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EPON局端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1页
中国电信EPON局端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2页
中国电信EPON局端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3页
中国电信EPON局端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4页
中国电信EPON局端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 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5 年年 6 月月 目目 录录 1概述概述 1 1 1范围 1 1 2说明 1 1 3技术应答要求 2 2EPON 系统参考模型系统参考模型 6 3设备类型和接口设备类型和接口 6 3 1设备形态 6 3 2设备接口 7 3 2 1网络侧接口 7 3 2 2PON接口 9 3 2 3管理接口 9 3 2 4其它接口 9 4设备功能要求设备功能要求 10 4 1设备支持 IPV6 能力 10 4 2EPON 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10 4 2 1FEC 前向纠错 要求 10 4 2 2ONU认证 10 4 2 3测距的要求 11 4 2 4动态带宽分配功能 DBA 11 4 2 5ONU的初始化自动配置 13 4 2 6软件升级功能 14 4 3以太网功能要求 14 4 3 1以太网基本功能要求 14 4 3 2VLAN功能 15 4 3 3VLAN Stacking功能 IEEE 802 1ad 16 4 4多业务 QOS 机制 18 4 4 1多业务QoS总体要求 18 4 4 2业务等级协定 SLA 18 4 4 3业务流分类功能 19 4 4 4优先级标记 19 4 4 5优先级队列机制 19 4 4 6流限速 19 4 4 7优先级调度 20 4 4 8缓存管理 20 4 5策略控制功能 20 4 6流量镜像 21 4 7安全性要求 21 4 7 1PON接口数据安全 21 4 7 2MAC地址数量限制 21 4 7 3过滤和抑制 22 4 7 4用户认证及用户接入线路 端口 标识 22 4 7 5其他安全功能 22 4 8组播功能 23 4 8 1组播实现方式 23 4 8 2组播协议 24 4 8 3组播相关的扩展OAM功能要求 24 4 8 4OLT在可控组播模式下的功能要求 24 4 8 5组播性能要求 25 4 9光链路保护倒换功能 25 4 9 1光链路保护倒换功能要求 25 4 9 2光链路保护倒换类型 26 4 9 3光链路保护倒换准则 26 4 9 4光链路保护倒换时间 26 4 9 5保护倒换返回机制 27 4 10设备保护功能 27 4 10 1 OLT主控板1 1冗余保护 27 4 10 2 OLT上联口双归属保护 27 4 10 3配置恢复功能 28 4 10 4电源1 1冗余保护功能 28 4 11TDM 业务要求 可选 28 4 12ARP ND PROXY功能要求 28 4 13光链路诊断和测量功能 29 4 14异常发光 ONU 检测与处理功能 29 4 15告警 30 4 16性能统计 30 4 16 1性能统计要求 30 4 16 2性能统计参数越限告警 31 4 17同步功能 31 4 17 1 时间同步 31 4 17 2 频率同步 31 4 18环路检测功能 31 5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32 5 1二层处理能力 32 5 2以太网 IP 业务性能指标要求 33 5 3电路仿真业务的性能指标 33 5 4时钟与时间同步性能指标要求 34 6互联互通要求互联互通要求 34 7设备硬件要求设备硬件要求 35 7 1设备尺寸 35 7 2指示灯 35 7 3控制 35 7 4热插拔 35 7 5冗余保护 35 7 6配件 35 7 7可靠性指标 35 7 8包装 36 7 9设备标签 36 8供电 环境和安全性要求供电 环境和安全性要求 36 8 1供电要求 36 8 2节能要求 36 8 2 1节能总体要求 36 8 2 2ONU PON口节能机制 37 8 2 3节能相关的扩展OAM功能要求 37 8 2 4节能参数要求 37 8 3环保要求 37 8 4环境要求 38 8 4 1温度 湿度要求 38 8 4 2防尘要求 38 8 4 3大气压力要求 38 8 5电气安全要求 38 8 5 1绝缘电阻 38 8 5 2设备接地要求 38 8 5 3过压 过流保护 39 8 5 4电磁兼容 39 9工程服务要求工程服务要求 39 9 1工程分工界面 39 9 1 1督导调试制 39 9 1 2工程服务制 40 9 2安装材料要求 40 9 2 1尾纤 40 9 2 2网线 41 9 2 3电力电缆 41 9 2 4保护地线 41 10售后服务要求售后服务要求 41 10 1售后服务的基本要求 41 10 2保修期的规定 42 10 3版本管理的要求 43 10 4坏件送修流程和相关服务标准 43 10 4 1送修流程 43 10 4 2维修后产品的保修期 44 10 4 3运输责任及费用 44 10 4 4维修时限要求 44 10 4 5送修统计报告 45 附录附录 A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 EPON 培训基本要求培训基本要求 46 A 1 EPON技术培训级别分类 46 A 2 培训说明 46 A 3 EPON维护工程师基础培训 46 A 3 1 培训目标 46 A 3 2 