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心得摘要2.doc_第1页
羽毛球心得摘要2.doc_第2页
羽毛球心得摘要2.doc_第3页
羽毛球心得摘要2.doc_第4页
羽毛球心得摘要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羽毛球心得摘要2 1.3.2我的“野”球之路hlk6241请问老玄的球技从入门到成熟练了多久,都靠打野球练的吗,还事有专业人陪练的呢。 当你球技一般又想和高手打(一般打野球要提高只能和高手打)怎么才能骗他们出手呢?你们欣然和飞奥打过吗,能在余智慧敏手上拿多少分啊?玄铁我从94年开始打球,至今未认为自己成熟;我打球习惯思考,通过实战验证对错,我很注意技术细节,哪怕是非常细微的,常常作对比,所以我在提高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由于都是自己领悟出来的,所以记得相当牢固,不同于很多专业队员是教练练出来的。 当遇到需要更改自己的动作习惯的时候,我总能很快改过来,很少超过一个月,所以在这方面我的经验反而少,因为我不理解有些朋友所遇到的难点难在哪里。 我偶尔接触到一些专业队员或教练,交谈中会记得他们所提点的所有东西,而且吸收得比较快,很多年之后都能记得;有时也遇到一时不能理解的东西,但很少超过一个月我就能有领悟,不理解的东西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到理解为止,决不留下疑问。 我一周打球两次到三次,对手多数都比我弱,但我会要求自己尽力打他们少分数,就算没有高手陪练,也能提高。 我不承认我打的是野球,但我承认我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教练教过,但又很多人都是我的师父,包括输给我的人。 如果能充分研究一个人的长处,就能让你很快学到东西,并在今后面对同类型对手时赢得心理优势,往往在研究对方长处的时候,同时应该进一步分析对手的弱点,当同一类技术特点的对手接触得多了并积累他们的资料后,就能知道这一类打法的优劣何在,并在实战中目的明确,占得先机。 余教练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优秀运动员,但他也有弱点,只是以我的能力不能将之逼出来,他是个很善于用优势弥补弱势的球员,我们跟飞奥打过两次友谊赛,余教练在主场出过一次,打的是双打,我侥幸赢得了和他的这场对垒,因为他未尽力。 -36hlk6241谢谢你的解答,另,我说的“打野球”不是贬义,意思是非专业训练或培训班训练,而是和朋友或球友边玩边学的形式。 玄铁我明白“野球”非贬义,只是不知道为何有“野”之说,清华大学有个在饭堂工作的师傅,靠自学考托福可达630分,比很多英语专业的人都要强,这里谁是野谁是正,很难分辨;李永波在辽宁队时的教练,本是教航模的,半路出家,一样教出世界冠军;印度尼西亚的西吉特、丹麦的拉斯姆森,都被许多“行家”称为技术不正规,打法不讲理,但都拿了世界冠军,所以羽毛球在我眼中从来没有正、野之分,练得多、想得多的人就是强者。 业余和专业都是一样的,我赢过的专业出身的退役运动员已经多得记不清了,不是玄铁在炫耀什么,而是我知道羽毛球就是这规律,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提高的奥妙之处无非四字模仿、多球。 就算我输给什么人,我也会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如果输在体能、速度上我会心安理得;如果输在技术和意识上,我就会继续研究自己的缺陷和对手的优势,慢慢的就能提高了。 hlk6241哈哈,我却是悟性一般,但够刻苦。 所以有时比赛落了下风,总是不能很快地发现问题扭转形势,最近有次比赛爆冷输了给大家都认为弱于我的对手,回去后痛苦得觉也睡不着,思考了三天我才又约了他出来打球,一直赢到他承认比赛时胜我是幸运为止。 但却令我对自己更没信心了,因为对于不同的打法我总不能很快适应,导致至少输我 7、8分的对手比赛时也可能赢我。 不知道玄铁有什么好方法克服。 玄铁能有痛苦的感觉是好的开始,我也是一样,以前输了球也会辗转难眠,输球的原因,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因素,也要考虑对手的因素,总结经验以后,再打一次,验证自己所得的结论是否正确,这是提高的一种好办法。 -37现在呢,我就是要求自己不但要赢,而且要大比分的赢,如果赢得比较艰苦,我也会找原因。 业余爱好者根据自己的条件,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一种是不断找高水平的对手,从技战术上提高自己,学会面对各种类型的打法;一种是大比分击败水平比自己低或者差不多的对手,从经验和能力上提高自己。 