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井巷通风阻力 第一节井巷断面上的风速分布 第二节摩擦风阻与阻力 第三节局部风阻与阻力 第四节矿井总风阻与矿井等积孔 第五节降低矿井通风阻力的措施 第三章井巷通风阻力 当空气沿井巷运动时 由于风流的粘滞性和惯性以及井巷壁面等对风流的阻滞 扰动作用而形成通风阻力 它是造成风流能量损失的原因 井巷通风阻力可分为两类 摩擦阻力 也称为沿程阻力 和局部阻力 第一节井巷断面上风速分布一 风流流态1 管道流同一流体在同一管道中流动时 不同的流速 会形成不同的流动状态 当流速较低时 流体质点互不混杂 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层状运动 称为层流 或滞流 当流速较大时 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发生变化 成为互相混杂的紊乱流动 称为紊流 或湍流 雷诺数 Re式中 平均流速v 管道直径d和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 当空气温度为150C时 14 4x10 6m2 s 雷诺实验示意图 实验表明 Re 2320层流 下临界雷诺数 Re 4000紊流 上临界雷诺数 中间为过渡区 实际工程计算中 为简便起见 通常用Re 2300来判断管路流动的流态 Re 2300层流 Re 2300紊流 当量直径对于非圆形断面的井巷 Re数中的管道直径d应以井巷断面的当量直径de来表示 因此 非圆形断面井巷的雷诺数可用下式表示 对于不同形状的井巷断面 其周长U与断面积S的关系 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C 断面形状系数 梯形C 4 16 三心拱C 4 10 半圆拱C 3 84 圆形拱C 3 54 2 孔隙介质流在采空区和煤层等多孔介质中风流的流态判别准数为 式中 K 冒落带渗流系数 m2 l 滤流带粗糙度系数 m 层流 Re 0 25 紊流 Re 2 5 过渡流0 25 Re 2 5二 井巷断面上风速分布 紊流脉动和时均速度风流中各点的流速 压力等物理参数随时间作不规则 瞬时速度vx随时间 的变化 其值虽然不断变化 但在一足够长的时间段T内 流速vx总是围绕着某一平均值上下波动 巷道风速分布由于空气的粘性和井巷壁面摩擦影响 井巷断面上风速分布是不均匀的 层流边层 在贴近壁面处仍存在层流运动薄层 即层流边层 其厚度 随Re增加而变薄 它的存在对流动阻力 传热和传质过程有较大影响 在层流边层以外 从巷壁向巷道轴心方向 风速逐渐增大 呈抛物线分布 平均风速 式中 巷道通过风量Q 则 Q V S 风速分布系数 断面上平均风速v与最大风速vmax的比值称为风速分布系数 速度场系数 用Kv表示 巷壁愈光滑 Kv值愈大 即断面上风速分布愈均匀 砌碹巷道 Kv 0 8 0 86 木棚支护巷道 Kv 0 68 0 82 无支护巷道 Kv 0 74 0 81 实际中 由于受井巷断面形状和支护形式的影响 及局部阻力物的存在 最大风流不一定在井巷的轴线上 风速分布也不一定是有对称性 第二节摩擦风阻与阻力一 摩擦阻力风流在井巷中作沿程流动时 由于流体层间的摩擦和流体与井巷壁面之间的摩擦所形成的阻力称为摩擦阻力 也叫沿程阻力 由流体力学可知 无论层流还是紊流 以风流压能损失来反映的摩擦阻力可用下式 达西定律 来计算 Pa 无因次系数 即沿程阻力系数 通过实验求得 d 圆形风管直径 非圆形管用当量直径 1 尼古拉兹实验实际流体在流动过程中 沿程能量损失一方面 内因 取决于粘滞力和惯性力的比值 用雷诺数Re来衡量 另一方面 外因 是固体壁面对流体流动的阻碍作用 故沿程能量损失又与管道长度 断面形状及大小 壁面粗糙度有关 其中壁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 值来反映 1932 1933年间 尼古拉兹把经过筛分 粒径为 的砂粒均匀粘贴于管壁 砂粒的直径 就是管壁凸起的高度 称为绝对糙度 绝对糙度 与管道半径r的比值 r称为相对糙度 以水作为流动介质 对相对糙度分别为1 15 1 30 6 1 60 1 126 1 256 1 507六种不同的管道进行试验研究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在对数坐标纸上画出 与Re的关系曲线 如下图所示 区 紊流过渡区 即图中 所示区段 在这个区段内 各种不同相对糙度的实验点各自分散呈一波状曲线 值既与Re有关 也与 r有关 区 水力粗糙管区 在该区段 Re值较大 管内液流的层流边层已变得极薄 有 砂粒凸起高度几乎全暴露在紊流核心中 故Re对 值的影响极小 略去不计 相对糙度成为 的唯一影响因素 故在该区段 与Re无关 而只与相对糙度有关 摩擦阻力与流速平方成正比 故称为阻力平方区 尼古拉兹公式 区 层流区 当Re 2320 即lgRe 3 36 时 不论管道粗糙度如何 其实验结果都集中分布于直线 上 这表明 与相对糙度 r无关 只与Re有关 且 64 Re 与相对粗糙度无关 区 过渡流区 2320 Re 4000 即3 36 lgRe 3 6 在此区间内 不同相对糙度的管内流体的流态由层流转变为紊流 所有的实验点几乎都集中在线段 上 随Re增大而增大 与相对糙度无明显关系 区 水力光滑管区 在此区段内 管内流动虽然都已处于紊流状态 Re 4000 但在一定的雷诺数下 当层流边层的厚度 大于管道的绝对糙度 称为水力光滑管 时 其实验点均集中在直线 上 表明 与 仍然无关 而只与Re有关 