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其一)_第1页
秋词(其一)_第2页
秋词(其一)_第3页
秋词(其一)_第4页
秋词(其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刘禹锡 772 年 842 年 字梦得 号庐山人 其祖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 哲学 家 有 诗豪 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 刘柳 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 三杰 与白居易 合称 刘白 因担任过太子宾客 尚书等职 世称 刘宾客 刘尚书 贞元九年 793 年 刘禹锡进士及第 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 为杜佑所器重 后从杜佑入朝 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 与柳宗元 陈谏 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形成了一 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 连州刺史 夔州刺史 和州刺史 主客郎 中 礼部郎中 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 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 追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 涉猎题材广泛 有 陋室铭 竹枝词 杨柳枝词 乌衣巷 等名篇 哲学著作 天论 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 分析 天命论 产生的根源 具有唯物主义思 想 有 刘梦得文集 存世有 刘宾客集 1词条概要 编辑 刘禹锡 唐朝文学家 哲学家 政治家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 曾任监察御史 是 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 诗豪 之称 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 之一 2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生活 刘禹锡 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 七代祖刘亮 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 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父亲刘绪 为避安史之乱 迁居苏州 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 772 年 其父 祖均为小官僚 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 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 时期 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 既聪明又勤奋 在做诗方面 曾得当时著 名诗僧皎然 灵澈的熏陶指点 刘禹锡肖像 贞元六年 790 年 十九岁前后 刘禹锡游学洛阳 长安 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 贞元九年 793 年 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 同年登博学鸿词科 两年后再登吏部 取士科 释褐为太子校书 不久丁忧居家 贞元十六年 800 年 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 任徐泗濠节度 辟刘禹锡为掌书记 后随杜佑回扬州 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 贞元十八年 802 年 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 不久迁监察御史 当时 韩愈 柳 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 三人结为好友 过从甚密 贬谪生涯 贞元二十一年 805 年 正月 唐德宗卒 顺宗即位 原太子侍读王叔文 王伾素有 改革弊政之志 这时受到顺宗信任进入中枢 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 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 器重 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 判度支盐铁案 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 这段时间刘禹锡政 治热情极为高涨 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 二王刘柳 集团在短短的执政 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 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 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 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 很快宣告失败 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 王叔文赐死 王丕 被贬后病亡 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 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 史上著名的 八司马事件 行至江陵 再贬连州 今广东连州市 刺史 同时贬为远州司 马的共八人 史称 八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 815 年 2 月 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元和十一年三月 817 年 2 月 刘禹锡写了 元和十一年 自朗州召至京 戏赠看 花诸君子 诗 得罪执政 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刘禹锡被贬在朗州前后近十年 其间创作了大量寓言诗 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 满 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 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 从中吸取了营养 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在此期间 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 最重要的便是与 柳宗元 天说 相呼应的 天论 三篇 元和九年 814 年 十二月 他才与柳宗元等人奉诏还京 但不久又被贬谪到更远的 播州去当刺史 幸有裴度 柳宗元诸人帮助 改为连州刺史 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 元和十四年 819 年 因母丧才得以离开 长庆元年 821 年 冬 刘禹锡被任为夔州 今四川奉节县 刺史 长庆四年 824 