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歌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唐诗歌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唐诗歌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唐诗歌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唐诗歌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中唐诗歌 1 中唐诗歌可为前后两期 大历至贞元年间出现了韦应物 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 元结 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 以及以钱起 卢纶等 大历十才子 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 贞元以后出现了以元稹 白居易为代表 张籍 王建 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 出现了以韩愈 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 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 此外 刘禹锡 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 2 第一节大历诗风 从杜甫去世到白居易等人的崛起 唐诗出现了一个低谷 文学史上称之为 大历诗风 主要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他们的诗歌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 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 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这个时期的诗人以韦应物 刘长卿和 大历十才子 为主 他们的诗歌词语 往往带有凄清 寒冷 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通过象征性和描述性两种意象类型 表达寂寞冷落的情思 3 一 刘长卿和韦应物 1 刘长卿诗歌总是渗透着孤寂冷漠 愁苦失意的心态 诗中经常运用 孤城 孤舟 独鸟 归鸟 秋风 落日 等意象 他的诗歌风格清雅 体物精细 语言省净 意境幽远 丰韵情调颇近王维 孟浩然 刘长卿擅长近体 尤工五律 五绝 曾自誉为 五言长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4 2 韦应物早年生活放浪 负侠任气 后经历了 安史之乱 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 早期写过一些昂扬向上 意气风发的作品 带有盛唐诗歌的遗风余韵 后期也有关注现实 反映民生疾苦 指斥时政的诗歌 但其诗歌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田园诗 这类诗歌风格高雅简淡 情趣闲适 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受到陶渊明 大小谢和王 孟的影响 其诗以五言最佳 白居易曾评论说 其五言诗 又高雅闲淡 自成一家之体 与元九书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行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5 二 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1 大历十才子 卢纶 吉中孚 韩翃 钱起 司空曙 苗发 崔峒 耿湋 夏侯审 李端 新唐书 卢纶传 他们的诗多是唱和应制 题赠送别之作 多以歌颂升平 吟咏山水 称道隐逸为主题 也有一些边塞题材的诗歌 他们的诗歌有着比较一致的特色 就是由盛唐诗歌的浑厚雄放转向了工巧细腻 诗歌风格清雅淡远 意境清幽 刘熙载说 王 孟及大历十才子皆清雅 艺概 诗概 但其诗歌过于讲究技巧 注重形式 已无盛唐的浑厚气象 6 韩翃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钱起 省试湘灵鼓瑟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卿宿别 故人江海别 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 相悲各问年 李端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愁心一倍长离忧 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 楚天凉雨在孤舟 别恨转深何处写 前程唯有一登楼 7 2 李益中唐前期最著名的边塞诗人 他的诗歌受盛唐气象的沾溉 也有时代的悲凉伤感的情调 其诗众体皆有佳作 而尤以七言绝句最佳 明人胡应麟说 七言绝 开元之下 便当以李益为第一 如 夜上西城 从军 北征 受降 春夜闻笛 诸篇 皆可与太白 龙标竞爽 非中唐所得有也 诗薮 内编 卷六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江南词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8 第二节韩孟诗派 一 韩愈古文运动的领袖 在革新文风的同时 也致力于诗歌的革新 他极力推崇陈子昂 李白 