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生命色彩的魅力课堂(官君君)_第1页
找寻生命色彩的魅力课堂(官君君)_第2页
找寻生命色彩的魅力课堂(官君君)_第3页
找寻生命色彩的魅力课堂(官君君)_第4页
找寻生命色彩的魅力课堂(官君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本文从魅力的教学语言说起,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创造课堂和谐,平等师生关系,从而催生课堂互动活力。尊重个性创造的基础上,渲染生命原色,同时注重课外延伸,拓展课堂自由空间,创造具有生命色彩的魅力课堂关键词:和谐 平等 互动活力 生命原色 个性 魅力找寻生命色彩的魅力课堂普宁二中实验学校 官君君美国教育家吉诺特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忧伤;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翻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怎样使课堂焕发生命色彩的魅力,创造学生独立思考的精彩?在同行或名师的课堂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找寻着:一、魅力教学语言,创造课堂和谐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压抑环境中工作与人在舒畅的环境中工作,其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效果是大不相同的。而这种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教师。一般的教师当学生发言进行了一半时,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了学生的话头说:“我已经听懂了你的话。”在这样的课堂中,这种话明显地预示着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学生在老师设定的圈子里思考问题,寻找老师心中的正确答案,表面上老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悦耳动听,但与学生的内在关系是紧张的,对立的。在2006年的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论坛交流会上,我听了这样的一节课:这位老师上的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老树的故事一课,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授课老师说:“大部分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谁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礼服”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礼这半边把电视的视那一半换成这样,好像一个人在行礼呢。服是月字旁跟人的身体有关系,这半边(指着右边)就像衣服挂在挂钩上。”真是匪夷所思!当时,授课老师马上表扬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笑了,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远比教师领读时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之蜂拥而出,花样繁多,形式新颖活泼,充满童趣,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老师的鼓励性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到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人。二、平等师生关系,催生课堂互动活力。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懂得说这样“四句名言”:老师,我还不懂;老师,我懂了;老师,我不同意;老师,让我来说。简单的四句话包含着多么深沉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一名教师来说,比学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里放飞思想,砥砺能力。1、要解放学生思想,消除“惧师”心理,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交往环境,在共同探讨、共同体验中,拉近距离。通过共情式的理解,互通式的评价,使双方在愉悦情感的同时,迸发创造的激情。平等,就意味着坦诚相待,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如我在教学过程有时因笔误出现板书错误的现象,学生会因逮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而“窃喜”:老师,你错了。学生发言后,我常常这样说:“谢谢你,能指出老师的错误,给老师一个改正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是平等的,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2、课堂教学方法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时常这样鼓励学生:“官老师和全体同学就是一家人!来!孩子们,让课堂成为我们大家的精神乐园。希望你们好好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在此热情洋溢的激发下,学生的参与更有动力,学生的交流更有活力。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培养目标。当然,学生的体验,也更能显现出生命的智慧,不断涌现精彩纷呈的瞬间。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时,中间有一句话“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课文没有明确告诉谁在前,谁在后,但这一前一后却贯穿全文,对表达寓意极为重要。马上就有学生问起:是谁在前,谁在后,根据是什么?于是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有了体会再起来说一说。紧接着,有学生站起来说看见课文插图上是这么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有学生说课文后面讲到先看到狐狸,后看见老虎,所以狐狸在前,老虎在后;还有的同学说,狐狸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带”说明狐狸走在前面,如果换成“跟”,它就走在后面了。面对这么多富有个性的理解,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能想、能说,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带有创新的见解,对发展创新思维是很有意义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认可学生对教材、教法,甚至是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为此在课堂上打岔,这样可以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练习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祥和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试想如果没有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情绪方式的表达,没有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怎能会有上面精彩的动态生成?三、尊重个性创造,渲染生命原色。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提倡课堂应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应是时时生成的。教学设计需要有“预设目标”,教学必须有计划,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能否充分加以关注,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价值。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所以,“生成”这个词儿,眼下使用的频率很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人们往往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师课前意想不到的或“节外生枝”的情况加以关注,师生为此产生心灵的震撼与思维的碰撞,课堂呈现出蓬勃生机。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面对无法预约的生成,有的教师依然倍感困惑:如何坦然面对即时教学场景,在恰当的时候做出及时的回应,予以合理合度的教学操作呢?在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的观摩活动中,我听到了这样一节课:上的是古诗夜宿山寺,在初读、再读、三读课文后,教师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教师很快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并发现其中一幅有问题的画,那是一张画有星星、月亮和一座倾斜的厉害的高楼。教师默许并支持了这一学习方式,并请学生对那幅画作出评价,学生很快纠正了错误,从而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诗句中“危”字的正确解释不是“危险”而是“高”。 这位老师不再死抱“预设”,而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 关注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教师的机智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并在过程与方法中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指导。我们相信学生对这个诗句的理解也已融入他的生命中。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节外生枝”,它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义的教育总旨,它所倡导的就是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全新展示。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四、注重课外延伸,拓展课堂自由空间。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必善于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思维呈发散型。因此,多角度思维训练、发散型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向课外延伸,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预习环节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老师的预习作业布置得好,学生学起来就轻松,课堂效率也可得到提高。在教田忌赛马时,我布置了这么一个作业:自由组合,自己分配角色,自己排演一个课本短剧。为了演好课本剧,同学们饶有兴趣地钻研了课文内容,分析了角色性格,从道具到出场顺序,都尽量考虑得周到。等到上课时,他们不但戏演得好,对课文的理解也透彻,老师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完林海一文后,让学生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开展手抄报的活动。首先同学们给自己的报纸起了个动听而又有意义的名字。接着,开始收集资料、剪裁纸张、进行排版和美术设计。最后还进行了誊写、插图等修饰。一份份新颖的报纸展现在大家面前,每一份报纸都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老师收作业时更是高兴。是呀,只要肯用心挖掘,孩子们的潜力是不可低估的。作业的形式五花八门,五彩缤纷有趣极了,童真、童趣、童言、童语跃然纸上,其空间思维能力、美术表达能力,是我们老师无法想象甚至远远比不上的。“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这无疑就是对教师课堂艺术的阐述。课堂,一个天天流淌着学生和老师生命长河的地方,一个充满着众多的生活喜怒哀乐的地方!就让我们一起找寻充满生命色彩的魅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发表于2007年第1期揭阳教育官君君,女,生于1984年, 2005年到普宁二中实验学校任教。2005年主题资源太阳获广东省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优秀主题资源、教学设计及录像课例一等奖;2006年执教草原获广东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二等奖。2006年教学设计品读感悟获普宁市一等奖,教案猴子种树或全国教案优秀评比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揭阳市教学能手”,并代表揭阳市参加广东省小学青年教师论坛, 2007年代表揭阳市参加省小学语文新课程研讨会并在会说课,2008年录像课十二次微笑获全国优秀录像课评比二等奖,所撰写的教案训练文字,人文并行十二次微笑在第三届全国课程标准语文优秀教案比赛中获一等奖。2009年代表普宁二中实验学校参校揭阳市美文诵读比赛,获一等奖。并代表揭阳市参加广东省首届美文诵读比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