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学案《齐桓晋文之事》.doc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齐桓晋文之事》.doc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齐桓晋文之事》.doc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齐桓晋文之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市历城五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学案 组题:高三语文组 主备人:王 姓名: 学号: 班级: 时间: 高三语文复习学案二十一齐桓晋文之事考纲与教材【考纲解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 Ba.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c.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d.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 Ca. 筛选文中的信息b.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文阅读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近年的考查难度有加大的趋势。考试大纲对考查内容进行了细化。命题规律1、 考查内容:从选材上看,以人物传记为主,例如2012年课标全国卷萧燧传。同时兼及其他的文体,如2012湖南卷自戒、2012大纲全国卷闲话扬子津。主要考查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内容概括、翻译是必考题,2012年各套都涉及。2、 考查形式:实词理解、虚词理解、筛选信息、概括分析为选择题,句子翻译是主观题,选择题每个3分,翻译题一般为10分。命题趋势1、 热点预测:2013年命题变化不会太大,仍遵循2012年模式,实词理解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仍是热点。2、 趋势分析:课标区注重传记作品的同时,兼及非传记作品。【教材分析】1、齐桓晋文之事是第五册第4单元“以天下为己任”第一课讲读文本,要求熟练背诵最后一段,要求准确翻译全文。2、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并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文中的语言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重要语句4、充分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掌握归纳积累文言知识点的方法,为阅读课外文言文打下基础5、积累与本课相关的写作素材,补充自己的作文素材库由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1、掌握积累“度、明、易、道”等重点实词和虚词“若、之、为”的意义和用法。2、准确翻译重点语句学习难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复习课,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需要让学生在巩固文本知识的基础上,联系高考,提高学生的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并能为其作文素材库增加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度、明、易、道”等重点实词和文言虚词“若、之、为”的意义和用法,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准确翻译重点语句3、积累写作素材教学重点:1、掌握、积累“度、明、易、道”等重点实词和虚词“若、之、为”的意义和用法。2、准确翻译重点语句教学难点: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与媒体:回归文本、落实文言点、 学案、拓展延伸、多媒体课件【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度、明、易、道”和文言虚词“若、之、为”等的意义和用法,准确翻译重点文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品味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4熟读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重难点分析】重点:1、掌握文言实词“度、明、易、道”和文言虚词“若、之、为”等的意义和用法。2、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三段难点: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一、名句积累 考纲: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训练学生准确记忆,规范书写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的名句,特别要注意易混字、易错字的字形。(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天下可运于掌。(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仲足以事父母,_ _;乐岁终身饱, _;_,故民之从之也轻。(3)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 重点实虚词 1、实词考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试卷中的文言实词一般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复习的过程应该由面到点。: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3、若无罪而就死地 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5、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6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8、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9、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10、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3、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14、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15、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6、犹缘木而求鱼也 1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 18、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1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20、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2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一词多义:(1)度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度,然后知长短王请度之 度我至军中猿猱欲度愁攀援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崔九堂前几度闻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高祖常有大度(2)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火尚足以明也。 亦以明死生之大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易 何可废也 ?以羊易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国虽小,不可易也(4)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道芷阳间行 遇泥泞,道不通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虚词 考纲: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试卷中的文言虚词第二个选项,均是课文中原句;所以必须熟悉课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若无罪而就死地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若是其甚与 其若是,孰能御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若入前为寿 更若役,复若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曾不若孀妻弱子(2)为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之莫之能御也 牛何之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百姓之不见保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然后从而刑之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宋何罪之有 三、重点语句翻译 考纲:a.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要想拿到翻译10分,就要注意翻译的原则及要点。如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需要翻译到位)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2、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四、高考链接(一)名句链接 现场说法,让学生明白此文在高考名句默写中的重要性及其考查方法。(1)谨痒序之数,_,_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 , 。百亩之田,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二)文段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扩大学生视野,了解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与考查形式。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磺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磺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溢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B.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 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逐吏而代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帝即位,斥以予民 作师说以贻之 C.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不如因善遇之 D.万言诉于帝 此非孟德之田于周郎者乎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二臣无与,乞罪臣 A. B. C. D.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 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 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5.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3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咱安,再请贷。 (4分)(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3分)五、课后反思 通过课后反思,梳理所学重点知识,将知识内化、提升。通过错题分析,总结解题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六、素材积累 素材积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并将此运用到写作中,丰富写作内容。孟子成语、俗语集释 (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3)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4)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5)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6)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7)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9)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0)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1)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12)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释: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