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2012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1. 简要概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2. 临床医师如何开抗菌药物处方?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3.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适应症?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适用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亦可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株所致的尿路感染以及肺炎等。头孢唑林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口服剂的抗菌作用较头孢唑林为差,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症病例。4. 如何进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原治疗?(1)可能由肺炎支原体或百日咳博德特菌引起者,可采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2)肺炎衣原体感染可用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临床医学2012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学习体会撰写要求见下页临床医学2012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学习体会姓名:初海坤 学号:405100130693 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总医院骨科门诊一、学习本年度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二、请您谈谈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的体会与认识。通过以往学习工作经验及此次网上学习,我们知道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重要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因此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预防用药,无指征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广大的医药学专家普遍呼吁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分类 依据不同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即抗菌活性与血药浓度或作用时间的相关性,抗菌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包括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等,可以通过提高最大药物浓度(Cmax)来提高临床疗效,但不能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对治疗窗比较窄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尤应注意。主要评价指标:AUC/MIC,Cmax/MIC。 时间依赖性且PAE较短的抗菌药物 包括多数-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等。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主要评价参数为tMIC和AUCMIC。 时间依赖性且PAE较长的抗菌药物 如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链阳菌素、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唑类抗真菌药等。该类药物虽然为时间依赖性药物,但由于抗生素后效应(PAE)较长,因此给药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也可通过增加给药剂量来提高PKPD评价指标AUCMIC。 确定病原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 在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采取各种有关标本(血、痰、尿、胆汁、脑脊液及各种体液),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做细菌药敏试验;同时保留细菌标本,以便需要时做联合药敏和血清杀菌试验之用。 熟悉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适应证和不良反应 在病原检查和药敏试验未获结果前,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开始经验治疗。选择药物应结合其抗菌谱、不良反应、药源、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一旦明确致病原,则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进行循证目标治疗。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 新生儿用药:新生儿体内药物代谢的酶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其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较弱,肾小球滤过率较低,多数抗菌药物尤其-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的排泄较慢,故按体重计算抗菌药物的用量时,其血药浓度尤其游离药物浓度比年长儿和成人更高,药物半衰期也延长。出生30天后,新生儿的酶和肾功能不断发育并趋于完善。因此,出生30日内应按日龄调整剂量或给药间期。 老年人用药:老年人的血浆蛋白水平较青壮年普遍降低,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日趋减退,故采用相同剂量抗菌药物后血药浓度较青壮年高,药物半衰期也延长。故老年人应用抗菌药物,尤其氨基糖苷类等肾毒性药物时,用量宜偏小,并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尽可能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确保用药安全。 孕妇用药:孕妇肝脏易受药物损害,宜避免采用四环素类(静滴较大量尤易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和红霉素,后者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或胆汁郁积性黄疸。氨基糖苷类易进入胎儿循环,孕妇应用可能损害胎儿听力,故应慎用或避免应用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预防或局部应用抗菌药物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有明确的指征。如用于昏迷、休克等患者并发感染,或清洁手术预防术后感染徒劳无益。另外,皮肤和黏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因易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静脉给药不宜用于轻度、中度感染。通常每日量分24次给予,剂量过大过小均不合理,过小起不了治疗作用,反而可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浪费严重,且易诱发不良反应。半衰期较长者或有显著抗生素后效应者可每日给药1次或间隔时间更长。抗菌药物一般继续应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23天,如有局部脓肿等症状,需待局部病灶基本吸收后停药。如临床疗效欠佳,急性感染在用药后4872小时应考虑调整用药。 考虑病原菌的耐药性 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使药物失效是当前抗感染治疗中的一大问题,一些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的抗菌药都有较高的耐药性。所以,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考虑病原菌耐药性的发展,要掌握病原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选用那些敏感率较高的药物。 考虑药物的吸收、分布等特性 透过血脑屏障能力强的药物可用于中枢感染。而氨基糖苷类等不宜透过血脑屏障,则只适用于中枢以外的感染。青霉素类等在尿液中浓度较高,对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只要低剂量就有效。 联合应用原则 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协同抗菌、减少不良反应,减少耐药性产生的目的。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联合用药适用于下列情况:病原不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或严重感染,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安全知识培训
- 大学班助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车站售票员考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发展
- 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
- 新质生产力与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
- 七年级备战期末考试教育主题班会方案
- 天水麻辣烫:新质生产力的微观体现
- 民族的舞步课件
- 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的特征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超强)
- 肿瘤科中医护士进修汇报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一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供水抄表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老龄社区智慧化转型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试题及答案
- 《三星堆历史文化介绍》课件
- 阿里安全管理办法
- 山东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