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针灸治疗_第1页
耳鸣耳聋针灸治疗_第2页
耳鸣耳聋针灸治疗_第3页
耳鸣耳聋针灸治疗_第4页
耳鸣耳聋针灸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耳鸣耳聋针灸治疗 耳鸣耳聋针灸治疗 发表者 李滋平 访问人次 3921 为一个疾病 耳聋 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甚至失听 听力减退 闻之不真者 称为重听 全然不闻外声 则为 全聋 它是耳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 也像耳鸣一样 可 以作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 也有单独发病者 耳聋往往由 耳鸣发展而来 中医文献中 根据病因病理不同 又有 劳聋 风聋 虚聋 暴聋 卒聋 久 聋 等多种名称 二 西医机理 人的耳朵听到声音是由两条路线传入内耳的 即空气传导 和骨传导 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外耳 中耳 内耳 听神经和听中枢 都是传导声波和产生听觉不可缺少的 当人们听觉系统的 传导部分 感音部分 或两部分都发生病变时 即产生听 觉障碍 根据耳聋发生部位和性质不同 可将其分为三类 传导性聋 病变部位在耳道及中耳 感音神经性聋 病变 部位在内耳 听神经及听中枢 和混合性聋 由于螺旋器毛细胞 听神经 听传导径路或各级神经元受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损害 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者 称感音性或 神经性聋 临床上用常规测听法未能将两者区分时可混称 感音神经性聋 共分为 1 先天性聋 1 遗传性聋 2 非 遗传性聋 妊娠早期母亲患风疹 腮腺炎 流感等病毒感 染性疾患 或梅毒 糖尿病 肾炎 败血症 克汀病等全 身疾病 或大量应用耳毒性药物均可使胎儿耳聋 2 老年 性聋是人体老化过程中听觉器官衰退的表现 3 传染病源 性聋系指由各种急 慢性传染病产生或并发的感音神经性 聋 4 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耳聋 常见者首推高血压与 动脉硬化 5 耳毒性聋指滥用某些药物或长期接触某些化 学制品所致的耳聋 6 创伤性聋 如头颅闭合性创伤 导 敢迷路震荡 内耳出血 感觉细胞和节细胞受损 7 特发 性突聋指瞬息间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聋 患者多能准确 提供发病时间 地点与情形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耳 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 8 其他疾病 较常见者如梅尼 埃病 耳蜗性耳硬化 小脑脑桥角占位性疾病 多发性硬 化症等 三 病因病机情志 气郁化火 肝火 上 扰 蒙蔽清窍 饮食 聚湿为痰 痰郁化火 痰火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劳倦 损伤脾胃 气血不足 不能上 承 耳窍失养 体亏 病后 肾精亏损 髓海空虚 纵欲 1 所致病因较多 可因外感及内伤情志 饮食 纵欲 劳倦引起 2 病理性质有虚 实之分 实为气 火 痰上扰 蒙蔽 清窍致病 虚为精 气 血不足 不能上承 耳失所养致 病 3 病变部位在耳 论经络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但主要为少阳所辖 病变脏腑主要涉 及肝 脾 肾三脏 四 辨证分型 辨证要点 耳鸣耳聋的辨证要点 首先要区分虚实 虚者 多为肾气亏损和脾胃虚弱 实者 多为肝火上扰或痰火郁 结 耳鸣 耳聋实证 虚证鉴别表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证型 起病 主症 兼症 苔 脉 实 证 肝火上扰 发病突然 常于恼怒后发病或加重 耳鸣如闻风雷或潮水声 耳胀耳痛 时轻时重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头昏 头痛 口苦 咽干 急躁易怒 胁肋胀痛 舌红 苔黄或腻 脉弦数 痰火郁结 起病较急 耳鸣呼呼作响 耳内闭塞 憋气感明显 头昏沉重 胸闷 痰多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虚 证 肾精亏损 起病缓 劳累 失眠 失精后加重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耳鸣声细 昼夜不息 以夜为甚 头晕目眩 虚烦失眠 腰膝软 颧红潮热 舌红少苔 脉细数 脾胃虚弱 起病缓 劳累后症状加重 耳鸣如蝉 时作时止 有突然耳内空虚感 面色萎黄 疲倦乏力 食欲不振 舌淡 苔白 脉缓细弱 五 具体证型针灸治疗 重听无所闻 耳门 风池 侠溪 翳风 听会 听宫 针灸大成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1 肝火上扰 主症 卒然耳鸣耳聋 耳鸣如闻潮声 或如风雷声 耳聋 时轻时重 每于郁怒之后 耳鸣耳聋突发加重 兼有耳胀 耳痛感 或有头痛眩晕 目赤口苦 心烦易怒 大便秘结 舌红 苔黄 脉弓玄数 治法 清肝泄热开窍 取穴 听宫 耳门 翳风 中渚 听会 太冲 行间 方义提要 听宫为局部取穴 