后者有可能会输给一些更高水平的对手,但面对水平比自己低或者相若的对手就能稳赢。 如果能两者相结合,那样的效果就更好了。 1.3.3写给独自去远行和所有初学者作者山西红袖学羽毛球是条艰辛的道路,尤其是业余学球,大多年纪不小了,一方面是日益下降的体力和体能,另一方面是美好的愿望与日俱增,希望自己球能打得更好些。 大凡正而八经拜师学艺的,都不仅仅只是健身而已,多数是期望有朝一日能成为高手。 远行刚开始打球,跟教练学球是种明智的选择。 不仅避免自己养成错误的、难以纠正的动作,能够学到基本步法手法,并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初学基本动作当然枯燥无趣,只要能坚持下去,一定受益无穷。 我球龄不到四年,算球圈里的小字辈,球也不是打得很好,只能说在继续努力中。 你要我谈点经验,我也说不出什么具体的,只能就自己的经历,再说几句吧。 对于我们这些半路学球者,坚持动作的规范性是第一要务。 既然师从教练,就要听从教练的,把自己的动作规范化。 彻底抛弃以前打野球时的不良习惯,把正确的动作时时挂在脑子里,落实到行动上。 每颗球,宁可打不着,也要保持挥拍的正确。 改正动作,贵在坚持。 其次,要打好基本功。 磨刀不误砍柴功,学好基本动作,定能事半功倍。 初学者要注意几点1.后退时提前侧身。 教练说,如果边打球、边后退、边侧身,需要照顾的环节太多了,难免顾此失-38彼。 对方球一出手,自己就应该提前侧身,然后迅速后退,到达击球点。 2.脚下移动到位了,手上再去击球我看很多球友,因为后退的步伐不熟练,往往来不及后退到位,总是一边退一边打。 脚下不稳,对击球点和击球时机掌握不好,球很难打到你想要的方向。 并且踉踉跄跄的,也容易摔倒。 初学者切记要先移动步伐,用最经济和实用的步子到了球的下方,再去打球。 3.将击球点调整到右肩上方合适的击球点,可以保证你有充分的时间和动作的一致性,从而能打出高、吊、杀等富有变化的球。 用最快的步伐去调整好击球点,然后直接击球。 不要再犹豫,尤其是杀球,往往在进一步调整时,就很容易杀下网了。 击球点太靠前,球通常下网;击球点太靠后,杀球又常常杀不上力量,杀完后自己的重心还不知道在哪里,对方一旦反击,不仅形不成连续进攻,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球落地。 不可取哦。 4.上网要早举拍。 很多初学的朋友,网前搓球、放球,往往从很低的位置去做这些动作,球常常不过网,症结就在于拍子放得太低了。 拍子举得低,击球点就低,球要从网这边走很高距离,才能翻过网到那边,轨迹太长了,容易失误。 而把拍子尽量往高点、前点抢,不仅能搓能放,而且能扑、推、勾,打出更多威胁。 我本人也始终在纠正这个问题,自以为已经不错了,但前两天仍被批评,因为到中场要上网时,拍子尚未伸出去。 5.多研究球路当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对阵双方没有太大差距时,球路合理与否就很关键了。 动脑子打落点的人,很明显会占上风,而我这样顾不上多思考,就是一味打球的人,经常就只剩下输球后的沮丧了。 有个朋友是很典型的例子,此老大球龄方一年半,就已经能跟很多高手交手。 虽然有时经验尚显不足,但能看出他的球打得非常聪明。 尤其是双打,什么时候该-39抓对方过顶,什么时候该打他转体,什么时候又该使他前后移动,球路很明晰。 我常说,他是打落点的。 因为此人不是纯粹力量型的,所以他通常掌握落点后再合理运用杀球等手段,这样使他的球看起来显得观赏性较强。 我觉得业余爱好者应该走这种路子,因为大多数球友都不年轻,并且岁月不饶人,渐渐在走下坡路了,所以学会打控制球是更高级的选择。 写了这些,也不知道对远行有帮助否。 能想到的就这些,逐渐再补充吧。 没有不愿意打好球、赢球的人,付出总比不付出有收获。 尽管羽毛球带给我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也使我更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但我还在努力中。 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1.4单打1.4.1单打制胜的六大要诀1.逼反手就所有的运动员而言,后场的反手击球总是或多或少地弱于正手击球,相对进攻性不强,球路也较简单(由于生理解剖结构的限制),有的运动员还不能在后场用反手把球打到对方端线,所以对于对方的反手要毫不放松地加以攻击。 a).调开对方位置使对方反手区露出空档,然后把球打到反手区,迫使对方使用反拍击球。 b).对反手较差的对手后场反手较差的人,经常使用头顶击球、侧身击球、侧身弓击球来弥补反手的不足。 由于头顶、侧身击反手区时,身体重心、身体位置要偏向左场区的边线,因而可以重复攻击对方的反手区,使其身体为止远离中心。 这样本来是对方优点的正手区就出现大片的空档,成了被攻击的目标。 