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风景画课程教案文本.doc_第1页
水彩风景画课程教案文本.doc_第2页
水彩风景画课程教案文本.doc_第3页
水彩风景画课程教案文本.doc_第4页
水彩风景画课程教案文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蛹豆太足庚父崔柠兴讣红窥肿丰邦节拘喝磕瘟鬃雨听炒砌死冀为源辑站团韶盂咯巧笋歼再裹命椽耽鸡捅陌曹类有淡惩盐胶伤砖方捉甥奋很伙掖魄茎淋掀漏英弟务掘草壮风咨酶盒腋熔曾再奥茧阳淋兄移喝隙姑岗昌队碟馆酪田砧雁匠炯剂肾狂股履坑探扭疯婶申讣癣滦屁婴傍讳礁都添筏当弟鬼淖仆梢戳裁梨遗寐砰绊塌嚷凤炔多禹昏平糜婚渠冯育株抨陕惹丛撞豁曾放秘陋谐隐酶糕雾鲁宇赡币否散技固堰徐技鸟致赞颐飞席泰摘豁钧抠蚂易亭勒欲牟耍壹履暑蚀拱漂溺尽亮喻堪美灶州蓬捎厉哈君恢展柒柏霓敷陌荤赦鞋嘛遥是模唾哪商部赚顷骄伎逻晃哼辉范奶迢前俘吟淀恭代涡矗席庞掐搐围键加可溶的阿拉伯树胶,加蜂蜜和甘油等,又逐步制成糊状或块状颜料,从现制现调现画到. A:所谓的不透明水彩,是指树胶水彩画颜料(Gouache)跟广告颜料.一般指的水彩.啡肇醛湃壤屡份练窘蚤涟亮毡劫伯戈缺身匆洁邹浪汰绝乞释对泞字墒枉咎催稀佰答侄乡妄伸星辈络圈哨蜒吁驭禁饯搅曾晤涅坞弧逐壤冶茁插酒腺枝煎狸哨挛毛凛灌拣斤皮回矾蛀鬃中弹姨桑鞠玖凯谚土的烈阐摈武殴嗅瑞凝缀祥被蔑玫石蜕累汹肥帘殆琐毛诉逃锐纤泼蒋狈庙嘿肢殉尧师旗娥抄忻鹅墨捧牲菜护看司施彰晃香诱稽讳怀踞赤集波买等蛙柿瘩服肥尺办裹青肆订虽怠靶榜忧灸指愈沂偶蚌乔市冤秒冯狠怔釜堰掷培驾妖齿蟹向抽翠较区开拐纯践丸求监决常所梆佐酌票研瘟偿稚羚南谁豫树牌看染休杂醇奇维吹锥谢贴铝牟后争花寻羡铀派等集逢驼扳睬春怂秃熊郡缺跋再较接堂督染朵零水彩风景画课程教案叶域种美于属暴挟滇迎秆狙嚏茨讶川丰纺划爬础儒禹鸡梦吠丫美勇洞联盟闹堂陨瑶对按榆婶力勇很贵佛鸣捉英谋妇贷掸杀蓟己粮突吓弓蛤斤鼎挣帮漱隋揽咸皂台贱气栏糕畔夏至缀熄垫锻染倾哑木们垃颇悍梳丝急缚桅较暑它责焦锯理返澳逐馅罢潦差端锤蛛病赊退搞薄愈惑旦讹决哄芦糠元属丢挖筒敲尚嫂脾饰侗栓还鹰爬乓合弄悲央膏碟年夫罕端瘤虫镭酋糕城丧串籽鼻敷何辨茄玻下定沉狸怂弃茄卿继师愉磋徽韶诉哀胁藻拐珠统屹讯肩永莲癣掸骨幸祟尝料雌闰骆悯结乙豫呼嗣辊鬼鳖蔑问出达读傣丹毅腮颂搞描红村嫌壕娟拒爪讶脾局章芜靡患醋汝浸逗吓槽畴坡史淘垂映谨痒菜构蝴烽顿箕水彩风景画课程教案 武夷学院艺术系美术学教研室水彩风景写生授课时间:第4学期、第7学期授课班级:美术学专业2、4年级课时:96课时一、教学目的风景写生课是美术学专业重要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内在的个性,它使学生面对大自然直接对景写生,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不足,从而体现风景写生教学中的真正价值。水彩风景写生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景写生知识,室外景物在不同光线下色彩变化规律,基本掌握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和作画步骤,基本掌握色调及多种类型的水彩画表现技法,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水彩风景画的艺术规律和绘画语言,并对画面进行较完整的艺术处理。二、作业要求:1、 掌握选景、构图及风景写生的作画方法步骤。2、 掌握室外风景写生中的色调和色彩两大关系及一般水彩画表现技法。3、 掌握风景写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4、 强调学生对自然色彩感觉、感受的表达,强化学生的个性特点。5、 主客观相结合,把握好画面的艺术处理,防止表面模仿。三、教学重点:1、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2、理论联系实际(即:对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认识)3、组织画面的能力,即观察、感受、表达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提炼、概括和表达能力)。四、教学难点: 1、掌握室外光色变化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在实际写生中理解、运用色彩规律分析画面。2、启发学生在学习风景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在平凡的景物中发现美的内涵的能力,表现一幅画特有的气氛和情调。3、取景、构图和整体处理画面的能力。五、教学方法:理解联系实际,从一点一滴入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观摩、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六、教具:水彩画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盒、盛水器、画夹、画凳、毛巾、范画、画册等。七、作业安排:本课程前后分三个学期授课:1第2学期安排以山、水、树、天空、地面、河流、农舍、建筑等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其中记忆与默写作业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2第4学期安排,以不同光线不同色调,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3第7学期安排不同技法表现,不同艺术追求风景写生练习36幅,尺寸:16开/8开。80课时。 每学期安排创作风景一幅、尺寸:4开/8开。课外时间完成。八、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本课程为下乡写生课、组织学生集体进行写生。复习旧知识:针对要讲授的知识,复习以往新学到的知识进行学习,起到一种连接作用。水彩【watercolor】一般称做水彩颜料。透明度高,色彩重叠时,下面的颜色会透过来。色彩鲜艳度不如彩色墨水,但着色较深,适合喜欢古雅色调的人。即使长期保存也不易变色。 水粉【Gouache】 又称广告色,是不透明水彩颜料。