随着Re的增大 相对糙度大的管道 实验点在较低Re时就偏离直线 而相对糙度小的管道要在Re较大时才偏离直线 结论分析 I区 2 层流摩擦阻力当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时 从理论上可以导出摩擦阻力计算式 可得圆管层流时的沿程阻力系数 古拉兹实验所得到的层流时 与Re的关系 与理论分析得到的关系完全相同 理论与实验的正确性得到相互的验证 层流摩擦阻力和平均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3 紊流摩擦阻力对于紊流运动 f Re r 关系比较复杂 用当量直径de 4S U代替d 代入阻力通式 则得到紊流状态下井巷的摩擦阻力计算式 二 摩擦阻力系数与摩擦风阻1 摩擦阻力系数 矿井中大多数通风井巷风流的Re值已进入阻力平方区 值只与相对糙度有关 对于几何尺寸和支护已定型的井巷 相对糙度一定 则 可视为定值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 1 2kg m3 对上式 令 称为摩擦阻力系数 单位为kg m3或N s2 m4 则得到紊流状态下井巷的摩擦阻力计算式写为 标准摩擦阻力系数 通过大量实验和实测所得的 在标准状态 0 1 2kg m3 条件下的井巷的摩擦阻力系数 即所谓标准值 0值 当井巷中空气密度 1 2kg m3时 其 值应进行修正 0 1 2 由于井巷断面大小 支护形式及支架规格的多样性 不同井巷的相对糙度差别很大 对于砌碹和锚喷巷道 壁面租糙度可用尼古拉兹实验的相对糙度概念来比拟 只考虑横断面方向的相对糙度 但对于用木棚子 工字钢 u型钢和砼棚等支护的巷道 还要用支架间距 棚距 L与文拄的直径或纵向厚度d 之比 即支架的纵口径 来表示巷道的轴向相对糙度 这是因为 当巷道横断面方向的相对糙度一定时 摩擦阻力系数随纵口径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8 10 12 14 16 18 v 6m s Re 146000 v 14m s Re 340000 2 摩擦风阻Rf对于已给定的井巷 L U S都为已知数 故可把上式中的 L U S归结为一个参数Rf Rf称为巷道的摩擦风阻 其单位为 kg m7或N s2 m8 Rf f S U L 在正常条件下当某一段井巷中的空气密度 一般变化不大时 可将Rf看作是反映井巷几何特征的参数 则得到紊流状态下井巷的摩擦阻力计算式写为 此式就是完全紊流 进入阻力平方区 下的摩擦阻力定律 三 井巷摩擦阻力计算方法新建矿井 查表得 0 Rfhf生产矿井 hfRf 0 规程 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 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 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四 生产矿井一段巷道阻力测定测定路线的选择依据的原则 在所有并联风路中选择风量较大且通过回采工作面的主风流风路作为主测定路线 选择路线较长且包括有较多井巷类型和支护形式的线路作为主测定线路 选择沿主风流方向且便于测定工作顺利进行的线路作为主测定线路 1 压差计法用压差计法测定通风阻力的实质是测量风流两点间的势能差和动压差 计算出两测点间的通阻力 其中 右侧的第二项为动压差 通过测定 两断面的风速 大气压 干湿球温度 即可计算出它们的值 第一项和第三项之和称为势能差 需通过实际测定 1 布置方式及连接方法 阻力计算压差计 感受的压力 压差计 感受的压力 故压差计所示测值 设且与1 2断面间巷道中空气平均密度相等 则 式中 Z12为1 2断面高差 h值即为1 2两断面压能与位能和的差值 根据能量方程 则1 2巷道段的通风阻力hR12为 把压差计放在1 2断面之间 测值是否变化 2 气压计法由能量方程 hR12 P1 P2 1v12 2 2v22 2 m12gZ12用精密气压计分别测得1 2断面的静压P1 P2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得t1 t2 t1 t2 和 1 2 进而计算 1 2用风表测定1 2断面的风速v1 v2 m12为1 2断面的平均密度 若高差不大 就用算术平均值 若高差大 则有加权平均值 Z12 1 2断面高差 从采掘工程平面图查得 测试方法 1 两点同时法在一条分支巷道的两端用两台精密气压计同时读数 从而减少了因气压波动 罐笼提升 矿车运行和风门启闭等动态因素的影响 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可靠性 适用于测定时间长 要求精度高 矿井通风网络复杂的矿井 2 基点法一台仪器 作为基准仪 在井底车场监视大气压变化 另一台仪器到各个测点进行读数 根据基点的仪器读值进行修正 适用于测定时间短 矿井通风网络简单的矿井 计算公式 hR12 P1 P2 P12 1v12 2 2v22 2 m12gZ12 第三节局部风阻与阻力由于井巷断面 方向变化以及分岔或汇合等原因 使均匀流动在局部地区受到影响而破坏 从而引起风流速度场分布变化和产生涡流等 造成风流的能量损失 这种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由于局部阻力所产生风流速度场分布的变化比较复杂性 对局部阻力的计算一般采用经验公式 一 局部阻力及其计算和摩擦阻力类似 局部阻力hl一般也用动压的倍数来表示 式中 局部阻力系数 