杜甫的诗歌 意欲纠正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继承李 杜的基础上 勇于创新 自成一家 并开辟了以奇崛险怪为特色的新诗派 山石 升堂坐阶新雨足 芭蕉叶大支子肥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君歌且休听我歌 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 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 举颈遥相望 9 二 孟郊和贾岛1 孟郊孟郊仕途坎坷 家境贫寒 因此有些诗歌能够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 对百姓的贫苦充满了同情 更多的诗歌是抨击世道的昏暗 抒写自己的贫寒与愤懑 此外 还有一些描写骨肉亲情的诗歌 孟郊的诗风与韩愈接近 也有奇崛险怪的风格 韩愈称赞孟郊诗 横空盘硬语 妥帖力排奡 荐士 但孟郊的气度和才力不及韩愈 又因仕途坎坷 家境贫寒创作心态也不一样 所以他的诗歌在奇崛险怪之中带有幽僻清寒 凄凉苦涩的情调 新唐书 孟郊传 所说 思苦奇涩 就是对其诗风的评价 10 2 贾岛贾岛出身寒微 早年栖身佛门 后还俗 曾任长江主薄 一生安于寂寞的生活境遇 贾岛与孟郊齐名 均以苦吟著称 成就不及孟郊 苏轼以 郊寒岛瘦 祭柳子玉文 评价二人的诗风 其诗题材内容比较狭窄 多写个人孤寂的生活与情感 以及与朋友的交往 常常以枯冷萧瑟的景象抒写孤寂凄清的心境 贾岛诗以五律著称 在描写物象与抒情上都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技巧 意境凄清而优美 在艺术上最著称的就是苦吟与字句的推敲琢磨 譬如关于 题李凝幽居 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的 推敲 传说 以及自言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送无可上人 诗注 都反映了他的苦吟和锻炼字句的艺术风貌 所以其诗锤炼出了象 秋风吹渭水 落叶满长安 忆江上吴处士 长江人钓月 旷野火烧风 寄朱锡珪 那样的佳句 但其诗 诚有警句 视其全篇 意思殊馁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 11 第三节李贺 1 出身皇族 但家族没落生活贫寒 他的诗歌体现了清高与失落 抱负远大与怀才不遇等各种思想情怀的交织 其诗歌有针砭讽刺现实 关怀民生疾苦的 如 荣华乐 猛虎行 吕将军歌 老夫采玉歌 感讽 五首之一 等 有表现抱负 渴望建功立业 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的 如 南园 十三首之五 秦光禄北征 雁门太守行 马诗 二十三首之五 等 但更多的则是抒写人生的痛苦和生命的短暂 发泄愤懑和牢骚 如 秋来 开愁歌 浩歌 致酒行 等 此外 还有一些妇女题材的闺怨 恋情诗等 12 2 艺术特色极具个性特征和富有创造力 幽峭冷艳 奇诡怪诞 想象奇特 创造出了许多荒诞怪异的意象 构思与结构上极具特色 语言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13 第四节刘禹锡和柳宗元 一 刘禹锡1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曾被贬谪二十余年 所以讽刺批评时政和抒发怨愤之情成为其诗歌的主要内容 其诗歌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政治讽刺诗 如 戏赠看花诸君子 再游玄都观 飞鸢操 聚蚊谣 等 或托讽禽鸟 或寄情草 现了对权奸们的讽刺和蔑视 以及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神 二是咏史怀古诗 在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中 寄寓着人生的悲情及对历史的思考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学习民歌的创作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14 2 艺术特色刘禹锡的诗歌风格除学习民歌的创作体现了清新自然 活泼开朗外 其它作品基本上体现了沉雄俊爽 豪迈昂扬的风格 其诗被白居易誉为 诗豪 刘白唱和集解 1 其诗在悲凉的色彩常常透视着昂扬的精神 如 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 在 巴山楚水凄凉地 的长期贬谪中 仍吟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诗句 悲凉沉郁中仍见豪放俊爽 2 其诗歌善用比兴寄托 3 其民歌体作品 意境优美 情思婉转 语言清丽 音韵和谐 既有民歌的朴素自然又有文人的细腻精巧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 他的七律 七绝成就最高 七律苍劲浑厚 气韵沉雄 七绝精炼警策 寓意深长 15 二 柳宗元1 柳宗元也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也曾被长期贬谪 柳诗大部分是被贬期间的作品 其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关注和反映现实的作品 如 田家 三首是一组描写农民生活景况的诗歌 韦道安 歌颂为民除害的英雄 笼鹰词 咏史 或托物 或咏史以讽刺现实 这类诗歌现实性强 体现了诗人 辅时及物 利安元元 的思想情怀 二是抒写悲愤情怀的作品 如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予同迁见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行路难 