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梅花17周教案.doc_第1页
左梅花17周教案.doc_第2页
左梅花17周教案.doc_第3页
左梅花17周教案.doc_第4页
左梅花17周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 版 第 六 册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24、寓言两则使用日期6.9课型新授主 备 人高坤 执教者左梅花第 1课时 / 总 78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复述课文。2.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3.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教学具准备Ppt、生字卡片课前预习练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 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三、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四、总结理解,拓展延伸1.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2. 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再读课文总结课文。由寓言导入,像刻舟求剑那样,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学习“寓”字。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还认为“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这是故事的经过。)自己遇到过哪件事,因为急于求成结果办坏了?(举例)作业设计写下你曾经读过的课外寓言故事:( )其中你最喜欢读( ),因为这则寓言 ( )。板书设计揠苗助长原 因 做 法 结 果巴 望 拔 高 枯 死急于求成,事与愿违道理:按事物规律办事。教学反思 苏教 版 第 六 册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24、寓言两则使用日期6.10课型新授主 备 人高坤 执教者左梅花第 2 课时 / 总 79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复述课文。2.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3.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课前预习尝试复述课文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一、揭示课题1.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2. 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3. 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 ),蚌( ),双方( ),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1. 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3. 指名朗读,教师点拨。4. 联系文本,理解人物(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3)全班分角色朗读。(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四、拓展延伸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复习检查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续写故事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作业设计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板书设计鹬蚌相争鹬啄威胁蚌夹毫不示弱互不相让渔翁得利教学反思寓言的道理蕴含在故事的字里行间,它短小精悍,故事性强,反映大众生活,成为令人喜爱阅读的文学形式。因此,在上寓言两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教学时还注重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思读出来。 苏教 版 第 六 册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25、争论的故事使用日期6.11课型新授主 备 人高坤 执教者左梅花第 1课时 / 总80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文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感知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能质疑问难 。教学重点读好课文教学难点写好生字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预习练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讲个故事。教师讲故事。故事讲完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让学生自主说说。故事的题目,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说,教师板书:争论的故事 (学生齐读)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假如老师不讲故事,只看课题,你最想知道提出哪些问题?(指名说)谁争论?争论什么?结果怎样?二、出示目标 自主学习(目标用小黑板展示)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集体交流 点评提升1、认读生字,交流词语意思,采用方法要多样。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学生点评该生读得如何?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根据学生所说,教师及时总结。4、再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更好。四、学生质疑 教师适当小结五、写字指导:1、学生自主观察生字,表达对生字的看法。如:哪儿容易写错,哪个字有相似的字,哪个字在田字格中占比例要特别注意等等。2、教师根据学生要求,示范书写。导入新课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写字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 (争辩、辩论、为一件事各抒己见。)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争论的故事。(补充板书:的故事)齐读课题。1、师生分角色读兄弟俩的对话,通过读,把争论的味道读出来。 2、研读弟弟的话作业设计学生描红,练习写板书设计25、争论的故事想射 争论不休射 雁飞走了抓住时机,先做起来教学反思 苏教 版 第 六 册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25、争论的故事使用日期6.12课型新授主 备 人高坤 执教者左梅花第 2 课时 / 总 81 课时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好课文。2、明白故事中所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重点读懂故事教学难点感悟道理教学具准备课件课前预习尝试讲述故事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场发生在兄弟俩之间的争论。