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习与训练56章修改稿.doc_第1页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习与训练56章修改稿.doc_第2页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习与训练56章修改稿.doc_第3页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习与训练56章修改稿.doc_第4页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习与训练56章修改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奉贤区初中生命科学学习与训练5 6章修改稿200909第五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一、知识提要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1)非生物环境因素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普遍性 相对性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3、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运用:种群的概念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应用二、学习训练(一)填空题1、 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环境可分为 和 。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是 的,表现在 、 或 等方面。适应具有 ,如动物具有的与其栖息环境颜色相适应的色彩,叫做 ,(如: );动物的色彩鲜艳、或有斑纹,同时有毒或有臭味,叫做 ,(如: );动物在外表或色泽斑纹等方面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形态叫 ,(如: )。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具有相对性,其原因在于 。2、 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 的总和。3、 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 ,包括 和 。 生物之间的关系叫种间关系,如: 等,当两种生物同时利用同一资源时,则产生 。(二)选择题1、某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桂花树组成一个( ),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D 生态系统2、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11084米)里有鱼虾类生存,但没有绿色植物,这主要是因为那里 ( )A 没有二氧化碳 B 温度太低 C 没有阳光 D 没有无机盐3、南方的柑橘不能在北方安家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强度不足 B光照时间太短 C温度不适宜 D干旱4、避役随环境改变体色;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色有棕色斑纹;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 保护色,保护色,警戒色 B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C 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 警戒色,保护色,拟态5、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雷鸟冬天换上以白色为主的羽毛,以逃避敌害。有一年,冬季天气特别暖,迟不下雪,结果雷鸟减少许多,与这有关的生物学现象是( )警戒色 拟态 保护色 适应 适应的相对性 竞争A B C D 6、假定在一个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下列图像是把狼杀绝后鹿群数量变化曲线,正确的是图( )答案:(一)填空题1、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相适应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或行为 普遍性保护色,(如:变色龙) 警戒色,(如:金环蛇); 拟态(如:竹节虫) 环境条件的变化。2、同种生物个体3、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 不同种 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 种间竞争(二)选择题1、BC 2、C 3、C 4、B 5、D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知识提要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食物链 食物网2、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3、 生态系统的类型二、学习训练(一)填空题1、生态系统由 和 组成,非生物成分主要指 ,生物成分按其营养方式可区分为 (植物等)、 (动物)、 (细菌等)。2、 生态系统的功能有 、 、 ,能量在流动时具有 、 特点,能量的源泉是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信息传递的方式有 (如声音、色彩等)、 (如生物分泌的化学物质、气味等)、 (如舞蹈等)。3、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 、 、 、 、 、 ,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抗御旱涝,以及稳定全球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具有净化水体功能,被称为自然界的“肾脏”的生态系统是 ,较脆弱的生态系统是 。(二)选择题1、有一类植物茎细而脆弱,茎内有大量的细胞间隙,叶为肉质,角质层薄,这类植物属于( )A 水生植物 B 旱生植物 C 耐热植物 D 耐寒植物2、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 动物和植物组成的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 所有生物组成的3、蜜蜂采蜜后会在同伴前“跳舞”,这种行为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项功能?()A 物质循环 B 能量流动 C 信息交流 D 食物网4、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 分解者B 植食动物C 肉食动物D 绿色植物5、雄猴们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这种现象属于( );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和猎豹都是食肉动物,它们的关系属于( );人和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间的关系属于( )A种内互助 B种内竞争 C种间竞争 D共生 E寄生6、“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观点解释为( )A虎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 B虎性情孤僻,不群居 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也就越少 7、许多植物用鲜红的累累果实来吸引动物食用,间接起到了传播种子的作用。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作用。