等 这类诗歌多写于被贬之后 多抒发被贬的抑郁之情 也体现了其诗歌的基本的艺术风格 三是山水诗 如 南涧中题 江雪 渔翁 等均为名作 这类诗歌寄情山水 在忧苦中抒写着淡泊的情怀 16 2 艺术特色悲凉而沉重 淡泊而简古 1 善于写景抒情 多以凄冷的景致抒写忧郁之情 经常使用如 残月 枯桐 孤舟 寒江 寒花 寒月 寒藻 霜露 黄叶 幽谷 等色彩清冷的意象 也常常出现如 寂寞 愁思 愁肠 别泪 残魂 凄凄 等直接表情的词语 创造出了物境与情意相映相生的凄清哀怨的意境 2 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 3 山水诗独具特色 表现出清新自然 淡泊雅致的艺术风格 而且构思精巧 语言平实 情致悠闲 意境旷远 17 第七章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新乐府运动一 新乐府与原有乐府诗的区别 1 用新题2 写实事3 不入乐二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兴起于贞元 元和年间 以白居易 元稹为主要的倡导者 新乐府运动反映现实生活 关注民生 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18 三 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纲领白居易 与元九书 新乐府序 策林 1 诗歌应植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 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 文章合为时而着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为君 为臣 为民 为物 为事而作 不为文而作 新乐府序 唯歌生民病 寄唐生 2 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强调诗歌对现实的 美刺 作用和社会教化的功能 要求诗歌要干预现实生活 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 与元九书 3 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为内容服务 反对单纯追求形式 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 诗者 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 与元九书 不求宫律高 不务文字奇 寄唐生 尚质抑淫 着诚去伪 策林 19 第二节白居易一 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以元和十年被贬江州为界 分前后两期 前期 44岁前 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中等地 后 十年之间 三登科第 历任周至尉 左拾遗 京兆府户曹参军 太子左赞善大夫等职 此间他思想以儒家的仁政 民本思想和 兼济天下 的人生理想为主 他的 策林 和讽喻诗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思想 后期 44岁后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 先后任过忠州 杭州 苏州刺史 文宗先后任过太子宾客 河南尹 刑部尚书等职 此间他选择了亦仕亦隐的道路 其思想兼取儒家的 独善其身 和道家的明哲保身及佛家的 四大皆空 这一时期写了大量的闲适诗和感伤诗 20 二 白居易诗歌的内容1 讽谕诗 秦中吟 新乐府 1 揭露和讽刺统治者对老百姓的巧取豪夺 买花 杜陵叟 卖炭翁 2 同情下层百姓的贫困生活 采地黄者 3 反对扩边战争 宣扬爱国主义思想 新丰折臂翁 一肢虽废一身全 痛不眠 终不悔 4 反映妇女的悲惨命运 井底引银瓶 寄言痴小人家女 慎勿将身轻许人 21 2 感伤诗此类诗是感于一时一事而作 代表作为 长恨歌 和 琵琶行 两诗都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以叙事为线索并穿插着抒情 两诗情节曲折 叙事详尽 描写细腻 语言精美流利 音韵和谐 婉转动人 善于渲染气氛 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 闲适诗和杂律诗 二类诗数量最多 或是抒写恬静闲适的生活情趣 或是写景抒情 或是赠答唱和之作 其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逊于前两类 但其中也有些写景抒情的名篇 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暮江吟 钱塘湖春行 等 艺术价值较高 22 第三节新乐府运动的其它参加者一 元结和顾况元结 顾况是元稹 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主张继承国风和汉魏乐府的创作精神 元结 系乐府 12首 舂陵行 贼退示官吏 顾况 囝 弃妇词 二 张籍和王建他们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新乐府创作的诗人 世称 张王乐府 张籍的乐府诗取材广泛 以俗言写俗事 然能够深入浅出 也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 王建的乐府诗风格与张籍相近 然取材更为广泛 在通俗浅易之中笔法更细致 显得更含蓄婉曲 心理刻画也更细腻 他们的诗歌对取向质实通俗的新乐府创作有一定的贡献 对元稹 白居易有着直接的影响 23 野老歌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 