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33第一次ARM实验报告_第1页
2009041633第一次ARM实验报告_第2页
2009041633第一次ARM实验报告_第3页
2009041633第一次ARM实验报告_第4页
2009041633第一次ARM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按键控制蜂鸣器实验 院 系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09 电子信息工程 2 班 学 号 20090416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涂二生 李建华 完成时间 2012 年 4 月 25 日 报告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 日期 实验一实验一 用按键控制蜂鸣器实验用按键控制蜂鸣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ARM7 LPC2131的GPIO口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相应功能 2 掌握GPIO的特性和编程方法 二 实验仪器二 实验仪器 微型电子计算机 含软件 H JIAO V0 3 1 和 ADSv1 2 Easy ARM2131 开发板 USB 接口电源线和 JTAG 接口线以及部分跳线 三 实验原理三 实验原理 1 蜂鸣器控制电路 在 Easy ARM2131 开发板上 接有一个蜂鸣器 由 P0 7 控制 通过跳线 JP11 选择连接 蜂鸣器控制电路如图一所示 电路说明 如果跳线 JP11 选择蜂鸣器 当 P0 7 输出低电平时 蜂鸣器鸣叫 当 P0 7 输出高电平时 则蜂鸣器停止鸣叫 实验利用 P0 7 的输出 功能 控制蜂鸣器鸣叫 程序设置 PINSEL0 使 P0 7 连接 GPIO 并 通过 IO0DIR 将其设置为输出状态 然后通过 IO0CLR 和 IO0SET 清零 和置位 P0 7 口 控制蜂鸣器 LPC2131 中 具有 I2C 总线功能的 I O 口 P0 2 SCL0 P3 0 SDA0 P0 11 SCL1 P0 14 SDA1 为开 漏输出 在用作 I2C 总线以及其他功能时 需要加 1K 10K 欧姆的上 拉电阻 则此电路图在 JP11 前 加 R22 10K 的上拉电阻 2 按键控制电路 如图 4 2 所示 当 P0 口连接 GPIO 且用于输入时 如用于检测按 键的时候 由于 P0 口作 GPIO 输入时 内部无上拉内阻 所以需要 加 10K 左右的上拉电阻 把 I O 口拉到高电平 当 P0 口用于 GPIO 输入时 如按键输入 内部无上拉电阻 需要加上拉电阻 电路如图 4 14 图 4 14 按键输入原理图 四 实验内容四 实验内容 本实验 我主要想实现的功能是 用一个开关控制蜂鸣器 按 下一个开关 蜂鸣器鸣叫 再按一下开关 蜂鸣器鸣叫 五 程序框图 五 程序框图 开 始 检测按键 KEY1 是否按下 延 时 检测按键 KEY1 是否按下 蜂鸣器响第一声 停住 延时 再 响第二声 停住 否 否 是 是 六 实验程序六 实验程序 include config h define BEEP 1 7 P0 7控制蜂鸣器 低电平鸣叫 define KEY1 1 16 P0 16 函数名称 WaitKey 函数功能 等待KEY1按键 当有按键时才退出此函数 具有按键去抖功能 void WaitKey void uint32 i while 1 等待KEY1按下 即等待KEY1对应的口线为低电平 若为高 电平则一直循环等待 通过IO0PIN读取P0 0 P0 31口的电平值 屏蔽其它位后 判断P0 7是否为低电平 while IO0PIN for i 0 i0 dly for i 0 i 50000 i 名称 main 功能 初始化GPIO 然后等待KEY1按键 若有按键则控制蜂鸣 器响两声 int main void 由于LPC2138的P0口的I O与其它功能复用 比如P0 7与 PWM2 SSEL0 EINT2复用 所以要先设置管脚连接 把口线设置为GPIO功能时 才能进 行I O控制 PINSEL0 0 x00000000 设置P0 0 P0 15为GPIO功能 PINSEL1 0 x00000000 设置P0 16 P0 31为GPIO功能 IO0DIR BEEP 设置BEEP控制口P0 7为输出模式 P0的 其 它I O为输入模式 IO0SET BEEP 控制BEEP P0 7 输出高电平1 while 1 WaitKey 等待KEY1按键 控制蜂鸣器响第一声 IO0CLR BEEP 控制BEEP P0 7 输出低电平0 蜂鸣器响 DelayNS 20 延时 IO0SET BEEP 控制BEEP P0 7 输出高电平1 蜂鸣器不 响 DelayNS 20 延时 控制蜂鸣器响第二声 IO0CLR BEEP DelayNS 50 IO0SET BEEP DelayNS 50 Return 0 七 实验心得七 实验心得 通过本实验不仅懂得了对 RAM7 0 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并对 EasyARM2131 开发板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