该“信息”属于(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色彩信息8、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 草兔狼细菌 B 阳光草兔狼C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 昆虫蛇鹰9、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 )A单向运动 B多向运动 C全球性往复循环 D逐级递减运动 甲乙 丙10、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大气中二氧化碳 正确表示甲、乙、丙含义的是(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11、上海崇明东滩的生态系统属于(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淡水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三)简答题1、请阅读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皀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请列举“百草园”生态系统中的各项成分(每项成分列举出一个即可):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菌等。(2)皀荚树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呼吸)作用。(3)“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云雀飞翔所需的最终能量源泉是(阳光/草)。(4)请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交流的一个例子:。(5)如果“百草园”中有动植物死亡了,其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是否会在园中堆积?。请说明理由:。2、小明和小王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小型密闭生态系统, 据图回答问题:(1)A、B瓶中的动物哪一个活的时间更长,为什么?(2)小明将实验瓶放在灯光下,而小王将实验瓶放在暗室内,请你推测谁的实验瓶中的生物活的更久,为什么?有何方法可以延长实验瓶内生物的生存时间4、 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成为生物体内的含碳物质。(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哪些?(3)由图示可以看出,自然界中碳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循环多数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4)全球变暖的问题正困扰着全人类,据研究认为,其罪魁祸首是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请从图中寻找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答案:(一) 填空题1、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阳光、温度、空气、水分等 生产者(植物等)、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等)。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单向性、逐级递减 阳光 食物链和食物网,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3、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二)选择题1、A 2、C 3、C 4、D 5、BCD 6、D 7、B 8、C 9、C 10、D 11、D(三)简答题1、请阅读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1)请列举“百草园”生态系统中的各项成分(每项成分列举出一个即可):非生物成分: 阳光、温度、水 ;生产者: 草、树、菜 ;消费者: 蝉、黄蜂、蟋蟀等 ; 分解者:细菌等。(2) 光合 (光合/呼吸)作用。(3) 阳光 (阳光/草)。(4)鸣蝉长吟、蟋蟀弹琴等(5)否 。请说明理由: 分解者会分解枯枝落叶和动物尸体 。2、(1)B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更长,因为B瓶中有金鱼藻(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2)小明的实验瓶内生物存活的更久,因为生产者只有在灯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光照时间 适当增加植物种类/数量 等 (回答合理即可)3、(1)光合 (2)各类生物的呼吸、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化石燃料的燃烧等(3)二氧化碳 (4)提示:人类对化石燃料过度开发利用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植被的过度砍伐也可能使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总量下降实验拓展1、孑孓是蚊子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某同学提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帮他探究该问题探究提示提出问题: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1)作出假设: 。(2)实验设计: 。(3)预期的实验结果:甲一段时间后孑孓衰弱或死亡;乙一段时间后孑孓正常生活。(4)试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5)得出结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答案: (1) 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2) (要点)设置对照实验:分甲、乙两组 强调相同点:材料(等数量的孑孓)、用具(等大烧杯、等量的水)、甲乙所置环境 变量(有无铁丝网) 观察一段时间 (4) 因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水,缺氧。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知识提要1、 稳定性及其原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2、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3、 外来物种与生物检疫二、学习训练(一)填空题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有 、 性和 。2、当外界干扰的影响超出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 就会遭到破坏。当前,外界干扰因素中重要的负面影响是由 产生的。3、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 能力,如果向某一生态系统内部引入或引出一个或几个物种,受影响的将是 。(二)选择题1、要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 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B 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 C 改变环境中的湿度 D 减少消费者的数目2、下列哪项是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自然因素?()A 引进物种B 原油泄漏C 火山爆发D 工业废水排放3、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 荒漠生态 B 草原生态 C热带雨林 D 极地生态4、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子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 ( ) A 生态系统 B 生存环境 C 原有食物链 D 物质循环5、历史上我国黄土高原,曾是“丰林密布的沃野, 游牧活动的草原”。