宫词王建树头树底觅残红 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 错教人恨五更风 24 三 元稹元稹与白居易同是倡导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 文学主张也基本相同 元稹也是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的贡献者之一 他的 乐府古题序 进诗状 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等 都是其重要诗论著作 元稹的诗歌成就主要体现在乐府诗和艳情诗 悼亡诗上 其乐府诗关注现实和民生 对社会问题的反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也具有比较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25 第八章古文运动和韩愈 柳宗元的散文 第一节古文运动一 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1 政治改革与文体的革新2 文学发展的自身原因3 韩 柳的理论和实践二 古文和唐代古文运动 古文 是与骈文相对的散体文章 古文 概念的明确提出是盛唐的萧颖士和中唐的韩愈 所谓 古文 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 唐人学习这种散文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这种散文形式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唐代古文运动是韩愈 柳宗元领导的一次散文革新运动 它针对南北朝以来骈文创作的浮艳空洞的流弊 以恢复孔孟儒学为号召 以学习先秦两汉散文为目标 在文体 文风和文学语言诸方面进行变革 26 三 古文运动的理论纲领1 文道结合 文以载道2 不平则鸣3 强调作家品格修养4 培养青年作家5 文体革新四 古文运动的成就1 培养青年作家2 创造新的创作方式3 扩大写作体裁4 动摇了骈文的地位 使散文走向繁荣发展 27 第二节韩愈的散文一 韩愈散文的分类和思想内容韩愈的散文创作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其文章大体上可分为论说文 记叙文 抒情文三大类 1 论说文 其论说文有哲学论文 政治论文 文学论文 哲学论文主要是宣扬儒家的哲学思想 如 原道 原性 原人 等 体现了他的道统观念 政论散文主要是针对社会的现实问题而作 如 原毁 师说 进学解 论佛骨表 讳辩 诤臣论 等 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思考 文学论文主要是针对古文运动的理论和创作问题 所写的书 序之类的文章 如 答李翊书 答刘正夫书 送孟东野序 等 体现了他的文学思想 28 2 记叙文 分为传记文和碑志文 张中丞传后叙 毛颖传 柳子厚墓志铭 等 这类作品叙事状物生动形象 也常杂以议论抒情 笔法灵活自如 3 抒情文 祭十二郎文 送孟东野序 写得情真意切 极为生动感人 二 艺术成就1 观点鲜明2 感情浓烈3 风格雄奇奔放4 语言精练 29 第三节柳宗元的散文一 柳宗元的思想1 儒家思想2 先进的地主阶级改革观念3 朴素的唯物主义者4 揭示现实 为老百姓着想5 后期信佛二 散文1 政论文 捕蛇者说 封建论 30 2 寓言小品 三诫 黔之驴 临江之糜 永某氏之鼠 蝜蝂传 3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袁家渴记 4 传记散文 童区寄传 梓人传 31 第九章唐代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唐代传奇一 什么是传奇唐代人用文言文所写的短篇小说裴鉶有一本小说名为 传奇 传奇因此得名专写奇人奇事二 产生原因1 社会安定 经济繁荣2 唐代科举考试中行卷和温卷的盛行3 文学的自身发展4 各种艺术门类的交融 32 三 特点1 篇幅长2 情节曲折3 人物形象丰满4 倾向于写人间之事5 是有意识的创作四 发展概况1 盛唐初期兴起 王度 古镜记 张鷟 游仙窟 2 中唐时期鼎盛 双笔双璧 白行简 李娃传 蒋防 霍小玉传 3 晚唐时期衰亡 牛僧儒 玄怪录 薛用弱 集异记 33 五 内容1 神怪故事 李朝威 柳毅传 2 爱情故事 白行简 李娃传 蒋防 霍小玉传 元稹 莺莺传 3 豪侠故事 杜光庭 虬髯客传 4 历史故事 陈鸿 长恨歌传 六 艺术成就1 人物形象丰满 情节曲折2 语言生动传神3 结构严谨 34 第二节俗讲与变文俗讲 佛家讲经 因听讲者不同 有僧讲和俗讲之别 俗讲乃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佛家教义 悦俗邀布施 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 讲经文 俗讲的底本 就是讲经文 都是散韵结合 说唱兼行 变文 简称 变 即转变的底本 一般说唱相间 散韵组合演述故事 说白与吟唱转换时 每有习用的过阶语作提示 有的变文演出 或辅以图画 35 第十章晚唐诗文 第一节杜牧一 杜牧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牧与李商隐被称为 小李杜 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最高的作家 杜牧的诗歌主要可分为三类 1 咏史诗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后庭花 2 抒情写景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6 3 宫怨诗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