使氨水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故A不选;B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有酸性而使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有漂白性而使石蕊试液最终褪色,故B不选;CSO2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观察到试纸褪色,故C不选;D淀粉遇碘变蓝色,与HCl不反应,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故D选;故选D。13(3.00分)制备金属钾的反应:Na+KClK+NaCl,有关沸点的数据如下:物质KNaKClNaCl沸点()774892150014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说明,Na的金属性强于KB850时,钾蒸气逸出,平衡正向移动,KCl转化率增大C升温至900收集金属钾,钾的纯度会降低D金属钾中含有杂质钠,可通过真空蒸馏的方法分离提纯【解答】解:AK的金属性强于Na,则该反应能发生利用高沸点制取低沸点,故A错误;B850时,钾蒸气逸出,减小K蒸气的浓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KCl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C当反应温度升高到900时,Na、K均为气体,所以收集金属钾,钾的纯度会降低,故C正确;D因为Na、K的沸点不同而且相差较大,所以可通过真空蒸馏的方法分离提纯钾中含有杂质钠,故D正确;故选:A。14(3.00分)常温下,将VmL3种一元酸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c(一元酸)c(NaOH)/(mol/L)混合后溶液pHic(HX)=0.1mol/L0.17iic(HY)=0.1mol/L0.18iiic(HZ)=0.1mol/L0.19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比较酸性强弱:HXHYHZBiii中由水电离的c(OH)=1109mol/LC实验ii发生的离子反应:HY+OH=H2O+YD比较iii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Y)c(OH)【解答】解:A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只有HX与NaOH反应后溶液的pH=7,则HX为强酸,pH=9,说明NaZ为强碱弱酸盐,HZ为弱酸,故三种物质酸性强弱HXHYHZ,故A正确;BpH=lgc(H+)=9,则c(H+)=109mol/L,故c(OH)=mol/L=105mol/L,故B错误;CpH=8,说明NaY为强碱弱酸盐,HY为弱酸,则HY和NaO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Y+OHH2O+Y,故C正确;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等体积、等浓度的HX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NaY,溶液显示碱性,说明HY为弱电解质,Y离子在溶液中部分水解,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Y)c(OH)c(H+),故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58分)15(15.00分)某小组对FeCl3溶液(pH=1)催化分解H2O2的过程进行探究。实验现象操作产生大量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2)小组提出假设,认为下列离子可能催化分解了H2O2:假设i。起催化作用的是Fe3+假设ii。起催化作用的是Cl假设iii。起催化作用的是H+下列实验证实假设i成立。实验1:取2mL5%的H2O2溶液,滴入1mLNaCl溶液,未见明显气泡实验2:取2mL5%的H2O2溶液,滴入1mLpH=1的溶液A,未见明显气泡NaCl溶液的浓度应是0.3mol/L。溶液A是盐酸。(3)推测Fe3+的催化过程:H2O2先被氧化,之后再被还原。下列实验证实推测合理。步骤一中“蓝色沉淀”的产生说明存在的离子有Fe2+。Fe3+氧化H2O2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H2O2=2Fe2+O2+2H+。将步骤二补充完整(按上图形式呈现)。【解答】解:(1)H2O2分解生成H2O和O2,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2)研究氯离子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氯离子浓度为0.3mol/L,即NaCl溶液的浓度应是0.3mol/L,故答案为:0.3mol/L;研究氢离子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还不能引入新的离子,故溶液A是盐酸,故答案为:盐酸;(3)Fe2+与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故步骤一中“蓝色沉淀”的产生说明存在的离子有Fe2+,故答案为:Fe2+;Fe3+和H2O2反应生成Fe2+和O2和H+,故离子方程式为2Fe3+H2O2=2Fe2+O2+2H+,故答案为:2Fe3+H2O2=2Fe2+O2+2H+;H2O2先被氧化,之后再被还原,则发生的反应为2Fe2+2H+H2O2=2H2O+2Fe3+,要想验证H2O2之后再被还原,则需检验Fe3+,故滴加KSCN,若有Fe3+溶液变为血红色,故图象为,故答案为:。16(8.00分)N2是地球大气层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1)N2在通常条件下非常稳定,原因是其键能大(填“大”或“小”)(2)将游离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目前最成功的方法是哈伯法:N2+3H22NH3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3)2017年,我国某课题组在该领域有新的突破:提出并论证了通过常温常压下LiN2可充电电池固氮的可能性,6Li+N22Li3N,电池固氮时工作原理如下图固氮时,Li做负极该电池不能以水溶液做为电解质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2Li+2H2O=2LiOH+H2固氮时,碳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N2+6e=2N3(4)检测固氮效果研究者在不同的放电状态下,将正极浸入无色的Nessler试剂(K2HgI4的水溶液)中,检验Li2N水解产生的NH3,反应及测试结果如下所示