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物质及其变化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物质及其变化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物质及其变化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物质及其变化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物质及其变化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1 物质及其变化 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B . 浓盐酸的挥发C . 植物的光合作用D . 积沙成塔2. (2分)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 . 马踏飞燕(青铜器)B . 龙泉剑(铁器)C . 金缕衣D . 塑料器具3. (2分)(2016湖州)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B . 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C .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而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 . 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4. (2分)生活处处是科学,在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天然气燃烧 B . 铜器锈蚀 C . 风力发电 D . 葡萄酿酒 5. (2分)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A . 紫色石蕊试液B . 氯化钡溶液C . 酚酞试液D . 氢氧化钠溶液6. (2分)读下列短文,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内。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稍轻;氮气在1.01105帕,195.8时,会变成雪状固体;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氮气可用于合成氨;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氧气合成氨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7. (2分)(2012宁波)今年5月,广州某果蔬批发市场检出来自某地的“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这些属于甲醛的_性质。(2)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应减少可能由甲醛带来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二、 中档题 (共8题;共19分)8. (2分)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作溶剂B . 电解水获得氢气C . 水力发电D . 水作冷却剂9. (2分)家庭生活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碳酸氢铵保存时逐渐减少B . 葡萄糖氧化C . 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D . 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10. (2分)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通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液态氧,然后汽化成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过程为物理变化B . 液氧变成氧气时氧分子的体积变大C . 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D . 所得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1. (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B . 葡萄酿成酒C . 海水晒盐D . 米饭变馊12. (2分)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沸点:液氮液氧B . 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C . 密度:空气氧气D . 二氧化碳的含量:吸入空气人体呼出气体13.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水结冰B . 白酒挥发C . 饭菜变馊D . 玻璃杯打碎14. (4分)工业上用_的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_变化;而实验室通常可在二氧化锰存在下加热_制氧气,这种变化属于_变化 15. (3分)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的目的是_;(2)铝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 ;(3)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三、 拓展题 (共1题;共3分)16. (3分)丁酸乙脂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其密度为0. 87g/cm3,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现取11.6g丁酸乙脂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产生26.4gCO2和10.8gH20。 (1)含有丁酸乙脂的物品应远离火源。若丁酸乙脂燃烧,_(填“能”或 “不能”)用水来灭火。 (2)丁酸乙脂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属于_性质。 (3)丁酸乙脂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