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的价格预期与消费行为_第1页
居民的价格预期与消费行为_第2页
居民的价格预期与消费行为_第3页
居民的价格预期与消费行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民的价格预期与消费行为 价格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而居民的价格预期亦是影响 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变量 一般来说 居民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短期内 是依据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外推性预期 这从居民对商品的需求 买 涨不买落 的心理中就可以得到反映 当商品的价格正在上升时 消费者 根据以往的经验会认为未来商品的价格仍会上升 这时消费者就会产生抢 购心理 从而提前实现购买力 反之 如果商品的价格正在下降 消费者 会认为未来商品价格仍会卜降 从而产生一种持币待购的心理 从而延迟 购买力 可见居民的价格预期对居民的消费行为起着放大效应和缩小效 应 曰居民的信贷预期与消费行为 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是居民消费能否按照生命周期行事的重要制约 州素 按照莫迪利女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居民在消费的时候会考虑预期的 一 毛收入 并把一生预期的总收入平均分配到各个时期 以便使一生消费 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而在居民一生消费的过程 r 消费信贷为居民的 超 前消费 起着很人的推动作用 如果没有消费信贷或消费信贷不发达 则 意味着居民的当前消费存在较强的流动性约束 居民消费的跨期优化选择 也只能足纸 二淡兵 因此居民对十消费信贷的预期必然要影响到居民的消 费行为 I 消费信贷与居民的消费行为 随着利会化大生产的到来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也日益严重 在这种情 况卜社会信用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借助消费信贷 人们可以将即期消费与 远期消费相交换 使买卖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 马克思说 原料生产者 把原料预付给加工制造的工厂主 从他那里得到一种定期支付的凭据 这 个工厂卜完成他那一部分工作以后 又以类似的条件把他的产品预付给另 一个要进一步对产品进行加工的工厂主 信用就是这样一步步展开 由一 个人到另一个人 一直到消费者 这种互相借贷的增加和发展 构成信 川的发展 这是信用的威力的真币根源 一卜可见 消费信贷能够有效缓解生产与消费矛 盾 马克思说 信用是商品形态变化的媒介 信用的中 介作用在这里表现为 就商人来说 使商品由一个人手里运到或转入另 一个人手里 直到商品的最终出售 变成货币或者交换成其他商品 在这 I f 信用的最大限度 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动用 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 的 f 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的极度紧张而扩一大 这种紧张会增加工人 和资本家对收入的消费 一 可见 消费信贷能加速商品的流通 加速 消费 使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并且能够加速资本周转 有利于实现生 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消费信贷扩大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和作用 早己为西方发达市 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实践所证实 特别是二战以后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 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空前尖 锐 为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由此导致的消费革命应运而生 小汽 车 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与此同时 西方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的商业机构对私人的商业信贷 各银行对私人的住宅抵押贷款都 迅速增加 消费信贷活动的发展 极大地刺激了消费需求 加快了商品流 通和资金周转 缓解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以消 费信贷活动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 在 80 年代 美国商品零售总额中一半 2 居民的心理预期与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是居民消费能否按照生命周期行事的重要制约 州素 按照莫迪利女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居民在消费的时候会考虑预期的 一 毛收入 并把一生预期的总收入平均分配到各个时期 以便使一生消费 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而在居民一生消费的过程 t r 消费信贷为居民的 超 前消费 起着很人的推动作用 如果没有消费信贷或消费信贷不发达 则 意味着居民的当前消费存在较强的流动性约束 居民消费的跨期优化选择 也只能足纸 二淡兵 因此居民对十消费信贷的预期必然要影响到居民的消 费行为 I 消费信贷与居民的消费行为 随着利会化大生产的到来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也日益严重 在这种情 况卜社会信用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借助消费信贷 人们可以将即期消费与 远期消费相交换 使买卖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 马克思说 原料生产者 把原料预付给加工制造的工厂主 从他那里得到一种定期支付的凭据 这 个工厂卜完成他那一部分工作以后 又以类似的条件把他的产品预付给另 一个要进一步对产品进行加工的工厂主 信用就是这样一步步展开 由一 个人到另一个人 一直到消费者 这种互相借贷的增加和发展 构成信 川的发展 这是信用的威力的真币根源 一卜可见 消费信贷能够有效缓解生产与消 费矛盾 马克思说 信用是商品形态变化的媒介 信用的中 介作用在这里表现为 就商人来说 使商品由一个人手里运到或转入另 一个人手里 直到商品的最终出售 变成货币或者交换成其他商品 在这 I f 信用的最大限度 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动用 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 的 f 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的极度紧张而扩一大 这种紧张会增加工人 和资本家对收入的消费 一 可见 消费信贷能加速商品的流通 加速 消费 使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并且能够加速资本周转 有利于实现生 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消费信贷扩大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和作用 早己为 西方发达市 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实践所证实 特别是二战以后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 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空前尖 锐 为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由此导致的消费革命应运而生 小汽 车 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与此同时 西方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的商业机构对私人的商业信贷 