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1页
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2页
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3页
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4页
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它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又可能会因为权力过大而威胁君权,形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没有宰相对国家的管理,皇帝就有可能江山不保;如果皇帝对宰相不信任或不重用,宰相就很难居高位。但是,君权与相权始终有划分不清的界限,因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存在,各有消长。 宰相是“百官之长”,其权力和地位是其他官僚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相权最有可能威胁到君权,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刘基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不可抹灭的功劳,但作为朱元璋老乡的李善长被任命为丞相。而刘基却只是被封为诚意伯。这是因为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比朱元璋还要准确。朱元璋想到的,他能想到,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能想到。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是不会容许这样一个人在身边的,并且刘基的一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用来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可想而知,朱元璋时时刻刻都在防范着对自己的皇位有威胁的人。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宰相权力过大直接威胁皇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其特征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着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的丞相。废除宰相制就会解除皇权的一大威胁,皇权得到空前的增强。于是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也不许立丞相臣。罢相以后,皇帝就可以将一切大权掌握在手中,中央政府的府、部、院、寺,分理庶务,各不统属,就不必担心大权旁落了。这样,皇帝事实上兼任宰相,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从制度上集君权、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皇权得到高度集中。朱元璋出身贫苦,因而最怕别人瞧不起他,怕那些投降过来的臣民武将对他不服,又怕那些跟他南征北战的战友们对他不忠,还怕那些有知识的儒士们不肯为他所用,这种自卑心理始终伴随着他,他几乎无时无刻不与之抗争。尤其是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权力越高,就越想牢牢掌握大权,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这种背景和复杂的心理激化了他与丞相、功臣之间的矛盾。胡惟庸作为明朝的宰相,和朱元璋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后来,朱元璋察觉了胡惟庸的不忠,还听说胡惟庸有夺权阴谋而做出强烈反应。朱元璋以奸党一案,杀宰相胡惟庸,前后牵连至死者,凡两万余人。与此同时,朱元璋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1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对皇帝来说,宰相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辅佐皇帝,另一方面权力过大的话也可能威胁君权。B宰相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没有宰相对国家的管理,皇帝就有可能丢江山。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过程的始终。C由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存在,此消彼长,因而君权与相权始终有划分不清的界限。D相权最有可能威胁到君权,君权要时刻防范着相权,因为在百官中宰相的权力最大、地位最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刘基不被朱元璋重用的原因是他是一个外乡人,而且功高震主,对事情的判断比朱元璋还要准确。B宰相制度的废除解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皇帝就可以将一切大权掌握在手中,从而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C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是釜底抽薪的做法,为皇权相权之争画上句号,消除了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D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君主丞相制度,开始于秦朝,到朱元璋时代正式废除,历时至少一千五百年,废除丞相制度使皇权得到了高度集中。3下列对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宰相的权力和地位是其他官僚都无法比拟的,相权最有可能威胁到君权。B宰相“常丞天子,助理万机”,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C朱元璋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和极强的权力欲,并且对大臣极为猜忌。D宰相胡惟庸和朱元璋之间存在矛盾,朱元璋觉察到胡惟庸对他不忠,并且发现胡惟庸有夺权的阴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注袁安:东汉人,有贤名。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只有袁安家门前被雪封住。洛阳令以为他已冻死,命人扫雪而入,却见他躺在床上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饿,不该去求人。”翛(xio)然:无拘无束貌。8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有何作用?(6分)9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诗文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而“忆”也只出现于诗尾。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忆胡居士的。(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李处士故居王建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注: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8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金人瑞评此诗云:“三四句逐字皆人手边笔底寻常之字,而合来便成先生妙诗。”请指出此诗颔联妙在哪里,并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石潭记中描写的小石潭虽然环境景物幽美静穆,但氛围过于冷清,让人感到“_,_”,不可久留。(2)卫风氓中“_”短短数字,便刻画出氓看起来忠厚老实的形象。(3)离骚里屈原面对背直追曲的时代虽然感到忧郁苦闷、走投无路,却也表示自己“_,_”,这表明了他不愿苟合取容的高尚情操。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两难抉择,我们应该学会正确选择。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指出,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应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当生和义“二者不可得兼”时,应该“,”。(2)在蜀道难中,诗人通过连绵高耸的山峰、崖壁上的奇树极力地渲染蜀道周围环境凶险的句子是“,”。(3)赤壁赋中的“,”两句,是苏轼借客之口,用比喻手法慨叹作为个体的人在广袤苍莽的宇宙之间短促和渺小。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B据美国能源信息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20万桶,上周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增加3.7万桶。C这个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草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果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D2016年9月召开的G20杭州峰会邀请了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席,G20杭州峰会也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代表性最广泛的一次峰会。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国家正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用多种方式解决当前出行拥堵,更好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B在201 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女排再夺时隔12年后的奥运冠军。C关于将取消“211”“985”院校工程建设这一话题,社会传言很多,现在大家一般认可的是以由教育部官方文件的这一说法为准。D人们重提“不忘初心”,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们对自己曾经追求的一份提醒,不要迷茫,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理想。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不孚众望地突破了400亿元人民币大关,国产电影更是创下了票房的历史新高,但“口碑差票房高”现象依然存在。中朝有着很深的渊源,本是一丘之貉,理应通力合作,但是朝鲜却不顾中方意见,进行氢弹试验。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ABCD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面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萧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对此,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1C。因果倒置2A。列举原因不全。3D。不是“发现”,而是“听说”。14D(A成分残缺。缺“解决”的宾语中心词,在“拥堵”后补上“的问题”。B语序不当。应为“这是女排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冠军”。C结构混乱。应为“认可这一说法”或“以这一说法为准”。)16(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氓之蚩蚩(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0(1)舍生而取义者也(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7D8图画:描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空阔的夜雪图(2分)。隔窗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推门一看,白雪已铺满山头。雪花飞舞堆积,深长的小巷、宽广的庭院一片静谧。(2分)作用:设定雪中思友的环境,营造静寂清幽的氛围,引出下文对胡居士的忆念;与标题相照应。(2分)9采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忆胡居士(2分)。尾联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1分),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1分),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1分)。(两个手法分开答亦可。)8本诗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对李处士故居物是人非的慨叹与伤感。作者来到李处士故居,看到的是露浓烟重、芳草萋萋、落花遍地等凄凉景色,不禁想起往日与李处士在这里大张筵席、宾主畅饮的欢畅情形。而如今“风景宛然”,宾主却已不在,只剩故榭荒路,物是人非之感便油然而生。(大意如此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9此诗颔联选景、遣词皆为常见,组合起来却妙趣横生。其巧妙之处如下:构思巧妙。此二句妙在前四字为一层意思,后三字为一层意思,加上“无”与“有”为反对,虚实相生,组合巧妙,突出故居之寂寞、处士之孤独。用词巧妙。“落花”用“一院”来修饰,“残月”从“半窗”而窥得,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1 3B(项与语境相反,“不孚众望”指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