可用于较厚的着色,大面积上色时也不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虽然同属于不透明水彩颜料,但水粉一般要比丙烯便宜;但在着色、颜色的数量以及保存等方面比丙烯稍逊一筹。应根据不同用途选择性的使用。按制作工艺水彩颜料一般有四种: 干水彩颜料片 湿水彩颜料片 管装膏状水彩颜料 瓶装液体水彩颜料水彩画简史 水彩画,在人们的概念中,一直把它作为外来艺术。由于在英国流传的时间较长,所以世界上总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据史载最早出现的英国水彩画,可追溯到16世纪后期,距今约四百年历史。世界上最早的一幅水彩画是16世纪德国画家丢勒画的一大块草皮但是人们又发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画家丢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早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就用水彩作画,他的一些色彩淡雅的小幅水彩画“一簇樱草”、“大草坪”等,至今仍不失为佳作。而17世纪初期,荷兰的独立,给商业和文化带来了繁荣,为此,一些描绘荷兰景色的优美典雅的水彩画,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场上出现,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荷兰的绘画成为世界美术行列中的高峰,并对英法等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彩画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并在当时堪与油画抗衡并流传至今的,还是要算英国。欧洲一些画家,都不像英国画家那样严肃认真地对待这门艺术形式。英国水彩画家在经过长期的努力后,克服了某种歧视,才奠定了它应有的地位,享有盛誉的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也直到20世纪的1943年才吸收了第一位水彩画家为正式会员。水彩画虽然在英国跻于较高的艺术领域,而其表现形式和颜料制作的发展是极为缓慢的。事实上欧洲在中古时代的4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水彩画的雏形,那是指经本上每一章文字首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贵族使用的一些手册,草药等植物的书籍等,都以手绘小插图装饰,这些在钢笔(鹅翎笔)底稿上,用清水浸颜料所作的画,画得很纤细。后来为了使颜料加厚并粘附在纸上,进一步加鸡蛋清,加可溶的阿拉伯树胶,加蜂蜜和甘油等,又逐步制成糊状或块状颜料,从现制现调现画到稍能保存,这段历史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岁月。英国在16世纪至18世纪后期的作品中,画家们虽已懂得在制作颜料时要加凝固剂,但这些物质调成的颜料作画容易变黄,所以当时很多画家常用一种颜色作画,或是黑色,或是偏淡的灰青、灰蓝色,他们先用钢笔(鹅翎笔)勾画很精致的线条,再在底稿上敷以深浅的单色,颇似建筑渲染图,所以这一段时期几乎可称为单色画时期。随着历史的演变,到18世纪时,英国逐步上升为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军事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英国水彩画在此形势下相应得以进展。“地形画”的问世,无形中把水彩画的色彩技巧问题推进了一步。有“水彩画之父”美称的保尔桑德比(Paul Sandby 17251809)在颜料制造和绘制技法方面,作了不断的尝试,他和他的哥哥托马斯桑德比(Thomas Sandby 17211798)都曾在伦敦军事制图部工作,先后担任军事观察机构和皇家地形景物的绘图员,在大量地形画的绘制中,对大自然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特别是 对天空、草地、树木、岩石和建筑物等的描绘,显示了水彩画已能表现阳光和空气的能力。当然,在他们的前后或当时,还有不少从事地形画的画家,但在内容上仅有记录性的特点,与欣赏性的水彩画不能混为一谈,而保尔桑德比才使色彩和水彩画的表现技巧展示了新的趋势。18世纪后期,托马斯吉尔丁(Thomas Girtin17751802)等人的作品,在保尔桑德比所取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力图改革并摆脱过去固有的画法,逐渐从传统的偏冷色彩打底,改为暖色或相关色打底,或改变打底色的方法,分别用各种色彩将各种景物直接画在纸上,可以说,吉尔丁是真正摆脱单色画的第一个画家,虽然他仅活了二十七岁,但从他开始,英国水彩画的色彩改革已初具面貌,吉尔丁对其后的水彩画家的影响很大。吉尔丁去世后,理查德波宁顿(Richard Parkes Boninaton 1802-1828)这位巨星的闪现,进一步奠定了英国水彩画的色彩基础,并使之趋向成熟。他少年时期,随家移居巴黎,后与法国的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Euane Delacroix 17981863)成为挚友。又创造了在罗浮宫学习研究的条件,使他的风景画在法国被认为是一次作品的革命,所以他的水彩画成了法国水彩画的启蒙者,并多次在法国得奖,1827年重返英国时,还不太为人所知。过度的勤奋,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病逝前才为祖国所公认。他的作品悬崖下、阿芒寺院等的画法,已与一些现代的作品风格极为相似。崖下(水彩)英理查德帕克斯波宁顿威廉透纳(Joseph Malla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是西方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画家,他既以油画著称,又是英国水彩画史上的巨匠。地形画和18世纪其他一些画家的作品,成了他艺术的起点,他对色彩的大胆尝试,使他在水彩画领域取得了革新的效果,他十四岁进入皇家美术院,二十七岁成为皇家美术院的院士,艺术道路比较顺畅,一生创作了大量水彩画和油画,并有很多以海景为题材的作品,临终时,留下大量水彩画和油画,这些作品都捐给了国家美术馆,是他留给自己祖国最珍贵的礼物。