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4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秕谷(b) 龌龊(chu) 镶嵌(qin) 嫉妒(j)B . 虐待(n) 悄没声(qio) 蝉蜕(tu) 恣情(z)C . 颓唐(tu) 书脊(j) 鲜为人知(xin) 斑蝥(mo)D . 剔透(t) 憎恶(zng w) 抖擞(su) 赫(h)然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B .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C . 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D .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B .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C .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D . 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4. (2分)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B .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C .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D .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金砖合作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它找准了合作之道。B . 十九大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重要部署,落实到一个个报告、一项项法案中,凝聚成亿万人民的共识和力量。C . 习近平主席鼓励科研人员推动中国创造向中国制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D . 不可不否认,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A“有谁和你在一起吗?”“是的,先生。跟我一起去的是”“等一等等一等。 不必说出你同伴的名字。适当的时候我们会让他出庭的。你去那里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吗?” “汤姆迟疑起来,看上去有点慌乱。“说出来吧,孩子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就带了一只呃一只死猫。”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B汤姆的白天是辉煌和欢乐的,但夜晚则充满了恐惧。印第安人乔每晚都闯进他的梦 中,每次眼睛里都含着杀机。每到夜幕降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诱使他到外面去。可怜的 哈克处在同样苦恼和恐怖的状态中,因为在庭审的那个大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汤姆把事情全 部告诉了律师,尽管印第安人乔的当庭逃逸让哈克免去了出庭受审的痛苦,然而,他依然非 常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也有他的一份。可怜的小家伙让律师答应为他保密,但这又怎么样呢?汤姆由于良心不安而不得不在夜里赶到律师家中,把可怕的实情从曾用最毒的毒誓封住的嘴巴里吐了出来,由此哈克对人类的信心就荡然无存了。白天里,看见莫夫波特感激涕零的样子,汤姆为自己说出了实情而高兴;但到了晚上,他又后悔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 (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1)A 选文中的“同伴”是谁? B 选文中“可怕的实情”具体指什么? (2)联系原著,说说 B 选文中汤姆为什么会感到既“高兴”又“后悔”?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问渠那得清如许,_。(朱熹观书有感)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子曰:“饭疏食饮水,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春天似乎最能触动诗人那颗敏感的心。唐朝诗人刘方平在充满寒意的月夜,敏锐地感受到春天里万物复苏、生命萌动,于是闻虫鸣而抒怀:“_,虫声新透绿窗纱。”韩愈在早春二月却发现似无还有的草色,用天街小雨润如酥,_”刻画了如诗一样的早春。最令人称奇的是诗人王观希望友人鲍浩然要把春天留在身边,“_,_。”表达了对友人的诚挚祝福和诗人的美好情怀。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冬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拉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1)感知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杨木桩这一形象的。自身条件:_生存状态:在风霜雨雪中经受磨砺。内在精神:_(2)揣摩语句。作者在第段中说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你怎样理解? (3)具体分析第段画线的语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杨木桩和小枣树有着不同的生命行走方式,作者赞颂前者,也不愿苛责后者。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行走呢?请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真实的感受。(100字左右。) 9. (25分)(2012镇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大师什么是大朱晖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格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格。曹问:“陈寅格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格。陈寅格在国外陆续留学20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按理说,陈寅格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有名的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陈寅格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格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应该说,陈寅格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格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格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柏拉图。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需要补充一句,这个真理被实践所检验、证明了得。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师者,是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永不妥协的探索。(选自学习博览)(1)通读全文,你认为大师什么最大?(2)对陶渊明归隐的最主要动机,梁启超和陈寅恪各持怎样的观点?(3)第段划线句子中梁启超所言的“小”的含义和韦伯所表达的“大”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第段中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5)按照作者的标准,你认为梁启超是不是“大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 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犹今日之事将军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辍耕之垄上B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 . 悍吏之来吾乡D . 故时有物外之趣(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B . 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体察民情,受到人民的敬重。C . 袁涣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D . 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再三强之,不许 _彼诚小人邪_且不耻将军之言_涣白太祖_(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敬之不敢不礼也。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江南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注释】辊:(gn),翻滚,滚动,转动。(1)词中体现“芳春”的景物有_、_。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忙杀看花人”所表现的景象。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12. (20分)(2011黑龙江)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节约水资源,某校初三一班举行演讲比赛。该班班长收集了两则材料:材料一:去年上半年,全国2212万人因干旱而饮水困难,其中79%的人集中在江西、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今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又持续干旱,其中以江西、湖北等几省市尤为严重。材料二: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