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精神赡养入法之有限意义2_第1页
谈精神赡养入法之有限意义2_第2页
谈精神赡养入法之有限意义2_第3页
谈精神赡养入法之有限意义2_第4页
谈精神赡养入法之有限意义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论文学年论文 学部 院 学部 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班级 班级 法学 1104 班 姓名 姓名 杨文杰 学号 学号 电话 电话 邮箱 邮箱 大连理工大学 谈精神赡养入法之有限意义谈精神赡养入法之有限意义 摘要 常回家看看 入法 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大众肯定了 常回家看看 入法在爱护老人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方面的 积极意义 可是将这条法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便会发现他的意义 着实有限 关键词 常回家看看 入法 爱护老人 孝心 7 月 1 日起 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规定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 冷落老年 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 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也就是要求成年子女在物质赡养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精神赡养 此 新条款的提出 引起了社会大众的热议 在我国 婚姻法 和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都规定了保护老年 人的合法权益 而且无一例外的侧重老年人的物质赡养 而对赡养 人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怎样承担责任没有相关的规定 所以导致对 老年人的物质赡养 全社会已普遍了解认同 但是对于精神赡养 大家知之甚少 有些家庭成员并不知晓精神赡养的义务 使得家庭 成员精神赡养权遭到漠视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在精神赡 养方面设立相应的法规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中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 18 亿人 全国老龄办 2012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城市老年人 空巢 家庭 比例已达 49 1 的确 通过将以 常回家看看 为主的 精神赡养编入法律 可以引起社会大众对老人精神赡养的重视 从 而使子女在满足老人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 从而让老年人能在晚年安享天伦 但是 即便如此 精神赡养在现 实中的实施意义也相当有限 一 现实情况提供了很大的阻力一 现实情况提供了很大的阻力 一 大部分阶层生活压力大 无暇照顾老人 经济发展的今天 大家都是在时间的夹缝中求生存 每天都在 忙忙碌碌的奋斗在工作的前线 普通的工薪阶层 多数是背井离乡 在外地工作 每个月不到一万的工资在供给日常生活和孩子上学外 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父母买上百万的楼房 另外 大多数的老 年父母有安土重迁的思想 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 所以 老年父母 和成年子女不住在一起亦属平常 普通工薪阶层尚且如此 外出打 工的农民工更是如此 凡此种种 都导致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不能 住在一起 不能适时的照顾父母 更没有太多机会回家探望 二 计划生育的实施导致年轻子女负赡养义务的老年人过多 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 独生子女日渐增多 于是一对年轻 夫妻担负起四位老人大的赡养义务 这就意味着这两个人无法尽善 尽美的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因此 独生子女的父母或多 或少会被在精神上忽略 三 子女不能尽精神赡养义务的原因多种多样 子女不能尽精神赡养义务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因为工作忙 顾不上家里人 有的是因为距离太远 不能常回家看看 有的是因 为父母子女间存有矛盾 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相处 以致子女不能 常常看望问候父母 在这些复杂的情况下 仅靠法律一刀切似的 规定 并不能该很好的解决现实的问题 二 精神赡养入法在法律上的漏洞二 精神赡养入法在法律上的漏洞 一 没有系统的对条文进行解释 1 对 常 字无法做统一的解释 多久算 常 一天一次 一周一次 还是一个月一次 毕竟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有所不同 比如 单身的 在养老院的 患有疾 病的老人们与生活情况较好 夫妻健在的老人需要更多地关注 前 段时间新闻报道的 孤寡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 正印证了应该加 强对孤寡老人的关心这一点 如果对这个 常 字做统一标准的划 分的确是不太合理 可是 如果不划定标准 势必会在执行过程中 给司法者带来很多困扰 2 没有统一的的实施办法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有关精神赡养的条款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条 但是缺乏对惩罚措施的相应说明 换句话说 如果有人没有履行这 个义务时 不能根据条款预期自己行为的后果 虽然在该条款出台 以后 无锡判决了全国首例 常回家看看 精神赡养案 基于储某的 申请 在精神赡养方面 法院判决储某的女儿马某应自本判决生效 之月起 每两个月至少需至储某某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 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国庆节 元旦节等节假日 应当至少安排两个节 日期间内予以看望 除夕夜至元宵节的春节期间 应当至少予以看 望一次 法官还当庭指出 如果子女不履行看望义务 权利人可申 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直至拘留 但看 这个判决就有很多不恰当之处 例如罚款 拘留等在这种情况下判 处是否符合我国的法律 最重要的一点是 因为没有统一的实施 办法 即没有规定的惩罚方式 法官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决 虽然并不是每部法律 每个法条都需要想刑法一样 严格的按照 罪刑法定 原则 但是 如果没有具体规定相应的惩罚方式 人 们就无法对自己无法对自己违法发条的后果做出相应的预期 也就 不能对自己的 