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 1 发病率 据统计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一到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发病率会不断地上升 主要原因有 1 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糖尿病及高血压 痛风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地升高 2 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 导致如肾结石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上升 3 药品的使用的不规范也是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原因4 人口的老龄化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 各种对肾脏损害的因素最终会导致肾功能损伤的机率也就越高 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将成不断上升的趋势 2 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严重阶段 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 由于肾脏纤维化 肾脏基本生理功能进行性减退或丧失而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潴留 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失调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最后导致全身各系统的损伤 3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最终均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4 三大因素 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病变尿路梗阻性肾病 5 原发性肾脏疾病 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肾小管间质疾病 遗传性肾病 多囊肾 海绵肾 6 继发性肾脏病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紫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乙肝及丙肝相关性肾病痛风性肾病血管炎相关肾病止痛剂肾病以及各种药物和重金属中毒引进的肾病 肾结核 艾滋病肾脏损伤 7 尿路梗阻性肾病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前列腺肥大神经性膀胱炎膀胱输尿管返流和尿道狭窄等病变 8 总而言之 慢性肾衰 通俗地讲就是这些原发和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 如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尿酸性肾病 狼疮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等 发展到后期阶段 所引起的肾功能的衰退 随着肾脏疾病的进展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 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有效地排出体外 使人体的内环境发生了紊乱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如水肿 血压升高 贫血 夜尿增加 恶心呕吐 口中尿臭味 气短 心悸 皮肤瘙痒 手足抽筋等等 这就是肾衰竭 9 临床上 我们通常采用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来评价一个人的肾功能状况 相对于急性肾衰 慢性肾衰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进程 临床症状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 或仅仅表现为原有的肾脏病的一些症状 容易被忽略 以至于不少病人发现时已到了尿毒症阶段 10 临床分期 根据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 可以将慢性肾衰分为以下四期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11 肾功能代偿期 假设一个人肾功能正常时的肾小球滤过率 GFR 是100 则肾功能代偿期GFR仅为正常的35 50 这一时期临床上一般无肾衰竭的症状 而以原有肾脏病所表现的症状为主 血肌酐在正常范围 12 肾功能失代偿期 是肾衰竭的早期 当GFR减少到正常的21 35 血肌酐高于正常值 低于450 mol L时即为肾功能失代偿期 通常临床也无明显症状 仅表现为多尿和夜尿 并可有轻度贫血 13 肾功能衰竭期 当GFR减少至正常的11 20 血肌酐为451 707 mol L时是肾功能衰竭期 这时患者往往贫血症状较明显 并出现水肿 电解质的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钙血症 高磷血症等 可有胃肠道 不思饮食 恶心呕吐 心血管 胸闷 心悸 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神识的改变 14 尿毒症期 是肾衰竭的晚期 当GFR降至正常的10 以下 血肌酐高于707 mol L时即为尿毒症期 这时患者临床出现明显的尿毒症证候群 胃肠道 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更加突出 水 电解质严重失调 和明显的酸中毒的症状 15 西医治疗现状 目前西医对慢性肾衰的治疗主要采取限制蛋白质摄入 在疾病的早期积极治疗引起肾功能衰退的原有肾脏病 控制血压 控制代谢紊乱 维持体内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 纠正贫血 防治感染等方法 目的在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但慢性肾衰它的病情本身是呈进行性发展的 最终将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需要肾替代治疗 16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优势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优势就在于它是通过辨证论治 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以维护肾气 通下泄浊 活血化瘀 从而达到延缓肾功能衰退进程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17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基本原则 中医认为 慢性肾衰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 所谓本虚指的是脏腑虚损 特别是脾肾两脏的虚损 标实指的是因为脏腑虚损 气化功能障碍 所引起的湿浊之邪潴留于体内 所以 我们对慢性肾衰的治疗原则是既要扶助正气 同时又要化湿泄浊以排除体内的毒素 在具体辨证时就要辨清是哪些脏腑的虚损 属气虚 血虚 还是阴虚或阳虚 除湿浊之邪外 是否兼有湿热 外感 肝阳 瘀血等病理因素 在上述辨证的基础上进行处方用药 使治疗更具个体化 而不是所有人千篇一律地用一张处方 18 内外合治 