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的56种写法_第1页
七绝的56种写法_第2页
七绝的56种写法_第3页
七绝的56种写法_第4页
七绝的56种写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绝的56种写法第一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春到千花绽艳姿,伏天戏水乐滋滋。秋凉冬冷蚊蝇少,却恋伏天戏水时。第二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一字多重。冬日观梅更喜梅,养梅需要细栽培。梅花绽放春将至,瑞雪飘飘梅伴随。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她。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取自民间流传的一首老诗。作者不详。新韵。笑拗松救)。第三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诗山耸立远天涯,望断天涯宏志加。已觅极峰崎曲径,极峰还要苦攀爬。第四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诗海无涯苦作舟,仄平韵里孕风流。谦虚勤奋高楼上,更有高楼在上头。第五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去岁中秋学友逢,诚心祝愿感情浓。今年相约重新聚,可惜中秋无友踪。第6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前年网络遇伊人,作赋谈诗联系频。今日空间多走访,一天不见似三春。第7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无虑儿时自在闲,上学习字总觉难。如今已过三十后,才懂当年日子甜。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好汉空提往日骄,风云叱咤任逍遥。只今唯有英雄气,坐看新人来弄潮。第9法: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四十不惑正当年,工作家庭随愿还。好友同学如相问,多亏往日遇师贤!第10法: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绵绵白绢铺原野,素裹银装天地间,借问梅花何作伍,白郎不嫁再无攀。(白郎指雪)。第11法:第三句亦用“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好诗妙对网屏栽,词友诗朋喜乐哉。试问空间题字客,几人不是爱文才。第12法: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儿女求知接送忙,供应高校费饥荒。何年操就儿孙事,高枕无忧福寿康。第13法: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学生毕业觅差忙,父母无权心脑伤。鸿雁不知何处去,欲流心泪费思量。第14法: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枉法贪赃混蛋官,酒山肉海腹便便。如何流落狱中客,原是东窗事已翻。第15法: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钓鱼宝岛属中华,入海咽喉唯有它。海产原油多益善,如何容忍外人挖。第16法: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你在东来我居西,亲情骨肉两分离。何如两岸归一统,老幼团圆长相依。第17法: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秋末娇燕向南飞,余音贯耳绕梁回。不知今日离别后,更待何时再相随。第18法: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钓岛纷争烦我心,日倭本性掠夺侵。不知谁肯驱敌寇,陆海空军亮剑魂!第19法: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蜜蜂追马闻花香,花落桃园遍地红。不知为甚群蜂舞,香气携于花苑中。第20法:“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蚍蜉撼树(新韵)和平共处普天和,侵略从来惹祸多。日寇不知前日错,钓鱼宝岛岂容剥。第21法: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雪梅情*新韵*梅披白雪寂无声,素裹银装绿色空。只待春来新蕾孕,不知花绽为谁红。第22法: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无”、“几”等字。诉心声*新韵*微博之上诉心声,披露真情鸣不平,但使官人无腐败,不知自己语威轻。第23法: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挚友难寻一纸清词寄素心,心声单向友人吟。不知多少擦肩客。长久相交剩几人?第24法: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长途跋涉日西斜,辘辘饥肠昏眼花。忽见桥头标酒帜,知是酒馆权为家。第25法: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珍惜人生*人生百岁也还终,利禄功名本属空。不及离离原上草,春风过后又葱葱。第26法: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春夏秋天赏百花,袭人香气满山涯。鲜花不及青松翠,傲雪迎霜冬令华。第27法: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夫妻情深世界斑斓谨慎行,野花野草向财生。暂时孽缘深千丈,不比夫妻长久情。第28法: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驴友情驴友蒙山观景行,松青柏翠古楼亭。竹林喜鹊歌还舞,景色不如人意情。第29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斥日寇*钓岛从来我主权,日倭贼寇太贪婪。分明无理来侵犯,二战亡国怎忘完?第30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打日本清朝软弱太无能,世界八国挑战争。倭寇重温昔日梦,分明找打罪不轻!第31法: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心愿*久晴无雨敬青天,民众祈求雨救干。一种行为心两愿,机主盼旱好赚钱。第32法:“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昔日雷锋遍宇中,今观翁倒绕开行。欲帮一种心矛盾,反咬伊人诉不清。第33法: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浚河之上架宽桥,无阻通行流似潮。犹记当年桥破窄,几多过客被冲消。第34法: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赌博成瘾不由衷,贪小便宜家当空。莫向牌桌前面靠,唱歌跳舞乐融融。第35法:“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昔日为官肆意行,忘乎所以乱钢绳。锒铛入狱谁来怨,莫怪公安法不容。第36法: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学子读书用苦功,哪曾容尔一时松。不须游遍全球地,一切全包经卷中。第37法: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某处村官上任来,全家住进二楼台。村民指点低声语,全靠横收房改财。第38法:“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狼羊河岸同流饮,脏水竟然向上回。赖说羔羊难辩解,想餐羊肉罪名堆。第39法: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六十花甲退休身,忙碌公差过眼云。早起闲来无个事,公园散步觅开心。第40法: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相互缠绵恋爱长,如胶似蜜意茫茫。无端鸡叫睁双目,惊碎桃花痴梦香。第41法: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秋末冬初菊自香,百花开后我才芳。无情最是飘飘雪,催败娇颜抱顶伤。第42法:“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学习上进趁年轻,到老安心福寿宁。最是三十活力旺,骋驰南北与西东。第43法: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贪官处世为人莫太贪,小蛇吞象不安然。纵然豪取十多亿,犯案蹲监一命完。第44法:“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浪费婚宴一桌八百元,酒山肉海磊成山。佳宾总有三斤量,才用杯盘一点尖。第45法:“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咏菊笑脸娇姿压众芳,百花开后我才张。忽然一日天飘雪,纵死犹存枝顶香。第46法: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敬老日月如梭荏苒急,别嫌老者泪鼻滴。人生短暂如春梦,少壮何愁到古稀。第47法: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松柏春温万物竞芳芬,冬冷千花无绿茵。独有山间松柏翠,年年照样色常新。第48法:“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诗书继世长唐宋名篇万古芳,仄平格律韵悠扬,诗仙词圣随云去,只有文章永放香。第49法: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反腐当习毛润之,无一失业稳安时,自从秋后清查账,公共钱财不少丝。第50法: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雪飘遍野路溜滑,不少行人跟斗趴。好是跑鞋穿脚上,步行稳健好回家。第51法: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祈盼*人海茫茫贫富殊,何时民众共清福。若为腰裹千千万,定让一人穷苦无。第52法: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天宝梨花*天宝梨花引客来,漫山遍野似银白。等闲再上峰尖望,心旷神怡悠乐哉。第53法: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瑞雪兆丰年年前瑞雪赛鹅毛,好比银蝶降碧霄。正是腊梅新蕊绽,笑迎新岁更妖娆。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如元杨维桢张士诚席上作:“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如此江山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清孙原湘题扇:“月光到地白于雪,花气上天香作云。如此乾坤如此夜,不知何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