当对方打来半场高球时,扣杀落点的选择应是如对方移动慢,扣杀落点应在他刚离开的为止。 因为在快速移动中要马上停住再回转身来接杀球是很困难的。 迫使对方在后场用反拍击球时,要主动向前-40移动位置,封住网前,当对方在后场用反手吊直线或对角网前球时,就可以很快上前扑杀或搓、勾,为下一拍创造主动的机会。 2.平高球压底线用快速、准确的平高球打到对方后场两角,在对方不能拦截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球的飞行弧线,把对方紧压在底线,当对方回击半场高球时,就可以扣杀进攻。 使用平高球压底线时,如配合劈吊和劈杀可增加平高球的战术效果。 一般情况下,平高球的落点和杀、吊的落点拉得越开效果越好。 3.拉、吊结合杀球此战术是把球准确地打到对方场区的四个角上,使对方每次击球都要在场上来回奔跑。 使用这种战术时,对不同特点的对手要采用不同的拉、吊方法。 对后退步法慢的可以多打前、后场;对盲目跑动满场飞的可使用重复球和假动作;对灵活性差的应多打对角线,尽量使对方多转身;对后场反手差的仍通过拉开后攻反手;对体力不好的可用多拍拉、吊来消耗其体力,然后战胜之。 如能熟练地使用平高球、劈吊和网前搓、推、勾技术,快速拉开对方,伺机突击扣杀,则这一战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4.吊、杀上网先在后场以轻杀、点杀、劈杀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要选择在场地两边,使对方被动回球。 对方还击网前球时,迅速上网以贴网的搓球,或勾对角,或快速平推创造半场扣杀机会;若对方在网前挑高球,可在其向后退的过程中把球直接杀向他的身上。 5.过渡球首先要明确过渡球是为了摆脱被动,为下一拍的反攻积极创造条件。 怎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是比赛中的重要一环。 被动时要做到首先争取时间调整好自己的位置和控制住身体的重心。 从网前或后场底线击出高远球是被动时常用的手段。 当处于不停地跑动追球的状态时,或身体重心失去控制时,都可以打出高远球,以赢得时间,恢复身体重心,调整自己的处境。 其次,利用球路变化打乱对方的进攻步骤。 -41在接杀球或接吊球时要把球还击到远离对方的地方,以破坏对方吊、杀上网的连续快速进攻。 如果对方吊、杀球后盲目上网,而自己的位置较好时,则可把球还击到对方底线。 6.防守反攻这一战术是对付那种盲目进攻而体力又差的对手。 比赛开始,先以高球诱使对方进攻,在对方只顾进攻而疏于了自己的防守时,即可突击进攻。 或者在对方体力下降、速度减慢时再发动进攻。 这种开始固守、乘虚而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术有时效果也较好。 大家共同研习!1.4.2男单决战技战术分析作者玄铁重剑本次对决,林丹输球固然与状态不佳有关,不过整体来看,陶菲克的网前技术确实发挥了致胜的作用,本次决赛基本让我感觉为得网前者得天下。 林丹多次网前球出现受迫性/非受迫性失误或者受迫性回球质量不佳,最终累积成了败局。 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场馆比赛,只有网前球受风力影响最小,所以网前技术占优者往往容易取得先机。 从决赛的表现来看,陶菲克的网前技术表现得更胜一筹林丹在与陶菲克的多次对抗中显然也认识到这一点,他必须依靠速度和速度营造的充裕的时间才能打出准确的落点,才能破坏陶菲克的节奏,进而影响其发挥网前技术优势,为自己弥补网前技术上的劣势甚至转化成优势。 林丹以往对其它对手表现出的高质量网前球,其实也其速度营造的充裕的时间只要有充裕的时间,他的网前手法才能施展得更顺利,或者说,他完成一个网前动作需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 这与陶菲克在紧凑时间内依然能充分施展网前技术比起来就差了一个档次了。 而林丹的速度发挥必须根源于对球飞行轨迹的准确判断上,风力大的场馆对他是很大的考验,他的高速拉吊劈杀如果找不准空间点,速度是提不起来的,就算勉-42强提起来,威力也大打折扣,我分析这也是他在第一局比赛时患得患失的一个原因,他似乎决定不了该用什么打法和战术与陶菲克抗衡。 到第二局的时候他曾努力尝试发挥自己既往的快速打法,放手一搏,在开始阶段也成功压制住了陶菲克的气势,但糟糕的风向似乎验证了他赛前的担忧靠快速打法在这个场馆里将无法与准确相结合,他的失误由此增多,在没有速度优势下的对抗,他的控球不如陶菲克,这也证明了陶菲克赛前的豪言非虚“我的技术比林丹细腻。 1.4.3男单双方制胜的关键分析男单两选手林丹和黄宗翰的战术和技术特点,我觉得林在于重复落点的胜利,而黄则胜在减力劈吊劈杀和斜线球的运用。 双方就攻球威力而言,林丹的杀球势大力沉,威力更大一些,黄有时因惧怕林攻球而抢先进攻,反而因过急而导致失误。 