年 夏 调任和州 今安徽和县 刺史 宝历二年 826 年 奉调回洛阳 任职于东都尚书省 从初次被贬到这时 前后共历 二十三年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 刘禹刘禹锡吟诗图锡任东都尚书 次年回朝任主 客郎中写了 再游玄都观绝 句 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 以后历官苏州 汝州 同州刺史 从开成 元年 836 年 开始 改任太子宾客 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 841 年 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世称刘宾客 刘尚书 刘禹锡晚年到洛阳 与朋友白居易 裴度 韦庄等交游赋诗 唱和对吟 生活闲适 和白居易留有 刘白唱和 集 刘白吴洛寄和卷 与白居易 裴度留有 汝洛集 等对吟唱和佳作 此后 他 历任集贤殿学士 礼部郎中 苏州刺史 汝州刺吏 同州刺史 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 842 年 病卒于洛阳 享年七十一岁 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葬在河南 荥阳 今郑州荥阳 3文学成就 编辑 诗歌 诗歌内容诗歌内容 刘禹锡的山水诗 改变了大历 贞元诗人襟幅狭小 气象萧瑟的风格 而常常是写一 种超出空间实距的 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 如 水底远山云似雪 桥边平岸草如烟 和 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野草芳菲红锦地 游丝缭乱碧罗天 春 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再如 望洞庭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 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不过 虽然刘禹锡说过 能离欲则方寸 地虚 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 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 他的性格也比较倔 强 受道家影响 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 如 秋词 二首之一 同乐天 登栖灵寺塔 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 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 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 向上的情感 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 这也是民歌盛 行的地方 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 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 如 白鹭儿 诗 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 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 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 如 竹枝词 杨柳枝词 堤上行 蹋歌词 浪淘沙词 西塞山怀古 等 都很朴素自然 清新可爱 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 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堤上行 三首之二 竹枝词 二首之一 作品风格作品风格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 饶有豪猛之气 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 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 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 有着一个斗士的 灵魂 写下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重游玄都观绝句 以及 百 舌吟 聚蚊谣 飞鸢操 华佗论 等诗文 屡屡讽刺 抨击政敌 由此导致 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 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 并从不同方面 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他说 我本山东人 平生多感慨 谒柱山会禅师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 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 据 其 澈上人文集纪 自述 当时他 方以两髦执笔砚 陪其吟咏 皆曰孺子可教 这一早 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 刘禹锡的诗 无论短章长篇 大都简洁明快 风情俊爽 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 挚情渗透其中 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诸如 朔风悲老骥 秋霜动鸷禽 不因感衰 节 安能激壮心 学阮公体三首 其二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 肃清堪四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始闻秋风 这类诗句 写得昂扬高举 格调激越 具 有一种振衰起废 催人向上的力量 至于其七言绝句 也是别具特色 如 莫道谗言如浪 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词九首 其八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 杨柳枝 杨柳 枝词九首 其一 就诗意看 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 晓畅易解 但透过一层看 便会领 悟到一种傲视忧患 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 超越苦难的情怀 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 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 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再如他那首有名的 秋 词 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 颂秋赞秋 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 表现了诗人对自 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胸次特高 骨力甚健 刘禹锡深信道教 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 写诗的人应该 片言可以明百意 坐驰可以 役万景 董氏武陵集纪 