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贺慧英 199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兴县贫困山村的孩子是否“一个都没有少”?刚放暑假,我就奔赴兴县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进行调查。三月春暖,辗转跋涉于黄土沟壑,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带来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十分欣慰。 穷孩子圆了读书梦 肖家洼村村长回忆道:“2010年大年初八,村里家家院落门口,到处撒着红红的炮屑。今年,孩儿们的炮放得热闹。为啥?上学不花钱!”2000年,共和国庄严承诺:农村孩子读书不再收学杂费、书本费,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改革开放3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此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读书不花钱,家庭困难有补贴!幸福从天而降,一位叫李宝林的15岁女孩满脸喜悦地告诉我:“没补贴,我三年前就该辍学回家了!”她父亲李晋明原本开车往返于内蒙古贩羊,可生意赔了,不仅负债累累,家里还断了生活来源。为筹集两个孩子的学费、书费,李家甚至停用自来水,改喝井水,可钱还是不够。幸亏三年前县财政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对寄宿的贫困生每年予以500元补助,这才保住了宝林的学业。在村里人眼里,李家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哥哥去年考上友兰中学。李宝林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在镇中心学校排全年级第三名。 月朗星稀,山路崎岖。我深一脚、浅一脚摸黑走进肖家洼村学生李宝林家。院里,木架上堆着玉米棒子;屋里,锅里煮着土豆李宝林说,这是一家的口粮。父亲做生意赔本,这个家有多难?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头驴和50元买来的旧黑白电视。 按照“两免一补”政策,学校把李宝林列为特困生,每年补助300元生活费,上小学三年级的妹妹李小林每年补助300生活费。李小林身体结实,憨厚腼腆,学习成绩中等,但体育很好。学校举办运动会,获800米长跑第三名。提起2010年奥运会,李小林说想到北京看奥运体育场。长大后代表中国参加奥运!她告诉我,还没去过北京,以后肯定能去!李宝林父亲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村里没让一个孩子失学,感谢政府!孩儿,记住恩德,好好念书!” 用行动诠释“再穷不能穷教育” 兴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很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作为标语,此话已写遍贫困地区的墙头。做起来有多难?兴县财政局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解决城乡教育差距不能说空话。根治贫困,消除地区差异造成的落差,财政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投入教育。危机促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农村教育。兴县县委书记郭颖在全县大会直言:“改变一个地方,使这个地方有所发展,领导干部应做到两条:一是深刻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二是要有强烈治理欲望。兴县发展要有后劲,就要狠抓教育。否则,愧对人民!” 小投入、小发展;大投入,大发展;不投入,没发展!财政倾斜教育源于切肤之痛。“穷啥不能穷教育”,口号转变成实际,必须用投入体现。 转变观念才能增加投入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和地方经济好转,两个条件促使兴县迅速扭转教育被动落后的局面。一是宣传到位,国家家喻户晓;二是措施和配套资金到位。 家有三斗粮如今愿做“孩子王”,生活贫困必然教育贫瘠,打破这个规则很难。 “过去的说法是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农村教师没吃没喝收入低,我们学校5年换了6位老师。我如今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康全全老师说,这份收入他做梦都没想到。如今,他在本村收入最高,受人尊敬羡慕!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让康全全老师唏嘘不已:“为了这些孩儿,肖家洼学校没撤。政府重教,体惜贫困地区!”众所周知,集中办学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师负担,专职教学,节省开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路途遥远,无法寄宿,肖家洼小学因此得以保留。这里还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 村长告诉我,“村里现在有65户,230口人。一些出去打工不回来。这几年人减得厉害。没有副业,封山种草,不让养羊。就种一点土豆、玉米,没钱。”过去“普九”教育欠下。如何还?现在没有说法。提起教育欠债,文教局局长介绍说,“一个是普九欠债;一个是学校教育欠债。当年县财政处于极其困难时期,近几年财政多方争取资金,目前为止已偿还债务,教师工资已纳入县财政统筹,工资直接发放到教师账户。2000年以来从未发生拖欠。去年开始,学生上学不交一分钱,乱收费现象彻底杜绝。 脱贫从教育做起 2004年,兴县财政总收入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发展加速全县城镇化进程,苛瓦铁路等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极大提升了县城形象。农民进城购房和读书的孩子多了。财政形势虽有所好转,仍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解决全县贫困人口温饱,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艰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教育扶贫是关键。县长梁志峰介绍说:“教促富、富促教,由此才能良性循环。县政府在五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