培训地点 46 A 3 3 培训时长 46 A 3 4 培训课程设置基本要求 47 A 4 EPON网络维护工程师高级培训 48 A 4 1 目标 48 A 4 2 地点 48 A 4 3 时长 48 A 4 4 高级培训课程内容设置 48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 1概述概述 1 1范围 本规范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 中国电信 进行 1G EPON 局 端设备 OLT 集中采购的技术要求 下文中的 设备 如无特别说明均指 1G EPON 局端设备 本规范主要参考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制定而成 本规范 规定的 OLT 技术要求应满足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中国电信已对 2011 年发布的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进一 步修订完善 厂商应承诺在新版本标准发布后 提供符合最新修订的商用版本 的软件 1 2说明 中国电信在任何时候保留和拥有对本规范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规范书只是针对中国电信近期宽带接入网建设的要求 中国电信有权在 签定合同前 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规范书 修改补充后的最终规范书将作为 合同的附件 未经中国电信书面许可 投标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规范书内 容 在本规范书中 对各条目的要求有下列表达方式 必须 应 表示现阶段网络建设的基本需要 该条目必须实现 建议 表示将来网络 设备和技术发展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希望该条 目实现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忽略该条目 可以 表示该条目属于可选 投标方应对以下提出的每一项功能 性能要求 如实地说明其设备的支持 程度 如无特别说明 投标方声明支持的功能应为设备已实现的功能 不包括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2 有能力支持但尚未实现的 近期将要实现的 未来计划实现的功能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 将适时进行验证测试 如发现投标方声明支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与测试结果不将适时进行验证测试 如发现投标方声明支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与测试结果不 符 中国电信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符 中国电信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1 3技术应答要求 1 3 1 投标人应按照本规范书的要求提供技术建议书 技术建议书应包含但不限 于以下内容 1 综述 包括总体技术方案 产品设计原则 投标人的技术优势 第三方测评等内 容 投标人应对其主流商用产品及产品线进行详细介绍和技术说明 说明的设 备范围应涵盖所有各分包的投标设备及其所在产品线 并能够完全反映投标设 备原厂商的主流商用产品概况 2 所有投标设备的技术文档 投标人应针对各种设备逐一说明以下内容 a 设备功能 性能说明 b 设备体系结构 含图示 c 设备各种接口特性 d 安装方式 e 物理尺寸 f 供电方式 耗电量及散热量 g 设备或机架接地要求 h 重量 温湿度等环境要求 i 设备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记录文档 含第 3 方评测文档或实验室测 试记录等 j 设备装架及其加固底座示意图 如所投标设备为装架式 投标人应 提供相应的装架示意图 以及机架加固底座制作和安装图纸 3 投标人应提供上述所有 OLT 设备的供电要求 包括 a 输入电源种类 数量 b 每台设备输入电源线的数量 线径 平方毫米 c 每台设备的耗电量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3 d 输入电压变化范围 电流 e 接地电阻 f 设备接地线 机架保护接地线的数量 线径 平方毫米 等技术要 求 4 本次投标的硬件设备应能适应如下温湿度等要求 a 温度 至少满足下面三种类型中的类别 1 类别 1 0 40 类别 2 30 40 类别 3 10 55 b 相对湿度 10 90 c 温度变化率 10 h 不结露 d 海拔高度 500 5000 米 d 防尘 静态条件下测试 主机房空气中 0 5 m 的尘粒数 少于 18000 粒 升 e 投标设备如不能适应上述要求时请说明 同时 投标人须详细提供 上述所有设备对机房环境的要求 诸如 运行及非运行状态时的温度 湿度 防尘 设备噪声强度 各种电磁干扰等要求 以及运输 长期和短期储存要求 等 5 本次投标的硬件应满足以下设备抗震加固等要求 a 对于投标人提供的落地型设备 当体积较大 重量较大且易滑动或 易倾倒 设备应具备抗震加固特性 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按 8 度考虑 b 投标人应详细说明上述所有设备的尺寸 重量 Kg 及对机房地 板承重的要求 Kg m2 c 