:iLi3N+3H2O=NH3+3LiOHii2HgI42(无色)+NH3+3OH=NH2Hg2OI(黄色)+7I+2H2O放电时间/h61218现象: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固氮量也依次增加将上述现象补充完整(5)测试电池的可逆性实验证实电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可充电简要叙述测试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现象: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解答】解:(1)N2的结构式为NN,三键的键长短,键能大,故答案为:大;(2)N2(g)+3H2(g)2NH3(g),故K=,故答案为:;(3)由LiLi3N,Li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故答案为:负;Li为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故该电池不能以水溶液做为电解质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Li+2H2O=2LiOH+H2,故答案为:2Li+2H2O=2LiOH+H2;固氮时,氮气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反应方程式为N2+6e=2N3,故答案为:N2+6e=2N3;(4)2HgI42(无色)+NH3+3OH=NH2Hg2OI(黄色)+7I+2H2O,故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5)若实验证实电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可充电,即不断地有氨气消耗,即加入K2HgI4试剂无现象,故预期实验现象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故答案为: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17(12.00分)消除汽车尾气的NOx,能有效减少雾霾,改善环境(1)NOx能形成硝酸盐大气中能氧化NO2的物质是4NO2+O2+2H2O=4H+4NO3(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如下: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增大汽车在冷启动(温度较低时启动)产生NOx的量比热启动(温度较高时启动)产生的量小(填“大”或“小”)(3)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去除NOx的原理如下:i尾气中空气充足时,NOx被捕集吸收,如虚线上方所示ii尾气中空气不足时,释放NOx,被烃类、CO还原,如虚线下方所示i中,参与捕集吸收NOx的物质是BaCO3ii中,Ba(NO3)2释放NO的化学方程式是2Ba(NO3)22BaO+4NO+3O2ii中,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 N2+2CO2(4)一种直接分解氮氧化物(如NO)的技术如图所示:a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b极的电极反应式:2NO+4e=N2+2O2【解答】解:(1)大气中能氧化NO2的物质是氧气,二氧化氮和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二氧化氮被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NO2+O2+2H2O=4H+4NO3,故答案为:4NO2+O2+2H2O=4H+4NO3;(2)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图象中可知,该反应中的反应热=14431260=+183kJ/mol,所以N2和O2反应生成NO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平衡常数增大,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生成NO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3kJ/mol,热启动反应向生成NOx的方向进行,所以汽车在冷启动(温度较低时启动)产生NOx的量比热启动(温度较高时启动)产生的量小,故答案为:小;(3)从图示可知,i中,BaCO3与NOx反应生成Ba(NO3)2,所以参与捕集吸收NOx的物质是BaCO3,故答案为:BaCO3;ii中,Ba(NO3)2释放NO同时生成氧气、氧化钡,反应为:2Ba(NO3)22BaO+4NO+3O2,故答案为:2Ba(NO3)22BaO+4NO+3O2;在催化剂条件下,一氧化碳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氮被还原生成氮气,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故答案为:2CO+2NO N2+2CO2;(4)a极上氧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而被氧化,故答案为:氧化;b极上NO得电子反应生成氮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NO+4e=N2+2O2,故答案为:2NO+4e=N2+2O218(11.00分)以半水煤气“CO、H2、N2”的混合物为原料气,经下列过程合成NH3(1)过程,将CO转换为CO2已知:2CO(g)+O2(g)2CO2(g)H1=566.0kJ/mol2H2(g)+O2(g)2H2O(l)H2=571.6kJ/molH2O(l)H2O(g)H3=+44.0kJ/molCO与H2O(g)反应生成CO2、H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H=41.2kJ/mol同时提高CO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采取的措施是充入H2O(g)(2)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说明K2CO3的作用K2CO3+CO2+H2O=2KHCO3(3)过程,10.13MPa下,平衡时混合气中NH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360400460百分含量(%)35.125.415若温度从460上升到6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v正v逆N2转化率(4)2016年我国某科研团队通过如下过程一步即获得氨合成气(N2、H2,=3)、液体燃料合成气(CO、H2,=2),