各银行对私人的住宅抵押贷款都 迅速增加 消费信贷活动的发展 极大地刺激了消费需求 加快了商品流 通和资金周转 缓解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以消 费信贷活动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 在 80 年代 美国商品零售总额中一半 是通过消费信贷交易进行的 在消费信贷的扩大消费需求的刺激下 1981 一 987 年 美国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比欧洲和日本高 20 长期以来 关国是公认的储蓄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居民的收入几乎全部用来消费 超 前消费的现象在美国也屡见不鲜 1980 年 美国消费信贷额从 1950 年的 256 亿美元上升到 3856 亿美元 增长 14 I 倍 亏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显然 消费 信贷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中居民的重要消费形式 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我国现阶段存 在着潜在需求很大 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为了充分发 挥消费需求对市场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 更需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为 此 1999 年中国人民银行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颁布了 关于开展 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 积极鼓励发展消费信贷 然而到目前为止消 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水平还较低 消费信贷业务一直处于 叫好不叫座 的尴尬境地 以消费信贷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率来看 1998 年美国为 55 香港为 23 韩国为 11 而我国同期不到 1 据测算 假如我国消费 信贷达到 30 的比例 可增长消费 1300 亿元 将带动消费增长 4 5 最 终拉动经济增长 2 3 在当前商品过剩 市场疲软的情况下 发展消费 信贷鼓励居民 超前消费 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途径 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亦是 实现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目前 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由 吃 穿 为主的温饱型消费结构向 住 行 为主的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 居民消费支出由千元级向万元级 十万元级 的消费发展 住房 轿车 电脑进入家庭消费 由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 均收入约 5000 元左右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只有 2500 元左右 城乡居民 除日常吃 穿等基本生活开支外 可用于支配的剩余收入并不多 因而要 实现向万元级 十万元级的消费的跳跃 需要购买力的积累 根据发达国 家的经验 这一积累期大约需要 L 0 年的时间 短期内无法形成 如果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则能够有效地缩短这一消费积累期 短期内大大提高 居民的消费能力 促进并实现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和升级 2 居民的心理预期与消费 信贷 消费信贷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居民对未来应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理 预期 马克思就曾论述过资本家和工人两大阶级由于对未来收入持不同的 预期导致对消费信贷的不同态度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消费行为时说 如果企业是在 当年开办的 资本家就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在最好的情况 下 也要儿个月 才能从自己的企业收入中取得货币供他个人消费 但他 不会因此而使他的消费停止片刻 他预期到剩余价值会到手而自己预付货 币 不管这些货币是从白己的钱袋 还是通过贷款从别人的钱袋取得的 在这里完全没有关系的 有一点 即资木家的消费是不间断进行的 这种消费因预期到收入会到手而进行的 而消费量也要按照通常的或估计 的收入的一定比例来计算 可见 由于资木家对未来收入持良好稳定的 预期而能够大胆地 超前消费 而工人阶级相比之下则显得有些缩手缩 脚 马克思举了个例子 在伦敦有两种面包店 一种是按面包的全价出售 一种是按低价出售 后者的面包是掺假的 其比重占了面包店总数的 3 4 0 而 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 明知其掺假却仍然不得不去买 因为他们只 是在劳动周的周末才得到报酬 所以他们也只有 在周末才能支付全家一 星期消费的面包钱 在英格兰人特别是苏格兰的许多农业区 工资是每 两周 甚至每一个月发一次 文付期越长 农业工人就不得不赊购商品 他必须付出较高的价钱 他实际上已被赊购商品给他的店铺缚住了 可 见工人阶级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是较悲观的 由于他们预期到未来的工资很 低而不得不去买劣质的面包 其次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经济承受能力较弱也 妨碍消费信贷的 发展 一般来说 消费是收入与储蓄的函数 在储蓄不变的条件下 决定 消费变化的根本变量是收入 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看 目前承受大额 消费信贷的能力还比较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 入水平低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中 城镇居民的生活费收入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增长速度 都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但 到 1999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仅为 5888 元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只 有 2210 元 城乡居民除日常吃 穿等基本生活开支外 可用于支配的剩 余收入不多 由此而导致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信贷的还贷能力比较弱 据统计 日前占城市居民家庭 10 的最高收入户能够承受 10 万元以上的 消费贷款 占城市居民家庭约 30 的高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户只能承受 5 万元以下的消费贷款 还有约 30 的城市居民家庭尚不具备消费信贷的承 受能力 由此可见 一般城市居民家庭还不具备负债消费的经济基础 银行对住房 汽车消费信贷的贷款人的调查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如北京采 用住房贷款购买商品房的 卞要是月均收入超过 5000 元以 卜的私营企业 上 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 二海采用分期付款购车者月均 收入在 5b00 元以上 u 二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致使中低收入者 的消费信贷的还贷能力更弱 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 我国城镇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