投标人应提供上述所有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抗震加固方式图 尤其是 对于自带机架的设备更应提供详细的安装要求和抗震加固方式图 6 所有可提供的机柜 机架产品清单 详细说明这些产品的产品系列号 尺寸 颜色 安装方式 支持的走线方式 以及所有可使用此机柜 机架产品安 装的设备型号 7 所有可提供的控制台及其配件产品清单 详细说明这些产品的产品系 列号 功能 尺寸 与主设备连接方式和接口类型 配置和安装方式 以及所 有可使用此控制台产品的设备型号 8 所有可提供的自有软件和第 3 方软件清单 详细说明这些产品的产品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4 系列号 原厂商 软件功能 license 计算方式 安装方式 以及所有可使用此 软件产品的设备型号 9 所有可提供的服务产品 安装 售后 技术支持 清单 详细 说明这些产品的产品系列号 分级方式 服务内容 服务时限 报价方式等内 容 并请说明上述各产品分级之间的主要差异点或特点 10 所有可提供的培训产品清单 详细说明这些产品的产品系列号 课 程内容 课程时间 报价方式等内容 11 投标人应详细说明上述设备的技术特点 并详细阐述相应产品线的 现状和发展规划 12 投标人应提供上述产品的成功应用案例 13 投标人应提供上述所有设备 服务 培训等产品的产品手册和相关 证书 14 投标人若有不同于本文件相关要求的其它建议 或是其他合理化建 议 可在技术建议书中详细说明 应答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附件一 技术建议书 含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 技术偏离表 附件二 工程进度表 附件三 双方责任及工程分工界面 包括施工办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附件四 测试及验收 设备测试 系统测试的方法和环境 附件五 场地及环境准备要求 设备安装要求及建议 抗震加固措施等 各种设备的外形尺寸 重量 面板布置 进出线方式等 各种设备 机柜所需电源种类 电源模块数量及工作模式 耗电 量 电压 地线要求及设备最大可接入线径等 机房荷重 温湿度及环境要求 附件六 培训 厂验 工程协调会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5 附件七 技术承诺 附件八 技术服务 支持 保修 附件九 产品描述 设备体系结构 含图示 设备功能 性能说明 设备各种接口 特性等 设备的正式使用时间 在中国的入网证明及相关性能指标的测 试 文档 技术文档列表 1 3 2 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件版本必须能满足本技术规范书中所要求的所有功能及 性能 不同时期软件版本必须能向下兼容 1 3 3 投标人应按照本规范书的要求提供 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 在该文件 中 投标人应对本规范书提出的各项要求逐项作出 满足 不满足 或 部 分满足 其中 部分满足 需要具体说明 1 3 4 如有多款设备参与投标 请提供参与投标的设备型号 在应答时按型号分 别进行应答 若应答时未指明设备型号 如无特别说明 投标方的应答适用于 投标方参与投标的所有设备型号 1 3 5 投标人必须提供每款产品正式发布的时间及产品生命周期表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6 2EPON系统参考模型系统参考模型 OLT ONU 1 IFPON IFPON IFPON PON接口 ONU 2 ONU n 网络侧接口 SNI 用户侧接口 UNI ODN 图 1 EPON 接入系统参考模型 EPON 设备参考模型如图 1 所示 EPON 设备具有网络侧以太网接口 E1 STM N 接口 用户侧 FE 接口或 GE DSL E1 POTS 接口等 以及管理 接口 3设备类型和接口设备类型和接口 3 1设备形态 EPON 局端设备 OLT 应支持以太网 IP 业务 提供以太网上联接口 建议 支持电路仿真方式的 TDM 业务等多种业务 并提供相应的上联接口 OLT 应 同时支持采用 IPv4 和 IPv6 承载上述业务 OLT 应支持 GE 10GE 上联板和 PON 业务板卡的混插 OLT 建议支持 GPON 接口板 10G EPON 接口板 XG PON 接口板 千兆以太网板 下联口 万兆以太网板 下联口 任意混插 可选支持 ADSL2 板 VDSL2 板等 为了支持用户的 100M 业务和 4K 高清等高带宽业务 OLT 的主控板提供 的单业务板槽位带宽至少 20G 本规范只针对机架式OLT进行要求 投标方应详细说明其设备总体结构 板卡 模块 类型和数量 是否支持不同类型的用户板任意混插 如GPON板 10G EPON板 XG PON板 ADSL2 板 VDSL2板等 并按以下要求说明设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7 备型号和相关参数 设备型号 EPON 芯片 投标方 型号 外形 贴图 尺寸 宽度 高度 深度 以太网交换能力 背板总线带宽 总插槽数 控制卡 是否支持主备 及 主备实现机制 可混插 PON 板 上联板的槽 位数 仅用于上联板卡的槽位 数 接口数 每 PON 板的 PON 口数 是否支持混插 GE 板卡 是否支持混插 ADSL2 板卡 是否支持混插 VDSL2 板卡 是否支持混插 GPON 板卡 是否支持混插 10G EPON 板 卡 是否支持混插 XG PON 板卡 GE 光 电 10GE 10 100M STM N 上联接 口数 单板 整机 E1 T1 设备硬件版本 设备软件版本 软硬件 版本 网管软件版本 投标方应说明设备扩容的方法 