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知识简介_第1页
静电知识简介_第2页
静电知识简介_第3页
静电知识简介_第4页
静电知识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防静电知识手册 防静电知识手册目录 什么是静电静电的表现形式静电的产生静电的危害如何防静电 什么是静电 大量的电子电荷驻留在非导体和导体表面 形成一个静电场 这就是静电 静电的表现形式 一 脱衣物 尤指化纤衣服 时有时也能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并在黑暗中看到瞬间的闪光 甚至有麻手的感觉 这也是静电放电过程产生的现象 又如电视屏幕极易吸附灰尘 这是因为电视屏集聚的电子形成一较强的静电场 作用于灰尘使灰尘极化 并把灰尘吸附在屏幕上 静电的表现形式 二 人体是个良好的导体 同时也是 静电荷 的携带者 由于静电荷贮有能量 对电子设备及元件的破坏极大 一旦产生高电压 这些静电荷即会产生一股冲击电流足以破坏电子设备及电子元件 静电的产生 静电是很容易产生的 摩擦 电磁感应 导电等方法都有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与地线之间的电压 几十伏几百伏都是可能的 像下雨时的雷声和闪电 云层中的电压甚至高达数万伏 2 静电如何产生 固体物质的接触 分离 摩擦 感应带电 即物体的任何运动都会产生静电 生产当中比如人体搬运 高压气体喷气 流水线皮带运动等都会产生相当多的静电荷 静电是自然现象 是无法避免的 只是如何减少或对静电防护才是我们要关心的 人因为不停的动作 人体则是最重要的静电源之一 故人体防静电显得很重要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危害 一 静电荷集聚在导体或非导体表面时 若接通导线形成回路 静电荷发生流动 产生强电流冲击 或者静电场足够大时使附近的导体形成感应电流 或者在接触的瞬间发生放电 出现电火花 上述这些未受控的静电现象一旦发生 就有可能引起爆炸燃烧 火灾 损伤电子元器件 静电的危害 二 在静电受到控制的情况下 静电是非常有用的 复印机 吸尘器和存储记录等设备或技术领域都用到静电技术 但是无意识的 偶然产生的静电现象却有可能形成危害 甚至造成灾难 放电作用产生的危害有雷击 燃油然气储存运输时发生电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 以及集成电路过压过流而被烧毁或击穿 静电的危害 三 静电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放电作用 如果配戴了静电设备 使人体与地面形成电位差 构成导电体 让人体静电荷通过这个导体而输送到地面电位处 这样静电荷就避开了电子元器件 不会对IC形成了强大的电流而破坏之 如何防静电 静电导体即常说的金属导体 如铜 铁等 其电阻率很小 如果接地的话 表面电荷马上排泄到大地 1 从静电学角度来说 所有材料分为 静电导体材料 静电耗散材料 静电绝缘材料 静电耗散材料也是能快速耗散其表面或体内静电荷的材料 比如防静电胶皮 防静电泡沫等防静电材料 如果接地的话 表面电荷马上排泄到大地 电阻率介于105 1011 之间 静电绝缘材料表面电阻大于1011 以上 比如普通透明胶纸 胶套 泡沫等 如果接地的话 表面电荷都很难排泄到大地上 故防静电区域内不能有静电绝缘材料 如何防静电 人体电荷排泄途径 A 人体皮肤 防静电手腕扣 防静电手腕线 静电地线 大地 B 人体皮肤 防静电鞋 防静电胶皮 防静电手腕扣 防静电手腕线 静电地线 大地 C 人体皮肤 接地金属 大地 D 人体皮肤 防静电凳子 防静电胶皮 防静电手腕扣 防静电手腕线 静电地线 大地 如何防静电 如何防静电 接地线 接地线也称为地线母线 防静电地线专供静电工程器具和人体泄漏静电荷 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 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接地线与大地之间的接触电阻应小于10欧姆 如何防静电 人体防静电设备 帽 工衣 静电腕带 工鞋 帽的戴法 戴防静电帽子时 必须把头发全部戴在帽子里面 如何防静电 NG OK 如何防静电 工衣的穿法 穿着整齐 干净 且防静电工衣应避免受到较强的机械和化学操作的洗涤 如何防静电 防静电工鞋穿法 1 穿防静电鞋时不得另加鞋垫 特别是绝性鞋垫 2 不得在鞋底粘 贴绝缘胶片或其它涂料 3 防静电工鞋应定期检测 检测不合格的应立即更换 防静电工鞋的检测方法 一 用脚 左 右脚分开测 踏上基座盘 另一脚悬空 按压测试按钮 防静电工鞋的检测方法 二 OK NG 绿灯亮时 表示接地良好 红灯亮时 请及时向质量课工序检验员报告 防静电工鞋的检测方法 三 员工静电鞋测试频次为每周一次 不良及时更换 测试完记录人体综合电阻管理表中 如何防静电 手腕的佩戴 导电体与人体紧贴 NG OK 如何防静电 脚腕的佩戴 导电体与人体紧贴 NG OK 如何防静电 静电手 脚 腕的检测方法 戴好防静电手腕 