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9 千年梦圆在今朝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9 千年梦圆在今朝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9 千年梦圆在今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1.“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基础达标1.词语天地。锲而( )( ) 坚持( )( ) 夜以( )( )积劳( )( ) ( )( )长逝 ( )( )早生2.火眼金睛。 协( ) 懈( ) 崭( ) 魄( ) 胁( ) 解( ) 暂( ) 瑰( )3.信手拈来。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地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震动)和(鼓舞 鼓励)。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 沉重)代价,(坚定 坚强)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 研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亮丽 绚丽)的曲线。4.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 )人们的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探索。 ( )有几代人的执着追求及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奋斗,( )中华民族的梦想在2003年10月15日成为了现实。 5.仿句练习例: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 , 。没有理想, , 。二、设问导读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一)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 、 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 的科学精神。(二)自主阅读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三)小组合作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四)课文拓展 阅读炎黄飞天梦,交流感受三、巩固练习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1. “一百一十多”是指 ,“三千多”是指 。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 2.读一读文中画线部分句子,这句话采用了 写作手法,写出了 四、拓展延伸中国迈向太空的“第一步”毕晓哲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我们满怀豪情、满怀喜悦,13亿中国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中国航天员走出飞船舱门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3年杨利伟首次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的历程镌刻下了中国人6次完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