防守方面,黄比林的防守更滴水不漏,很多匪夷所思的球都能接起来,精彩。 林的体能比黄更充沛,这也是他获胜的主要原因。 林丹在第一局多次打黄的重复落点,并且屡屡奏效。 难怪大傻平时总强调打对手的重复落点的重要性,这次得到了实战的验证。 因为当你用后场球或杀球导致对方退到后场时,对方一定急于还原,这时突击对方的重复落点,对手往往因重心已移动而无技可施,只能望球兴叹。 黄宗翰的手法更好,所以他能够采用各种斜线球,使对手出其不意。 并且,黄的网前搓球质量极高,贴网而下的球使对方只能回搓或是高高挑起,这时黄往往抓住机会扑或杀。 在跟盖德交战的第一局中,盖德跟黄斗网前的结果几乎都是被黄利落地拍死,一点便宜没占到。 在林黄厮杀的首局中,黄也用高质量的小球给自己创造了多次机会,迫使林只能被动挑后场。 但林在第二局中反而敢打敢拼,竟然跟对方拼起了小球,这说明他心理上极度自信,心态调整极好。 两强相遇勇者胜,林在气势上就压倒了黄。 所以说林丹成熟了,通过他第二局对网前小球的运用,我们就能看出这一点。 -431.5双打1.5.1双打进攻HOW TOPLAY OFFENSEIN DOUBLE发表于WSBA1997作者EugeneKumekawa译者Flyingmaple双打的进攻并非只是后场的杀球和吊球。 进攻一方应该做到的是减少被反击的弱点与发现对手防守中的漏洞。 通过中场球和低平球赢取进攻机会是双打进攻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讨论的不是怎么练习一拍杀死对手,而是双打进攻中的一些细节和技巧。 1.赢取进攻机会。 在羽毛球双打中,控制网前的一方是能拥有更多的进攻机会的。 通过放网,中场低平球,或者平推平抽对手的底线两角,迫使对手无法下压。 想要争取控制网前的一方打出这些球后应该马上上网准备拦截对手的中场球和对手的两边的放网,给予对手网前的压力,使得对手挑起高球达到赢取进攻的目的。 而控制网前的队员更可以通过瞄准对手头部和胸部的平推球,迫使对手回球质量不高,使得对手感觉网前的压力而将球挑起来。 2.进攻的位置在赢取进攻机会的时候,最有威胁的是杀球。 通常,进攻一方杀球的落点集中在对手的身体,空挡和中间结合部。 在杀球具有一定威力的时候,其它减速的球才能发挥更高的效率。 即使面对对手严密的防守,杀球在吊球与平高球之前使用,具有他特殊的意义。 尽管你发现90的杀球能够被对手在身前接住,但是你首先要做的不是想一两拍将对手打死,而是通过杀球观察,研究对手的防守习惯。 假如对手是运用反手握拍进行防守的,那么进攻的落点就集中在他的右肩,右腰和右膝上面。 -44如果对手是习惯正手准备接杀的,那么进攻的落点就集中在他的胸部,反手位置。 当发现对手习惯站在边线准备的时候,可以进攻远离他身体的空挡,使得对手做大的步法移动和大幅度的挥拍,暴露身体的空挡给你作为下一拍的进攻目标。 高而平的杀球非常容易被对手平抽回来。 高质量的杀球是进攻的保证和使得对手回球质量不高的基础。 杀球需要有速度和落点的保证。 斜线杀球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即使你是想通过斜线杀球进攻对手的空挡和防守比较弱的队员。 斜线杀球因为其飞行距离长和给予对手更大反击角度而往往效率不高。 当你斜线杀球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对手的直线回球有可能使得自己没有还原的时间,而斜线杀球更是使得前面封网的球员需要照顾更大的场区和需要照顾对手的直线后场回球。 在正手后场斜线杀球,同时暴露自己反手的漏洞给对手更加是不明智的举动。 杀球的角度越大,回球的威胁性也就越大。 而在头顶位置的斜线杀球进攻对手的身体时候,必须注意杀球的质量和角度,迫使对手回高球,使得你和同伴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站位组织下一拍的进攻。 当对手两人的站位过于紧密和过于分开的时候,或者对方回球到后场的中间,出现半场高球的时候,进攻对手的两人结合部是最好的选择。 不但使得对手两人产生误会或者交拍,更能减少前面封网队员照顾的角度,方便他封网。 3.进攻的方式进攻不单纯是杀球,尽管其它的技术需要杀球来带动。 轻吊和劈杀是对付站位比较后,和速度比较快防守队员的有效办法。 轻吊最有效的部位是对手的前场的中间。 虽然轻吊比杀球慢,但是忽然的节奏变换使得防守队员不习惯,而中间前场的区域两人都能接到,反而会造成对方的误会,而且对手的回球角度也比较小。 快速的平高球对于那些注意力被吸引到网前和重心不稳的球员非常的有效,而当你发现对手喜欢以半蹲形式,举拍打算平抽你的杀球的时候,平高球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4.封网不要认为封网的队员在场上只是举着拍子站在那里。 双打中封网是非常重要的,-45正如我们开始讨论的时候说的,控制网前就有更多的进攻机会。 