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1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2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3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4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为什么而活着 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创设情境:利用下课时间播放韩磊演唱向天再借五百年歌曲。带领学生进入情境。2、教师导语:(时间:7:33,单项时间三分钟)我为什么而活着?(深沉的疑问口气) 古往今来,人们都曾经千万次追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而活着。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还有人皓首穷经,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而活着?我过去的活法给现在留下的是什么?我现在的活法给将来留下的是骄傲,是遗憾,还是悔恨?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今天这节课我想先听听大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你为什么而活着。(第一组右一排:理想、人生价值、做我想做的事情、体验各种感觉、开开心心过一生、亲人)教师:这几个同学告诉了我们她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总结一下无非两大类,一是为自己活着,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活着,二是为自己的亲人而活。确实如此,亲情曾经给予我们幸福和温暖,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其实人活者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超越自我,投向更广阔的目标的一种崇高的信仰。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一代伟大的思想文化巨人罗素她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他又是如何实现的。请大家将教材打开到页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二、朗读感知(目标时间:7点40,单项时间七分钟)教师: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下面我们请四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名顾丹阳、周舟、王驿、顾明辉四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诵读时要体味本文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得从容、激昂,读出他的执著追求,读出他的关切,读出他的无奈,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下面我们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预备齐三、分析文本(目标时间:7点55分,单项时间十五分钟)教师:【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和对照式四种】此时我们很容易看出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结构属于哪种类型?请个同学来说说看。(生:总分总)追问:请你给大家详细说说。学生:文章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观点: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然后具体说这三个方面,最后一段又是总结。所以,全文采用的结构是总分总。教师:当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我们问大家罗素为什么而活着简单啊。我们可以从哪里找答案(第一段)还可以从哪里找(中间三小节)我们知道罗素活着一是渴望爱情,二追求知识,三是同情苦难。那么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学生:有三个理由:爱情给作者带来狂喜,给作者解除孤寂,令作者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教师:【几个方面,哪些词告诉我们是三个方面,首先,其次,最后,抓住这些词我们就能全面地了解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罗素在这热情的歌颂爱情给自己的安慰,我们知道罗素的一生,不止爱过一个女性,也经历过几次婚姻的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他曾经这样说过: “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狭隘得多。”在他八十岁的时候,他和第三任妻子离婚,娶了一位大学教师,就是这个伊迪丝芬奇,这是罗素写给伊迪丝芬奇的一首情诗。(点击)读诗,从这首诗当中我们能读到罗素对于爱情的那份热烈与坦诚。教师:罗素为什么活着,他的第二个理由就是要追求知识。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学生:也是三个方面:人的心灵,星星为什么闪闪发亮,毕达哥拉斯是思想威力。教师:对。罗素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类的一切。第二个方面,说“星星为什么闪闪发亮”,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第三个方面,说“毕达哥拉斯是思想威力”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三大宗教、马列主义等。教师:爱默生曾经说过没有行动,思想永远不能成熟。罗素在知识领域的追求,他取得哪些成就?(请同学回答)老师也找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请一名同学读一下。学生:主要成就:1、二十世纪初,提出了震惊数学界的“罗素悖论”和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数学家2、阐释逻辑原子主义、中立一元为西方哲学某些流派开一代先河-哲学家3、1950年,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文学家教师:读到这里我们更弄不明白了,如果我们能获得象他那样的任何一项成就,我们会心满意足,死而无撼了,爱情他得到了,知识他得到了,他该是幸运幸福天堂里的人啊。可是为什么他说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想一想,作者一生的追求中哪一种是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知道答案的。(从书中找答案。)最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对整个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则把罗素带回尘世,带回现实,那么现实世界怎么样?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校园里享受幸福的学习生活时,却有很多的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正在遭受人生的不幸。(点击)饿战争他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他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点击)学生:(或者自己)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1955年初(83),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1964年,92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就在逝世的当天他还在为中东战争中被战争的痛苦所折磨的民众的生活而忧心忡忡。我们说罗素的这种追求让我们体会到一个思想家他的良知,一个伟大而崇高的情怀。我们可以这样说罗素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本文可以看作是罗素的生命宣言。其实古往今来中外许多的伟大的人士也是以这个作为他们共同的生活准则。在你们的印象中应该对这段话很熟悉,一起来回顾。(点击)学生:(齐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还说过这样的话:只为家庭活着,这是自私;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艾伯特史怀哲说过这样的话:人不能只为发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生的意义应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四、拓展教师:冰心老人这样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伟人给我们树立了楷模,那么平凡的我们也必须思考为何而活,请大家欣赏FLASH结合自己的实际,(给短暂的时间思考)谈谈你的看法。(曹会龙,张良善,)七、结束部分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罗素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我们比罗素再贪婪一些,我们向天再借五百年,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生:有饥饿的儿童 师:这样的世界令罗素怎么样? 生:痛苦。 师:于是罗素有什么想法? 生:“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罗素又“无能为力”,“自己也深受其害”。 师:是啊,罗素不仅仅是渴望“减轻这些不幸”,更是身体力行。下面我来读一则材料,看看罗素是怎么样同情人类不幸,保卫世界和平的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从事反战活动。他参加了禁止征兵协会,发表了一系列呼吁和平的演讲,对拒绝参加罪恶战争的人给予真诚帮助。1916年因为撰写反战传单被罚款100英镑,由于其拒付,法庭就拍卖了他在剑桥大学的图书作抵押。随后三一学院也解除了他的教职。1918年,他又给反战报纸写社论,因“侮辱同盟国”而被监禁个月。鉴于其名声,他被判决在布里克斯顿监狱中的一个小屋中写作和研究。战争结束后,罗素访问了苏联,会见了列宁、托洛茨基和高尔基,他对共产主义者信仰的目标表示同情,但也对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方式表示忧虑。1920年月,罗素访问了中国。他一贯同情被压迫民族。在英布战争中,他站在布尔人一边,为此他在英国贵族中极为孤立。 1953年,美国试验了一颗氢弹,这改变了他的政治观点。他主张与其打一场战争,毋宁在独裁下生活,表现了他对未来战争的担忧。1954年12月,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人类面临的危险的广播讲话,严厉谴责比基尼氢弹试验。1955年初,又起草并发表有各国科学家签名的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禁核声明。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参与了伦敦示威。后来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他极力呼吁美苏首脑举行高级会谈,避免战争。 罗素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直到1953年斯大林死去,他一直没有放松对苏联的批评。后来态度有所缓和。但在越南战争期间,他提供资金,组织了对美国领导人战争罪行的模拟裁判。由萨特和艾特克多伊彻主持的战争法庭于1967年月在斯德哥尔摩开庭,并对美国军队的活动提出详细公诉。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他作为一名国际和平战士,成为西方许多国家左派学生和群众的一面旗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