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docx_第1页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docx_第2页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西蜀词人温庭筠和韦庄齐名,世称温韦:温是花间派的鼻祖,韦是花间派的主要作家。花间词有其特有的词风和共同的倾向,华丽的宇词,婉约的表达手法,集中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及她们的离愁别恨,是“花间词派”基本的艺术风格。但它又绝非浓艳一体,而是不同的词人仍然有其自己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温庭筠、韦庄两位花间派大师,他们在词的风格和技巧上有迥然不同之处。温韦二者同是花间派的典型代表,其词是有着花间词共同的婉媚、柔丽、轻艳的特征,如: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其一),两首诗皆带有清丽秀艳和温柔缠绵之风。然而细细品位,不难发现二者此风有不同之处。更多花间词介绍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首先,在词的题材内容方面,虽说二者皆描述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享乐生活、流连光景等,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事实上,温词一般较客观地铺陈或描绘一些女子的音容笑貌和衣履装饰,描绘艳情,取材上略显狭窄,这也是温词最大的缺点,如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南歌子) ,形象描绘了待嫁女子的穿着急神情。而韦庄词是通过男欢女爱题材来写离情别绪,寄托自己身世之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如韦庄的组词菩萨蛮,正是他写身世之感的代表作。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同是也抒发了作者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在语言修辞方面,两人的词也有一定的区别。温词浓艳细腻,如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菩萨蛮),通过对妇女服饰的描写,占线了红香翠软的特色。韦词较为淡雅,笔调清新流畅,显直明朗,表达较为真挚深厚的感情,如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俗。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菩萨蛮)忆往昔洛阳之乐,感慨现金遭离乱,有乡不得归的悲苦,写景自然妍秀,抒情质朴沉郁。再次,在篇章结构上,温词绵密,韦词疏朗。温词意象迭出,一两句能包含多层意蕴,而韦词则一首词围绕一件事从容展开。如温庭筠的菩萨蛮:翠翘金镂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锁对芳菲,玉关音信稀,以浓墨重彩铺陈春光妍色,翠翘、金镂、鸂鶒、海棠梨等意象迭出,着力刻画了美的环境,美的人,表现美少妇风情万种而又惆怅多思,在欢乐中透露出不尽的思念和烦忧,展现篇章结构上的绵密、雕饰。再看韦庄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愧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回忆与情人一场难堪的别离。脱口而出,用白描作直接而分明的叙写,不借重重迭迭的意象隐约暗示。真切动人,畅发尽致。最后,在造境抒情上,温词以深隐含蓄取胜,韦词以明朗显直见长。温词是客观描绘,虽可能时或寓有沦落失意的苦闷,却非常隐约,只是唤起人的一种深美的联想而已,韦词则直抒胸臆,显而易见。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展现出美人的一系列娇慵的情态以及闺房的陈设、气氛,接连给人以感官与印象刺激,没有明白表现美人的情思,只是隐隐透露出一种空虚孤独之感。由于诉诸感观直觉,温词内在的意蕴情思,主要靠暗示,显得深隐含蓄。再看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作者以白描手法,清新明朗的笔触,勾出了一位天真烂漫、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语言质朴多情韵,无辞藻堆砌现象,却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其词奠定了花间词“典型风格”的基础,而韦庄词就继承并发展了温词特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风。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花间词奠定了词的基本特质,及美学特点,影响深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花间词就没有后来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诸家。我国传统诗歌以“言志”为中心,花间词以“缘情”为中心。在花间词人中也各有各的特点。温庭筠、韦庄虽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的作家而风格不同。温庭筠写女人以艳丽的色彩,华丽的词藻,构成特有 “香而软”的风格,把女人的姿色、风情写到尽态极妍的地步。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女子重叠的发髻,闪着金光的首饰,雪白的香腮,双双金鹧鸪的罗襦,一个慵懒、妩媚的贵妇人形象跃然纸上。温庭筠的词高贵、华丽,词多艳语,富有暗示力。遣词用字复用金玉香雪等富丽堂皇和色调妖冶的词语,使他的词在香艳之外又蒙上一层贵气。韦庄的词清新淡雅,疏朗生动,浅白如画,多用白描,“不尚词藻,贵在情真”。更多花间词介绍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我们看他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