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1页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2页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3页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4页
《短文两篇》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学年第一学期 初二 年级 语文 学科 导学案 梁 开 中 学 导 学 案 装 订 线编制人:李薇 审核人:邓晓芳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22、短文两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重点)。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作技巧,把握文章主旨(重点、难点)。情感目标:学习作者的高洁志趣和情操。【学习方法】诵读品析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案】一、预习要求:1、在文言文本上抄写原文;2、对照注解口头翻译课文。二、关于作者和体裁:1、陋室铭作者是 代文学家 ;爱莲说作者是 代哲学家 ,著有 等。2、“铭”:是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3、“说”:“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三、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1、斯( )2、惟( )3、德馨( )4、鸿儒( )5、白丁( )6、调( )7、素琴( )8、丝竹( )9、案牍( )10、劳形( )11.可爱者甚蕃( )12.染( )13.濯( )14.清涟( )15.妖( )16.不蔓不枝( )17.亭亭( )18.净植( )19.亵玩( )20.亵( )21.隐逸( )22.君子( )23.宜乎众矣( )四、引用课文内容填空。1、陋室铭中,作者先以山水类比立论:“ , 。 , 。”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因此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 , 。”一句概括全文主旨。说到“陋室”,先以“ , ”一句写陋室环境清新幽雅;再以“ , ”一句虚实结合写交往人物不俗;“ , ”一句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表达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2、爱莲说中:(1)作者为什么独爱莲?原因在于:“ , ”一句写出莲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高洁品质;“ , ”一句写出莲豁达正直,不攀附权势;“ , , ”一句写出莲美德远播,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2)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评价是:“菊, ;牡丹, ;莲, 。”三者都象征了不同的人群的意义。其中“ , ”是本文的主旨句。五、我的阅读疑问:1、 2、 【探究案】1、陋室铭主要写的对象是陋室,但是文章开头和结尾写的却是山、水、诸葛庐、子云亭,这与写陋室有联系吗?请说明理由。 2、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3、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要谈到菊花和牡丹? 4、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两篇短文的表现手法。 【归纳案】1、重点虚词:之:(1)水陆草木之花(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何陋之有( )(5)花之君子者也( ) (6)渔人甚异之( )而:(1)出淤泥而不染( )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3)苔痕上阶绿( )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 ) (6)不蔓( )不枝( )【反馈案】(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词语:(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斯( )(4)惟( )(5)德馨( )(6)鸿儒( )(7)白丁( )(8)调( )(9)丝竹( )(10)案牍( )(11)乱耳( )(12)劳形( )2、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回答问题:(1)作者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哪三个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请结合原文语句回答。 (2)作者通过赞美陋室来表达自己什么情感? (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词语:(1)可爱者甚蕃( )(2)染( )(3)濯( )(4)清涟( )(5)妖( )(6)亭亭( )(7)不蔓( )不枝( )(8)净植( )(9)亵玩( )(10)亵( )(11)隐逸( )(12)君子( )(13)宜乎众矣( )2、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