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 历史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第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2(原创)古代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队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汉代匈奴入侵河套地区 B唐初西突厥入侵长城沿线 C宋代西夏入侵陕西地区 D清代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进兵青海【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解析】题干主要反映宋代相权与君权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宋代相权分割为行政权、财政权、军权。中书门下掌行政权;三司掌财政权;枢密院掌军权。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宰相无调动军队的权利,权利被大大削弱,主管军队的枢密院提出作战方案,三司调度物资,皇帝独揽大权最终决策,所以应该是在宋朝的时候。【答案】C13(原创)史料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炎黄大战蚩尤神话 B商朝卜辞C司马迁史记 D木兰辞中花木兰代父从军故事【考点】考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史料概念的鉴别能力。A项是神话故事,C项属于民间传说,D项属于史书,都是经由历史学家或者人民群众的加工再造,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故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只可参考。而B项属于考古挖掘,是未经中间人修改和转写的,属于信史。顾选B项【参考答案】B14(根据2012普通高考历史海南卷改编)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道德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D佛教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考点】儒学的发展历程【解析】魏晋时期,儒学的发展收到了佛教的冲击。题干中降到佛教使得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规范“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出现了“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BC项从题干中无从体现。【参考答案】C15(2012福建文综历史17题)著名学者殷海光在评论某场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考点】新文化运动【解析】注意题干这场“知识最光荣的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打倒偶像”即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启蒙”即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顾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答案】D16(原创)“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完全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A B C D【考点】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分析的能力,考查罗马法的内容。解题关键在于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所以正确;“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所以正确。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的是万民法;罗马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的标志是“自然法”。【答案】C17(根据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15改编)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民主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民主法制【考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析】宗教改革是反对神学权威;启蒙运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强调个人自由,崇尚理性。因此BCD属于启蒙运动,A项是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共同点。【答案】18(原创)在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沉没事件(如右图)。这反映出: 教材引导小学生要关注国际时事教材倡导小学生要树立善良人格反映了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民国时期国民素质显著提高A B C D【考点】社会生活的变迁 【解析】从题干中的“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就和西方的国民素质高,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的中国,因此,正确选项为A.【答案】A 19(原创)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中中反映了当时近代化发展的一些成果,其中包括:政治近代化 经济近代化 军事近代化 社会生活近代化A B C D【考点】辛亥革命【解析】文明史观的考察是最近几年高考中比较热门的考点。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本题考察的就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文明转变过程中的具体变化情况。从题干中的“新军”可以得出项正确;从“万恶政府即以推到,亦未可知也”可以看出项不正确,要在民国建立时才体现了政治近代化;从看报纸中马上得知时事可以看出项正确;从阅报纸可以看出文化生活近代化,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20(根据2012 广东高考改编)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 B中国人到美国企业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降低农产品价格【考点】罗斯福新政。【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的背景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面临工人失、银行倒闭、生产相对过剩等问题,因此,BCD项排除。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加强国家干预经济,规定最高工时与最低工资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待遇,缓和阶级矛盾,A项正确。【答案】A21(原创)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四次国际会议【解析】根据书本所学知识,A选项为开罗会议;B选项为德黑兰会议;C选项为战后的德国的处理,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D选项为波茨坦会议的内容。【答案】C22(根据2012普通高考历史海南卷改编)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考点】美国的三权分立及制衡【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两党制。美国联邦政府由总统、国会、最高法院组成,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今天。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它们控制着总统的选举,加之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故两党主宰了联邦政府,答案选B项。【答案】B23(原创)下图中,一个阿富汗人在自己开的电器店里展示了美国产的摩托罗拉手机,如今摩托罗拉手机手机在阿富汗的销量非常畅销。