以及设备扩容的最小端口单位 3 2设备接口 3 2 1网络侧接口 OLT 的网络侧应支持 GE 接口 支持 10GBASE X 接口 可选支持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8 10 100BASE T 接口 OLT 应提供至少 2 个 GE 上联接口 对于提供 TDM 数据专线业务的多业务 OLT 设备 网络侧应支持 E1 接口 建议支持 STM N 接口 OLT 可选支持 1PPS ToD 接口 用于移动基站回传 OLT 应支持上联接口光模块的可插拔 OLT 的 PON 接口应支持 PON 光模块的可插拔 OLT 应支持至少两块上联板 并且支持上联板的任意槽位混插功能 3 2 1 1GE接口 GE 接口可以是 1000BASE LX 1000BASE SX 1000BASE CX 和 1000BASE T 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各种接口类型均应符合 IEEE 802 3 的规定 3 2 1 210 100BASE T接口 10 100BASE T 接口应符合 IEEE 802 3 的规定 3 2 1 310GBASE X接口 10GBASE X 接口应符合 IEEE 802 3 的规定 3 2 1 4E1接口 E1 接口应符合 GB T 7611 的规定 3 2 1 5STM N接口 STM N 接口应符合 GB T 20185 的规定 投标方应明确说明是否支持STM 1和STM 4接口 3 2 1 61PPS ToD 接口 1PPS ToD 输入接口用于支持相位同步信息 1PPS 和当前时间值 ToD 的输入或输出 具体要求和格式应符合 YD T 2375 8 3 节的规定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9 3 2 1 72MHz时钟接口 对用于承载 CDMA LTE 网络宏基站 微基站及 Pico 等基站的 PON 系统 2MHz 时钟接口用于提供 2048kbit s 或 2048kHz 外定时输入 3 2 2PON 接口 设备的 PON 接口应支持 1000Base PX20 光模块 并符合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的规定 特别指出 标准中要求的物理层接口的指 标 均是在温度变化范围内 寿命终了 EOL 时的指标要求 考虑到设备的 老化 在新设备部署前且在常温环境下测试时 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值均应 至少有 1dB 的余量 投标方应说明EPON套片和光模块的供应商 型号 Firmware版本等相关 信息 并说明是否支持 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3 0 的规定 3 2 3管理接口 应支持以下管理接口 本地维护管理的接口 Console 口 远程集中维护管理的带外接口 100BASE T 远程集中维护管理的网络侧带内接口 3 2 4其它接口 可选支持时钟 级联等接口 投标方应说明具体支持的接口类型及单板端口数量 4设备功能要求设备功能要求 投标方应按照以下功能要求逐项详细说明其设备支持情况 如投标方认为 其设备包含本规范中未列出的有特色的功能 也可同时进行说明 4 1设备支持IPv6能力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0 OLT 设备应支持 IPv6 感知 IPv6 Aware 功能 包括基于 IPv6 的业务流 分类 优先级标识 QoS 队列调度 用户接入线路 端口 标识 组播以及防 攻击等 具体应符合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的规定 OLT 设备 应支持通过 IPv6 承载 SNMP 协议 投标方请应答ONU设备是否支持IPv6功能 4 2EPON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OLT 设备应支持 IEEE 802 3 和 中国电信 EPON 技术要求 V3 0 中规定 的 EPON 基本功能 包括 MPCP OAM FEC 等功能 4 2 1FEC 前向纠错 要求 EPON 系统应该支持双向的前向纠错 FEC 功能 且支持针对每个 ONU 的上行 下行 FEC 功能的 OAM 远程配置 FEC 功能缺省时关闭 OLT 应支持 FEC 功能远程配置 投标方应说明EPON系统是否支持FEC 并说明采用FEC后对系统光功 率预算的影响 4 2 2ONU 认证 EPON系统应支持三种ONU认证方式 1 基于物理标识的认证 采用ONU的物理标识 在EPON系统中 物理标 识为ONU的MAC地址 作为认证标识的认证方法 具体实现应符合 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3 0 11 4 1节 2 基于逻辑标识的认证 采用ONU的逻辑标识作为认证标识的认证方法 逻辑标识采用LOID或LOID Password 具体实现应符合 中国电信 EPON设备技术要求V3 0 11 4 2节 3 混合模式 这种模式下可以实现基于物理地址进行认证的ONU和基于逻 辑标识的ONU认证方式的兼容 OLT针对不同的ONU采用上述两种认证 方式中的一种 这种模式下 OLT先基于ONU的MAC地址进行认证 在认证不通过时 OLT会发起对该ONU的基于逻辑标识的认证 具体实 现应符合 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3 0 11 4 3节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1 在 EPON 系统中 对每个 ONU 的具体认证模式由 OLT 