中医还强调内外合治 即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 配合灌肠疗法 药浴疗法 敷贴疗法 或静脉输注具有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补益气阴功效的中药制剂等等 通过多途径给药的方式来调节肾血流 扶助正气 祛邪排毒 提高疗效 灌肠疗法尤其适合于大便秘结的患者 即使没有大便秘结也可能通过灌肠疗法来促使肠粘膜对药物有吸收以排出体内毒素 对于水肿 或皮肤瘙痒明显的患者采用药浴常常可以减轻症状 19 药食同源 饮食治疗也非常重要 这一点西医非常重视 中医也有其独到之处 西医饮食疗法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肾脏的负担 延缓肾衰的进程 中医则认为药食同源 通过饮食的方式也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那么 有许多针对慢性肾衰的食疗方 可以在治疗时配合应用 如老鸭炖虫草 芡实粳米粥等 20 现代医学研究 近年来 一些中药如冬虫夏草 大黄 以及一些活血化瘀药物对慢性肾衰的治疗作用已得到现代医学研究的证实 并且被西医肾脏病专家所推崇 广泛地用于临床 足以证明中医治疗所具有的优势 中医肾脏病学者也研制出了一些临床实践证明有良好治疗作用的中成药物 如保肾片 尿毒清颗粒 海昆肾喜等 21 慢性肾衰各期治疗的目的 在治疗中 我们还注意针对肾功能的不同阶段 采取不同的策略 达到不同的目的 在慢性肾衰的早中期 即血肌酐低于450 mol L时 这时病人的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治疗的重点是延缓病程的进展 到后期阶段 即血肌酐超过450 mol L以上时 这时病人的临床症状较为突出 应在延缓病程进展的同时 设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如恶心呕吐 水肿 乏力 皮肤搔痒等症状 使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活质量 对于已进入透析治疗的病人 则采用中药保护残余肾功能 以达到充分透析 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 对慢性肾衰的治疗我们强调的是中西医有机地结合 实践证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有助于延缓肾功能衰退的进程 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而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对改善疾病的预后最为关键 23 诊断要点 起病缓慢 常有慢性肾脏病病史 但也有少数病人病史不明显疲乏无力 头痛 厌食 恶心呕吐 多尿或少尿 或皮肤瘙痒 面色萎黄或苍白体检可见高血压 眼底改变 心衰表现 贫血表现 实验室检查 可有贫血 尿改变 蛋白尿 血尿等 氮质血症 酸中毒 高血磷 低血钙 可有高血压 24 中医的辨证施治 分型气虚血瘀 湿邪蕴浊证气虚湿热中阻证脾肾阳虚 湿浊内蕴肝肾阴虚 肝风内动肾气衰微 25 气虚血瘀 湿邪蕴浊 慢性肾衰竭早期多属中医气虚血瘀 湿邪蕴浊证 治法 益气活血 利湿降浊方药 益肾缓衰方加减 广安门医院经验方 药用生黄芪15g 炒白术10g 当归15g 赤芍15g 白芍15g 川芎15g 益母草12g 太子参15g 藿梗15g 苏梗15g 焦大黄9g 代赭石20g 先煎 半夏9g 陈皮10g 26 气虚湿热中阻证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晚期中医疗法 慢性肾衰竭中晚期多属中医气虚湿热中阻证 治法 益气健脾 清热化湿 和胃止呕 方药 气虚为主者 香砂六君子加减 药用党参10g 黄芪15g 白术10g 茯苓15g 木香9g 砂仁9g 薏苡仁20g 寄生12g 焦大黄9g 湿热蕴浊 阻遏气机 三焦枢机不利 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药用柴胡10g 黄芩15g 黄连6g 姜半夏9g 陈皮9g 茯苓15g 砂仁9g 甘草6g 枳实12g 竹茹9g 焦大黄9g 亦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27 肝肾阴虚 肝风内动 小便减少 呕恶频作 面色萎黄 头晕耳鸣 目睛干涩 手足心热 腰膝酸软 手足抽搐 大便干结 舌淡红形瘦 苔少或薄黄 脉弦细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熟地20g 山药12g 山茱蓃12g 丹皮10g 泽泻10g 茯苓10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 制大黄 后下 6g 败酱草10g 钩藤 后下 10g 石决明 先煎 20g 28 脾肾阳虚 湿浊内蕴 夜尿频多色清 甚则尿闭 面色苍白 形寒肢冷 神疲乏力 水肿腰以下为主 纳差腹胀 呕吐便溏 舌淡胖 有齿痕 脉沉细真武汤合吴茱蓃汤加减 炮附子6g 干姜10g 白术6g 茯苓6g 制大黄6g 吴茱蓃6g 生姜10g 党参10g 29 肾气衰微 少尿或无尿 全身水肿 面色晦暗 四肢厥冷 口中尿臭 神志昏蒙 舌卷缩淡胖 苔白腻或灰暗 脉沉细欲绝熟地20g 山药12g 山茱蓃12g 丹皮10g 泽泻10g 茯苓10g 炮附子6g 桂枝10g 牛膝10g 车前子15g 当归10g 30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灌肠疗法 适应证 Scr 707mmol l为宜 对于厌食 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频繁 不能纳药者尤佳 终末期尿毒症效果较差 一般不选本法治疗 有痔疮等肛门疾患不宜灌肠 有严重贫血 高血压 出血 或大便溏薄甚或腹泻每日3次以上者 应慎用此法 辨证灌肠 常分为湿热及气血亏虚兼湿热等型 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类型生大黄30g 蒲公英30g 丹参20g 桂枝10g 附片10g 益母草20g 浓煎200ml保留灌肠 每日1 2次 7天为一疗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烟草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信贷发展报告:企业研发投入的关键指标
- DB65T 4456-2021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
-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 酬乐天中考试题及答案
- 饮食类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池州保安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八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与循环经济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与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的结合报告
- 颅脑CT检查技术讲解
- 2025年高中数学说题比赛系列课件
- 临期品处理办法及流程
- 压裂泵往复密封动态磨损机理及失效自愈控制技术研究
- 消除三病反歧视培训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教案
- 公司储备干部培训启动大会
- 初中英语1900词汇按词性分类
-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知识专题培训
- 《旅游研究方法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 裂纹损伤容限评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