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西学东渐_第1页
第20课西学东渐_第2页
第20课西学东渐_第3页
第20课西学东渐_第4页
第20课西学东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知识梳理】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1) 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2)中国与 的联系相应扩大。2目的:了解西方,抵御 。3人物:(1)林则徐:设立译馆,组织翻译外文报刊和各国律例,编译 ,是中国近代“ 的第一人”。(2)魏源:编写 一书,提出“ ”的思想。4影响:(1) “ ”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2)为抵御外侮、谋求 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二、洋务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2历史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国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西学进一步在中国传播;3主张:(1)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 ”的思想,倡行“ ,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2)顽固派:反对“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3)早期维新派:支持 ,斥责顽固派4.目的: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 ,挽救统治危机。5评价:(1)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 的层面。冲击了传统“ ”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局限性:仍然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未触及根本的封建政治制度。三、维新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一)早期维新派的转变(1)原因: 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种种弊端。(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3)主张:提出 、实行 制度的要求。(4)影响: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 转移到 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二)维新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1、背景:政治:19世纪90年代, 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思想: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论著特色主张评价康有为 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 将 和 相结合,宣传变法思想;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梁启超 宣传 思想; 用 阐述 代替 的必然性;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谭嗣同 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和纲常礼教; 倡导 冲决 的维新勇士,发出时代最强音;严复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实行变法能由弱变强系统 的第一人;借的原理,宣传变法。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1)特点:把西学与儒学相结合,利用孔子和儒学的权威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以此宣传维新变法。(2)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借用儒家的方式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减少阻力。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4、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论战(1)论战内容: (2)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3)影响: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 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5、实践戊戌变法(1898)(1)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2)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3)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结论: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6、影响(1)政治: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2)经济: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冲击传统封建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形成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西方科学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预习作业】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变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抵制侵略,发展中国经济 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2、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A.机器生产 B.议会制度 C.军事技术 D.科技教育3、对“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正确理解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主张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A. B. C. D.4、胡适曾说:“(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最早向中国人介绍进化论的是A.林则徐 B.梁启超 C.严复 D.康有为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雪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讲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6、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民族危机【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以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4)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课后巩固】6一、选择题、右图所示著作海国图志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2、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其根本目的是A抵抗外国侵略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维护清朝统治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A清朝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统治 养兵练兵之法4、“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指导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继承并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为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创造了条件 A. B. C. D. 5、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D.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发展资本主义6、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7、材料分析:材料一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引自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引自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四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 引自谭嗣同全集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反对哪些观点?实质何在?(3) 材料三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的论证依据是什么?(4)材料三中何处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表明了什么实质?(5) 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论证的实质是什么?第20课 答案:16:BBBCBC 探究答案(1)观点:不必学习外国技术。理由:中国人才多;科技先进;学习西方会影响清朝统治。(2)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认识到引进西方技术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但没有能够看出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制度。(3)早期维新派。设议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4)由盲目排外到主动学习;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