选择并发起相应的 认证 OLT 的 ONU 认证模式应可配置 缺省情况下 OLT 以混合模式对其下 面的 ONU 进行认证 此外 当 OLT 发现非法 ONU 的注册事件后 应上报网元管理系统 投标方应说明OLT支持的认证方式 4 2 3测距的要求 EPON 系统最大测距范围应不小于 20Km 差分测距距离也应不小于 20Km 对 ONU 的测距应在线进行 不影响其他 ONU 的业务 系统应支持测距值以米为单位向网管系统上报 投标方应说明测距的范围 精度 以及测距对正在工作的ONU业务的影 响 4 2 4动态带宽分配功能 DBA 4 2 4 1DBA总体要求 EPON 系统应采用动态带宽分配机制 DBA 来提高系统上行带宽利用率 以及保证业务公平性和 QoS 应能根据 LLID 报告的队列状态信息分配带宽授 权 DBA 应支持如下三种分配带宽类型 固定带宽 Fixed Bandwidth 保证 带宽 Assured Bandwidth 尽力而为带宽 Best Effort Bandwidth DBA 应支 持上述 3 中带宽类型的组合 即对一个特定的 ONU 能够提供 Fixed Assured Fixed Best Effort Fixed Assured Best Effort Assured Best Effort 等多种带宽类型组合的业务 ONU 的上行带宽配 置的参数包括固定比特率 FIR Fixed Information Rate 保证比特率 CIR Commited information rate 和峰值比特率 PIR Peak Information Rate DBA 应支持基于 LLID 的保证带宽 最大带宽 最大突发等参数的配置 DBA 机制应确保 ONU 在保证带宽内的流量按照 SLA 的要求进行转发 当 ONU 的流量大于保证带宽且小于最大带宽时 以 尽力而为 Best effort 方式转发 DBA 机制应限制 ONU 的流量不超过 SLA 中的最大带宽 即使线路上有剩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2 余带宽也不应为 ONU 分配超过最大带宽的授权 应支持对系统内带宽分配的 约束机制 当所配置的系统上行保证带宽超过系统吞吐量时 应给出提示 并 阻止过度分配系统带宽 当 ONU 的实际业务流量未达到保证带宽时 OLT 应能够将其剩余带宽分 配给其他 ONU EPON 系统的 DBA 算法应支持公平性机制 能够保证剩余带宽按照以下三 种方式进行公平分配 按照优先级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 按照与不同用户所签署的 SLA 的保证带宽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 按照 ONU 类型 如商业客户 住宅用户 类型 1 2 类型 3 的 ONU 进行剩余带宽的加权分配 可选 本规范对 DBA 算法暂不作规定 DBA 算法的参数应可配置 如队列集数量 队列的阈值 并应具备根据 业务需要进行在线算法升级或者在线参数调整的能力 为了支持在多业务接入环境下的 QoS OLT 应基于 ONU 对其本地队列状 态信息的汇报进行上行带宽分配 并且 ONU 应能够在 DBA 分配的带宽授权基 础上 基于本地的队列状态进行上行业务的调度 DBA 的最小带宽分配粒度应该不大于 256kbit s DBA 的可配置最小带宽应该不大于 512kbit s DBA 的精度 优于 5 投标方应详细说明对上述要求的支持能力 4 2 4 2OLT的DBA功能要求 OLT 的 DBA 机制应能根据 LLID 内多个队列的状态信息 Report PDU 中 至少 2 个 Queue Set 内的全部队列的长度 和业务优先级约定进行该 LLID 的上 行带宽分配 OLT 应能够支持对 REPORT 帧中至少 2 个 Queue Set 的全部 8 个队列的状 态信息的解析 以用于 ONU 上行带宽的动态分配 OLT 缺省支持的 Queue Set 数量为 2 个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3 OLT 应支持通过 OAM 方式对 ONU 所发送的 Report 帧的 Queue Set 数量和 阈值等参数进行配置 该配置功能应符合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6 5 5 节的规定 同时 OLT 可选支持静态带宽分配 即在固定的轮询周期内向每个 ONU 发送固定大小的授权 4 2 5ONU 的初始化自动配置 当 ONU 上电后 OLT 应自动将所有必需的配置数据自动下发给 ONU ONU 完成 MPCP 注册 标准和扩展的 OAM 发现过程后 OLT 应向 ONU 查询 ONU SN ONU 芯片的 FirmwareVer ONU Chipset ID ONU Capabilities 1 ONU Capabilities 2 ONU Capabilities 3 等属性 并根据 ONU 返回的 ONU Capabilities 1 或者 ONU Capabilities 2 属性确定 ONU 支持的端口编号方式 然 后启用三重搅动功能 并进行 DBA 参数配置 对于 SFU 设备 在完成三重搅动和 DBA 参数配置后 OLT 应根据业务需 求远程配置如下功能和参数 以太网端口 VOIP 端口的打开 以太网端口的 VLAN 配置 ONU 每个端口业务流分类 排队 标记规则 以太网端口上行限速 Policing 功能 以太网端口流控功能 组播相关功能等内容 每次 SFU 重 新注册时 应采用缺省配置 并等待 OLT 通过 OAM 消息重新下发配置 不保 存 OLT 以前下发的配置 对于新安装的 MDU MTU SBU 设备 在完成三重搅动和 DBA 参数配置后 EMS 通过 SNMP 对 MDU MTU SBU 进行远程配置 配置完成后将其保存在 MDU MTU SBU 