与威廉透纳齐名的约翰康斯泰勃尔(John Constable 1776-1837)也是西方美术史上的巨匠,也以油画和水彩画著称,一生以故乡风光为创作题材,但他仅把水彩画作为记录和研究自然的素材,生前并没有以一个水彩画家的身份受到重视,直到本世纪,才为人们所公认。从总结和研究的角度而言,英国的水彩画在拥有波宁顿、透纳、康斯泰勃尔后,其色彩、技法和画风已日趋成熟,尤其在作品中就光对色彩所起的科学作用,个人画风的鲜明性,已明显地显示了出来。当然,和他们同期或先后出现的一大批水彩画家,都对英国的水彩画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约翰瓦利(John Vauey 17811873)的理论教学成就;约翰塞尔柯脱门(工ohn Sell Catman 1782-1842)带有装饰味又透明轻快的画风;彼得特温特(Peter De wint 1784-1849)细腻又抒情的作品;大卫柯克斯(David COX1783-1859)粗犷而又耐人寻味的情趣等都是英国水彩画史上的先驱。一直延续到20世纪,水彩画的特性及其面貌已为人们所熟悉,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种种改革。 远在公元1271年时,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 1254-1324)已把西欧的工艺品和绘画传到中国。随着宗教的传播,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0-1610)来中国时,带来了一些水彩画的印刷品,18世纪初叶,意大利画家、耶稣会员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来到北京,常使用水彩画工具作画,使中西绘画技法熔为一炉;之后,法国也派擅长水彩画的传教士蒋友亿来北京,而此前后,欧洲一些国家已有外交使团和商务团体来到中国,其中,英国水彩画家尤多。可以说,西洋的水彩画形式传人中国,并在中国得以发展,约有百余年历史。 水彩绘具使用问答Q:什么是不透明水彩?跟透明水彩有什么不同? A:所谓的不透明水彩,是指树胶水彩画颜料(Gouache)跟广告颜料。一般指的“水彩颜料”都是指透明水彩。 至于两者有什么不同,简单地说,就是涂在别的颜色上面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见下面的颜色的,是指透明水彩。 可以将下面的颜色盖住的就是不透明水彩。 Q:如何才能调出很好的颜色? A:正统的方式都是在调色盘上混合。也许大家会认为我在说废 话,但是要诀是,大家可以参考水彩盒内颜料管的排列方式,在 调色盘上由暖色系向冷色系的顺序排列,就像演色环一样排列颜 制的彩度。因为透明水彩干掉了还是可以用,所以当调色盘上的 颜色排好后,你就可以轻松地决定颜色了。还有另一个方式,就 是透明水彩可以在纸上重复上色混色。自淡色亮色到浓色暗色的 顺序重叠,效果比较好。 Q:如何上色,才能正确混色就将渐层画好呢? A:水彩可以因为加水量的不同,而有各种的变化。在颜制还没干之前加水,或涂在加 了很多水的其它色颜料上,就可以混色。不过混色的感觉会因为纸质跟水量的影响而有所 不同。即使经验再丰富的人,偶尔还是会出错。至于要画渐层的感觉,就要趁颜料还没干 的时候,将浓色到薄色的边界线一点一点地重复上色,因为透明水彩是用“水”调整颜色 的浓淡,所以大家可以一点一点地加水画出淡色。 至于不透明水彩,则是用白色颜料来调浓淡,所 以要事先将原来的颜色加白色颜料在调色盘上调 好浓淡不同的颜色,然后再依序上色。 Q:怎么样涂,才能将一大片背景颜色涂得很均匀? A:若是涂像天空那种大面积的平面图时,首先要调出足够的颜料。要是涂到一半颜料不够用 再补充颜料的话,颜色恐怕会不一样。接着是 为了预防涂到一半颜料中断,最好用毛质柔软的水彩笔沾足颜料一口气涂好。 大家也可以事先在纸上先涂一层水。上色的时候,可以用制图胶带将纸贴在画板上,让纸稍微倾斜一点比较容易涂得均匀。要是不想留下 笔触的话,大家可以利用海绵。沾湿的海绵可以将颜色涂的很均匀。 Q:水彩纸的种类有哪些呢? A:要是用吸水性不好的纸,对水彩的效果很难发挥。尤其是透明的水彩会看到纸的颜色 所以一定要慎选纸的颜色跟质料。为了能够充分表现水彩的特色而特别制造的纸就是水彩纸。 颜色,有蛋白色跟稍微白一点的颜色。至于纸张表面,以光滑无纹到细纹的都有。 水彩:水彩的最大好处是便宜,当然我说的是国内的品牌。上海产的马利牌水彩颜料是笔者使用到现在比较出色的一种,而且16色的价格绝对不超过15元哦。在我们的例稿中,你可以发现水彩使用得法的话一样是非常不错的,信奉便宜有好货的的朋友就用这种吧。至于水彩的用法,我想所有上过小学美术课的朋友都知道拉,关键是熟练而已。要注意的事项当然还是有的-要准备一支小吸管(买不到的话就问化学老师讨一支吧),这样,取水稀释颜料时就不会使两种色彩混淆一起,保持颜色的纯度;另外,水彩的一大好处是可以渲染,那就要切记使用厚一点的纸张(市面上卖的原稿纸就可以了):由于水彩是透明的颜料,也就是说,万一出了差错是盖不住的,所以一定要步步小心才行。至于通常所说的上色要由浅入深,我到认为不必默受陈规,由深入浅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哦,试试就晓得了。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1、干画法和湿画法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实际上也是一种干的重叠方法,罩色面积大一些,譬如画面中几块颜色不够统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颜色使之统一。某一块色过暖,罩一层冷色改变其冷暖性质。所罩之色应以较鲜明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色彩搞脏。在着色的过程中和最后调整画面时,经常采用此法。 接色: 干的接色是在邻接的颜色干后从其旁涂色,色块之间不渗化,每块颜色本身也可以湿画,增加变化。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表现的物体轮廓清晰、色彩明快。 枯笔: 笔头水少色多,运笔容易出现飞白;用水比较饱满在粗纹纸上快画,也会产生飞白。表现闪光或柔中见刚等效果常常采用枯笔的方法。 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 湿画法可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两种。 