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 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 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 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 提 出 为诗用僻字 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 即须有据 不可率尔道也 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 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 在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 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 虚而万景入 入必有所泄 乃形于词 因定而得境 故 翛然以清 由慧而遣词 故粹然以丽 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 简练爽利 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像 他的名句如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 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越中蔼蔼繁华地 秦望峰前禹穴西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 事长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都是他 对历史 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 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 不仅有开阔的视界 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 显示出历史 现实 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 精选的意象 表现他阅尽沧桑 变化之后的沉思 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 如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西塞 山怀古 乌衣巷 石头城 蜀先主庙 等都是名篇 辞赋 刘禹锡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 代辞赋史中 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其存赋十一篇 与唐代各家 所存辞赋数目相较 也不算少了 马积高在其著作 赋史 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 列 柳宗元为首位 韩愈 刘禹锡并列其次 又将柳宗元之辞赋同屈原相提并论 即可见一斑 而实际上 刘禹锡本人也是对自己的文章水平颇有自信的 在其 子刘子自传 中他说 天与所长 不使施兮 这里的 所长 指的即是自己的长于文词 而在这 文词 之中当然也 包括辞赋在内 在刘禹锡的十一篇辞赋作品当中以 秋声赋 最受后人推崇 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 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 的重要主题 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 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 此外 除了反映贬谪愁思的作品 其辞赋还有应试科举所作的律赋 平权衡赋 怀古伤今 的 山阳城赋 悼亡的 伤往赋 描写景物风俗的 楚望赋 作为唐代重要的文学 家与哲学家 刘禹锡的诗歌成就较高 是唐诗研究的重要领域 而诗文又为当时的文学主 流 故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必然要受到其诗歌创作影响的 例如刘禹锡诗歌的主题便影响着 他辞赋的主题 许多在其诗歌中描绘的场景画面 表达的情感内容 同样也出现在他的辞 赋作品中 因此研究其诗文与辞赋的互动关系是其辞赋研究的有利环节 论说文 刘禹锡的文章以论说文成就为最大 一是专题性的论文 论述范围包括哲学 政治 医学 书法 书仪等方面 哲学论文如 天论 三篇 论述了天的物质性 指出天人 交相 胜 还相用 的观点 并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分析了 天命论 产生的社会根源 在唯物主 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其他方面的论文如 答饶州元使君书 论书 答 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 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 都征引丰富 推理缜密 巧丽渊博 雄健晓畅 二是杂文 一般因事立题 有感而发 如 因论 七篇 也有的是 读书有所感 辄立评议 如 华佗论 辩迹论 明贽论 等 这些作品 短小精悍 隐微深切 或借题发挥 针砭现实 或托古讽今 抨击弊政 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刘禹锡认为自己 所长在 论 韩愈所长在 笔 祭韩吏部文 反映了他对自己的论文的重视 刘禹锡 的散文 与他的诗歌一样 辞藻美丽 题旨隐微 柳宗元说他 文隽而膏 味无穷而炙愈出 刘禹锡 犹子蔚适越戒 引 为深中肯綮的评价 4哲学成就 编辑 唯物主义倾向唯物主义倾向 朗州司马刘禹锡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 主要著作是 天论 三篇 在宇宙论方面 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比柳宗元更进步 关于自然 与人的关系 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 交相胜 还相用 的观点 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 他认 为 人之所以产生唯心主义思想 是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的 法大行 的时候 社会上 是为公是 非为公非 人们就不会产生祸福来自天命的思想 法大弛 的时候 社会上是 非颠倒 人不能胜天 天命论就在人间得到了宣扬的条件 法小弛 的时候 社会上是非 不清 人们就会对天命将信将疑 刘禹锡用社会实践解释天命论产生的根源 是在认识论 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 这也是刘禹锡对有神论社会根源的看法 他认为 在法大行的社会 里 是为公是 非为公非 蹈道必赏 违善必罚 人们就会说 祸福决定于人的行为 与 天没有关系 在法大弛的社会里 是非颠倒过来 赏恒在佞 罚恒在直 人们对不合理的 现象找不到解释 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于天 他又认为 当 理明 时 人们就不会讲 天命 当 理昧 时 就不会不讲天命 刘禹锡从法弛和理昧来解释有神论产生的根源 可谓见解 独到 他指出神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 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他在所写的 天论 三篇中 力求把柳宗元与韩愈的论战深入下去 进一步探索天人关系问题 他认为 大凡 入形器者 皆有能有不能 天 自然 