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送别诗.doc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送别诗.doc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送别诗.doc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送别诗.doc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送别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文阅读教学优质课送别诗一组梁园水池铺乡程小桥小学:张俊霞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送别诗五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教学目标:1.理解五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教学准备:课件、打印阅读材料。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做一个调查,你们有父母在外地工作吗?家长在外工作或打工的请举手?那送行中,在要与亲人分别的时候是什么情景呢?谁来说说与大家分享呢?生:我有一次去送爸爸妈妈,当着他们的面,我没什么,可当他们一走,转身眼泪就夺眶而出,心里特别难受,说话都有些哽咽。生:我有一次在春节后,看见爸妈在准备出门的东西,顿时心里一沉,眼泪禁不住就流了出来,说着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没法往下说了。(这孩子真重感情)师:是啊,家人离别,千言万语,依依不舍,情景感人。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课件)1. 解诗题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生:我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生:我从“送”这个字知道的。我还知道他们是在黄鹤楼送的。师:你知道了地点。(播放课件)同学们,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生: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师:你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同学们,那题目里还有什么你不知道的吗? 生:我不知道广陵是什么地方。师:“广陵”就是咱们现在的江苏扬州,是当时非常繁华的城市。2读诗文(1)师:谁能说一下,我们要学习诗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习读古诗。 (2)、师:我请4位同学来读一读,(快速点4个学生,分配读哪行诗),请大家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3)、师:同学们读的都挺好。 (4)、师范读古诗 (5)、师:刚才老师读的时候,我发现好些同学都跃跃欲试,也想读这首诗,谁能也把节奏读好?(师评价注意节奏的把握)(6)、师:把握了诗的节奏就能读出诗歌的味道,但是要想把诗读得更有韵味,就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明诗意师: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板书:明诗意。)师:理解诗意,同学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意思?生:我用看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生:我还会用拆词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师:好,你们都有好方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最有效的方法默读这首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诗句的意思? 生:自由读诗句师:用1分钟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师:谁来和我们交流一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的意思?生:我理解了后两行的意思,说的是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生:我理解前面两行的意思,是说老朋友在黄鹤楼的西边辞别,在繁华开的灿烂的季节到扬州去了。师:我有个小问题,“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李白说“下”扬州,不直接说“去”扬州呢?同学们来看这幅图,也许会有启发。(播放地图)谁用自己的话说说?生:因为扬州在长江的下游,所以说是“下”扬州。师:可见,李白写诗用字非常准确。谁能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连起来理解?生:老朋友在黄鹤楼的西边辞别,在繁华鲜花开得灿烂的季节到扬州去了。孤独的小舟越走越远,最后消失看不见了,只看到江水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流动。 师:看到这样的美景,想一想孟浩然到这样美的地方去,有什么想法?生:我会想:我真想也和孟浩然一起去呀!师:你用朗读读出你的想法。生:烟花三月下扬州。师:李白和你一样充满了向往。还有谁有想法?生:我觉得孟浩然能去这么美的地方,我很羡慕他。师:和他想法一样的都来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师:这么多复杂的情绪,真可以说是“百感交集”。然而多情自古伤离别,所以他在黄鹤楼前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播放课件)出示后两行,你从诗中看到了哪些景物?生:我看到了小船、长江、天际、流水师:现在你觉得李白的心情如何呢?小组汇报,并填写表格4悟诗情师: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送了多长时间?理由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诗中的哪些特有景象感受到了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谁来和我们交流一下?生:我从“唯见”这个词看出李白的依依不舍,“唯见”就是只看见,李白走远了,看不到他的老朋友的踪影了,只看见长江水,所以依依不舍。师:滚滚长江上已经看不到他的挚友了,多么让人不舍啊,你能用朗读读出你的体会吗?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还有谁也对这个词语有体会?生:我觉得“唯见”是说李白站在那里看了很久,从孟浩然离开一直看到看不见了,还在那里看,所以让人感觉到不舍。师:是啊,“唯见”是只看见,李白只看见什么?(滚滚长江)江水流向天际,也许还带着李白的心流向孟浩然离去的方向。你能读出你的体会吗?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你体会到了李白的不舍。还有哪些能表达“不舍”的四字词语?生:还有恋恋不舍、依依惜别师:还有一个难分难舍。把这些表达不舍的词汇记在你的课本上。学生填写表格题目谁送谁在那里送到哪里去用什么方式送表达什么情感抓住哪些景象表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孟浩然黄鹤楼扬州广陵以目相送依依不舍孤帆、碧空、长江、天际师:相聚时难别亦难,诗人伫立岸边,不忍离去,这时候的李白,在看什么?面对孟浩然这位朋友,兄长,老师,李白心中会默念什么?(播放送别歌曲。三、运用以上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并填写好表格后交流师: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自主学习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四首古诗,再合作完成表格,汇报交流。师:预设问题:诗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别友人的?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从诗中的哪些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展示学习成果:赠汪伦题目谁送谁在那里送到哪里去用什么方式送表达什么情感抓住哪些景象表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孟浩然黄鹤楼扬州广陵以目相送依依不舍孤帆、碧空、长江、天际赠汪伦汪伦送李白桃花潭?以歌相送依依不舍踏歌声、 桃花潭水师:针对表格中的“?”解说,李白是大诗人,他喜欢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喜欢游山玩水、更喜欢饮酒,在饮酒之后,诗兴大发作出一首首千古流传的好诗,所以对于去哪里,他没有固定的游览路线,这就任凭我们想象。生:别董大:以话相送;黄云、白日曛、北风、雁、雪,表达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生: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朝雨、客舍、柳色。 生:芙蓉楼送辛渐:以话相送;寒雨、江、楚山。 师:讨论这些送别诗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送别的对象、地点、方式、所抓景象都不同。相同点:都抓住景象来表达情感;送别时的真情相同。师:小结:诗人们在送别时,虽然送别的方式不同,所抓的景象不同,但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四、结课师:“送别诗”在古诗中所占数量不少,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送别”相关的诗词,进一步学习。最后,让我们伴着优扬的乐曲一齐来诵读清代大师李叔同的送别,让这份送别的真情永驻心田!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题目谁送谁在那里送到哪里去用什么方式送表达什么情感抓住哪些景象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