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提纲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常见的有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等。 例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答和交流3.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了解对照实验,会控制单一变量。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底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疏松土壤,排出物能增加土壤肥力、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愧于蚁穴。 【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四.生态系统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5.食物链和食物网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7.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有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施工方案汇报会
- 搪瓷花版饰花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福州台江装修方案咨询
- 风电场施工合同履行风险分析报告
- 活动策划方案流程图片
- 户外建筑写生教学方案设计
- 江苏咖啡店营销方案模板
- 建筑亮化照明方案设计
- 药品质量安全培训考题课件
- 威宁景点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2024年指标房转让买卖合同范本
- 排球课教案完整版本
- 2024土建工程承包合同范
- 广东高职高考数学题分类
- 掘进支护安全培训课件
- 新概念二单词表
- 《雅思阅读技巧》课件
-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 《影视美学教学》课件
-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