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尽情地发挥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月是故乡明”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通过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在交流和修改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这次想象作文与中年级的想象作文有所不同,不但照样有想象合理、大胆、丰富的要求,而且需尝试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表达感情的方法。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是学生由学习段过渡到篇的衔接阶段,是学习写篇的起步阶段。学情分析1、“我眼中的家乡”讲故事、演讲活动。逢周一升旗仪式由各班派同学代表轮流上台讲故事、演讲。2、“追寻宁河发展的足迹”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市区内的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地点包括:宁河市烈士纪念碑、宁河文庙、宁河方舟公园。3、“手拉手共建宁河、心连心互学互长”活动。组织我校少先队员代表前往华安仙都中心小学开展“手拉手共建宁河、心连心互学互长”活动,进行劳动实践,让手拉手小伙伴体验城乡的变化,感受宁河的巨大变化。4、举行“爱我宁河”书画比赛。5、“宁河知多少”主题班会、“宁河名花、名果、名人”墙报、“爱我宁河”征文比赛。由于对家乡的了解认识在不断地深入,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也在不断升华,基于学生这样的感情基础,这次的习作就解决了情感的问题。 设计思路想象作文是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编乱造,但又能不拘泥于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要求,小学生写起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么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空想,要么一概神化,要么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还有不知道这类作文的写法。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并非易事,尤其是岁月沧桑对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得到。所以,此篇作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本设计着重从此入手,运用多媒体、各种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范例指导引领,让学生的想象更具体更生动,克服想象的空洞,泛泛而谈。促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想象,使学生言之有物:再以在板画中游历,想象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贯穿回家乡的所见所闻,以此表现家乡的变化,使学生言之有序:最后,指导文章多种开头的方法及多种结尾的方法,使学生言之有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如何想象(想象要合理),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培养思维与表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教师范例的方法,激发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要求以及写作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长大以后的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与家乡的亲切之情。教学重难点1、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2、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课课前准备:采访家长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以及和现在情况的对比,并作记录。 一、交流采访所得,初步感受“变化”1、交流:生说,师边板书(住的:平房到套房到小别墅等;用的:自行车到摩托车到小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电视电脑电话;吃的:各色小吃,吃的花样多 ,南北饮食的融合;穿的;人的精神面貌。)(环境:公园,商店,广场,学校,医院,街道;科技;文化生活)设计意图:让学生采访父母,从家长的描述中,增加对“变化”的感性认识。课上交流,师板书,为后面学生的想象提示方向二、创设情景,教给方法,想象“变化”1、 那么,再过二十年,家乡宁河会发生哪些变化呢?也可以这样想,你希望哪些地方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的?2、 以护城河的变化为例,指导想象的方法。(多媒体出示:现在的宁河护城河)师边问:现在的护城河给你么感觉?怎么形容?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的?a师:如果二十年后,护城河变成这样,(多媒体出示:济南的护城河的图景 苏州的护城河图景及夜景)指导想象的方法:剪辑法(以别处的同类型的景物为鉴,把它们的优点复制、粘贴、拼凑在一起)预测法(以现有的科技水平,预测二十年后的发展)引导学生从水的样子、河岸的栏杆、岸边的植物、岸边的建筑、岸边的娱乐情形,夜景等方面说师:除了景变美了,科技方面、人们的文化生活方面在这里会有哪些变化呢?引导从清淤、处理杂物、游船等等方面。3、以街道为例,运用想象剪辑法、预测法,全班练说。引导从行道树、路灯、路面、四叉路口的交通问题、路边的花坛、垃圾桶等等方面想象景象、科技方面的变化。4、还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A从自己熟悉的方面写起,比如,你喜欢游泳,希望游泳池有哪些改进;你喜欢汽车,希望汽车会有哪些改进;B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写起,比如,自己生活的小区希望小区里的设施有哪些改进,再添些什么能更满足大家的需要;C从自己碰到的不方便想起,比如炎炎烈日,如果一路上都有树阴则遮该多好;(注意想象要合理,看谁是最准确的“预言家”,20年后的事我们可都看得到,看谁的设想二十年后能实现。想象不但要新奇还要合理。)(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师边画简笔画或以方框板书表示)通过“追问”“补充”的形式,让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使自己的想象更丰满。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具体”的想象。 设计意图:“希望”一词比“变化”一词更富有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心中更能激起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因为这是一篇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想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这里采用想象剪辑法、预测法,更能实现“想象是根植于现实,而不是胡思乱想”,“想象要合理”这些要求,也更能避免想象的空洞。先拓展思维,从多方面进行想象,注意思维的广度,再以护城河的变化为例,详细指导,教给想象的方法,正应了“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教学原则,再进行半扶半放练习,掌握方法,这样学生就能举一反三,把他们希望的样子想象得更清楚、表达得更具体。三、板画游历,理清行踪,串联“变化”a(黑板上有前面边板画的画和文字方块)1 引导学生假想在板画中游历,回家乡会见到什么样的变化呢?以“回乡见闻”为线索把这些变化串珠子一样连接起来,共同表现美好的家乡。(师边比划边连线:街道-护城河-商店-公园-医院-高楼-小区-工厂-家里)2写法指导:要点面结合,要有详有略,确定有代表性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写具体,其他景物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性介绍。设计意图:在板画中游历,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更能进入想象的世界。