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1页
瓦斯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2页
瓦斯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3页
瓦斯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4页
瓦斯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瓦斯地质总结范文 名词解释1.瓦斯涌出量指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从煤与岩石中涌入采掘空间和抽入管道中的瓦斯量。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有煤与瓦斯参与的具有动力效应显现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3.瓦斯地质规律瓦斯地质规律是揭示瓦斯与所有地质因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 4.煤化作用泥炭转变为和美,烟煤,无烟煤或腐泥褐煤,腐泥烟煤,腐泥无烟煤的过程。 5.媒的深成变质作用指沉降到地下深处的煤层,受到地热及上覆岩系产生的静压力的作用,发生了变质程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变质作用。 6.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含瓦斯的煤,燕窝,在压力作用下,破碎的煤和解吸的瓦斯从煤体内部突然向采掘空间大量喷出的一种动力现象,简称突出。 7.煤层残存瓦斯含量煤层受扰动影响而涌出一部分瓦斯后,单位质量煤中所含有的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瓦斯体积称之为煤层残存瓦斯含量。 8.热成因瓦斯是指随着煤化作用进行,伴随温度升高,煤分子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而生成的瓦斯气体。 9.生物生产瓦斯是指由各类微生物的一系列复杂作用过程而导致成煤物质降解所生成的瓦斯气体。 10.构造煤构造煤是煤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变化,引起煤层的破坏,粉化,增厚,减薄等变形作用和煤的降解缩聚等变质作用的产物。 11.原生结构媒是指煤层未受到构造运动,保留原生沉积结构,构造特征,煤层原生层理完整清晰,仅发育少量内生和外生裂隙。 12.煤层瓦斯含量单位质量煤中所含有瓦斯的体积。 13.含煤盆地指赋存煤炭的沉积构造盆地。 14.矿井瓦斯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层及煤层围岩中涌出的,以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 填空1.煤层瓦斯沿垂向一般会出现四个分带即CO2-N2带,N2带,N2-CH4和CH4带。 2.中国主要有五大聚煤期,有早到晚依次是石炭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和新近纪成煤期。 3.按照生物地球化学营力和热力地球化学营力作用效果,可将瓦斯分为生物成气和热因成气两种基本成气类型。 4.目前,常用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有矿山统计法,瓦斯地质统计法和分源预测法。 5.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 6.当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一部分瓦斯有吸附气体转化为游离气体,这种现象称为解吸。 7.构造煤的宏观结构分为碎裂结构,碎粒结构,糜棱结构3种类型,相应的煤体为碎裂煤,碎粒煤和糜棱煤。 8.突出,倾出,压出,按动力现象成因。 9.瓦斯地质图从形式上分瓦斯地质柱状图,瓦斯地质剖面图和瓦斯地质平面图。 10.温度,压力及其作用持续的时间是引起煤发生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温度起主导作用。 根据热量的和作用方式不同,可将煤的变质作用划分为不同类型,常见深成变质作用和岩浆变质作用。 11.瓦斯的赋存状态分为游离态和吸附态。 1.采用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区域预测方法进行开拓后区域预测时,参数测试有哪些要求?答采用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区域预测方法进行开拓后区域预测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预测所主要依据的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应为井下实测数据;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的测试,在不同地质单元内根据其范围、地质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和条件分别布置,同地质单元内沿煤层走向布置测试点不少于2个,沿倾向不少于3个,并有测试点位于埋深最大的开拓工程部位。 2.目前常用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分哪几类?请简述井下直接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一种方法?答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根据其应用范围分为地勘时期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和煤矿井下直接测定方法两大类。 根据方法本身的特点,又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 解析法测定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的具体步骤如下1采样2瓦斯解析量测定3煤样残存瓦斯量测定4瓦斯损失量计算5煤层瓦斯含量计算3.