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苏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苏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苏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4页
苏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校长要给他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他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缓缓地走上了领奖台。B . 入侵者受到重创,狼狈溃退。C . 国产手机企业都会选择与电商联合,苏宁已经入股努比亚,阿里巴巴抓住了魅族,腾讯和百度也不会袖手旁观的。D . 这么好的天气区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2. (2分)下列句子中,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七年级语文组开展“读经典,写好字”活动,其目的是加大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加大”应该改为“提高”)B . 自从我校食堂推行“光盘行动”以来,同学们餐桌上的浪费已减少了05倍。(“减少了05倍”应改为“减少了二分之一”)C .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叔叔到我校举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删去“不再”)D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提高”应该改成“增强”)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人烟寒橘柚,_。(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4)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李煜浪淘沙) (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_,_”两句蕴含着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悲以及对一个繁华年代落幕的感慨。 (8)孔子在论语中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的句子是:“_,_。” (9)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动物名,如:“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请你再写出古代诗歌中含有动物名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我)在客厅里zhng jn wi zu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ng x lin shng_的一刹那。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zh x_。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n mng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合上书页,静静躺在床上,我不禁思绪万千。是啊,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而宝贵,我无法增加它的长度,但我可以努力增加它的宽度。在人生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船jing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_,_。阅读名著真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恼和忧愁。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ji,它帮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认识善恶和美丑。阅读名著,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1)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_jingji不禁船_慰_(2)结合语境,在第段横线处填写一恰当的句子,使它与前面两句话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船jing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_,_。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6.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商鞅治秦)(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故人不独亲其亲_盗窃乱贼而不作_期年之后_然刻深寡恩_(2)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3)商鞅治秦,道不拾遗,民不妄取,是否已经实现了大同的社会理想?为什么? 六、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是 非 木 柿(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闻之笑曰B . 当求之于上流C . 一老河兵闻之D . 其反激之力(3)请结合第段原文至少两个具体词语,分析作者是如何把讲学家塑造成“目中无人、狂安自大”的。 (4)下列四张示意图,最符合老河兵对河中石鲁应“求之于上流”的原因分析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古人的四句话,与河中石兽说明的道理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道虽迹,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B .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C . 见闻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亲行焉。D .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什么应该像什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是当今我国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 . 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B . 一个人应该讲规矩。C . 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D . 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B . 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C . “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D . “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第段的作用是什么?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山音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外公谢世的第二天,雾霭沉沉,下着密如针脚的雨。外公从小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在外求学十余载,漂泊十余载,兜兜转转又回到山里。当了大半辈子的教书先生。却没料到,一场乍暖还寒的三月冷雨,竟让他与这三尺讲桌永别了。山里的世界静极了,没有丝毫外界的声音,而那些留守山中的孩子,失去了唯一的老师,与外面的世界相牵的线,就生生这么断了。“现在山里人越来越少,你外公啊,一人教了几座山头的小孩,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几个。”前来帮外公下葬的其中一位大伯对我说道,末了还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真可惜啊,那些小孩都挺喜欢他的。喏,那就有一个他的学生。”我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正好对上了一双惶惑不安的眼睛。那是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女孩。头发看样子是不会扎,松松垮垮,身形也偏瘦小,上身一件衬衣洗得发白。她定定看向我,板着脸,双唇紧抿,幼兽般的眼睛漆黑得发亮,左手却紧抓着前面老人的衣摆。我凑过去问她:“你家在哪?”她抬头飞快瞟了我一眼,不说话,朝山上一片在雨中凝固的苍翠努了努嘴。“你爸妈呢?”我注意到她的脸迅速蒙上一层寒霜,耷拉下眼皮来,她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半晌才失落的开口:“他们去外面打工了。”“那你跟谁过?”“弟弟妹妹还有奶奶。”之后我也不知该怎样搭话,便默默走开了,因为我猛然发现,虽然只差了三四岁,但我们之间已然被巨斧劈开了一道鸿沟,于是我与她的距离,就像各自眼中的风景般遥远。山也跟着沉默,不发出什么声响。在她的奶奶走后,她突然叫住了我。“你外公教过我,我很喜欢他。他教我们认字、算术,还给我们念诗、唱歌。他还说,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叫作夔州。你看到我们头顶的天空了吗?他说这是夔州特有的天空,他说这种天空是苍色的。”我惊讶于她忽然会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讲这些,更惊讶于她没有我想象中隐忍至极的悲伤,却也不是饱经沧桑的麻木老成,而是一个正当年华少女的冷静自持。仿佛外公的离去对于她来说只是送别一只北归的鸟,是注视一片摇落在厚厚腐殖质中难觅踪迹的叶子。我明白,可能对于她,离别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渐渐地我跟那小女孩也熟稔起来。我发现她非常喜欢看书,时常看见她捧着翻旧的课本,在风里站成一株瘦削的酢浆草,融进绿得化不开的山中。雨声渐疏,在某个午后,阳光居然冒了个角,从天际漏了丝丝缕缕下来。我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搬了把凳子和她在院子里打发时间,清洁润泽的空气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一种享受。我在很多个梦境里都幻想逃离城市,水泥森林将我围困在高梁飞架之间。我不由感叹道:“还是山里好啊!”她不能置信地望向我,脸颊激动得有些发红。“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生活,一人在山中,仅仅一人。不能做什么,只能听流水的声音,风从林间穿行的声音,鸟鸣的声音,石子滚落的声音。”“而现在我不能读书了,除了大山,外面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她的话语被水浸透,转过头,我看见她眼里的泪花在走钢丝,摇摇欲坠。我离开那天,她执意要来送我。她步履轻捷,每一步,都分毫不差踏着我的影子,她语调平仄分明,在四下无人的山中响彻,像黄昏,像诗人,像黄昏中的诗人。她说:“我听说再过几个星期,学校就有人来修理了,有新学校,就有老师,就可以上学了。”“真的?”“真的!”而我撞入她黑桑葚般明亮的眼睛,宛若跌进鸦青色的深谷。“其孤意在眉,深情在睫,解意在烟视媚行。”耳畔有什么呼啸而过。是山音。(1)请赏析第段中面线的句子。 (2)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中划线词语“鸿沟”的理解。 (3)请结合全文概括小女孩的形象特征。 (4)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节这天,长期住校的小敏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她只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接到电话,妈妈很诧异,过了一会儿才说:“你没钱了?身体不舒服,还是成绩考差了?”小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可评判现实,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且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某班举办了有关朝花夕拾的名著读书交流会。 (1)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