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耳门 翳风 中渚属三焦经 听会属足少阳胆经 均通于耳部 取之可疏通手足少阳之经气 取太冲 行间以清肝泻热 随症选穴 兼感风热之邪加外关 风池 操作要点 听宫 耳门 听会针刺要深 刺时令病人张口 可刺入 1 5 寸左右 行捻转法 使耳内有针感后即出针 余穴均用泻法 2 痰火郁结 主症 双耳鸣响如蝉不断 有时闭塞如聋 胸脘痞闷 痰 多 二便不爽 舌台腻 脉滑数 治法 清化痰浊 取穴 听宫 耳门 翳风 丰隆 内庭 外关 方义提要 本方取听宫 耳门 翳风 以开耳窍之壅塞 取丰隆 内庭 清热化痰 和胃降浊 取外关以疏通少阳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经气 使耳复聪 随症选穴 胃纳不佳加足三里 操作要点 取听宫 耳门时 令病人张口 针刺如前 余 穴皆用泻法 3 肾精亏损 主症 耳鸣 耳聋经久不愈 夜间较甚 兼见头晕目眩 腰背酸痛 遗精滑泄 舌质红或淡 脉细弱 治法 补肾填精 取穴 肾俞 肝俞 关元 三阴交 听宫 听会 方义提要 本方取肾俞 肝俞 肝肾同补 加关元 充实 下元 填精益肾 三阴交调补三阴之不足 听宫为手足少 阳 手太阳之会 听会属足少阳胆经 取之以疏调少阳 开通耳窍 随症选穴 遗精加精宫 太溪 阳痿加命门 操作要点 取听宫 听会穴时 令患者张口 针刺如前 余穴施以补法 并可配合灸法 4 脾胃虚弱 主症 耳鸣乍轻乍重 遇劳则甚 久延则成耳聋 面色少 华 头晕神疲 四肢乏力 纳食不香 大便溏薄 舌苔薄 白 脉细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治法 健脾益气升阳 取穴 睥俞 气海 足三里 百会 听宫 方义提要 本方取脾俞 足三里以调脾胃而补中气 取气 海以培补元气 取百会以升清阳之气 听宫为局部取穴 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宣通耳窍 随症选穴 便溏加天枢 食欲不振加中脘 操作要点 施以补法 并可配合灸法 其他疗法 1 耳针 取穴 皮质下 内分泌 肝 肾 取同侧或双侧穴位 方法 用强刺激 或用电针 留针 0 5 1h 每天 1 次或隔 天 l 次 15 20 次为一疗程 2 头针取穴 取穴 双侧晕听区 方法 用快速刺入法 沿头皮进入一定深度 行捻转法 连续 5 10min 然后留针 30min 隔 2 3 天针治 1 次 3 水针 取穴 听宫 翳风 风池穴 药物选择 维生素 B1 维生素 B12 丹参注射液 方法 每穴 0 2 0 4ml 按水针操作常规穴注 每日或隔 日 1 次 4 灸法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取穴 听宫 翳风 听会 方法 将燃着的艾条在距穴位 1 寸处温之 每次 l0 1 5min 每日或隔日 1 次 5 磁疗 常用穴 耳门 听宫 听会 翳风 哑门 备用穴 内关 外关 廉泉 方法 敷贴法 磁性 1000 2500Gs 磁体 小块 磁 电针法 选 2 4 穴 每次治疗 30min 6 指压 指压 合谷 泻 翳风 听宫 听会 耳门 风池 均泻 胆俞 泻 肾俞 足三里 补 来治疗耳鸣 六 机理研究 关于针刺治疗耳聋耳鸣的机理有人考虑针刺可能提高皮层 中枢的兴奋性 从而提高感受声音的能力 认为针刺治聋 的作用机理可能为 1 针刺可减少螺旋器毛细胞的变性 坏死 促使未受损的耳蜗螺旋器毛细胞发挥代偿作用 从 而提高听觉功能 2 针刺可能加强耳蜗的血液循环 改 善代谢状况 3 针刺可能提高皮层听中枢兴奋性 因而 增强了听觉的感受能力 目前以针灸治疗耳聋耳鸣 局部取穴主要为耳周及头面部 的经验穴 如耳门 听宫 听会 翳风 角孙 晕听区 四神聪等 体针取穴一般局限于手足少阳经及肝经 肾经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其疗效已得到人多数人的肯定 但在针灸治疗本病时 应 注意从针灸经络理论诸如五输穴 八脉交会穴 原络相配 俞募相配等方面进行选穴 配穴 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 七 调摄 预后及小结 耳鸣耳聋的调摄从饮食 情志 起居等方面加以注意是十 分必要的 1 肝气郁结而致耳鸣耳聋者尤要注意精神调理 使其心 情舒畅 2 痰火郁结者 要注意减少肥甘饮食 3 肾虚耳鸣耳聋者 尤要注意养息及减少房劳 减少温 燥食物 4 脾虚病人则要注意饮食调理在治疗中可配合自我按摩 疗法 其法为以两手掌紧按外耳道口 并以四指反复敲击 枕部乳突部 再以手掌对外耳道作有规律的一开一合 每 天早晚各 1 次 每次 3 5min 5 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鸣耳聋 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6 对耳道有器质性病变 需要手术治疗者 应及时进行 7 平时禁止挖耳 保持耳道清洁 避免劳倦 节制房事 对治疗和预防有积极意义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耳鸣耳聋的预后 视病情的轻重而不同 暴聋属实者 若 审证施治得当 预后较好 久聋属虚者及外伤 药物中毒 性耳聋预后欠佳 针灸治疗 治则与主方 耳为上阳 故以疏通少阳经气为原则 取手 足少阳经穴为主 基本方 近取 翳风 听会 远取 中渚 侠溪 随证配穴 1 肝胆火盛 配太冲与上穴合用共奏清肝泄火之功 2 痰火雍结 配丰隆 三阴交与主方合用共奏豁痰开 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