试简要分析岩浆岩入侵对瓦斯的影响作用?答岩浆活动对瓦斯赋存影响比较复杂。 岩浆侵入含煤岩系或煤层,在岩浆热变质和接触变质的影响下,煤的变质程度升高,瓦斯的生产量和吸附能力增大。 在缺少隔气盖层或封闭条件不好时,岩浆的高温作用可以强化煤层瓦斯排放,使煤层瓦斯含量减小。 岩浆岩体有时会使煤层局部被覆盖或封闭,形成隔气盖层。 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岩脉蚀变带裂隙增加,造成风华作用加强,可逐渐形成裂隙通道,有利于瓦斯的排放。 由此可见,岩浆活动队瓦斯赋存既有生成和保存作用,在某些条件下又会增加瓦斯逸散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岩浆侵入煤层有利于瓦斯生成和保存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某些矿区和矿井中,由于岩浆侵入煤层,瓦斯逸散与瓦斯含量降低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研究岩浆活动队瓦斯赋存的影响时,还应该注意火山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4.请简要说明中国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的地质原因。 答:地质构造复杂,煤层透气性低。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是现今全球板块构造运动最剧烈的地带之一;中国大陆是由中朝、扬子、塔里木三个小陆块和稳定性较差的50多个微陆块组成的;我国煤盆地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晚古生代石炭纪以后,大多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等构造复杂的构造运动和破坏;除沁水盆地、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外,90%以上高瓦斯矿区都是低渗难抽煤层。 5.试简要分析地下水对瓦斯的影响作用。 答;地下水与瓦斯共存于煤层及围岩之中,运移和赋存都与煤、岩层的孔隙及裂隙通道有关。 地下水的运移,一方面驱动裂隙和孔隙中瓦斯运移,另一方面又带动溶解于水中的瓦斯流动。 但地下水交换活跃的地区,水能从煤层中带走大量的瓦斯,使煤层瓦斯含量明显减小。 同时,水吸附在裂隙和孔隙的表面,还减弱了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 因此,地下水的活动有利于瓦斯逸散。 6.确定瓦斯风化带的下界的指标有哪些?答确定瓦斯风化带的下界的指标包括1瓦斯压力P=0.10.15MPa(11.5Kg/cm2);2瓦斯组分CH480%(体积百分数);3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2m3/t;4在相同条件下(M和T),与煤层瓦斯压力相当的瓦斯含量,其中气煤x=1.52.0m3/t(燃)肥煤与焦煤x=2.02.5m3/t(燃)x=2.53.0m3/t(燃)贫煤x=3.04.0m3/t(燃)无烟煤x=5.07.0m3/t(燃)瘦煤7.如何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方法进行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答(一)煤层瓦斯风化带为无突出危险区域;(二)根据已开采区域确切掌握的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条件、突出分布的规律和对预测区域煤层地质构造的探测、预测结果,采用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划分出突出危险区域。 当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分布与构造带有直接关系时,则根据上部区域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确定构造线两侧突出危险区边缘到构造线的最远距离,并结合下部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划分出下部区域构造线两侧的突出危险区;否则,不同地质单元内,突出点及具有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以上20m(埋深)及以下的范围为突出危险区;(三)在上述(一)(二)项划分出的无突出危险区和突出危险以外的区域,应当根据煤层瓦斯压力P进行预测。 如果没有或者缺少煤层瓦斯压力资料,也可根据煤层瓦斯含量进行预测。 8.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思想。 答1瓦斯赋存构造受地理构造控制2地质构造存在逐级控制规律3研究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从构造演化的角度研究瓦斯生成赋存运移。 9.影响煤吸附瓦斯的因素A.瓦斯压力影响在给定的温度下,随着瓦斯压力的升高煤体吸附瓦斯量增大,当瓦斯压力增加到一定值后,瓦斯吸附量增加较缓慢。 B.吸附温度影响温度升高,瓦斯分子活性增大,不易被煤体吸附,同时已被吸附的瓦斯分子在温度升高时易于获得动能,发生脱附现象,吸附瓦斯量降低。 C.瓦斯成分的影响煤对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吸附量比对该组分单独作为吸附质时的吸附量小。 CO2CO2+CH4吸附性强弱CH4+N2N2;D.煤变质程度的影响煤变质程度对煤的瓦斯生成量及比表面积有较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从中变质烟煤到无烟煤,吸附量相应增加。 E.煤中水分影响水分增加会使煤的吸附能力降低。 10.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1突出的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