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教案次页(-(2)_第1页
《针灸学》教案次页(-(2)_第2页
《针灸学》教案次页(-(2)_第3页
《针灸学》教案次页(-(2)_第4页
《针灸学》教案次页(-(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教案次页 注:教案次页按每一讲次准备基本情况:讲次:第12周/ 第12次内容:治疗各论;头面躯体痛证 头痛、面痛、漏肩风学时:3学时章节: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教具:Powerpoint、照片、挂图、动画、录像等。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熟悉内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概念、病因病机,了解内容:针灸治疗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现代研究进展。教学要点:重点:头痛、面痛、漏肩风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处方、配穴。难点: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拓展:头痛、面痛、漏肩风的现代临床针灸治疗案例。激趣:古代关于头痛、面痛、漏肩风的医案。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录像、照片、挂图、幻灯等教学方法,展示头痛、面痛、漏肩风的针灸治疗原则、配穴处方等。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 头痛 40min二 面痛 35min三 漏肩风 40四 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5 min课后作业: 1头痛的经络辨证的要点是什么?2面痛治疗中应用哪些针刺手法?3漏肩风的针灸治疗原则是什么? 4. 预习下次课内容: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 肘劳腰痛 痹证教研室主任意见: 课后总结:针灸学讲稿下篇 针灸应用第七章 治疗各论头 痛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二、病因病机1.外感邪袭三阳,上扰清空 情志失调肝郁化火,肝阳上亢2.内伤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痰上蒙 气血亏虚,不能上荣 久病体虚 肾水不足,脑海失养3.外伤络脉瘀阻,气血不畅 三、辨证:1.外感头痛:(1)风寒(2)风热(3)风湿2.内伤头痛(1)肝阳上亢(2)肾虚(3)血虚(4)痰浊(5)瘀血要点:1.辨内伤、外感:2.辨证候虚实:3.辨头痛部位四、治疗1.基本治疗(1)外感头痛治法:主穴:配穴:操作:方义: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处方:巅顶部:百会、通天、行间、阿是、前顶、太冲前头部:上星、头维、合谷、阿是、阳白 侧头部:率谷、太阳、侠溪、阿是、风池、外关后头部:后顶、天柱、昆仑、阿是、风府(2)内伤头痛j 实证:治法:主穴:配穴:方义:操作:k虚证:治法:主穴:配穴:方义:操作:2.其他治疗五、按语1.针刺对头痛疗效评价:2.查明原因,治疗原发病:面 痛一、概述面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面部(眼、面颊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二、病因病机1.中医认识:2.现代医学认识:三、辨证:主症四、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主穴:配穴:操作:方义;临 床 治 疗 方法按疼痛部位,结合辨证用穴。第一支痛: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头维第二支痛:四白、颧髎、下关、迎香、第三支痛:下关、 颊车、夹承浆、大迎2.其他治疗(1)耳针法(2)刺络拔罐法(3)皮肤针法五、按语1.影响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因素2.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评价漏 肩 风一、 概述漏肩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好发年龄5060岁,女性多于男性,(3:1),左侧多于右侧,少数病例两侧同时罹患。 西医认为: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慢性退行性改变,多继发于肱二头肌腱腱鞘炎,冈上肌炎或肩峰下滑馕炎。某些与感染病灶或内分泌功能有关。 西医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有人将此症命名为肩部肌肉筋膜症候群。二、病因病机1.西医病因1)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结缔组织、肌筋膜的退行性病变2)颈椎变性及不稳定3)肺结核及胃肠或颜面疾患而引起的关联痛4)高血压及代谢性疾患,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充血和异常紧张。5)交感神经过渡紧张型者2.中医病因病机病位:肩部的经脉和经筋病机: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三、辨证主症 :1.疼痛 2.功能活动受限 早期以疼痛为主,功能活动尚可。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疼痛反而减轻。分度:1)轻度2)中度3)重度1)手太阴经证:疼痛主要在肩关节及手臂内前侧。2)手太阳经证:疼痛以肩后肩胛及为主。3)手阳明经证:疼痛以肩前部为主。4)手少阳经证:疼痛以肩外侧为主。四、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主穴配穴操作方义临床分型治疗:1)手太阴经证:肩髃、肩前、天府、尺泽、手三里、太渊。2)手太阳经证:臑俞、天宗、臑会、天井、支正、后溪。3)手阳明经证: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4)手少阳经证:手三里、 外关。临床选穴方法:1)近部:肩三针2)辨经与远近结合:手太阴:近:鱼际。远:三阴交、悬钟 手阳明:近:合谷。远:条口、承山。 手少阳:近:中渚。远:少泽、听宫。3)五输之“输穴”(“输主体重节通”“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手太阴:太渊手阳明:二间手少阳:中渚4)经验用穴:肩痛穴、中平、颈中。2.其他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