网前队员的进攻威胁性比后场队员的要大得多,而且成功率高得多。 前场队员需要保护后场进攻队员的漏洞,封截网前或者平抽球,通过推扑得分,更给对手压力,使其不断的给高球。 前场队员的站位其实应该是流动的,他的移动取决于进攻队员的的站位和进攻的方式。 假如对手习惯用平抽,或者喜欢回中场球的,他的站位需要靠后一点,几乎在场地的中心。 而对手的回球变化比较多的时候,站位需要靠近网一点,在发球线附近。 他必须要在对手放网后在对手上网之前控制网前,所以他注意力主要在网前的区域。 当对手挑的球比较深的时候,前场队员可以离网的距离远一点,站位可以靠后一点。 前场队员的站位的左右,取决于后场队员进攻的方向。 后场队员进攻左面的场区,前场队员必须站位向左面移动,后场球员进攻右面的场区,前场队员向右面移动。 前场队员所要做的是举起拍子,做好正手击球的准备,而左右的移动,更是帮助前场队员最大限度的封截对手回球的角度。 善于观察防守队员的击球习惯,更能帮助网前球员提早做好准备,提高成功率。 当后场队员吊球的时候,前场队员应该压向网前,争取在高点下压,从而给予对手压力,迫使对手再次挑高球。 当对手的高球挑的深度不够的时候,网前球员应该往后场球员的另一半场地移动后退,形成两人并排进攻的。 因为球的深度不够,原本后场的队员杀球后有能力上前封网,而原本前场的队员负责照顾另外一半场区的回球。 当前场球员控制网前的时候,他应该争取在高点通过推抽快速进攻离自己最近的对手的头部和胸部,因为前场队员靠近网前,他的出手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和大幅度的挥拍,依靠手腕和手指的力量足够给对手致命的打击。 前场队员放网的时候需要把握机会,观察对手的站位。 当对手离网有比较大的距离,或者失去重心的时候,搓网是最为有效的,而对手做好准备,自己又能够争取高点的时候,保持下压是最有效的,因为放网有可能让对手一个喘息的机会,重新将球挑到后场。 假如在前场的是进攻力比较强的队员,或者在后场进攻队员感觉体能下降需要-46进行前后位置交换的时候,主要取决于前场队员的位置感。 前场队员站位不要过于靠前,而后场队员通过斜线杀球后或者对手回斜线球的机会上网,前场队员后退后场。 而这次杀球的质量必须要保证,否则前后场的位置交换反而使得自己被动。 当前场队员感觉他的位置更适合杀球,或者对手回斜线球到自己场区空挡的时候,前场队员也有主动向后退争取进攻的情况。 总结后场队员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场面的局势,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和重心的平稳。 面对比较强的防守队员。 杀球的角度比力量更有作用,杀球的角度和线路不合理,很容易导致下一拍转换为防守。 要根据场上的形势和对手的特点判断出那些杀球落点让对手难受,什么时候杀球比较安全。 进攻队员不需要一直的以最大的力量扣杀,那样虽然好像能快点得分,但是体能消耗更大,当对手习惯了你杀球的节奏,杀球就难以发挥最大的效果。 当后场队员感觉位置不适合,或者重心难以保持的时候,通过轻吊和点杀来赢得时间进行调整,准备第二拍杀球。 前场队员应该意识到后场队员的举动,留意后场队员是否失去重心而需要自己的补位。 网前的队员不应该是被动的等待来球,而是主动的移动和思考。 最大限度的帮助后场队员拦截回球,填补空挡给对手网前的威胁,使得对手只能回高球。 1.5.2双打防守原作EugeneKumekawa译者Flyingmaple发表于WSBANEWSLETTER19981.前言观看羽毛球比赛时候,最为激动人心的要算双打的扣杀了,一方在后场高高跳起扣杀,另一方将球挑回后场。 双打中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后场杀球得分。 在双打中,应该避免作为防守一方,而需要争取进攻,进攻才是双打得胜的方法。 -47双打中最基本的战术意图就是让对手将球向上打。 当对手将球挑起来,你就可以下压进攻。 而换过来,当你将球必须向上打的时候,你就处在防守当中。 这时候,你的意识应该是寻找机会反攻。 最成功的防守就是让对手下一拍不能再进攻。 娴熟的技巧和快速的反应在双打中是必须的,但是作为双打好手需要的不单是这个。 最为关键的意识,那就是寻找对方的漏洞,和在防守中寻找最好的反攻机会。 防守的关键不是要两个人成为人墙,尽管将对手打过来的球回击回去能让对手消耗体能。 但是成功的防守应该是反击。 这个就是所谓的主动防守。 而当你打高球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你的球没有任何威胁的话,很可能就要处在防守的位置上了。 而进攻的方式是很多样的,同样,你也需要根据对手的技术,站位等应用各种的技术取得主动。 而下面,我们就开始讨论双打的防守。 2.站位单你将球挑到对手场区右足够的深度和高度的时候,你和你的同伴应该并排防守。 