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C卷.doc_第1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C卷.doc_第2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C卷.doc_第3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C卷.doc_第4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37分)1.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注释】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诸众多,一些,这些。游玩耍。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着。走跑。信然的确是这样。(1)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俄而雪骤_撒盐空中差可拟_尝与诸小儿游_唯戎不动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未若柳絮因风起。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3)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 . 取之 , 信然。C . 学而时习之。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 (7分)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B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C . 诲女知之乎:教诲。D .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2)下列句中划线的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学而时习之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 . 仁以为己任 以丛草为林C .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D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恕乎(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选入本文的有的谈求知的态度,有的谈求知的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B . 孔子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句中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C . “温故而知新”谈的是学习方法,在孔子看来只要温习了旧的知识就一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D .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 (7分)(2013河北)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 , 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注】删润:删改和润色。仕宦:指做官。朱梅崖:清代进士。辄:总是。脱稿:(著作)写完(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A .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B .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4. (9分)课外文言文阅读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注释】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纺绩织布。句读(d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夏(ji)楚责打(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2)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a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b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5. (2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曾樱,字仲含,峡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郎中。天启二年,稍迁常州知府。诸御史巡盐、仑、江、漕及提学、屯田者,皆操举劾权。樱持身廉,为政恺悌公平,不畏强权。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樱不应。御史危言恐之,答曰:“僚属已尽,无可纠,止知府无状。”因自署下考,杜门待罪。抚按亟慰留,乃起视事。织造中官李实迫知府行属礼,樱不从。实移檄以“尔”“汝”侮之,樱亦报以“尔”“汝”,卒不屈。【注释】恺悌:和乐平易。止知府无状:只有知府(指曾樱自己)罪不可言。自署下考:把自己列为下等。抚按亟慰留:抚按官急忙安慰。起视事:出来办公。移檄:发公文。(1)下面句子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授/工部主事B . 为政/恺悌公平C . 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D . 织造中官李实/迫知府行属礼(2)解释下面划线文言词语的意思。举_ 恐_ 从_(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樱不应。僚属已尽,无可纠,止知府无状。(4)文中曾樱主要做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都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6. (19分)(2016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节选自啸亭杂录)【注释】侍郎:古代官名。绂(f):李绂,人名。赀(z):通“资”,钱财。衢(q):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少时家贫 少:_无不立对 对: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3)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7.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宋濂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馔:饭莱。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茄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恶:同“勿”。(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宋濂尝与客饮 _ 濂惟举其善者_或指其书曰 _ 陛下方开言路_(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善 者 与 臣 友 臣 知 之 其 不 善 者 不 能 知 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微景濂,几误罪言者。(4)宋濂被称为明初“开国文臣之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宋濂有哪些过人之处。8. (6分)(2015辽宁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4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真是就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 , 丘陵舄卤;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选自大唐西域记,有删节)【注释】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山阜(f)隐轸【zhn 很多高山。丘陵舄(x)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畴已耕作的田地。硗(qi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印度之人 马之千里者(马说)B . 随地称国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 北乃山阜臆轸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 . 西方土地硗确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_(2)北广南挟,形如半月。_(3)斯大概也,可略言焉。_(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4)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请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甲】_【乙】_9. (20分)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注释】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_ 醉翁之意不在酒 _心窃乐之 _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_(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壑尤/美B . 作亭/者谁C . 饮少辄/醉D . 昨/游江上(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4)读懂山水: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5)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10. (1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上文选自,它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2)在文中划横线处填上正确的语句。(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 (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曲肱而枕之( )(4)翻译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