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a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H2O+2eH2+O2,O2+4e2O2a侧氨合成气的平均生成速率约为14mLcm2min1(每分钟每平方厘米透氧膜产生合成气的体积),如图2所示请在图2画出b侧液体燃料合成气的生成速率的曲线(在纵轴标出坐标)空气中N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按4:1计【解答】解:(1)2CO(g)+O2(g)2CO2(g)H1=566.0kJ/mol2H2(g)+O2(g)2H2O(l)H2=571.6kJ/molH2O(l)H2O(g)H3=+44.0kJ/mol,得CO(g)+H2O(g)CO2(g)+H2(g)H=41.2kJ/mol,故CO与H2O(g)反应生成CO2、H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H=41.2kJ/mol,故答案为:CO(g)+H2O(g)CO2(g)+H2(g)H=41.2kJ/mol;充入H2O(g),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CO的转化率转化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充入H2O(g);(2)K2CO3的作用是溶解CO2,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故答案为:K2CO3+CO2+H2O=2KHCO3;(3)升高温度,NH3的百分含量减小,则反应逆向移动,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减小,故答案为:减小;(4)根据装置图分析,透氧膜a侧发生反应是O2和H2O得到电子生成O2传导到b侧发生反应,则a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H2O+2eH2+O2,O2+4e2O2,故答案为:H2O+2eH2+O2,O2+4e2O2;透氧膜a侧是生成氨合成气,要求,空气中N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按4:1计,不妨取xmol空气,就有4xmolN2,xmolO2,在透氧膜a侧发生反应:H2O+2eH2+O2, 24x 12x 12x O2+4e2O2 x 4x 2x传导电子数为24x+4x=28x,产生O2数为12x+2x=14x,在透氧膜b侧发生反应:CH4+O22eCO+2H2, 14x 28x 14x 28x满足液体燃料气,氨合成气有12x+4x=16x,液体燃料气有14x+28x=42x,则有关系:,可得v(液体燃料气)=36.75mL(cm2min),则b侧液体燃料合成气的生成速率的曲线为:,故答案为:19(12.00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温度对Fe3+水解的影响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溶液透光率(对光的透过能力)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1)Fe3+(aq)+3H2O(l)Fe(OH)3(aq)+3H+(aq)H0加热,溶液颜色变深,平衡向右移动通常在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HCl,目的是抑制铁离子水解(2)探究温度对Fe3+水解的影响【假设】当温度升高时,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颜色会变深,透光率减小;如果降温时反应可逆回,则溶液的颜色应该变浅,透光率增大【实验】分别加热0.5mol/LFe(NO3)3、FeCl3溶液(均未酸化)至50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测得的温度变化曲线及透光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Fe(NO3)3、FeCl3溶液浓度相同,目的是保证铁离子浓度相等小组依据变化曲线推测:FeCl3溶液颜色随温度变化的改变可能不完全是由水解平衡引起的推测的根据是0.5mol/LFe(NO3)3、FeCl3溶液(均未酸化),50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两者透光率不同(3)为证实小组推测,实验如下:编号实验操作及现象a向Fe(NO3)3溶液(棕黄色)中加入大量HNO3i溶液颜色非常浅ii加热和降温过程中透光率无明显变化b向FeCl3溶液(黄色)中加入大量HNO3i溶液仍为黄色ii加热透光率下降,降温透光率上升实验a、b加入大量HNO3的作用是抑制水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验证阴离子不同对铁离子水解的影响小组推测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合理,阴离子不同,溶液颜色不同(4)【查阅文献】Fe3+nClFeCln3n(黄色)H0(n=14)该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p传输协议书安全
- 产品销毁协议书英文模板
- 食品供应廉洁协议书
- 快速冷冻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客车运维研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摩托车智能停车辅助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具色彩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202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市场营销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购销合同模板
- 人教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第13课 控制系统有特点 教案
- 高二期中考数学试卷
- 《泊船瓜洲》课件
- 时尚餐饮店共同投资经营合作协议
- 2025年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英语二必考500词
- 2025年确有专长中医试题
- 2025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健康饮食心理健康课件
- 医疗机构中药饮片验收规范-公示稿
-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课件
- DB11T 695-202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