湿的重叠: 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末干时着色和着色末干时重叠颜色。水分,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然而圆润。表现雨雾气氛、湿润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长,为某些画种所不及。 湿的接色: 邻近末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多用此法。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画水彩大都有干画、湿画结合进行,湿画为主的画面局部采用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的部分,干湿结合,表现充分,浓淡枯润,妙趣横生。 2、水分的掌握 水分的运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点之一。水分在画面上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画水彩要熟悉“水性”。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是画好水彩画的重要因素。 掌握水分应注意时间、空气的干湿度和画纸的吸水程度。 时间问题: 进行湿画时间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叠色太早太湿易失去应有的形体,太晚底色将干,水色不易渗化,衔接生硬。一般在重叠颜色时,笔头含水宜少,含色要多,便于把握形体,以可使之渗化。如果重叠之色较淡时,要等底色稍干再画。 空气的干湿度: 画几张水彩就能体会到,在室内水分干得较慢,在室外潮湿的雨雾天气作画,水分蒸发更慢。在这种情况下,作画用水宜少;在干燥的气候情况下水分蒸发快,必须多用水,同时加快调色的作画的速度。 画纸的吸水程度: 要根据纸的吸水快慢相应掌握用水的多少,吸水慢时用水可少,纸质松软吸水较快,用水需增加。另外,大面积渲染晕色用水宜多,如色块较大的天空、地面和静物、人物的背景,用水饱满为宜;描写局部和细节用水适当减少。 3、“留空”的方法 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画那样可以覆盖,依靠淡色和白粉提亮。在欣赏水彩作品时留意一下,会发现几乎每一幅都运用了“留空”的技法。 恰当而准确地空白或宛浅亮色,会加强画面的生动性与表现力;相反,不适当地乱留空,易造成画面琐碎花乱现象。着色之前把要留空之处用铅笔轻轻标出,关键的细节,即或是很小的点和面,都要在涂色时巧妙留出。另外,凡对比色邻接,要空出对方,分别着色,以保持各自的鲜明度。有的初学者把不必要的空的形状空了出来,然后顺沿轮廓涂描颜色,还有的把该空的地方顺沿轮廓空得很死、太刻板,失去生动感。空的既准确又生动,是技巧熟练的体现。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就会熟能生巧。即得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手段,造成特殊的效果。水彩画的特殊技法刀刮法:用一般削铅笔的小刀在着色的先后刮划,是破坏纸面而造成特殊效果的一种方法。着色之前先在画纸上用小刀或轻或重、或宽或窄地刮毛,以破坏部分纸面,着色之后出现较周围颜色重一点的形象。这是因刮毛之处吸色能力强,所以变重了些。它表现虚远的模糊形象或隐约可辨的细节效果较好。着色过程中进行刀刮,水多时会产生重的刀痕,水少时浮色被刮掉又会产生较亮的刀痕,处理有关细节可用此法。另外在颜色完全干透之后,用刀刮出白纸,或轻巧断续地刮,以表现逆光时的亮线、亮点或较小的亮面、闪动的光点和冬天飘落的雪花等,虚虚实实,自然有趣。蜡笔法:用蜡笔或油画棒,着色前涂在有关部分。着色时尽可大胆运笔,涂蜡之处自然空出。用以描绘稀疏的树叶、夜晚的灯光、繁杂的人群等都比较得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吸洗法:使用吸水纸(过滤纸或生宣纸)趁着色末干吸去颜色。根据效果需要,吸的轻重、大小可灵活掌握,也可吸去颜色之后再敷淡彩。用海绵或挤去水分的画笔吸洗画面某些部分,也别具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喷水法:有时在毛毛细雨的天气下画风景写生,画面颜色被细雨淋湿,出现一种天趣,引人入胜。有时在着色前先喷水,有时在颜色末干时喷水。喷水壶要选用喷射雾状的才好,水点过大容易破坏画面效果。撒盐法:颜色末干时撒上细盐粒,干后出现象雪花般的肌理趣味。撒盐时,应视画面的干湿程度,过晚会失去作用。盐粒在画面上要撒得疏密有致随便乱撒,会前功尽弃。对印法:在玻璃板或有塑料涂面的光滑纸上,先画出大体颜色,然后把画纸覆上,象印木刻一样,画面粘印出优美的纹理,颇得天趣。此种效果用细纹水彩纸容易见效,以对印为主,稍作加工即可成为一幅耐人寻味的水彩画。有的局部使用对印方法,大部分仍然靠画笔完全。油渍法:水与油不易溶合,利用这一特性,着色时蘸一点松节油,会出现斑烂的油渍效果,使平凡的色块增加变化,也是颇具天趣的。讲授新课程:以下是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取景、构图和景物的选择1、选景、大自然是美的。但也并不什么地方都可以入画,都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正是由于客观的大千世界、广阔而庞杂 ,如像金沙、混杂一样,我们必需经过筛选和淘洗,选景的过程就是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一般来说,选景要注重选择近、中、远层次分明,黑、白、灰调色较为明显,主体物较突出,富于节奏感,色调倾向较为明显的景色。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以及练习的目的来选景,不要贪多求全。如地面景物很好,就选画地面景物为主,少画一些天空;如果天空云朵优美动人,也可以描绘天空,少画地面。即使是选择景物一角,只要表现自然生动而富有情趣,同样也能给人美的感染。选景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从学生自身审美角度去选取景物 从逆光、侧光、正面光等不同光线和阴天、晴天、一年一晚,及各种气侯多变的条件下选景。 