无因次 计算局部阻力 关键是局部阻力系数确定 因v Q S 当 确定后 便可用 几种常见的局部阻力产生的类型 突变紊流通过突变部分时 由于惯性作用 出现主流与边壁脱离的现象 在主流与边壁之间形成涡漩区 从而增加能量损失 渐变渐扩段主要是由于沿流动方向出现减速增压现象 在边壁附近产生涡漩 因为Vhvp 压差的作用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反 使边壁附近 流速本来就小 趋于0 在这些地方主流与边壁面脱离 出现与主流相反的流动 涡漩 渐缩段 转弯处流体质点在转弯处受到离心力作用 在外侧出现减速增压 出现涡漩 分岔与会合上述的综合 局部阻力的产生主要是与涡漩区有关 涡漩区愈大 能量损失愈多 局部阻力愈大 二 局部风阻在局部阻力计算式中 令 则有 式中Rl称为局部风阻 其单位为N s2 m8或kg m7 此式表明 在紊流条件下局部阻力也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 第四节矿井总风阻与矿井等积孔一 井巷阻力特性在紊流条件下 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均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 故可写成一般形式 h RQ2Pa 对于特定井巷 R为定值 用纵坐标表示通风阻力 或压力 横坐标表示通过风量 当风阻为R时 则每一风量Qi值 便有一阻力hi值与之对应 根据坐标点 Qi hi 即可画出一条抛物线 这条曲线就叫该井巷的阻力特性曲线 风阻R越大 曲线越陡 二 矿井总风阻从入风井口到主要通风机入口 把顺序连接的各段井巷的通风阻力累加起来 就得到矿井通风总阻力hRm 这就是井巷通风阻力的叠加原则 已知矿井通风总阻力hRm和矿井总风量Q 即可求得矿井总风阻 N s2 m8Rm是反映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一个指标 Rm越大 矿井通风越困难 三 矿井等积孔我国常用矿井等积孔作为衡量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指标 假定在无限空间有一薄壁 在薄壁上开一面积为A m2 的孔口 当孔口通过的风量等于矿井风量 且孔口两侧的风压差等于矿井通风阻力时 则孔口面积A称为该矿井的等积孔 设风流从I II 且无能量损失 则有 得 风流收缩处断面面积A2与孔口面积A之比称为收缩系数 由水力学可知 一般 0 65 故A2 0 65A 则v2 Q A2 Q 0 65A 代入上式后并整理得 取 1 2kg m3 则 因Rm h m 2 故有由此可见 A是Rm的函数 故可以表示矿井通风的难易程度 矿井等积孔分级标准 欧州共同体提出 矿井产量T 150万t a的矿井 必须满足A 5m2 矿井产量T在60 150万t a的矿井 必须满足A在4 5m2 矿井产量T 60万t a的矿井 必须满足A在3 4m2 美国规定 低瓦斯矿井 A 25 40英尺2 2 32 3 72m2 高瓦斯矿井 A 40 90英尺2 3 72 8 36m2 我国按等积孔大小确定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标准为 A 1m2 通风困难 A 2m2 通风容易 一般来说 如果矿井等积孔较大 风量足够 漏风不大 而且矿井调风比较容易 应属通风容易矿井 虽然矿井等积孔较大 如果矿井调风困难 应属通风困难矿井 虽然矿井等积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总聘用协议书
- 一级协议书是
- 2.1 大洲大洋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租房安全协议书范本
- 电动车车辆买卖协议书
- 2.1 走进微观世界 第1课时 说课稿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 第4课 心游画卷说课稿初中美术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下册-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
- Lesson 17 Who won说课稿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冀教版(一起)
- 焊工鉴定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 13《卖油翁》(说课稿)-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2024)
- 初中三年级全学期信息科技《认识物联网》教学课件
- 部编版初中语文《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公开课堂实录
- 2024-2029年中国司美格鲁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奥氮平氟西汀胶囊-药品解读
- 4D厨房区域区间管理责任卡
- 提高住院患者卒中知识知晓率
- 公司组织知识清单范例
- 烘焙类产品的特性及应用
- 第三章转录及转录调控
- GB/T 7193-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