黄土高原现在生态环境的形成由于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 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 D动物过量繁殖6、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小决定于( )A生态系统成分 B生态系统大小 C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D能量流动的方向7、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连续发生,这种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 B空气污染 C植被破坏 D食物链破坏8、某病毒使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野兔全部死亡,因野兔灭绝而首先受害的是( )A狮子 B草 C菇 D狼 9、下列各项中属于“白色污染”的是( ) A一次性筷子 B废电池 C废塑料 D废纸10、图显示松墨天牛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针对这一变化,抑制该物种种群的最佳时期是( )。A B C D 11、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生物种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种群数量能够保持稳定不变B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C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种相对稳定性D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够长时间内保持极为稳定的平衡 12、 以下生物中属于外来物种并对我国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是( )。 A水葫芦 B 法国梧桐 C 蓝藻 D 血吸虫(三)简答题1、下列说法中,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请你判断后填在相应括号内:(能改善生态环境的用“”表示,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用“”表示)(1)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 ( ) (2)要致富,大砍树 ( )(3)用剧毒农药消灭病虫害 ( ) (4)上海建成了许多大型绿地( )(5)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 ) (6)吃饭要干净,筷子一次性( )2、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大规模改变自然生态系统;B、超量取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C、向生态系统大量输入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或废物。下列环境问题引起的原因属于以上三方面的哪一种,请选择。酸雨( ) 土地荒漠化( )中华鲟因葛洲坝而数量大量减少( ) 海洋赤潮频发( )3、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 ;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维持在一个 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 而_ _ ,后则因植被的 而减少。(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能力。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中起着重要作用。(4)说出二种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人为因素。保持生态平衡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4、下图为一则公益广告,请回答下列问题:森 人林 从木众 古代 近代 现代 照此发展下去,后代? (1)、 说说从古代到现代图中天平两侧的变化:左 ,右 。(2)这两个变化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 5、地中海实蝇为一种外来物种,被称为果林里的“头号杀手”, 凡对人类有经济价值的水果,几乎全是它的口中佳肴。一对地中海实蝇在60天内总计可繁殖后代2亿只。国家检验检疫局要求在一些重点地区全面启动对该类动物的检疫体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中海实蝇入侵后,能迅速繁殖,可能造成什么危害?(2)对该类动物实施检疫有什么意义?(3)一些人从国外回国,想随身带一些水果,这样的行为会遭到制止,为什么?答案:(一)填空题1、阶段性、相对稳定性、 动态性2、稳定性 人类活动3、自我调节 整个生态系统(二)选择题1、B 2、C 3、C 4、C 5、C 6、C 7、C 8、D 9、C 10、A 11、C 12、A(三)简答题1、(1)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 ( - ) (2)要致富,大砍树 ( - )(3)用剧毒农药消灭病虫害 ( - ) (4)上海建成了许多大型绿地( + )(5)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 - ) (6)吃饭要干净,筷子一次性( - )2、酸雨( C ) 土地荒漠化( B )中华鲟因葛洲坝而数量骤减( A ) 海洋赤潮频发( C )3、(1)植物 黑尾鹿 狼 植物 狼 (2)相对稳定 减少 增加 减少 (3)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平衡 (4) 略(合理即可)4、(1)森林减少 人口增多 (2)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5、(1)影响水果的生长、造成经济损失,也可能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避免造成大面积的危害,避免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 (3)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携带实蝇幼虫或其他生物,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和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第六章 城市生态第一节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一、知识提要1、 城市生态系统 :组成 核心 特点2、 城市绿化:功能 3、 城市环境保护(1)城市的大气和水环境及其保护:污染源 保护措施(2)城市垃圾的处理:垃圾处理过程 垃圾分类 上海城市垃圾处理的目标(3)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二、学习训练(一)填空题1、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 ,是由 及其 两大部分组成;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必须从外部输入,表现出对外部系统的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食物链 ,营养关系出现 ,这些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 。2、城市绿化的作用是 、 和 。(二)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的是 ( )A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 B.绿色植物的高比例性 C. 营养关系的不稳定性 D.