本地存储器 当 MDU MTU SBU 由于断电或者人工使能重启 动等原因重新启动后 MDU MTU SBU 需等待 OLT 重新下发 OAM 消息 不保 存 OLT 以前下发的 OAM 消息 基于 OLT 远程下发的 OAM 消息和本地存储器 中保存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关业务配置的恢复 而不需要由 EMS 重新下发相关配 置 4 2 6软件升级功能 OLT 应支持通过 SNMP 协议对 SBU CBU MDU MTU 进行软件升级 通过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4 OAM 对 SFU SBU CBU MDU MTU 的软件远程升级功能 通过 OAM 进行软 件升级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流程应符合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中 15 章的规定 4 3以太网功能要求 4 3 1以太网基本功能要求 1 OLT 设备的 1G EPON 口应支持 1526 字节帧的转发 2 当 OLT 存在多个 PON 接口时 应支持对所有业务板的以太网业务二层 汇聚功能 OLT 应实现对各 ONU 之间的二层隔离 3 OLT 应支持根据 MAC 地址进行交换 应支持 MAC 地址的动态学习 MAC 地址学习能力不小于 1000 个 秒 建议支持线速学习 OLT 的 MAC 地址 老化时间应可配置 OLT 应支持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规定的 扩展 OAM 功能关于 PortMACAgingTime 属性和操作 OLT 的 EPON 接口板上每个 PON 接口的 MAC 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 2K 对于最大 PON 口数大于等于 32 的 OLT 汇聚交换部分的 MAC 地址缓存 能力不低于 64K 建议不低于 2K 最大 PON 口数 对于最大 PON 口数小于 32 的 OLT 汇聚交换部分的 MAC 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 2K 最大 PON 口数 4 当 OLT 的网络侧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时 应支持符合 IEEE 802 1D 要 求的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 可选支持多生成树协议 MSTP 5 当 OLT 的网络侧具有多个 GE 或 10 100Base T 接口时 应支持 IEEE 802 3ad 规定的链路聚合功能 应支持上联板内的端口链路聚合和上联板间的端 口链路聚合 应能够在单 VLAN 或启用 SVLAN 条件下支持链路聚合 以实现 带宽扩展和链路保护的功能 链路聚合功能应支持链路之间的负载分担和主备 倒换两种方式并可配置 投标方应说明是否支持端口聚合功能 是否支持上联板内端口聚合和板间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5 端口聚合 以及聚合后的逻辑端口是否支持 VLAN tagged 和 untagged 两种工作 模式 是否支持负载分担和主备倒换方式的配置 并详细说明各聚合链路间负 载分担的算法 投标方需说明其端口聚合功能与其他支持该标准的投标方设备 的互通性 要求支持至少 4 个链路聚合组 要求设备 FE 端口最大可聚合的端口数应不 小于 8 个 GE 端口最大可聚合的端口数不小于 4 个 10GE 端口的链路聚合组 的最大可聚合的端口数应不小于 2 个 投标方方应说明其 FE 和 GE 端口最大可支持的聚合端口数目 提供在各种 聚合链路数目情况下的带宽利用效率 OLT 上联口的链路聚合功能应支持 1 1 的备份保护 倒换时间应小于 200ms 建议小于 50ms 投标方需说明是否符合链路收敛时间要求 4 3 2VLAN 功能 OLT 应支持 IEEE 802 1Q 协议 应支持按照 ONU 的 LLID PON 口 EtherType 类型 至少支持 PPPoE IPoE 和 IPv6oE 等划分 VLAN 和标记优先 级 OLT 应支持 VLAN 标记 去标记 VLAN Trunk VLAN 透传 VLAN 转 换 N 1 VLAN 聚合 VLAN 优先级标记 VLAN 过滤等功能 OLT 应同时支持 4K 的 VLAN 数 VLAN ID 的范围是 1 4094 每个 PON 口也应支持的 4K 的 VLAN 数 VLAN 转换 Translation 是指输入 VLAN 与输出 VLAN 的 1 1 转换 OLT 应支持足够 VLAN Translation 条目 建议在主交换板 即由主交换芯片实 现 和 PON 接口板 即由 PON MAC 芯片实现 上均支持 VLAN Translation 功能 主交换板支持的 VLAN Translation 条目数应为 4094 个 PON 接口板上 的每个 PON 接口应支持至少 8 支持的最大 LLID 数量 的 VLAN Translation 条 目数 即至少 512 N 1 VLAN 聚合功能 即将上行的多个 VLAN 例如 VLAN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6 1 2 X 的业务聚合为一个 VLAN 例如 VLAN Y 并将下行业务 VLAN Y 反向映射到多个 VLAN VLAN 1 2 X 中 实现 N 1 聚 合时须保证原有不同 VLAN 业务间的二层隔离 OLT 应支持同一 LLID 下不同 VLAN 的聚合以及不同 LLID 之间指定 VLAN 的 N 