有形之大者也 人 动物之尤者也 天之能 人 固不能也 人之能 天亦有所不能也 天与人各有其自身的自然特点 交相胜 还相用 人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 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 白帝城竹枝园刘禹锡雕像刘禹锡以自然科学为根据 补充了柳宗元的自然观 在对自然界的认识方面 刘禹锡认为整个自然界充满了有形的物 质实体 天地之内不存在无形的东西 他批驳了魏晋玄学和佛教 道教关于 空 无 是宇 宙本原的理论 认为 空 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空 不能超越物质形体而独立存在 这是 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发展 在关于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发展方面 他认为万物 的生长 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 动植物和人类是天地阴阳之气交互作用产生的 他还认为 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有一定规律 宇宙万物是在互相矛盾和互相依存中无穷地运动发展着 的 他据此建立了天人关系学说 指出天地万物各有其不同的职能和作用 自然界的职能 在于生长繁殖万物 万物在生杀 壮健 衰老的自然发展过程中 遵循强胜弱败的竞争规 律 人的职能在于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资料 进行各种生产活动 向自然 界谋取人们生活的需用品 刘禹锡提出 天之所能者 生万物也 人之所能者 治万物也 天论 上 他认为天不能干预人类社会的 治 或 乱 人也不能改变自然界的运动规 律 他还以科学知识为根据 宣传无神论 批判有神论 5主要作品 编辑 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 818 年 曾自编其著述为 四十通 又删取四分之一为 集略 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 今都不传 载 刘禹锡集 40 卷 宋初亡佚 10 卷 仅剩余 30 卷 而后宋敏求搜集遗佚 辑为 外集 100 卷 但仍有遗漏 刘禹锡集 三十卷 外集 十卷 集中卷二十六 二十七收乐府两卷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 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 1138 年 董刻本 题为 刘宾客文集 属小字 本 今有徐鸿宝影印本 又于淳熙十三年 1186 年 陆游据董本重刻 称 浙本 明清以 来通行的刻本 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 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 题为 刘梦得文集 属蜀大字本 今有董康 影印本 商务印书馆缩印本 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 刘梦得文集 一至四卷 建安坊刻本 明 清两代的毛 晋 惠栋 何焯 冯浩 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 但多数是抄本 流传不广 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 四部丛刊 本 刘梦得文集 四部备要 本 刘 宾客文集 丛书集成 本 刘宾客文集 此外 尚有校点本 刘禹锡集 今人卞 孝萱著有 刘禹锡年谱 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此外 刘禹锡还写了一本医书 名叫 传信方 6史书记载 编辑 刘禹锡 新唐书 刘禹锡传 子刘子自传 汝州上后谢宰相状 7人物评价 编辑 著作评价 新唐书 禹锡恃才而废 褊心不能无怨望 年益晏 偃蹇寡所合 乃以文章自适 素善诗 晚节尤精 与白居易酬复颇多 居易以诗自名者 尝推为 诗豪 又言 其诗在 处 应有神物护持 叔文实工言治道 能以口辩移人 既得用 所施为人不以为当 太上 久疾 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 宫掖事秘 建桓立顺 功归贵臣 由是及贬 岁寒堂诗话 李义山 刘梦得 杜牧之三人 笔力不能相上下 大抵工律诗而不 工古诗 七言尤工 五言微弱 虽有佳句 然不能如韦 柳 王 孟之高致也 义山多奇 趣 梦得有高韵 牧之专事华藻 此其优劣耳 沧浪诗话 大历后 刘梦得之绝句 张籍 王建之乐府 我所深取耳 杜工部草堂诗话 上自齐梁诸公 下至刘梦得 温飞卿辈 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 正气 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 唐音癸签 禹锡有诗豪之目 其诗气该今古 词总平实 运用似无甚过人 却都 惬人意 语语可歌 其才情之最豪者 司空图尝言 禹锡及杨巨源诗各有胜会 两人格律 精切欲同 然刘得之易 杨却得之难 入处迥异尔 三唐诗品 五言体杂不一 有如 深春风日净 昔听东武吟 等篇 宛转徘徊 取涂乐府 秋江早望 谪居悼往 则结休允晖 若 水禽残月 模休文之韵思 楚望苍 然 结韩卿之茂体 余或放言理 失于音调 未求刻意 累在才多也 女儿 作楚挽之 哀词 泰娘 谱新声之凄奏 七言此其选矣 聚蚊 百舌 托意深微 亦得乐府 遗意 律体独多 莹瑕间采 名人评价 黄庭坚 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 诗优于它文耳 翁方纲 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 极为确论 蔡百衲 刘梦得诗 典则既高 滋味亦厚 但正若巧匠矜能 不见少拙 白居易 彭城刘梦得 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 少敢当者 予不量力 往往犯之 夫 合应者声同 交争者力敌 一往一复 欲罢不能 繇是每制一篇 先相视草 视竟则兴作 兴作则文成 一二年来 日寻笔砚 同和赠答 不觉滋多 刘克庄 雄浑老苍 沉着痛快 指出刘诗风格之 豪 以 精华老而不竭 一语指出了刘 禹锡人品之 豪 8籍贯争议 编辑 刘禹锡籍贯争议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江苏徐州 第二种说法是河南洛阳 第三 种说法是浙江嘉兴 彭城说彭城说 但是白居易却称 彭城刘梦得 不知白居易此说有没有根据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著文 力辩刘禹锡的籍贯和出生地是彭城而非嘉兴 主要理由有 一 刘师 联墙住 不 是 联墙生 曾 住 嘉兴 并不能推定他就 生 在嘉兴 二 刘 裴二人 踏芳 同钓 至 少以十几岁 刘生于七七二年 踏芳 同钓当在七八三年左右 而此时上距刘绪天宝末东 迁已近三千年 三十年间刘绪不一定长期定居嘉兴 刘禹锡可能是生长在外地而后避地或 求学才客居嘉兴 他的诗文中常说 少为江南客 这证明刘禹锡少年在江南是 作客 而不 是以江南为家乡 三 刘禹锡曾自称 我本山东人 山东一书生 唐代山东 指太行山之 东 淮河之北 嘉兴在江南 显然不对 而刘禹锡的郡望中山 正在 山东 彭城也在 山 东 彭城当是刘的籍贯 四 据作者考证 刘绪东迁后作官 是在七六一 七六九年间 他与卢氏结婚当在此间 七十二年生刘禹锡很可能就在彭城 这样 彭城也是刘禹锡的出 生地 洛阳说洛阳说 刘禹锡刘禹锡的籍贯 他自己说的分明 七十一岁时 刘 禹锡的 子刘子自传 自称 子刘子 名禹锡 字梦得 其先汉景帝夫人子胜封中山王 谥曰靖 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 七代祖亮 事北朝为冀州刺史 散骑常待 遇迁都洛阳 为北部都昌里人 世为儒而仕 坟墓在洛阳北山 其后地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