防守对手直线球的一方队员靠近自己的场区边线,而防守对手斜线进攻的队员站位靠近中间,并比防守直线的球员站的靠近网前一点,因为斜线球距离长,而有时间反应。 例如,将球打到对手头顶后场的时候,右面场区的防守队员站位靠近右面的场区边线,而左面的防守球员向中间靠近,以减少两个人之间的空挡。 当你在网前挑高球的时候,你需要直线后退,因为你的同伴在后面能清楚的看见你的行动,而站位后一点的时候所受到的威胁小一点,有足够的时间斜线补位。 当你的同伴在后场打直线高球的时候,你需要斜线后退,例如同伴在头顶打直线高球,你应该斜线后退到右面的场区,而让同伴防守左面的场区。 这是因为你在前面看不到同伴的动作,当你意识到同伴回球是高球的时候,对方可能已经做好进攻的准备了。 而你直线后退的话,意味着你在对手直线杀球的线路上,那时候,你就成为对手进攻的目标了。 假如你习惯在后场总是打出没有威胁的高球,你需要重新学习双打。 而打出斜线高球更是需要深思熟虑。 因为你的同伴将感觉不知道怎么补位。 当他斜线后退,-48自己处在对手直线进攻的威胁下,而他直线后退,却和你撞在一起。 在场地中,你与同伴间有一个防守的阵型,两人应该向球所在的那边场地靠近。 两人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并且重点防守两人之间的区域。 当球打到对手后场角落的时候,我们防守的要点必须是防守直线的球员靠近边线,而防守斜线球的队员向场地中心靠近,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阵型。 而站位的前后问题,将取决于你或者你同伴高球的深度和高度。 当你回球的高度,深度足够的时候,你们可以大胆的向网前靠近一点。 那样可以使得你接对方杀球的时候,球的位置高一点,甚至可以不需要再挑高球,同时使得对手还原的时间减少,更能保护自己的网前。 但是你的回球不够高度和深度,或者只能回到半场,那样你防守要向后退,在后半场准备。 这时候,将球不断的挑起来不是好办法,那样只能让对手一拍接一拍的不断进攻,而对方忽然的放网,将对你们产生很大的威胁。 这时候,杀球与吊球对于你和同伴都是致命的打击。 寻找机会放网,然后回到前场保护网前,减少对手连续进攻的机会。 刚才我们讨论的那种双打站位,或者你会有一个疑问,当你和同伴都向球的那方场地移动,那样对手斜线进攻怎么办,大斜线的位置好像存在一个空挡。 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当你把球跳到角落的位置的时候,对手要将球杀到斜线的场区,必须要经过中间场区,也就是说,其实大部分的角度,靠近中间场区的同伴都能照顾到,要进攻那个看上去是空挡的位置,进攻球的线路角度非常的大,而且向球场边线以外的地方打的,过网以后的距离短,通常力量不大。 而进攻这个位置的时候,进攻球员必须虑到对手回直线球的话,需要怎么保持进攻的连续。 3.手法当你和同伴站好位以后,你们要准备接球。 准备的要点是将拍子在你身前举起,肘部要举起,微微弯腰,双脚保持灵活。 击球的要点是你要将球在你的身体前面击出。 肘部不能夹紧,或者贴着腰部,那样会减少你击球的空间和影响发力。 击球的时候运用你的手腕,并且挥动前臂帮助发力。 整个手臂(包括肩部和大臂的)大幅度挥动对你的发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给对手进攻追身的机会。 有的-49人喜欢拍头向上的挥拍,那样具有进攻型,但是球的高度在肩以下的时候,就要将拍头放平或者向下。 这时候,用手指顶着球拍的宽面能更好的帮助你控制球。 注意自己的身体重心,虽然两脚分的很开,或者将重心压低对接杀球有帮助,但是注意的是,对手的进攻是多样的,对手有可能吊球,甚至打进攻型的平球,重心太低不利于你及时的回击这些进攻。 许多人喜欢在准备接球前选择正手或者反手握拍来准备,如果你需要选择的话,反手的握拍更好一点。 尽管你觉得正手可以大力抽击对方的杀球,但是对于进攻贴身的杀球,正手的握法显然比不上反手握拍,至少反手握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以及右手肘部的位置。 当你站好位置,集中精神做好防守准备的时候,你重点防守的应该是你的身体和两人之间的位置。 留下的空挡看来只有斜线了。 以下是两种两人配合的基本模式a).两人都采用反手握拍防守这个是最常用的,两人都不需要为自己的正手位置担心。 b).一个正手握拍,一个反手握拍这种方式有可能在两人的结合部拍子发生接触。 一般,防守直线的队员采用反手握拍,而在中间的队员采用正手握拍,采用这种防守方式的时候,通常是中间防守的球员比边线防守的球员能力强得多得情况下,他需要照顾更多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防守队员会故意留一个空挡给进攻的对方,而自己准备好接这个空挡的球。 而中间的防守队员能非常快速的转换自己的握拍方式,对手也有可能进攻自己的反手位置的。 