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论文 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口岸城市之一,率先完成了中国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建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成为中国近代最具现代化色彩的国际大都市。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近代小说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性叙述。无论是印刷文化、媒介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以及再生产等都市文化的生成与迅猛发展,还是报刊、杂志、电影、流行生活的日渐风靡,以及人们对于都市现代性意义的共同心理认同,我们都可以从中剖析出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的鲜明特质。文学进行上海书写,应从近代小说开始。就文类来说,近代小说大致可分为狭邪小说、通俗小说和谴责小说三种。其对于上海的观察,基本上在于“维新”与“腐败”两个方面,即写洋场与欢场。两者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书写者依据不同的理念诉求对上海所进行的都市现代性叙述。由“维新”主题所衍发的是对于进步的上海融入世界的某种现代性叙述;而“腐败”主题叙述的则是对上海现代化过程中物质繁荣背后所隐现的道德性憎恶。这三种文类以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开始了近代中国人关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叙述,并从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国家性意义。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的最初叙述近代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中国的“都市”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强势介入,各种意识形态和物质力量不断撞击融合而形成的。近代上海因缘际会,成为中国都市文化的最早、最典型的体现者。在晚清上海,宣鼎、王韬、邹强等人已开始将上海生活写进长篇与短篇小说中。王韬的淞隐漫录、淞滨琐话可称为代表,其中虽包含了某种猎奇、艳遇成分,但上海风貌已渐渐展露。书中从社会制度、政治体系到都市风景、社会习俗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上海都市现代性在近代文本中的最初叙述,而王韬本人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社会中比较全面系统阐述现代性问题的知识分子的先驱。淞隐漫录中的媚梨小传与海底奇境描写了中国男子与西洋女郎的恋爱故事,其中部分情节在上海展开。小说中反映了当时在以上海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城市中,一些市民因为接受现代女性观的影响,开始关注婚姻生活的内在质量,对一夫多妻、传宗接代的传统理念产生质疑,婚姻追求已经显现出初步的现代性特点。有人认为,在作品中,西洋女郎作为西方科学与财富的化身,唤取的是中国男子渴望进入世界的愿望;而中国男人往往成为西方女子的爱慕对象,这又是与中国社会与西方列强之间现实形势恰好相反的政治想象,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一种民族国家意义的构建。作者以在上海这座现代化都市发生的爱情故事为依托,在建构起令人心动的爱情叙事的同时,更凸显出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通过诉诸个人的浪漫想象,期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皮革服装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6届天津市和平区名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用药护理测试题+答案
- 智算中心安全管理与访问控制方案
-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流程试卷教案
- 2025年弹簧钢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荧光板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城镇供排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缝纫编织礼品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搓脚板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股权代持协议英文版10篇
- 酒吧消防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国企物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会计法规综合考查试题及答案
- 鉴定机构运营管理制度
- 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 双馈风机送出线路的暂态响应特性及保护适应性分析
- 2025年江苏东台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课件 第5章-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
- “教联体”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