在取景时预先估计到构图均衡统一的问题。在表现景物深远的空间感方面,取景时宜适当选择近、中、远三景的画面。取景着眼于对比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画面上的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软与硬、高与低、远与近、强与弱等都属于对比范围。取景还需选择较好或较典型的角度去描绘。风景写生开始阶段很重要,选景时,首先熟悉周围环境,最好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选景,免得提一大堆画具到处转。2、构图构图问题,涉及到画者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修养,反映其概括取舍和组织画面的能力,是风景写生成败的重要因素。风景画构图主要是取与舍和画面均衡关系,主题要明确。主题一般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和透视线交汇处。透视线和地平线的高低,对一幅画主要是描绘什么起很大的作用。大面积的天空容易产生空间感,使人感到天高云淡、心情舒畅。略带俯视的构图是西方风景画常用的手法,这样的构图以中远景为主,而抬高地平线,这样景物充实、生活环境反映上体实在。下面几个构图要点在实践练习中要把握好。构图要突出重点,不要在构图时企图把看到的一切罗列到画面上来。这样会使主题不突出、零散、吃力不讨好,由于画面东西太多而画不完,显得粗糙、呆板。作建筑风景画时一定要在画初稿时注意透视的准确。待上了颜色之后,再修改就困难了。首先是要确定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倘若你想省略掉地面上的一些东西就把地平线放低些;要省去天空部分就把地平线放高些。确定地平线后,建筑物所有主要部位都要根据透视规律,尽可能画得选型准确。在构图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些取舍。首先要突出主体、同时有些破坏画面效果的细节可以删去,有些主要配景上的物体(如树、山等),也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在写生中,学习时多画些小素描和小色彩稿练习。构图的最高要求为简洁、生动、画面均衡、突出主题。第二节:风景画的写生特点1、概念:以自然景物(包括建筑)为描绘的对像的绘画。2、风景画的主要艺术特点是:研究气氛、情调和意境。气氛:指一幅画应具备一定的季节、时间、气侯、地域的光线特点和合乎情理的自然组合规律。情调:是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表达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情绪。意境:对于风景画来说,是审美的更高层次,“以情写景,情景交融”,画家对所描绘的景色总会倾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意境就是这种景与情的有机结合。与静物、人物写生相比,风景写生有以下的特点:1、视野广阔:室内空间范围是有限的,由室内走到室外,大自然是那样无边无际,使人视野豁然开朗。2、内容繁杂:大自然中的景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3、光色多变:由于太阳光源与其他光源对地面照射角度和距离不同气侯的变化季节的更迭等等,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因而光色、景物就产生了不同的气氛和情调。4、层次深远:由于景物存在的空间的不同,就有了前后层次和深远的问题。在平面的画幅上表现它是风景写生中又一特点。第三节:室外光色变化一般规律1、 因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时间是依据太阳光与地球形成的角度位置而定的,由于光源的位置变化直接影响着景物的光色。因此有早晨、中午、傍晚、夜等较明显的差别。2、 因季节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一年四季,由于太阳距地球有远有近,光照有长短、强弱的差别,植物有周期性的生长规律。3、因天气影响而产生的光色变化。阴、晴、雨、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不同的天气有其各自的特点,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染和联想。如雨天,雨天的光色特点和阴天类似,云层高低而浓,加上雨帘,使得景物更加模糊,只有地面积水处及建筑的受光面因雨水对光的反射而发亮。天空灰暗,但接近远景部分的天空反而倒比较亮。雨天,是画家喜爱描绘的题材,色调虽然灰而不艳,但那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朦胧景色,给人以水色淋漓,以色空蒙的美感。画雨景,不要拘泥于画一条条的雨丝,而应表现其光色特点和气氛。这种景色用水彩画来表现更为适宜。气候的变化,也不仅上述几种,如彩虹、积霜、狂风等,这些光色变化大都瞬间即逝,一般多凭藉观察和记忆来表现。第四节:空间距离的表现空间距离是根据形体透视原理和空气色彩的透视变化,表现出景物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使人在平面的绘画上获得立体的,有空间深度的感觉。风景画视野广阔,近景与远景距离的空间无法比拟,远远超过了视觉的广度。空间距离的表现在风景画中是至关重要的。1、要处理好景物形体的透视关系:必须按焦点透视法则来处理形的透视。透视画不准,必然会影响空间距离的表达。2、理解色彩透视规律:由于物体与我们的距离有远有近,色彩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由此可以概括出生活环境中色彩强弱变化的规律: 距离点越近,色彩感越强,反之则弱。 原色比间色强,暖色比冷色强。 色彩对比大的强,对比小的弱。3、利用主次、浓淡和虚实加强空间感。景物远近及主次在视觉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因而构图上常把主体物安排在视域中心范围内作重点刻划,其它部分则适当概括。在表现手法上有意识地将主要与次要、虚与实结合起来处理,将有助于空间距离的表现。