如果面对的对手杀球非常强,最好采用反手的握拍,站位偏后来防守。 最后提出的是,防守的时候要放松,放松是要让手指,手腕发力的最好办法,如果一直紧握球拍,那样难以发出爆发力击球,接杀的手法要点在手腕和手指的发力,放松是帮助你发力的方法。 只有在接球的瞬间才握紧球拍,手指才用力顶着球拍。 -504.击球防守的最大目的在于让对手下一拍不能连续进攻,至少使得其进攻效率减低。 这个是我们最开始就讨论过的防守的意图,寻找反攻的机会和抑制对手的连续进攻,达到我们主动防守的目的。 以下是我们一些防守的回球技巧。 a).直线或者斜线放网当对手封网的人离网的距离比较远的时候,这个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球的质量好的话,将迫使对手转换为防守。 而放网的同时,放网的队员必须负责向前封着网前的来球,因为对手很有可能会回击网前球。 所以,放网的队员跟上网是这个战术的关键。 b).直线中场球球能刚好越过前面的进攻队员而落在后面进攻队员的身前,进攻队员没有办法连续杀球,迫使他放网前或者将球挑起。 这个战术要求打出直线中场球的队员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因为对方可能放网和推后场。 如果打出直线中场后,继续保持并排队形的话,接下一拍将是攻防转换的关键。 而另一种方法是,判断对手不能打出非常具有攻击型的回球时候,打直线中场球的球员立刻上网,保护网前,而另一队员后退负责后场,从而进行进攻队形的转换。 c).平抽这是非常具有进攻性的回球,目标是将杀过来的球平着抽回去,使得对手在杀球后来不及还原,以造成对手被动或者不能继续进攻。 当平抽斜线的时候要注意,必须穿越对方在网前队员的拦截,否则,将造成自己更大的被动。 d).将球挑起来当进攻队员在一个场区的角落杀球,以及重心失去的时候,这样的回球也是有效的。 或者在没有找到对手漏洞的时候,这个也是稳健的防守形式。 必须注意的是,球的高度不能让对手前方队员拦截。 并且球的方向要有变化,最常用到的是遇直变-51斜,遇斜变直,使得对手在两角来回移动。 对手重心调整不过来的时候,将无法继续杀球。 你采用那一种技术,并非取决你的爱好,而是通过观察对方网前球员的站位决定的。 通常网前的球员保护网前和截杀来球,其实网前的进攻威胁性要比后场进攻大的多。 当网前队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封网的时候,他的站位比较靠前,甚至站在发球线之前,这个时候,将球打到后场,或者通过中场球的运用是最有效的。 而一些进攻性强的队员在网前的时候,他们注意力在截杀防守队员的平抽或者质量不高的回球,甚至保护后场队员的对角线以及,进行前后进攻队员位置交换的时候。 他们的站位比较靠后,在中场附近,这时候,放网前球的效果最为理想。 5.关于斜线球在双打中。 斜线球被认为效率不高,而又将进攻压力推到自己的同伴,使得对手进攻角度增加回球。 但是并非在双打中不能运用斜线球。 关键在于技术运用的时机,技术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而在于运用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打出适当的球路。 一般来说,进攻队员在后场杀球的时候,前面封网的队员会向球所在的场区靠拢。 因为那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封住防守队员的回球角度。 当你试过接杀回直线球被对手的网前截住的时候,尝试一下,接杀放对角。 因为对手的站位已经偏向防直线,而斜线回球往往出乎对手意外。 当你受到对手连续的进攻,感觉压力非常大的时候。 尝试一下回斜线球。 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同伴正想为你分担部分的压力。 而你也可以通过斜线球做一个小的调整。 最后总结的是。 总之,当你将球挑起来的时候,你所要做的就是做好防守的准备。 防守不是接杀球,是要准备好应付对手的杀球,吊球,平抽甚至平高球。 而防守不是仅仅将球回过去,而是不断的寻找对手的漏洞和反攻的机会。 1.5.3双打技战术以男双、全部右手执拍为例-521.发球站位永远是紧靠前发球线和中线站,在左半区发球时,右脚前左脚后,右半区时,双脚接近平行但右脚稍前,重心都在右脚。 发得最多是反手发网前内角(无论接发球方站位如何),其次是网前外角(如接发球方站位过于靠近中线时),偶尔发高球(一般不是在对方站位靠前时发,而是对方拍子举得过低时发)。 发球时,另一人的站位是两脚跨中线偏向自己这边的半区。 2.接发球站位大部分是紧靠前发球线中间位置,如果对方采用正手发球则站位稍靠后。 永远是拍子举过头顶,接网前球(不论内外角)最多是扑或轻推,偶尔用搓、勾、最少挑高球,接高球最多是杀直线(一般是在左半区时)或斜线(左右半区都适合),其次是拦吊,少数用平高球回到对方后场。 