1 聚合 也包括同一 PON 口下不同 VLAN 的聚合和不同 PON 口之间的指定 VLAN 的 N 1 聚合 OLT 还应支持 VLAN 转换和 N 1 VLAN 聚合的混合使用 1 1 和 N 1 同时使用 同时 要求 OLT 设备在实现 1 1 VLAN 转换和 N 1 VLAN 聚 合及混合使用时设备转发性能不能受到影响 OLT 在进行同一个 LLID 内不同 VLAN 的 N 1 聚合时 N 应不小于 8 在进行不同 LLID 之间指定 VLAN 的 N 1 聚合 多个用户的同一种业务汇聚 为一个 VLAN 包括同一 PON 口内和不同 PON 口之间的指定 VLAN 的 N 1 聚合 时 N 应至少不小于 64 PON 端口数 N 1 VLAN 聚合功能应基于 COS MAC 等二层技术实现 不建议基于 IP Session 等三层及以上标识实现 OLT 的网络侧接口应支持 VLAN Trunk 功能 OLT 应同时支持 4K 的 VLAN 数 VLAN ID 的范围是 1 4094 每个 PON 口也应支持 4K 的 VLAN 数 投标方应说明其VLAN聚合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 投标方需说明每设备最大可配置的VLAN ID交换数目 以及是否影响设备 转发性能 投标方需说明OLT设备是否支持VLAN转换功能 如不支持 说明详细的 开发时间表 如支持 应说明OLT设备每个PON口和整机分别支持的VLAN 转换条目数 如1 1转换条目数 N 1转换的条目数 N的最大值等 投标方需说明OLT设备是否支持VLAN Trunk功能 并说明OLT设备每个PON口 和整机分别支持的VLAN Trunk的条目数 4 3 3VLAN Stacking 功能 IEEE 802 1ad OLT 应支持符合 IEEE 802 1ad 标准的 VLAN Stacking 功能 VLAN Stacking 以太网帧的外层 TPID 参数应可配置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7 OLT 设备应支持选择性 Selective SVLAN 的功能 应支持基于 LLID CVLAN ID EtherType CVLAN 优先级 Priority CVLAN ID EtherType CVLAN ID CVLAN 优先级 Priority 等字段及其组合灵活 添加或修改 SVLAN ID EtherType 类型至少支持 PPPoE IPoE 和 IPv6oE 等 OLT 设备的每个 PON 端口支持选择性 Selective QinQ 功能的条目数应 不小于 2K 每个 LLID 支持选择性 Selective QinQ 功能的条目数应不小于 256 OLT 应支持同时进行 VLAN 转换 再增加外层 VLAN 的功能 在实现上述 VLAN Stacking 的同时 OLT 能够透传标准 VLAN 单层或双 层 VLAN 流量 识别和分配标签过程不能影响设备转发性能 在实现 VLAN Stacking 时应支持 SVLAN 优先级标签根据内层优先级标签 进行拷贝或转换 OLT 应支持的 CVLAN 和 SVLAN 的数值为 1 4094 OLT 应支持 VLAN 转换和选择性 QinQ 混合工作模式 即在进行了 1 1VLAN 转换或 N 1 的 VLAN 聚合后 再进行选择性 QinQ OLT 网络侧接口应支持 SVLAN TRUNK 功能 OLT 网络侧接口应可以配置为 SVLAN TRUNK 和 VLAN TRUNK 两种模 式中的一种 投标方需说明OLT设备是否支持VLAN Stacking功能 如不支持 说明详 细的开发时间表 如支持 提供设备可以根据哪些字段添加SVLAN 投标方需说明OLT设备是否支持同时进行VLAN转换在进行选择性QinQ 的功能 并说明具体的条目数 1 要求 OLT 设备的 SVLAN 功能应具有和其他投标方的交换机 BRAS 设备良好的互通性 外层标签的 ETHERNET TYPE 字段值建议可配置 投标方需提供和其他主流投标方的BRAS 交换机的互通情况 提供其 SVLAN功能对数据包内 外层ETHERNET TYPE字段的设置值 2 OLT 设备应通过硬件实现支持选择性 SVLAN 的功能 即在同一个下行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8 端口上支持根据单层 VLAN ID 灵活加载外层 VLAN ID 同时能够透传标准 VLAN 单 VLAN 流量 识别和分配标签过程不能影响设备转发性能 不建 议通过 ACL 策略来扩展 SVLAN 的条目数 3 建议支持 SVLAN 的以下操作 根据 802 1p 参数 入端口 内层 VLAN ID 外层 VLAN ID 端口号等条件进行双 VLAN 透传 双层 VLAN 改 写外层 内层 内层 外层 VLAN ID 等 并说明在同一物理接口上是否支持对 以上操作的并行处理 4 4多业务QoS机制 4 4 1多业务 QoS 总体要求 OLT 设备应支持应支持基于 ITU T Y 1291 的 QoS 机制 并符合 中国电 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对 OLT 的 QoS 功能的要求 以保障在上行和下 行方向均能根据 SLA 协议提供各种优先级业务的 QoS 主要包括 业务流分类 Traffic classification 优先级标记 Marking 排队及调度 Queuing and scheduling 流量整形 Traffic shaping 和流量管制 Traffic policing 拥塞 避免 Congestion avoidance 缓存管理 Buffer management 等 4 4 2业务等级协定 SLA EPON 系统应支持针对每个 LLID 对应于用户或业务 的 SLA 参数的设 置 包括固定带宽 保证带宽 最大带宽等 