图片反映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性的文化渗透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处于有利地位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A B C D【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和图片材料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由于在全球化中欧美发达国家占有优势,他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故正确。说法与史实不符,在材料中的摩托罗拉手机和畅销中可以体现。【答案】B第卷注意事项:本卷共2大题,共52分。38、(根据陕西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预测训练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26分) 材料一:唐太宗:“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比值非国家所有。”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明太祖:“凡为治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定。民穷于衣食或追于苛政则逃,使衣食给足,官司无扰,虽驱之使去,岂之轻远其乡土?” 引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万历以后,赋敛繁而民心涣散,闻贼以乌合之众唾干燕京,宗社不守” 康熙过金陵论 材料四:“崇祯之诛除阉党,极为善政,但谓明之亡于太监,则朕诛不以为然。明末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稷于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亡。 康熙三十一年东华录 材料五:“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发天下兵迎战,前后千宗员,凡出关者非死即降,靡有孑遗,财赋因之己竭,亿光穷 兵干边戍,元气伤尽于关东取其殷鉴不远之诫,自警自戒云尔”。 康熙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 材料六:“后世亦有无关大失德而陨复其家国者,如明崇祯年间是也。皆由臣子背公徇私,处言路者交易是非,淆乱可否,曾无实心体国之人,故至此耳。” 康熙讲筵绪论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总结唐太宗和明太祖的共识。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认识? (6分) (2)基于以上认识,你认为两位统治者会在经济上采取什么相同的政策?会有什么共同成效?从两位统治者采取措施和结果来,说明农民反抗斗争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8分)(3)根据材料三、四、五、六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康熙对明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及目的。(12分)【出题意图】以人为本、民生问题是近几年来考查的持续热点问题,也是“中共十八大”讨论的重要议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社会上下的共识。本题以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唐太宗时期、明太祖时期、康熙时期等3个人物与3个历史朝代。跨度较大,对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答案】(1)“民本”、“农本”思想。(2分)认识了人民力量的伟大,封建社会以农为本方能民安。李世民、朱元璋接受了前朝灭亡的教训,看到了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民本”、“农本”的根本在于巩固统治。(4分)(2)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轻徭薄赋等等。(2分)使经济和生产得到了发展。(2分)历代农民的反抗斗争,沉重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迫使封建统治阶级采取让步政策,从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4分)(3)清军入关以后,战争延续,生产遭到破坏。康熙帝总结明亡原因,吸取前代教训,避免重蹈覆辙。(4分)认识到统治内部斗争,赋税繁重,用兵辽东、农民起义等因素导致明朝灭亡;(4分)但否认宦官专权的危害,为崇祯帝开脱,将明亡的主要罪责归咎于廷臣。未能认识到明亡的根本原因即专制统治的腐朽。(4分)39、根据合肥一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改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材料二: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材料三:“文明的冲突在今后将愈来愈重要。世界将很大程度上由七八种主要文明群体(西方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以及非洲文明)的相互作用而演变”。 “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普遍文明的一统天下,而是一个不同文明集团共存的世界。因此,每一种文明都要学会与其它文明共存。”以上材料均出自美塞缪尔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根据材料一,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8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6分)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概述其对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8分)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今天我们如何建立“不同文明集团共存的世界”?(4分)【出题意图】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文明史观是最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新视角,以此复习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和事件的思维能力和思路。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以及产生的影响。【答案】(1)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4分)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4分)(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特点:从发明机器开始,生产力迅速发展;(2分)大规模的征服自然和落后农业国家的征服,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分)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2分)(3)影响:一是巨大的灾难,中国主权逐渐沦丧。如鸦片战争(4分)二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如新思潮萌发、洋务运动的实践、维新变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4分)(4) 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和谐发展等。(4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分析招标方案(3篇)
- 汽修故障案例讲解
- 无线光接入技术
- 果园公路排水改造方案(3篇)
- 南阳女鞋加盟方案(3篇)
- 开业项目策略方案(3篇)
- 屋面钢架布置讲解
- 文献法的应用讲解
- 网络营销目标解读
- 年度培训计划调研方案(3篇)
- 共青团中央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公司电脑配备管理办法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TGDMDMA 0026-2023 牙科种植用导板
- 医院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LY/T 1828-2009黄连木栽培技术规程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