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环境下的资源发现与服务传递以Primo和Encore为例_第1页
Web20环境下的资源发现与服务传递以Primo和Encore为例_第2页
Web20环境下的资源发现与服务传递以Primo和Encore为例_第3页
Web20环境下的资源发现与服务传递以Primo和Encore为例_第4页
Web20环境下的资源发现与服务传递以Primo和Encore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eb2.0环境下的资源发现与服务传递:以Primo和Encore为例陈定权/沈艳芳2012-9-29 19:33:52来源:图书馆杂志(沪)2011年1期【英文标题】Resources Discovery and Services Delivery under Web2.0 Environment: Taking Primo and Encore as Examples【作者简介】陈定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广州 510275沈艳芳女,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2009级研究生。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广州 510275【内容提要】Web2.0环境下图书馆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商业化信息服务系统带来的冲击、OPAC不能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以及电子资源服务系统的局限性。本文以Primo和Encore为例,首先对新一代资源发现和服务传递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解析,包括一站式检索、丰富的信息组织和揭示、个性化和社会化功能,然后探讨了Primo和Encore的不同。最后展望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进行统一资源管理,浏览和搜索并重以及在用户的环境中嵌入服务。Libraries are facing some problems in Web2.0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impacts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s, the limitations of OPAC and service systems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This paper takes Primo and Encore as examples,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Primo and Encore including one - stop searching, rich organization and reveal of information, personalization and social features, then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imo and Encore.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s some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in libraries.【关 键 词】网络2.0/Primo/Encore/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Web2.0/Primo/Encore/OPAC1 引语Blogger Don等人认为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1Dharmech Shah等人则认为,其实是一系列的重要技术概念形成了Web2.0:永远的测试版(立即响应用户的意见)、用户的网络效应(靠大量的用户才能产生价值)、将用户视为开发人员(开放API应用)、丰富用户的使用经验(提供友好简洁的用户界面)、内容的微粒化地址(让用户应用客制化的RSS feeds)2。尽管各有各的看法,但Web2.0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人人参与的观念已经达成共识,并为图书馆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图书馆必须适应它,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必须不断适应,就像当初的Web一样。5另外,Google、Baidu、Amazon等商业化信息服务系统给图书馆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根据美国国际图书馆计算机中心(OCLC)于2005年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89%的受访者在检索资料时会优先选择用搜寻引擎作为查询工具,仅有1%的人从图书馆网页上进行信息检索,只有10%的大学生认为,在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图书馆网站后,图书馆的馆藏可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而图书馆网站的使用率在2005年是30%,到2007年则下降到20%。4在Web2.0的冲击下,图书馆正在积极改造现有的信息服务系统,希望通过Web2.0的应用,让它的信息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加以读者为中心。为了解决图书馆目前信息服务系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现有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跟上Web2.0的步伐,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一些ILS开发商纷纷推出了具备Web2.0特征的系统。艾利贝斯(ExLibris)公司于2007年发布了新一代一站式信息发现和传输系统Primo,适用于Aleph 500、Voyager及Unicorn等系统。用户可以通过Primo提供的平台去访问图书馆的各种馆藏,包括电子资源和印本资源。2009年,Primo增强了用户界面的自定义选项和前端功能,增加了可用性的信息以及开放鼓励发展的平台。2009年6月发布Primo Central版,2010年1月的测试版扩展了当前Primo的架构到外部供应商提供的内容。5Encore是Innovative Interfaces公司开发的一个SOPAC服务平台。Encore使用Web2.0技术安装在该公司的集成图书馆系统Millennium之上,并继承了它的跨库检索、链接解决方案等功能。昆士兰大学图书馆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图书馆先后采用了此系统,2008年Encore推出了中文版,香港中文大学最先使用了这个版本。