用串珠子的比喻,结合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想象类文章的基本写法。四、创设回乡情境,再激情思1、指导文章的开头:A以思乡的诗句开头:如“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的中秋,离家有二十个年头了,该回家乡看看了。 B以偶然听到能引起乡思的歌曲开头:如“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二单元命题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命题作文是本单元的基础作文训练。通过学习一组反映“思乡”为主题的文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正是本组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一是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之中。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中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本班学生思维还算比较活跃,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积累了一些语言,能以习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闻所想,但是学生的整体习作水平还参差不齐。二、说教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说、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地完成这次教学任务,我决定采用以下教学法:1、 激趣法。先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2、 点拨法。学生在想的过程中适当点拨、诱导,引导学生想象。3、 分组合作法。习作完成后,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三、说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 自主学习法。教师尽量少说,大量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象,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2、 互读互改法。读中改,评中改,提高学生口头修改作文能力,在相互修改中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习作指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一开始,我和学生一起来欣赏游子吟这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吗?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在谈话中,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二)、推想二十年后故乡的变化,建构习作框架 谈话中,我例举一些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也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就拿场面描写来说,“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我们可以先写家的变化,接着写亲人外貌、言行的变化,最后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在一步一步的提示思路中,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习作的框架。(三)、探究范文,学习表达 范文是最好的示范。学生已经在我的指导下,习作已有了一定的框架。此时我再出示范文,让学生读范文,并仔细、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范文与自己构建的习作有什么区别,从而使学生逐步来完善自己的习作。如此层层递进,充分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四)、试写初稿,自主修改 通过以上的几个环节,学生的初稿日渐完善,适当地巡视,提示学生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写完后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在这个环节中,我也适当提出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进一步巩固写作方法。点评:整堂课我都注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充分想象,激发学生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乐说、敢说、善说,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上就是我这次习作教学的设计,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二十年后回故乡习作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作文指导课二十年后回故乡,在课堂上我细心观察体会,并对这堂课进行反思。一、良好的课堂导入是“入境”的关键这篇习作是想象作文,而且时间跨度大二十年后。对于学生入境想象比较有难度的。所以课堂的导入不仅要直奔课堂的主题,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激进兴趣,我运用了抒情导入,用一段颇有诗意的语言,让学生在委婉中“入境” “同学们,时间是一支神奇的刻刀,能镌出五彩的世间万物;时间又似一支灵动的笔,能绘出这缤纷的世界。二十年,对于漫漫历史长河而言只是短暂一瞬,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或许是很漫长。时光转逝,二十年,无论是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多是情理之中,而更多的是你意料之外。同学们,你们还小,没有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但你们已经从父母和其他长辈那了解了不少情况,接下来,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从他们那了解到了这二十年来的哪些变化。”这样一来,学生便能饶有兴致地谈论起他们从长辈那里收集来的信息。而后才自然地引入到分类概括“变化”,水到渠成地概括出“环境变化”和“人的变化”两方面。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吉泰庐陵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岗位调整及部分岗位延期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阳光幼儿园招聘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茂名化州市第四批就业见习岗位152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治疗方法
- 2025贵州德江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西南名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假肢行业装配技师模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联影CT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口腔科设备操作员专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 阿基米德三角形的性质
- 小学生预防流感
- 数字化时代的酒店员工培训:技能升级
-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稻草人》-(燕子)
- 基坑监测监理实施细则
- 中职英语语文版(2023)基础模块1 Unit 1 The Joys of Vocational School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项目六-人机界面(HMI)的组态与应用课件
-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 2021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二级培训全套课件
- 宠物解剖生理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