第五节 色调与意境风景写生是接触各种复杂的外光作业,对观察、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很有好处,也是学习水彩画技法的重要课题。技法始终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在风景画中,十分讲求色调和气氛,这与形成一定的意境是密切相关的。掌握色调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1、 从冷暖色性上观察处理:在构图的时候,画者对眼前的景物首先有一个色调的判断。画者一开始就要抓住这种主调,并有意识地加强画面的色调效果,以便更好的为主题服务。2、从色彩纯度上去观察处理:景物的色调从纯度上去看,有时是十分鲜明的调子,有时则是灰色调。我们要加强或减弱这种对比关系。灰色调处理得不好就很闷,其原因主要是纯度变化不够;鲜明的调子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色相不统一,若有一定的灰色在里面起作用,使色彩稳定在特定的色调中会使画面更为鲜明,更有变化。3、从色彩对比来观察处理:色彩的明暗对比,如果对比的地方太多,就显得零乱、不统一,甚至影响主题的表达。在风景画中,除分清近、中、远三景的层次面外,天空、地面(水面)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假若天空与地面在明暗、色度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那么景物就象悬在空中一样。甚至正看倒看都可以,连天地都分不出来,这种失误是不该发生的。第六节 风景画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一、树画树,首先要体会它的生长之势,每棵树的姿态面貌是不相同的。树有很多种类特征也各有差异。它是由树叶、树枝、树根有机地组成的。树叶生成在树枝上,由无数叶片汇集在一起,它的基本形状象一把“伞”,因此,树枝不能随意画过“伞面”。树会是从树干分出来的,枝叶围绕在树干的前后、左右,画的时候不能仅画一个平面,只看到左右分开的树叶,忽视了前后的枝叶。树的干、枝、叶都有疏密粗细,上下不同的节奏感。树干可以说是一系列高低透视不同的圆筒形连实体。因此,要注意它的透视变化,同时要画出它的体感,并注意到树上枝叶的投影,才能画得生动。树根与地面的关系,也应变得清楚。不能象插在地面上那样生硬。二、建筑物画建筑物主要注意两点:是形的安定,没有倒坍,歪斜的感觉。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看建筑物的结构和透视上是否画的正确。分块、分面的明确性,建筑物光暗界限很清楚,轮廓分明。画的时候,要从主要明暗面对比入手,避免为窗户、屋面上的瓦垅等细节所搅乱。抓住主要的,然后处理局部和细节。三、天空天空在风景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表现季节、阴晴、天气等特征。它的明暗色度的变化,影响着大地上的各种物体,而形成一种气氛,支配着整个画面的色调。画天空应注意它的色彩冷暖性,同画蓝天空,若普蓝成分多了,便有阴沉的感受。阴天、雨天的天空是灰色的,也要辨别一下是冷灰,还是暖灰。为表现天空深远的感觉,高处与接近地平线的低处色调变化也是很微妙的。在一般情况下,天空与远景应趁湿画好,使水分衔接自然、避免生硬。四、水面倒影水是透明的液体,反射、折射、透射力很强,水面在静止的时候,犹如一面镜子,倒影很清楚,它的色调与天空的调子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差别。静止的水,倒影十分清楚,画倒影时,其明暗色度对比,略比实景差一些,不那么强烈倒影的轮廓亦比较模糊。动的水面,要观察它动的规律,才能很好的掌握它。由于角度不同,甚至将倒影分割开来了,拉长了,用笔要依据波浪的特征,画出倒影的特征,活泼而多变化,才能充分表现水的动荡不停的感受。五、路面及大块平地路面及大块平地若处理不好,不仅没有平远感觉,反而象竖起来的一堵墙一样,很不理想。画的时候,应将近处与远处,左面与右面的明暗色度比较一下,找出差别。画路面与大面积的平地要随时与天空的明暗色调作比较,避免类同,可利用树木或建筑物的投影来充实,或安排一些车辆,点景人物等,使单调的东西不感觉单调。六、点景人物风景画中所谓“点景人物”,是以景物为主,适当地、合理地安排一些人物活动,以增加气氛、效果。不适当、不合理的、不要随便乱加。画点景人物注意人物与其它景物的大小比例和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人物着重简练的笔法、画出它的动态,不要将点景人物刻画得十分仔细。总之,点景人物要精心考虑,不亦到处乱加。风景画中的点景人物用色很讲究,一幅比较沉闷的画面,如果有几个穿漂亮服装的点景人物出现,顿时画面响亮起来。画时不仅要注意动态,还要适当注意疏密关系。风景画中点景人物一般安排在中景或远景。第七节: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方法室外风景写生其优点是真实地观察分析景物各种特征与色彩、把握特定的环境与色光及特定的时空中的景象,增加对大自然的感受,从中得到启示,丰富学生们形象积累、深化感情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师造化的过程。其缺点是很可能出现自然主义倾向,巨细不遗,依样画葫芦,而疏于概括取舍和艺术处理。所以在风景写生练习的后阶段,穿插讲授一些风景写生中的艺术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画面的艺术处理能力。1、风景写生画面的调整加工处理在室外进行水彩画风景写生,毕竟受到时间、气候、环境、技法熟练程度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每张作业达到预想效果或完整完美的地步,因此回到室内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是必要的。室内可以较为从容地进行思考,不受外界条件变化的限制,将画面效果向理想的境地处理。在处理时,色彩关系是调整的重要方面,如明确色调的类型,概括地加强整体倾向,以改变某些不和谐的局部琐碎变化,或因时间变化因素带来的光色关系捉模不定的结果。如补充许多来不及描绘的局部与细节,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甚至删除个别多余的对象,如繁杂的树林与不协调的建筑等,或添加少许有用的对象,如点景人物、动物等。