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汇编: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质量守恒定律9.(20xx滨州)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丙是反应物。 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1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17(20xx潍坊)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数值为14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解析A、根据题意有:(26b):(2718)(2610):(3018).b14.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后甲、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但是不能判断各种物质的种类.即不能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因此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d24+26+18+3217.2103042.8.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610):(42.832)40: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图中数据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0g18g12g.不正确。故选:A。9.(20xx日照)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8:1B.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丁一定是化合物【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甲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增加19-17=2.为生成物。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与反应。丙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增加41-25=16.为生成物。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减少48-30=18.为反应物。A、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2:16=1:8.错误;B、由分析知.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由分析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由分析知.丁是反应物.又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11(20xx东营)“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4O2解析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答案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水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答案项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答案项说法正确。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最简整数比.答案项说法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20xx菏泽)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B.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D. 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答案】C【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催化剂CH3OH+H2O。A丙物质的分子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宏观上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生成物丙的每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故正确;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错误。答案:C。13(20xx聊城)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D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催化剂N2+2CO2。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每4个分子变化成了3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变化.故A分析不正确;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生成物有一种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B分析不正确;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分析不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故D分析正确。答案:D。6(20xx潍坊)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解析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一定条件4NO+6H2O;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正确;B、相对分子质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说法不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每9个分子变化成10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说法不正确;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说法不正确。答案:A。18.(20xx青岛)下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A. 2CO+O22CO2B. N2+3H22NH3C. C +O2CO2D. 2Mg +O22MgO【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详解】A、2CO+O22CO2符合图中反应.故A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N2+3H22NH3不符合反应.故B不正确;C、C +O2CO2是两种单质反应.不符合图中反应.故C不正确;D、2Mg +O22MgO是两种单质反应.不符合图中反应.故D不正确。答案A。26(20xx泰安)纯净物A是打火机的常用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8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0.4g B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8.8g C和4.5g D物质。A物质的化学式为_。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8.8g+4.5g-10.4g=2.9g;由图知.C是二氧化碳.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D是水.4.5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5g100%=0.5g;2.4g+0.5g=2.9g.因此A中不含有氧元素。A中碳、氢元素的原子分数比是::=2:5.由于相对分子质量是58.则A的化学式为C4H10。答案C4H1017(20xx东营)小英同学从资料中得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实验回顾】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素夫将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煅烧前没有变化。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实验重现】小英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铁粉、活性炭粉、食盐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涂在用铁片折成的连续的Z形架表面.然后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1)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有:.。(2)此实验用氧气替代空气的主要目的是。(3)实验室里现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以及下列仪器: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B锥形瓶。利用上述药品.仅器:制取少量纯净氧气.其简易制取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CDHIA(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能否组装一套制氧气的装置.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否(填“能”或“否”).并说明理由二氧化锰是粉末状.无法实现固液分离。【总结与反思】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称量时打开了盖.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你认为质量增大的原因是:有空气进入。解析【实验回顾】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或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故答案为:空气的成分或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合理即可)【实验重现】(1)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有:铁片上的物质变红或有红色物质生成;天平平衡或质量不变;故答案为:铁片上的物质变红或有红色物质生成:天平平衡或质量不变;(2)此实验用氧气替代空气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反应的速率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故答案为:加快反应的速率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3)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利用上述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 水下打捞团队施工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组图
- 消防安全教育入校园
- 社区民警对校园安全教育
- 智算中心网络架构搭建技术方案
- 预分支电缆施工方案
- 土建工程路灯安装施工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平台直播
- 热能回收技术应用方案
- 2025天津津南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及实控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招聘5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营造清朗空间+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2025年遴选财务岗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 移动与酒店合作合同协议
- excel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车间偷盗行为管理办法
- 部编初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绝对有用)+专项训练练习题
- 《涉外法治概论》课件 杜涛 -第1-6章 涉外法治的基础理论-涉外经济管理法律制度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