违法 成本做出平衡 这样对于被判决者显然是不 公平的 3 如果作为倡导性条款 是否能解决当今社会的实际问题 很多人认为因工作繁忙 探亲假难休等原因 很难做到 常回 家看看 对此 全程参与法律修改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1肖金明 回应说 2 常回家看看 属于倡导性条款 有条件能常回家看看当 然好 条款是将 看看 与 问候 并列 中间用了 或者 是说 即使回不了家 打电话 发短信 写信问候也可以 正是肖教授对这项立法的最新解释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人们对 常回家看看 这款法条实施上的担忧以及对其惩罚的畏惧 可是我觉得立法专家的工作并没有做完 至少还没有帮助大家了解 倡导性条款 并且系统的为大家区分哪些是倡导性的条款 哪些不 是倡导性条款 还有 精神赡养 虽然是已经被写进法律 但是作 为一个倡导性法律 既没有实施办法 又没有对不尽 精神赡养 的人作出相应的惩戒 那么和惊天动地的喊一句口号有什么么区别 呢 再者 未尽精神赡养义务者原因多种多样 不是简单一条法律 一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同时 在中国现在的法律中 倡导性规定在 这种保障法中经常出现 也正是如此导致我国的保障法成为很 软 的法 在法律实物中一般法官也不太援用它 如果一部法律没有太 多法律效力 是否形同虚设 举个例子 在我国的 婚姻法 中 也有一些倡导性规定 如夫妻应当互相忠实 互相尊重 家庭成员 1 肖金明 现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山东省法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 究基地宪政与政治文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兼任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法学会理事 中国 人权研究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 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 山东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山 东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山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山东省政府法制学会副会长 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咨询委员 济南市人民政府法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青岛市 泰安市 淄博市人民 政府法制咨询委员 2 记者 霍小光 崔清新 原题 立法专家全面回应 常回家看看 条款争议 法律和道德共同作用 执 行看具体 新华网 2013 年 7 月 5 日 之间应当敬老爱幼 互相帮助等等 这些乍一看都类似一种基本法 律精神的表达 咬文嚼字是没有意义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 这些法 律措施是否能够达到最初的目的 至少就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来 看 在精神慰藉的立法目的 在现实中是很难达到的 另外 倡导 性法律在法律系统上越来越普遍诚然是法律上的一种进步 可是这 种情况对法律权威性无疑也是一种挑战 就拿我国从1982年开始实 施的 82宪法 来说吧 作为国家的基本大法 中国公民的最高行 为准则 但是却没有专门的类似宪法委员会的机构 现在未必宪法 的行为甚至法律都时有发生 大量的违宪行为得不到追究 这是不 是与宪法里的某些条款也属于 倡导性条款 有关呢 宪法 尚 且如此 更何况法律地位 效力相差很多的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呢 二 无法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1 空泛的规定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增加这一条的目的 无疑是关注老年 人的精神生活 是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慰藉 婚姻法 中也 提到 成年子女对父母附有赡养义务 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赡养 也 包括精神上的赡养 以 常回家看看 为内容的精神赡养也属于精 神慰藉的一种 可是物质生活上的赡养义务 法律可以通过量化的 标准予以判决实行 然而精神赡养 并没有判断标准可言 也无法 制定相应的标准 正如前面所说的 情况复杂多样 根本不能针对 各种情况加以划分标准 这也就意味着此类精神慰藉根本不可能成 为法律规制的调整对象 毕竟 法律很难强甚至无法迫子女回家 也无法强迫他们在一定间隔的时间内与父母打电话 发短信 这毕 竟涉及到一个实行方式与侵犯隐私权 自由权的问题 即便法律能 避开上述重重困难 用一些巧妙地手段使子女回去看看 并且监督 子女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问候父母 也未必能一定实现精神抚慰的 目的 比如有些子女回去看老人 打电话发短信 但是谁能保证这 些法律明文规定的举动不会起到反作用 不仅没有满足精神上的需 要 还增加双方的不愉快 这显然与最初的立法目的相背离 2 一旦法律介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感情 现代的中国 是一个在逐渐 变老 的中国 老龄化程度日 趋严重 现代人生存压力增大 离乡背井在外打拼并不在少数 且 越来越多 421 的家庭结构无疑给子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人 在精神上被忽视更多的时候也是无奈之举 即使有的子女在有条件 做到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时 不对老人承担精神赡养义务 老人无计 可施 只能凭借精神慰藉这一条提起诉讼 使得子女承担了法律责 任 最终也只能转化为经济上的补偿 或者勒令回家探望问候 但 是探望问候的内容也可能变得形式化 老人想要的精神慰藉 还是 很难获得 甚至因为与子女对簿公堂 道德上自愿的照顾成为法院 判决的强迫 双方的感情比诉讼前更加雪上加霜也不无可能 另外 法律虽然支持了老人的精神赡养的请求 却在遭受着判决难以执行 的尴尬情况 在审判实践中 许多老人是虽然赢得了官司 却输了 情感 反而可能使双方矛盾更为激化 法院固然在事实上判决支持 了其诉讼请求 但老人诉讼的最终目 即得到精神慰藉并未实现 更何况天下的父母怎么可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女因为自己而受到类 似拘留 罚款似的惩罚呢 人是感性动物 尤其是老年人 他们更 看重的是骨肉亲情 儿孙满堂的精神慰藉 如果在运用冷冰冰的 格式化的法律强迫子女履行精神赡养义务过程中 使得老人与成年 子女的感情恶化 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三 没有三 没有相关配套机制相关配套机制 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