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听了故事有什么感想?盛老师为什么讲这个故事?为什么有的段落没有后引号)好,这节课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二、出示目标 自主学习目标用小黑板展示:1、分角色朗读好课文。2、明白故事中所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三、小组交流 汇报点评1、把自学所得,先在小组内交流,评点。2、集体汇报。(1)先读课文,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先由一小组上来读,其余小组学生点评。在此基础上,再找小组学生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一些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比如:争辩和课题中(争论)意思一样。板书:改“辩”为“论”兄弟俩想射大雁来充饥本是好事,而两人却争论起来,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争论什么,怎样争论的)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地大声地朗读争论部分,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2)再次引导学生交流。他俩为什么争论?(投影)哦,原来,兄弟俩是为该怎样吃大雁而争论起来的。争论的很激烈。(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重点理解“不以为然”:说说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加动作表情读一读。指导朗读争论部分。从这些词确实可以看出哥俩争论的激烈,如果再抓住这些词把这样的激烈争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就更棒了!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哪一组争论的最激烈就最棒?。指名多组读,评议。(动作、表情)大组赛读。“哥哥”们,“弟弟”们,“旁白”们,比一比,赛一赛,好不好?师引读:哥俩想射大雁来充饥本是好事,可两人却各抒己见,争论不停,用书上的词就是(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跑到板书:不休一半煮一半烤,哥哥满意了,弟弟满意了,真是(两全其美)。引导说话兄弟俩面对空白的蓝天,会说些什么?小组讨论。是啊,大雁飞走了。他俩光顾争论没有去射,错过时机,真是太可惜了。3、评议故事,从中悟道,以期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争论的故事学完了,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谈。大家真会思考,有这么多好的想法。我们来看看盛老师的学生是怎么说的?自由读一读。(明白省略号为什么算作一段)的确,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感想很多。如果你们是兄弟俩,又会怎样做?生添加板书:“射4、抓住时机,先做起来,非常深刻的道理。古今中外,有许多名言警句也都揭示了这个道理。你知道吗?读一读,选喜欢的一句背一背。坐着说,何如起来行周恩来少讲话,多做事艾治沃斯没有人没碰到机会,只是你是否把握。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现在是读书的黄金季节,可千万不能错过呀!四、教师小结 达标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的吗?复习导入自读课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课堂总结。1.小组合作认读词语,正音、评价。2、分小节指读课文,正音、评价。理解“不以为然”。你认为“不以为然”应该是怎样的态度和样子?你能不能把“不以为然”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你能读一读哥哥这句“大声争辩”的话吗?从中你体会到一个什么道理?老师相机指导。做事要把握时机,因为机会稍众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要分先后、轻重、缓急。任何事不能只说,要去真正地做起来。作业设计抄一抄名人名言板书设计25、争论的故事想射 争论不休射 雁飞走了抓住时机,先做起来教学反思本文中,有几个需重点把握的词语,如“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等,我以词语中的重点字的理解让学生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我出示“然”和“休”的三种意思来让学生选择,并联合上下文来理解,选出正确的答案。“然”是对的意思,“休”是停止的意思。苏教 版 第 六 册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26、剪枝的学问使用日期6.13课型新授主 备 人高坤 执教者左梅花第 1 课时 / 总 82 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在字词理解方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与文本展开对话,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重点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在字词理解方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与文本展开对话,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预习初读课文,熟读生字。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1、出示“学问”,让学生齐读并说说平时你都从哪儿或请教谁获得过“学问”?(预设:有声老师、家长,无声书本)2、今天,我们要请教的对象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出示第一小节,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他(指名读此节)。3、通过第一小节,你都获取了哪些信息?(生谈,随机点红关键词)齐读这一小节。4、再读此节,此刻,你最想了解什么?(生说)(随机板书“满怀好奇”)5、你们的想法和文中的“我”不谋而合,就让我们满怀好奇地跟随文中的“我”一起探究(揭示文题)。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1、认读生字新词(1)(出示本课生词和易误读的词语,显示于成熟的桃子上)看,这就是王大伯的桃园,树上结满了桃子,让我们一起来摘桃子吧。(指名认读)(2)桃子摘下了,拼音都没有了,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领读)2、文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值得我们积累,(出示本课四字词语)学生认读。3、这些词语中有很多都是表现“我”心理变化的,如果顺着文路,接着“满怀好奇”往下写,该选哪一个词语呢?(学生依次汇报,随机板书,同步指导难写字“惑、疑”)4、“我”的心理变化是文章的一条叙述线索,还有一种叙述的顺序,你在预习时留意了吗?(时间顺序)随机追问并板书“冬、春、夏”。5、指名按时间顺序进行课文朗读的展示。三、精读对话,明理悟情1、课文读通读顺了,结下来就让我们顺着文路,跟随文中的“我”一起探询剪枝的学问吧。2、首先让我们走进那个冬季的一天,从王大伯的动作、言语中,你读懂了“剪枝的学问”了吗?(请学生自读2、3小节,勾画相关语句)3、出示2、3小节(1)学生汇报勾画语句,让学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王大伯介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