将手腕夹子夹在测试仪的夹子上 手按住测试仪的金属块 绿灯亮为OK 红灯亮为NG 测试仪 手腕 如何防静电 静电手 脚 腕的检测方法 红灯亮为NG 绿灯亮为OK 如何防静电 员工防静电腕带测试频率为每天一次 不良及时更换 并且要在上班前完成 测试完在 防静电腕带管理表 中作相应记录 防静电腕带管理表 如何防静电 人体静电消除 任何人进入防静电工作区域之前 必须使用相关设施泻放掉人体积累的静电 如何防静电 持拿静电敏感器件时 人体必须正确接地 并佩带有绳防静电腕带 禁止徒手接触和持拿静电敏感器件 光头物镜保护 禁止用手触摸 防静电容器统指电子产品生产 装配过程中 一切用于存储 周转静电敏感元器 组件的容器 例如袋 转运箱 印制板架 元器件存放盒等 对它们的要求是 a 不允许使用金属 保护人身 或普通塑料制成 应使用防静电材料 b 在其存储或运输静电敏感产品时应保持接地 直接或间接 如何防静电 如何防静电 防静电工作台的接地方法 如何防静电 落地设备的防静电 生产现场使用的落地设备 如SMT线体 波峰焊机 装配线体 测试装备等 均应进行硬接地 即直接或通过一个低阻抗电阻同防静电地线相连 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 25MM多股敷塑导线 接地线色以黄绿色线为宜 如何防静电 生产线常用工具的防静电 电批的接地 烙铁的接地 如何防静电 台式设备的防静电 台式设备如元器件成型机 半自动或手工插件机拿应通过台垫实施软接地 即在放置台式设备的工作台铺设防静电台垫 并将台垫有效接地 静电台垫 胶皮 必须接地 材料 工装夹具电荷排泄途径 A 设备本体 三相五线制地线 大地 直排 B 防静电材料 防静电胶皮 防静电手腕扣 防静电手腕线 静电地线 大地 如何防静电 1 在静电防护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 1 所有静电敏感产品的加工 装联 检测 包装与拆包装等操作都必须在防静电工作区内进行 一般还应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 2 凡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所有电子元器件都应视为静电放电敏感元器件来对待 3 在装配未采用防静电包装的零部件时 应在消除静电后才允许进入防静电工作区 4 防静电工作区内不允许有静电绝缘材料 如何防静电 2 静电敏感产品的包装 防护 运输 存储和标志通则 1 凡存储 运输静电放电敏感产品 只能在妥善的防静电包装条件下进行 如板传送应用包装袋 板架传送 2 凡未包装在静电防护容器内的静电敏感产品 应予拒收 如何防静电 3 当需要把静电敏感产品从防护包装容器中取出时 必须在静电防护工作台上进行 4 在静电敏感产品的防护罩或包装件打开之前 应在防静电工作台上 利用离子风进行中和 以使包装件上的静电荷得到消除 如何防静电 5 未投入使用的静电敏感产品 应以挡板 支架 非腐蚀性导电泡沫塑料 保护罩或防护包装等对其进行防护隔离 6 应保证在静电防护工作区内使用的所有容器在使用之前或使用期间接地 或直接接地 或借助于与一个适当的接地防护表面接触来实现接地 即使用的所有容器不能放在非防静电物体上 如办公设备上等 7 静电敏感产品出 入库房 都必须在静电防护包装条件下进行 如何防静电 3 人员防护要求 1 操作静电敏感产品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等 并对这种工作服的适用性能定期进行检测 普通的人造纤维服装应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静电危害 不可穿用 如使用手套和指套 它们应用防静电材料制成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静电腕带 腕带必须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并接入可靠的防静电接地系统中 如何防静电 4 操作注意事项 1 手拿静电敏感元器件时 应避免触其引线和接线片 2 服装 图纸资料等物品不得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 3 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静电敏感产品及其部件的接触次数 4 当从防护包装容器或保护罩中取出静电敏感产品时 避免触及其外壳或其引线 如何防静电 5 操作环境及其他要求 1 在防静电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 片 橡皮 书本 纸板 资料 文具 玻璃等易于产生静电的杂物 必要的图纸 资料等应装入防静电文具袋内 2 装夹图纸资料 工作说明书等时 不允许使用由普通塑料膜制成的袋子 或是塑料封皮 如何防静电 3 从经济花费和静电防护需要等方面来权衡选取可控制的环境湿度 通常湿度以RH为60 左右为宜 温度可在15 35 范围内 如何防静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