⒃劳动最光荣_第1页
⒃劳动最光荣_第2页
⒃劳动最光荣_第3页
⒃劳动最光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劳动节的经历1918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传单。1920年5月1日,中国首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2.关于劳动的故事 乌鸦兄弟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巢里。有一天,巢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巢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结果,巢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蜗牛搬家蜗牛住在水池边的石缝里,周围光秃秃的连个遮拦也没有,每天饱受风吹日晒之苦,只有阴天下雨时,他才从壳子里探出身子喘口舒服气。一天,蜻蜓和蚂蚁来看蜗牛。蜻蜓说:“前边小土冈子上是个好地方,那儿有密密的树林,有鲜花野果,林中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蚂蚁说:“我们和蜜蜂、蝴蝶、青蛙、蚯蚓都住在那里,蜜蜂采蜜,蚯蚓翻松泥土,蝴蝶传播花粉,大家快活极了!”蜗牛送走了蜻蜓和蚂蚁,心里很兴奋。它没想到,就在前边不远的土冈上竟是个好地方;也没想到蜻蜓他们过得那么快乐。蜗牛打定主意,决心搬到小土冈上去住。过了两天,蜜蜂来帮蜗牛搬家。蜗牛看看头上的太阳,犹豫地说:“今天不能搬,不然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死的!”又过了两天,蝴蝶来帮蜗牛搬家,蜗牛看看外面刮着风,就说:“今天我不能搬,我这细皮嫩肉,禁不起风沙吹打!”又过了两天,青蛙来帮蜗牛搬家。这天下着蒙蒙小雨,既没有太阳又没有风沙,可是蜗牛说:“今天我不能搬家,天潮地滑,土冈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来帮蜗牛搬家了。蜗牛的家始终没有搬成,但是他有时冲着小土冈张望。低声叹息道:“只怪我身体不好,要不然这时我也在那边过着愉快的生活了。”3.勤劳的朱德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他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妈妈做事,每当放学回家,他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然后就帮助妈妈去挑水或放牛。农忙的时候,朱德便整天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朱德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母亲给了我一个勤劳的习惯。这个勤劳的习惯使我拥有了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和经验。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劳累,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因此取得了巨大的胜利。”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江西德安人,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78、1979、1989年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1973年优选出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二号。攻克育种关后,使我国1976年至1987年累计种植面积达11亿亩,增产稻谷500多亿公斤。2018年袁隆平团队在迪拜沙漠地区的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阶段性成功,将在中东及北非地区推广。多年来,他致力于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多项国家级和世界级科研成果,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5.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张海迪,山东济南人。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1983年,她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常说:“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她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顽强的精神,成为了80年代青年人争相学习的楷模。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是:“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2000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当有记者问她:“如果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你会写些什么?”张海迪自信地说:“我会这么写,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6.踏实和勤奋的屠呦呦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或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更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那么,一个她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与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夺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释。7.劳动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是人的第一需求。尊重劳动人民,能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并获得劳动方面的表扬和奖励。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8.名言名句(1)劳动最光荣,勤奋出智慧。 谚语(2)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是人的第一需求。 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