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_第1页
鲁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_第2页
鲁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_第3页
鲁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_第4页
鲁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6题;共14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池沼(zho) 嶙峋(xn) 砌砖(q) 着眼(zhu)B . 雷同(li) 丘壑(h) 镂空(lu) 蔷薇(qing)C . 轩榭(xun) 庸俗(yng) 模样(m) 松柏(bi)D . 斟酌(zhn) 一幅画(f) 对称(chn) 阑干(ln)2. (2分)选出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哄托 陶治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B . 燎亮 窠巢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C . 和谐 荟萃 名负其实 咄咄逼人D . 水藻 朦胧 繁花嫩叶 迫不及待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B .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竟在这异国他乡萍水相逢 , 都高兴得不得了。C . 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D . 我们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4.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类是像彗星或流星一样,在黑夜的星空一闪,留下了短暂而眩目的光辉。两种创作的价值无分高下,只是前者较需要深沉的心灵,后者则较需要飞扬的才气。这类作品特别需要灵感,也让我们在一时之间洗涤了心灵。这类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巨大而深刻的作品。我时常想,创作的生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像恒星或行星一样,发散出永久而稳定的光芒。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B .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C .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D . 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6. (4分)以“春风”开头,仿照例句仿写句子例:歌声如行云流水,让人了却忧虑,又如澎涛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仿写:春风 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自古逢秋悲寂寥,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 (4)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运用对偶,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6)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满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 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40分)8. (1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绝巘多生怪柏_素湍绿潭_属引凄异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3)下列对文本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写景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B . 本文多用四字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C . 文章写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D . 文章开篇由山势落笔,承山高江窄而写水势,再按水势的涨落安排四时顺序。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穴中人语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渔人甚异之_便要还家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麻枲之属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3)请赏析桃花源记中的划线句子。 (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10. (17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城市绿道,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城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建设之外,也需留白。在发展中能看得见具体的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城市规划的进步。南京的明城墙绿道、环紫金山绿道,广州的黄埔绿道,成都的天府绿道绿道给城市提供了一套慢行系统。在树林掩映之中,步行道、跑道、骑行道依次排开,如琴弦并列,在高架、环线、地铁奏响的城市“快旋律”外,写下一首舒缓的“副歌”。快还是慢?这是辩论了很久的生活话题,最佳的答案,恐怕还是兼而有之。即使在陆家嘴上班的金融人士,再争分夺秒,也总有一刻愿意将时钟拨慢,走到楼下滨江绿道散散心。此时,绿道是添绿的步道,也是吟啸徐行的载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频道”。城市绿道不断延伸,多少埋藏着人们对田园城市的寄望。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大趋势,但紧接的问题便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种最自然不过的情感,抒发的是存于每个人心底的生活理想。南朝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曾感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年多前,富阳江滨大道开通,这条“最美绿道”因“望尽富春山水”引许多人徜徉其中。此处,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让人心向往之的田园城市,总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支撑的。杭州从2003年起在市区河道整治同时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历经16年努力,建成各类绿道几千公里,形成了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绿芯”,钱塘江、运河绿地为“绿带”,河流、道路沿线的绿地为“绿脉”,各级公园绿地和绿化广场为“绿点”的城区绿道系统。多少年来,杭州人一直感念白居易、苏轼两位太守,庆幸他们“前人栽树”,留下“绿杨阴里白沙堤”。可喜的是,后人并没止于乘凉,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发扬,丹青妙手,点染了多少绿水青山。【链接一】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各种景观与高密度聚居区之同的开倘空间纽带。(节选自绿道史迹)【链接二】绿色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更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一种具体契合方式,而绿道正是其具体表现。作为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绿道沿着河流、溪谷、山脊和道路铺展,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一个个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和城镇村落,用绿色的网络在大地上编织出我们绿色生活的幸福图景。(节选自广东绿道文化)【链接三】广东省珠三角绿道网走在了全国绿道广东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前列。珠三角一些城市已经在小范国的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绿道的探索,为绿道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绿道一号长约310公里沿珠江西岸布局,以大山大海为特色西起肇庆双龙湖旅游度假区,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绿道二号长约470公里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州巽窠湾休闲度假区,经50多个发展节点。绿道三号长约360公里横贯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闲为特色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惠州,东至惠州黄沙洞自然保护区,经60多个节点。绿道四号长约2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中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向南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经20多个发展节点。绿道五号长约1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东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经20多个节点。绿道六号长约200多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西部,沿西江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北起肇庆贞山,向南经佛山、江门,南至江门银湖湾湿地及古兜温泉,经16个发展节点。(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生产和生活,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B . 在争分夺秒的陆家嘴,人们也愿意将时钟拨慢,偶尔走到楼下滨江绿道散散心。C . 让城市融入自然,这最自然不过的情感,抒发的是存于每个人心底的生活理想。D . 废弃铁路线就是一个线型开敞空间,是设计师们在修建城市绿道时的不二之选。(2)下列关于“广东绿道网建设”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上文提到,黄埔绿道是沿着珠江两岸,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进行规划建设的。B . 文中的六条绿道之中,最长的绿道为南北走向,最北到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C . 广东省珠三角绿道网走在全国绿道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前列,但还未实现全省覆盖。D . 广东已有的绿道建设,以生态休闲和文化体闲为主要特色,打的都是文化休闲牌。(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绿道体现出一种生活理念,表现了一种生活形态,是人类与大自然交融的一种方式。B . 绿道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唐宋,不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绿道都是在为人服务的。C . 绿道允许行人和骑车者进入,有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是绿色生活的表现。D . 绿道是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间的开做空间纽带。(4)请根据六条绿道的文字介绍,概括链接三介绍绿道的几个要素。 (5)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1. (8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日(宋)晁冲之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夏词(清)智生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注】兰房:兰香氤氲的精舍,此处指智生坐禅修行的斋室。(1)春日这首诗通过描绘_、_、鹅鸭戏水等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图画。 (2)两首诗的三,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12. (8分)鲁迅在朝花夕拾序文中这样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鲁迅在“时时反顾”什么?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内容,写出两点并分析。六、 综合题 (共1题;共10分)13. (10分)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划线的字。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作:_;善:_;过:_(2)【任务二】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把【任务一】中的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_;_;_七、 写作题 (共1题;共30分)14. (30分)在你心中,父亲就是严厉,母亲就是啰嗦,老师就是“很坏”,同学就是“很抠”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千帆阅尽,才发现原来他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请以“原来你是一个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