并应支持对上 下行分别进行配 置 EPON 系统可选支持基于业务的 SLA Service SLA 机制 即 OLT 通过 Service SLA 属性对 ONU 各本地队列的上行带宽参数进行管理 在每个 DBA 调度周期 ONU 根据相关配置和 OLT 发布的上行带宽授权 对每个队列 的上行带宽进行精细化管理 通过 Service SLA 可以实现对 ONU 上每种业 务的固定带宽 保证带宽 最大带宽以及队列调度权重的管理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19 4 4 3业务流分类功能 OLT应支持基于以太网帧中的相关参数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 并按需进 行优先级标记 缺省状态下 OLT信任ONU提供的优先级标记 不开启此功能 可用于业务流分类的参数包括 LLID MAC DA MAC SA VLAN ID User Priority IEEE802 1D EtherType 例如PPPoE IPoE IPv6oE等 目的IPv4地址 源IPv4地址 目的IPv6地址 源IPv6地址 目的IPv6地址前缀 源IPv6地址前缀 IP协议版本 v4 v6 IP协议类型 TCP UDP ICMPv4 ICMPv6 IGMP MLD等 IP优先级 v4 TOS DSCP v6 Traffic Class IP Flow Label IPv6 目的L4协议端口 源 L4协议端口等 建议支持报文的深度检测 前80个字节 流分类 OLT 应支持按照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6 5 节中规定的扩 展 OAM 方式对 ONU 的业务流分类功能进行远程管理 4 4 4优先级标记 OLT 应支持基于 4 4 3 节规定的流分类对上行业务进行优先级标记 应具 有强制修改优先级标记的功能 标记应采用 IEEE 802 1D User Priority 可选支 持 TOS IPv4 TC IPv6 优先级标记 各用户端口的优先级标记应支持本地管理员配置方式及远程管理配置方式 4 4 5优先级队列机制 OLT 的上 下行业务应根据 IEEE 802 1D User Priority 标记映射到不同的优 先级队列 并进行调度 OLT 网络侧每端口应支持 8 个队列 投标方需详细说明各类型队列的实现机制 并说明每个物理端口支持的硬 件队列数目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20 4 4 6流限速 4 4 6 1上行业务流限速功能 OLT 应支持 DBA 机制 以实现对每个 LLID 的上行带宽分配和上行业务流 限速功能 设备应支持其上行端口 SNI 可选支持二层流量的 Shaping 功能 4 4 6 2下行业务流限速功能 对于下行业务 OLT 应支持针对不同分类流的速率控制功能 应支持二层 流量 Shaping 或 Policing 机制 要求速率限制最小可配置带宽不大于 512Kbps 增量颗粒度不大于 64Kbps 限制结果精确 误差不大于 5 4 4 7优先级调度 OLT 应支持根据 SLA 进行下行业务的调度功能 OLT 对下行业务的调度 应支持严格优先级队列调度 SP 加权循环队列调度 WRR 和 SP WRR 算 法并可配置 缺省采用 SP WRR 上行业务的优先级调度由 OLT 的 DBA 功能和 ONU 的本地调度功能共同 完成 4 4 8缓存管理 为保证 QoS OLT 应提供足够的缓存 具体缓存容量不做规定 OLT 应支持拥塞避免机制 拥塞避免算法有 Tail Drop RED WRED 设 备应至少支持 Tail Drop 算法 4 5策略控制功能 要求 OLT 设备的 FE 和 GE 端口必须支持访问控制功能 策略控制 可匹配 的字段包括 源 MAC 地址 目的 MAC 地址 标准 VLAN 环境中的 VLAN ID 和 802 1D 优先级字段 SVLAN 环境中的内层和外层 VLAN ID 和 802 1D 优先级字段 Ethernet Type 字段 源 IP 地址 IPv4 IPv6 目的 IP 地址 IPv4 IPv6 TOS IPv4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21 TC IPv6 四层协议类型及源 目的端口号 建议支持基于 VLAN 端口的访问控制 策略控制 在 VLAN 端口下 根据 MAC IP 地址等进行访问控制 建议 OLT 同时支持出 入方向的访问控制 策略控制 投标方应说明其设备是否支持上述功能 4 6流量镜像 要求设备支持以下流量镜像功能 1 支持基于物理端口实现镜像 可分别将指定端口入方向或出方向的流量 镜像到相应端口 2 支持对 tagged 端口和 untagged 端口的流量镜像 3 建议支持基于访问控制表实现流的镜像功能 将符合匹配条件的数据流 镜像到指定端口 4 建议支持远程流量镜像功能 投标方应说明其设备是否支持上述功能 4 7安全性要求 4 7 1PON 接口数据安全 EPON 系统下行方向采用广播方式 恶意用户很容易截获系统中其它用户 的信息 为提高用户数据的保密性 下行方向应支持三重搅动 Triple Churning 功能 在启用搅动功能后 对所有的数据帧和 OAM 帧进行搅动 EPON 系统的三重搅动功能应符合 中国电信 EPON 设备技术要求 V3 0 的规定 4 7 2MAC 地址数量限制 OLT 应支持基于 LLID 的 MAC 地址数量限制功能 限制的 MAC 地址数量 应可灵活配置 当 MAC 地址数量超过 OLT 的 MAC 地址数量限制时 OLT 应 支持忽略新 MAC 地址直到有 MAC 地址老化 投标方应说明PON系统实现MAC地址数量限制的具体情况 中国电信 EPON 局端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