接发球时另一人的站位是,如果接发球人在左边时,此人两脚平行跨中线站在后面,接发球人在右边时此人站在靠近左边紧靠中线的位置,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3.进攻进攻站位是前后。 后场杀球的时候,如果时间够的话,通常能看到或者说感觉到哪里是薄弱点,从而确定是直线还是斜线还是中间的空档,而且也有机会做假动作。 后场吊网前球我不太擅长,跑位不行的时候只好勉强应付,努力学习ing。 中场杀球一般是机会球,不用讲吧,反正是狠狠拍死就对了。 网前的扑球,也不用讲吧,就是压一下,但是不要太重(否则平了容易出界),只要保持进攻态势,连续扑几拍就扑死了。 4.防守接杀球我的习惯是右肩以左的用反拍,以右的球,正手接杀,大部分是挑后场高球,高度一定是迅速过顶,深度是尽量靠底线,线路是尽量回到空档,不过有时反应没那么快的。 -53接吊球也是挑后场高球,然后直线后退到自己防守的半场。 防守时两个人各自站在自己的半场的中间,右脚略前左脚略后。 5.攻守转换防守转进攻时,负责进攻的人直线后退到自己后场,另外一人往中线和前发球线的位置移动,身体微蹲,拍子举起来准备封网。 进攻转防守时,一般是前面的人直线后退,后面的人往前补位。 6.相持平推球,一般要半蹲下来比较方便,最好结合力度和方向的变化。 网前球,高度过网时可以扑或者平推,扑完之后就在那等着下一拍,推完后可以略微后退等待对方推回来;高度略低于网的时候采用回放、勾对角,回放后候在网前等着扑,勾对角之后跟着球跑到另一边候着;或者蹲着往上平推,推完了也是略微后退等待对方推回来;高度低于网较多时挑后场高球,然后退回自己的防守位置。 反手拨,也就是在平推球的高度用反拍来推,这个我还在学习中,主要是转拍不利索。 7.配对个人认为最好是进攻型搭配防守型,这样两个人不会经常抢球打也不会经常让球。 1.5.4双打换位为什么要逆时针转Yvette老师上课讲的防守(左右站位)与进攻(前后站位)相互转换时,要逆时针转?具体原理是什么?大傻双打时按什么转跟时针无关,一般在搭档上网时,你处在后场,要根据搭档的-54位置和场上的实际情况进行移动或补位,抛开实战的具体打法。 只就两个人的跑位而言,一般要求,不管是直线还是斜线上网,在后退的时候要直线后退。 一个人上网时,另一个人要在其身后,把后场保护起来。 搭档直线后退的时候两人还原为平行防守站位。 那位看官可能要说了,要是我上网时正好是网子的中间,也要退直线吗?那不就到中间了吗?没错,有这种情况,但后退时选择哪半区,要看两个人平时的习惯而定了(再有,搭档是左手)。 其实,很多的搭档在长时间的配对后,都会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默契,尤其是在特殊情况的处理时,显得更加突出,双打的配合要求配合双方要有绝对的信任,否则思前顾后的,会引起双方的混乱跑位,麻烦自然就大了。 实战中,场上的情况是复杂的,按时针方式固定转换?是不是我的观念落后了?呵呵!Yvette按逆时针转不是硬性的规定,只是老师说这样比较好。 我想其中一定是有些道理的,老师让我们回去好好想想,可我一直想不明白。 玄铁1.多数人是右手持拍;2.在后场从头顶移向正手要比反方向快;3.有经验的双打前场运动员都会比较照顾后场头顶方的位置以保证进攻节奏,这样可以弥补因为后场运动员移动不到位或攻击力弱而造成的漏洞。 逆时针移动首先是速度上的优势以在后场移动为例,从头顶方移向正手方的速度要远比从正手方移向头顶方快,头顶方的杀球需要快速的移动保证击球点到位,移动的步法又是以并步结合垫步为主(因为要抢头顶正手回球而不是反手回球),这比起向正手方移动是要慢的,正因为这种规律,所以前场运动员在后退补位时,一般都要是以照顾后场运动员头顶方的位置为主以便进攻节奏的连贯,而前场的运动员一旦后退,原来在后场的运动员就要上网补位,这就形成逆时针轮转了。 -55其次是从运动生理的角度来看,也是尽量要求逆时针轮转。 在后场,在头顶方的杀球一般要比正手方的杀球力量稍弱,一但抢不了头顶,还要被迫用反手回球,这对进攻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有经验的前场的运动员都会比较主动照顾后场头顶方的位置,在这个位置抢截和后退也比较多,而在正手方却相对不会轻易后退。 这也造成了逆时针轮转的趋势。 当然要是两个配合的运动员都是左手持拍的,就要变成顺时针轮转了,不知这样说能不能令大家明白大傻双打的前后换位逆时针是否合理,在现今的实战中可以检验一下,记得小时学双打时,我的印度尼西亚老师曾经告诉我,在前场或发前场球时,对对手低平快的左区回球一定要尽全力挡、压、防!决不能让它轻易到后场,以免给后面的搭档(右手持拍的,左手则相反)造成压力!逼迫对手回高球或平高球,以给后场创造进攻机会!不管你在前场任何位置回球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