截止到2010年1月,已经有超过280家图书馆采用了这个系统。6Primo和Encore融合了很多Web2.0的元素,以其直观性、主动性、社会性、广泛性和灵活性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便利。2 新一代的资源发现与服务传递系统的功能解析Encore和primo除了提供图书馆本身拥有的目录资源外,还在更高的层次上将印本资源和电子资源集成在一起,无论其格式和位置,都能够提供分面搜索导航(Faceted Search/Navigation)、搜索结果智能排序、允许用户发表评论、收藏和共享并支持个性化服务,以及其他有关向用户传递内容的丰富功能。2.1一站式搜索,以最快的方式实现服务传递一站式检索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用户不需要了解各种电子资源的名称、类别、内容,不用反复登录进出不同类型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只需通过简洁明了的搜索界面,就可一次搜索到所需要的全部信息。(1)简洁友好的界面。Primo和Encore都能够提供类似于Google的简洁友好的搜索界面,可以实现一站式的搜索。用户直接输入检索词就可以在馆藏目录、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不同的文献类型中进行搜索;(2)实时显示印本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馆藏与状态信息。Primo和Encore系统均可实现在检索结果中实现显示印刷版本和电子版本。对印刷版本,还可以显示馆藏的数目、馆藏位置以及目前图书状态;(3)能够在电子资源与印本资源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尤其是在电子图书与印本图书之间的相互关联,让用户在电子图书和印本图书之间自由切换获取信息;(4)扩大搜索范围到图书馆资源之外。Primo实现了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的链接,如搜索结果可链接到其他大学图书馆的书目服务、书商、书评和电子书,将服务延伸到图书馆网站之外。2.2丰富信息的组织与揭示,帮助用户发现资源(1)对用户检索提供帮助。在用户出错的情况下仍能获取需要的信息,如自动更正错误、动态信息提示、相关推荐、即时帮助等;(2)分面浏览搜索。系统允许用户在搜索之前设置文献载体、语种等限定条件,也可以对搜索的结果按照文献载体、语种和流行度来浏览系统;(3)多种输出选择,用户可自行设置或选择。这些格式包括卡片格式、不同标准的引文格式(如RefWorks等)、字段名称格式、MARC格式等;(4)相关资源的推荐。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检索词,提供借阅排行榜、基于社会过滤技术而实现的书目推荐;(5)嵌入工具条的使用。数字环境下,把图书馆的OPAC嵌入到用户的使用环境,使用户不必离开自己的环境就可直接使用OPAC服务,实现“图书馆无处不在”的理念。2.3个性化和社会化功能(1)个性化定制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来定制服务,可以定制MSN机器人服务、各栏目的RSS、手机短信以及e-mail等。(2)社会化功能包括允许用户为书目记录添加标签,添加和修改目次、注释、评论等,或者将其分享到第三方,如电子书架(e-Shelf)、美味书签或联机书目管理系统等。这些由用户生成的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将有助于提升检索系统的性能。2.4Primo与Encore的不同(1)Primo和Encore都借鉴了FRBR思想,但处理方式略有差异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Bibliographic Records, FRBR)是IFLA于1998年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为资源整合提供了思路。Primo和Encore在资源整合时都借鉴了FRBR的作品(Work)的思想,但处理方式略有差异。这里以图书为例:在检索图书时,Primo系统根据某种规则将不同载体表现的图书视为一条命中记录,然后指出该记录存在的几个版本(Versions),读者可以浏览不同版本的图书著录信息。Encore既不支持作品的概念,也不支持Primo的版本概念,但该系统能够将印本图书和不同格式的电子图书作为一条命中记录来呈现,然后提供到电子图书和印本图书的超链接。7(2)在架构方面Primo内置管道收割所有图书馆资源(Built-in pipes for harvesting all library resources):适用于标准的ILS及其他图书馆应用,通过SFX和Metalib收割图书馆馆藏(目录、数字机构库及知识库)的描述性信息或元数据。 图Primo搜索示意图8通过收割和处理图书馆目录、数字资源、课程资源以及其他可收割的资源,Primo为图书馆建立本地索引。但是由于资源来源的广泛性,把这些资源全部收割到Primo本地索引并非总是可行的,因此又在云环境中提供一个集中索引:Primo中心来优化资源的收割。当有些资源没有被标引时,Primo深度搜索可以优化实时远程资源检索功能,前提是这些资源符合Primo的深度搜索的要求。当本地搜索和深搜索不能进行远程搜索时,Primo元搜索可以实现实时搜索远程资源,元搜索技术采用的是标准的元搜索协议。Primo链接可以使特定的信息资源链接到本地用户界面上。Encore则通过Research Pro来搜索资源。Research Pro是一个联合搜索解决方案,所搜范围涉及全文数据库,数字馆藏,社区信息数据库,本地目录,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图书馆标识的可搜索的、网上资源。Research Pro可以实时搜索,提供动态信息,并尽快地将结果显示给用户。9此外,Primo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嵌入式Primo发现服务。它可以嵌入到用户环境中以满足用户需求。该服务可集成到机构门户、课程管理系统或其他第三方软件,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例如图书馆主页、学校门户或课程管理系统中访问Primo,在自己所在环境中发现与获取图书馆的信息。3 新一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图书馆当前的困境、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馆藏资源发现和服务传递系统,笔者认为未来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将会在统一资源管理、浏览功能、FRBR化显示、传递服务至用户所在等方面得到加强。3.1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的整合能力不断加强,进行统一资源管理未来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将会在数字资源的整合能力上不断加强,统一资源管理(Uniform Resources Management, URM)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发展的方向,它在电子资源管理(Electronic Resources Management, ERM)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资源管理,它所进行的资源管理包括印本资源,订购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知识机构库资源以及未订购的外部资源,使数字资源与传统的资源完全集成。