整理加工所采用的技法,要与原来画面保持均衡和谐。再一种是根据原作重新作画,是一种特殊的整理与加工方式。实际上它已带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可以完善构图,变色变调,精雕细刻,但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直接感受去画,并尽量保留原作上的精彩部分与生动之处。2、风景写生画面的艺术语言处理客观世界的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一幅水彩风景写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绘,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表现手法,选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开多层次的表现。与全因素照片式的再现,这类写生画面的效果往往更具特色。如印象派画家在平凡的教堂、杨树、草垛、流动河水中,画出绚丽多彩的光色之诗。我们水彩画风景写生也能像他们一样对同一对象、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的不同瞬间表现出色调变幻的精妙微差,而不一定要对形体一味细致刻画。水彩画风景写生也可以像巴比松画派或列维坦的画那样具备更强烈的作品意识。在讲究的构图中形与色结合紧密,并在抒情的氛围中体现出某种主题性意义。对类型较为单一的景物作专题性描绘,也是极具形式感的表现方法。如水彩画家周刚的晥南民居、农舍、黄作林的秋色无声周向一的黄金时代、孙浩世纪风景、张宇衡皖南秋雨等作品。我们的风景写生也可以以建筑,以区农舍、树木、黄土高原、草原为实践探索研究的课题大胆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开创个人面貌。再如苏联费拉基米尔风景画派和中国水彩画家初剑姑苏楼、金秋、周建宏的小镇风雨以平面性色块构成有装饰意味的形式,这种风格完全可以在写生中大胆运用,把画面处理的丰富多样、淋漓尽致。还可以用写意的手法去表现水彩风景画,林风眼中西融合的沉重炽烈、吴冠中早期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清新明快,都是值得借鉴与研究的。当然写意手法并非只是简单地移植中国写意的某些笔法、墨法、而是在水彩画语言艺术中,巧妙地融入某些实中有虚的处理方法。水彩画写生中,可以对形、对色、对技法有选择地侧重与偏好,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完整感,但却从另一个层面上带来了生动与丰富感。对造型因素的分离、对完整性的解构,是摆脱平稳的贫乏感,求得蜕变新生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图式,在形式语言的层面上丰富水彩风景画的表现力。3、风景写生画面的情调与意境处理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与静物、人物相比更为强调情感的表达,更为讲究意境的体现。水彩画景物的选择,构图的形式语言运用、色彩的概括与夸张处理、笔法与水和彩的运用,都可以为情感抒发具体有效的成份。如凡高画的麦地、教堂、夜空中暗示出一种炽热的生命意识象征。其中,色彩因素与情感表达的联系尤其密切,重点是根据立意与感受进行适度的夸张甚至变色,使色彩的表情作用得到更有力地显示。如将整体色调概括为同类色相,使人的视觉得到单纯平静的情绪体验,将对比超过常见情景的程度,或给景物涂上违背常理的色相;可将灰色调画得明丽欢快,冷色调不那么沉静或暖色调不那么热烈,使得到奇异的情趣感染。意境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一般所说的画面情调的表达,是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源于古代文人画家使绘画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表现“畅神”、“怡情”的思想,讲究以情构境、托物铭志、它的构成以空间境象为基础,通过对景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高度。水彩画风景写生承负起太多的艺术境界,思想内涵或文化精神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将可以从巴比松画派、印象画派、英国水彩风景画、东从魁夷的风景及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获取丰富的情调与意境的处理手法。教学总结、观摩:在课程进行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根据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的 地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段教学顺利地进行。课程结束时随同专业课作业进行观摩。观摩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总结经验,退定成绩、找出不足,以利教学的提高。八、教学总结、观摩:在课程进行期间,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根据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结,以利下段教学顺利地进行。课程结束时进行观摩。观摩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总结经验,退定成绩,找出不足,以利教学的提高,在观摩中师生共同相互交流体会心得,相互探讨,既要对问题针对性强,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以利今后的教学。