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论语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每则中重点字词的意思,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流畅地背诵课文2、能概括每“则”的思想内容,。 3、积累并记住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学习重点】1、会解释每则中重点字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2、概括每则的思想内容,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体会。【资料链接】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宋朝以来,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自主预习】(一)查阅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作者:孔子,名字,春秋时( )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是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2、论语是记录的书,是一部体散文集。论语和 , , ,合称为四书。3、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结合注释想想它们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不亦说()乎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诲()女()知之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 见贤思齐 择其善者而从之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5、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想想现代汉语含有该字的词语或成语,比较词义是否相同。(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一课时【诵读感知】1、听课文朗读录音,完成两项工作:(1)听清字词读音;(2)处理好句子中间的停顿,控制好语速、语调。2、小组合作诵读课文,做到音准、调准、停顿恰当,能背的试背。3、粗知内容大意:根据课前方框内提示概括每则内容。【合作学习】(一)结合注释,读准加点字的字音,弄清加点字的意思,并知晓每则的大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 )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典诵读】熟读成诵,小组检查。【课堂反馈】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 )(2)、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 )第二课时【质疑交流】 1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3、孔子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古汉语知识积累】一、 总结一词多义的现象: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项为之强。 ( ) 可以 为 为之怡然称快。(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以丛草为林。(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人不知而不愠。( )可以为师矣。( ) 知 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 ( ) 温故而知新。( )仁以为己任。 知之为知之。( ) 学而时习之 ( )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 ) 诲女知之乎()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死而后已 (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而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人不知而不愠() 为人谋而不忠乎() 学而不思则罔() 任重而道() 二、文言代词:三、通假字:吾日三省吾身。( )不亦说乎( )余忆童稚时。( )诲女知之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 )四、论语十则中总结出 “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哲理句有哪些?: 1、求知态度 :2、学习方法 :3、修身做人 : 五、成语归类:(1)谈学习方法的成语: (2)有关学习态度的成语:(3)有关修身做人的成语:【练练测测】1论语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的言行。2孔子,名_,字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_家。3、自选翻译下列语句:(四则以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体验反思】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拓展提升】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1)。使子路问之曰(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3)。”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4),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吾苛政(5)。”夫子曰:“小子(6)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 (选自礼记檀弓)注释(1)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这里用作动词。(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3)壹:的确,确实。(4)舅: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5)苛:苛刻,暴虐。(6)小子: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使子路问之( ) (2)昔者吾舅死于虎( )(3)何不去也( ) (4)小子识之焉( )( )2、“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A顺承 B转折 C、并列 D、修饰3、“子”的意义不止一个,其中一个意义是作人称代词,翻译为“你”,选出下面句中加点“子”的意义与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团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压低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进网许可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库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高级会计师岗位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等院校逻辑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言语治疗期末试题及答案
- 下属企业公章管理办法
- 网格化管理办法模板
- 绿茶叶种植管理办法
- 规范小型船艇管理办法
- 合伙需要签订的五份协议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版)全册教案
- 质押合同解除通知函
- 农业特色产业培训课件
-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 CityEngine城市三维建模入门教程 课件全套 第1-7章 CityEngine概述-使用Python脚本语言
- 药品储存培训课件
- 通信电源通信电源的概念
- JCT412.1-2018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 中国空白地图(打印)
- 人格心理学导论-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