并且在统一资源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式元数据管理(Centralized Metadata Management),元数据管理是对广泛来源的元数据进行管理,从图书馆本身的书目数据到今天我们所说的集成图书馆系统中说的元数据。3.2便捷浏览和智能搜索并重尽管很多信息服务系统,如搜索引擎、联合搜索等,都在不断增强和优化其搜索能力和搜索效果,但实际上用户除了搜索,还可以通过浏览来发现很多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搜索的主题完全不相关,但这些不相关的信息却可以有效拓展用户的知识范围和研究领域。在浏览过程中,随着信息查寻过程的深入,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最终用户能够根据明确的需求目标进行特定信息的搜索。所以,信息浏览有助于用户将潜在信息需求转化为现实信息需求,进而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探索新的资源或研究领域。因此未来的信息服务系统除了在搜索检索功能上更加优化之外,浏览功能也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便捷浏览和智能搜索将会更好地整合在一起。3.3FRBR化显示图书馆在聚合各种资源、实现URM管理时,将会参照FRBR思想去分层次地表现相关作品,将所有与某一特殊文献、某一文献的多种表示形式、基于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以及特殊的单项相关的记录集合组织在一起。10系统要向书目使用者展示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或单件之间的关系,使同一个作品与其相连接的内容表达、载体、载体表现和单件之间的层次关系清晰可见,实现实体的属性和关系对用户任务之间的映射。FRBR化显示可以减轻用户浏览搜索的负担,可有效地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3.4突出服务功能,并且在用户环境中提供服务未来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将会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更多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而不是以馆员工作流程为中心进行设计。图书馆应了解读者,融入读者,读者在哪里,就把服务传递到哪里,即要在读者喜欢的环境和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来提供服务。例如,用户可以在自己的主页、课程管理系统、虚拟学习环境或者是科研环境,甚至在社会网络网站中,轻松获得图书馆的资源和信息服务,图书馆的网站或门户已经不是用户的唯一选择,图书馆将会成为提供服务的终点,而不是目前提供服务的起点。4 结束语开展Web2.0影响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不只是简单地应用一些软件,更重要的是读者用户的参与,我们需要让图书馆人性化。然而完全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信息技术的适用性、应用系统的适应性以及互操作性等。但是对图书馆这样一个服务机构来说,不要等待科技来适应图书馆环境,Web2.0并不是跟着图书馆发展的,未来也不会是。真正的寻求应该是需要针对工作程序、政策、实体空间、人员配备、技术以及服务做一个彻底的分门别类(recalibration),用户才能得到真正的无缝体验11。图书馆同样无法选择用户,但是用户可以选择服务,因此图书馆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直接决定了它的用户数以及用户的满意度,所以图书馆要对他们的作用进行重新思考,在技术的辅助下为用户提供附加值更高的服务。【参考文献】1尚琼,徐晓雄.web2.0技术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电教,2009(1):61-632Blogger Don.The Interpretation of Web2.0 Concept.EB/OL.2008-10-05. http:/zsohu, com/detail-103208. html3Maness, J. Library 2.0 Theory: Web 2.0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ibraries. Webology, 3(2), Article 25, 2006.http:/www. webology. ir/2006/v3n2/a25.html4OCLC. Sharing, Privacy and Trust in our Networked World: A Report to the OCLC membership. Dublin, OhioUSA: OCLC,2007. P. 1-25Karen Joc. The Impact of Discovery Platforms on the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of EFL Undergraduate Students.EB/OL.2010-3-20. http :/www. vala. org. au/vala2010/papers2010/VALA2010_122_Joc_Final.pdf6Bill Helling. S554: Library Systems.EB/OL.2010-3-31. http:/www.slis. indiana, edu/syllabi/spring_2010/S554_Helling.pdf7陈定权,刘胜.印本图书与电子图书的集成检索.图书馆杂志,2008(12):50-558Primo Search.EB/OL.2010-3-25. http:/www. exlibrisgroup, com/de/files/Germany/Produkte/ PrimoSearchWhitePaper.pdf9Research Pro. EB/OL.2010-3-24http:/www.iii. com/products/iesearch_pro, shtml10Rethinking How We Provide Bibliographic Services for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B/OL.2010-3-25 http:/libraries. /sopag/BSTF/Final. pdf11Library 2.0 DebasedEB/OL. 2010-3-24. http:/www. /2008/01/17/library-20-debased/12大学图书馆的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