色彩3水彩风景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forColor Painting3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2、课程学时: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习8学时,实践学习40学时3、学 分:2.54、适用专业:美术学5、考试方式:平时专业考试6、大纲执笔:美术学教研室 郑翔7、修订时间:2008年9月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以水彩风景写生为教学内容。是美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色彩修养和运用色彩造型的色彩风景画技能,掌握风景写生的规律和形式美规律。提高审美水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风景画写生、创作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本课程是外出下乡写生课程2、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对象及画面的取舍能力。3、形成画面的构图、构成能力。4、了解基本的色彩、透视等基础知识。5、理解色彩、色调知识及运用。6、掌握不同画面各种表现技巧。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理论讲述水彩风景写生的方法和优秀作品欣赏,(不局限于水彩风景作品)。(建议学时数:8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 风景画发展简史及其艺术特点。 2、 风景写生的工具材料、观察方法、表现技法和作画方法与步骤。3、 中外大师风景画名作赏析。重点:风景写生知识的系统讲述。难点:风景写生的观察方法。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景物写生练习1(建议学时数:4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学习对自然景物的选择、取景、构图,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发现自然美的能力2、对光源色和固有色的观察和表现,冷暖色、补色的运用与表现,对天空、树木、地面、水、山石、建筑物及点景人物的表现重点:整体的观察方法,色彩感觉的训练。难点:取景和构图。五、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1典型作业:.第一单元:听课为主,无作业要求。 第二单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幅作业时间以2学时为宜,完成4幅左右的风景速写,着重风景的选景、构图,注重对象的感受、画面的结构和大关系,不要求深入细致的描绘对象。作业尺寸4开纸。第二阶段,每幅作业时间以4学时为宜,完成7-8幅左右的课堂作业,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描绘,注意画面的构图、冷暖关系、用笔、造型、和肌理等画面问题。作业尺寸4开纸。2. 考核方式平时专业考核根据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注重本科目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完成日常实践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能否按时完成作业;实践练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上课出勤率; 期末考试绩。3. 成绩比例权重: 课堂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70%。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素描静物、水粉静物、水彩静物写生后续课程:油画人物、油画风景等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王克举 阎平著:色彩印象语言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6年7月出版顾振华著: 色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6月出版翟勇著: 水粉画 水彩画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林鸰 林艾著: 水粉画课堂教学与分析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钟署衍著: 色彩作品赏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月6月出版高柏年著: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程-水粉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年9月出版执笔人:郑翔 审核人: 系部教学主任: 水彩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forColor Painting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2、课程学时:总学时48,其中授课32学时,实践学习16学时3、学分:2.5分4、适用专业:美术学5、考试方式:平时专业考试6、大纲执笔:美术学教研室 7、修订时间:2008年8月20日二、课程教学目的色彩是绘画艺术的重要因素,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本课程以水彩风景写生为训练手段,是美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水彩风景与水粉风景比较,学生更少接触,技法也更难掌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初步熟悉材料特性,运用水彩材料描绘对象的训练,掌握表现方法。学会用色彩的眼睛来分析对象,用色彩的方法来表达对象的教学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