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doc_第1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doc_第2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doc_第3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doc_第4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细化讲义(基础知识导学+核心要点突破+高考命题视角):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纲要求】 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标提示】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的发展时期概况西汉长期郡国并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编练禁军。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元朝地方设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2.君主专制的演进时期概况西汉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要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代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时期概况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1)判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北宋时期基本得到解决,地方失去了独立性,完全服从中央。()(2)判断:(2010山东文综,10,改编)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实际上反映出宰相职权范围扩大的现状。()(3)选择: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C)A秦朝三公九卿制B西汉中朝制度C唐朝三省六部制D清朝军机处(4)思考: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有何变化?答案: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归纳为“一、二、三”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条主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三个创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2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1唐代中书省与元代中书省的区别唐代中书省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政令,元代中书省则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两者名称相同,但职权差别较大。2宋代“中书门下”不同于唐代“中书省”宋朝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其职能等于隋唐时中书省和门下省之和。宋朝宰相受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的牵制,不可能集决策、审议权于一身。备课札记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1)宰相制度的废除(2)内阁的出现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2)建立(3)认识(1)判断:军机处的设置从侧面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2)判断:中国古代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是启用身边亲信近臣和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3)选择:对于清代军机处设立的目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C)A国家统一的需要B政令统一的需要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4)思考:(2012课标全国,29,改编)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答案:清朝设立军机处。,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可归纳为“一废、二设、走极端”宰相制度和内阁的区别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备课札记聚焦重点史论突破重点一以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史论要点要点1如何理解君主专制的内涵?提示:君主专制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表现在皇权和相权之争上。要点2秦汉以来,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提示:从汉代开始,皇帝通过削弱、限制、分割宰相的权力,不断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直至被取消。史料印证1据史料一分析,汉代宰相有无实权?答案有。2据史料二分析,唐朝建立后,如何分散宰相权力?答案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长共议国政。3(2010广东文综,14,改编)唐代谏官由宰相举荐,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主要由皇帝选拔,评议宰相。唐宋两代谏官的产生和评议对象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宋代君主专制程度高于唐代。重点二 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明清君主专制史论要点要点1明代的内阁有何特点?提示:明代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权。一旦阁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要点2清代军机处有何特点?提示:军机处地处内廷,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上传下达皇帝命令。要点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有哪些影响?提示:(1)积极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促进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消极影响:从目的看,它是为了维护渐趋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的皇族统治,具有历史的反动性。从措施看,它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违背了时代潮流,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史料印证 史料一1据史料一,分析明朝票拟权的出现能否说明内阁拥有实权?答案否。2据史料二,分析清朝设立军机处有何作用?答案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2012天津文综,2,改编)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这说明了军机大臣在任命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答案临时差遣性质。古代封建制度的重要保障举措古代选官制度史论要点要点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提示:(1)演变世官制:西周时期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汉朝时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主要依据是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起初家世才能并重;后注重门第和家世。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明清沿用,影响深远。其选拔依据是考试成绩。(2)演变趋势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形式: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趋势: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点2科举制的实施有何作用。提示:(1)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3)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料印证1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时期可能利用哪种选官制度笼络大批人才?答案察举制。2结合史料三,试举一例说明科举制对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答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3(2013福建文综,17,改编)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中国古代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才能拿到文凭”。史料涉及的选官制度是什么?答案科举制。识图读表释史明义一、读图释义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读图要领:(1)图片背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2)图示内容:图西周分封制;图秦郡县制,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图汉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图元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3)应用提示:根据图片考查各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特点及影响对比、与中央集权的联系等。二、读表释义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郡县制行省制盛行时代整个封建社会元和中央的关系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权力和职责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管理权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管辖辖区内的一切军政事务,不可世袭作用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经过后世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影响深远合作探究:郡县制与行省制有何相同点?答案:都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巩固统治;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过积极作用。知古通今中外链接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的区别机构项目明朝内阁近代西方内阁形成条件封建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加强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权力地位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宰相,其职权与地位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皇帝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英国的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内阁首相实际上控制行政权、立法权等大权总统制下的内阁由总统组建,对议会负责,与议会相独立、相制约历史影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标志;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应用体验(2013课标全国,41,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思考: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答案: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解题答题示范【高考典例】 (2013江苏单科,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题思路示范】【题型分析】题型要素1知识理解型选择题知识理解型选择题重点考查基本史实,但不是简单的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考生需要在新情境中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对知识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正确作答。如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选出答案为A。题型要素2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是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命题的最主要形式。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事件,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及其相关的史学理论,寻找答案。如本题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是“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视为“违制”,据此可推知A项最符合题意。高考题组训练1(2013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从汉到元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行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排除B;元朝宰相位高权重,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废除,排除C;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秦朝就开始被打破了,排除D。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对地方有效管理,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期把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A正确。答案A2(2013江苏单科,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B项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由此可知A、C、D三项表述错误。答案B3(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解析材料是对有的学子一直坚持科考的原因的分析。D项表述错误;A项“功名利禄”在材料中是作者否定原因,并没有对其批判;B项把学子的坚持等同于愚昧无知,错误,因此选C。答案C4(2012课标全国,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