系统结构的不完整性2、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 )A工业生产 B绿色植物 C气候因素 D人类3、有一种城市气候现象表现为气温由市中心向外递减,这种现象被称为( )A温室效应 B城市逆温 C热岛效应 D外部效应4、生活垃圾可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有害垃圾,其中的一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易拉罐是有机垃圾,剩余饭菜是无机垃圾,废电池是有害垃圾剩余饭菜是有机垃圾,易拉罐是无机垃圾,废电池是有害垃圾玻璃瓶、易拉罐、纸张可回收再利用过期药品、废荧光灯管、废电池不可以回收再利用A. B. C. D.5、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的是 ( )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动物动物食肉动物人类人类动物植物动物人类植物A B C D6、建设生态型城市,全社会要节约用水。以下能说明上海水资源现状的是( )A. 水资源丰富,自然水体水质好 B. 水资源缺乏,自然水体水质好C. 水资源丰富,自然水体水质差 D. 水资源缺乏,自然水体水质差7、城市中的大型绿地具有多种功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分泌杀菌素 消除精神压力 缓解“热岛效应” 防火防震 净化空气 治理污水A. B. C. D.8、垃圾处理的主要目标是 ( )A无害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 以上都是9、2008年上海确定在1000个封闭式居住区率先启动新的垃圾分类模式是( ) A二分类模式 B三分类模式 C四分类模式 D五分类模式10、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有偿使用薄膜塑料袋,提倡使用绿色环保袋。提倡使用绿色环保袋的根本原因是 ( )A.薄膜塑料袋容易损坏 B.薄膜塑料袋价格过高 C.减少白色污染 D.绿色环保袋经济实用可重复使用11下面哪个符合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 ( )A多建高楼、道路B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物全部回收,使资源循环利用 C提高港口和空港的吞吐量 D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12人类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持交通便捷 B保持居住舒适 C保持业余生活更加丰富 D保持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不断输入、转化、传递,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物质财富(三)简答题1、据文汇报报道:2003年底上海市的人均公共绿地超过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35%,可以顺利达到国家规定的园林城市标准。请回答:(1)城市绿化的作用很多,请写出三种: ; ; 。(2)请写出上海常见的两种行道树: ; 。(3)请写出上海市近年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两个大型绿地的名称: ; 。(4)认为城市森林与城市草坪的生态效益哪个更高?请说说理由。 2、如图所示,A为城市中车流繁忙的道路,B为绿地中的一个观测点,C为道路另一侧水泥场地上的一个观测点。B与C点与道路等距。请据图回答: A 图例: 树木 汽车BC水泥场地(1)请比较B、C两处的氧气浓度、温度和噪声(在横线上写“”或“”): 阳光下氧气浓度:B处 C处; 夏季正午温度:B处 C处;噪声:B处 C处。(2)某校学生为了调查植物的除尘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制作了培养皿琼脂平板; 分别在B、C两处采样(开盖60分钟,然后盖上);带回采样,解剖镜下计数单位面积内的尘埃数;比较B、C两处数据的差异。请预测实验结果: ;该预测结果说明: 。3、为了优化环境,提高可回收物品的利用率,上海市将逐步实行垃圾四色分类。要求是:黄色垃圾箱用于收集玻璃及其制品;蓝色垃圾箱用于收集可回收物;橙色垃圾箱用于收集有害垃圾;绿色垃圾箱用于收集其他物品。周末,小黄家进行了一次大扫除,整理出啤酒瓶、旧报纸、废电池。午餐后,又留下了用过的一次性塑料杯、易拉罐、用过的餐巾纸、吃剩的鱼骨头、菜皮和香蕉皮等。请你和小黄一起将这些垃圾分别放在四色垃圾箱里。黄色垃圾箱: 蓝色垃圾箱: 橙色垃圾箱: 绿色垃圾箱: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废电池的危害(写出一点即可)请你谈谈小区内实施垃圾分类的好处(写出一点即可)4、我国对空气质量是采用空气质量污染指数(API)来进行的。API为050,空气质量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大于300为重度污染。下图示上海一周内空气质量的情况,请据图回答:图中用于表示空气质量的三个重要指标是: 、 、 。 7月26日和7月31日两天中属于优级的指标是 ;属于良级的指标是 。你认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的经济地位 B. 城市的交通状况C城市污染源的排放量 D. 城市的地形地貌根据上表的数据,请你谈谈上海近两年来的空气质量变化,以及上海市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一)填空题:1、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人类 生存环境 依赖性 简化 倒置 不稳定的生态系统2、改善生态环境 减少自然灾害 美化生活3、热岛效应(二)选择题1、B 2、D 3、C 4、B 5、B 6、C 7、C 8、D 9、C 10、C11、B 12、D(三)简答题1、(1)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美化生活 (2)白玉兰、樟树等 (3)延中绿地、不夜城绿地等 (4)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调节能力强。2、(1)阳光下氧气浓度A B;夏季正午温度A B;噪音A B (2)结果C D 结果说明:C处在近绿地处,植物吸尘效果明显3、啤酒瓶 易拉罐、旧报纸 废电池 一次性塑料杯、用过的餐巾纸、吃剩的鱼骨头、菜皮和香蕉皮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 保持环境整洁;有利于垃圾的进一步分类利用4、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C近两年来的空气质量逐渐变好,每年达到优良级的天数逐年上升;上海市政府将中心城区的工厂搬迁,加强工厂排放物的监控和治理,制定,有相应的汽车排放标准等。第二节 城市居室环境一、知识提要1、 居室环境:内涵2、 居室环境污染:种类 危害3、 防治居室环境污染:政府的相关规定 个人采取的措施二、学习训练(一)填空题1、居室环境是指供人们居住的 及有限的封闭的 。2、居室环境污染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 污染、 污染和 污染,其中 污染引起的危害最普遍、最严重。3、由室内电器设备产生的噪音、电磁波,以及家居装修所使用的天然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属于 污染。(二)选择题1、以下哪些情况会造成居室环境的污染 ( )室内装修 摆放吊兰 吸烟 使用家用电器 烹调A. B. C. D.2、室内放射性物质氡污染主要来源于 ( )A.油漆 B.家电辐射 C.大理石 D.油烟3、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甲醛等化学性气体 D. 臭氧4、入住新装修房后解决居室环境污染最经济的方法是 ( ) A放适宜的绿色植物 B. 通风换气 C. 使用空调 D .袋装生活垃圾5、下列污染哪一种属于物理性污染 ( )A杀虫喷雾剂 B木地板 C手机 D涂料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性污染”的是 ( )A蟑螂 B螨虫 C苍蝇 D以上都是(三)简答题1、小红家的居室情况调查如下:经常有人吸烟,使用电能和煤气,卫生间有朝外窗户,家用电器从不拔掉插头,垃圾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