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doc_第1页
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doc_第2页
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doc_第3页
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doc_第4页
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 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在相同的温度下,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 . 在水中B . 在真空中C . 在空气中D . 在大地中2. (2分)下列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B . 光年是长度单位C .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D . 白光是单色光3. (2分)下列数据较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面积约为1.5m2B . 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C .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D . 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14s4. (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的是( ) A . 烧开水时壶嘴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B . 早晨荷叶上出现的露珠C . 松花江畔雾凇的形成D . 冬天里我们堆的雪人逐渐变小5. (2分)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 .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 .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6. (2分)下列几种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 地震和火山喷发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D . 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7.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B . 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C .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D . 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8. (2分)某人从远处走近一个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 )A . 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 . 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C . 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D . 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9. (2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 . 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凝固而造成的C . 把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D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10. (2分)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B . 熔化C . 升华D . 液化11. (2分)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B . 第15min 该物质处于液态C . 若将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 . 该物质的熔点是012. (2分)(2015厦门)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A . 1块B . 2块C . 3块D . 4块二、 填空题 (共11题;共14分)13. (1分)如图所示为一种新型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白天工作时,光电池板将_转化为电能;晚上工作时,蓄电池放电,将 _转化为电能供照明灯使用。14. (1分)扬州大力推进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_大,这是在_处控制噪声;书房内还配置了自助式消毒机,这是利用_(红外线/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15. (1分)在交通繁忙的路口,环保部门有时会安装某种装置噪声显示牌,用来监测路口的“动静”,显示牌的示数会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如“60,70,80,”显示牌示数的变化反映了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显示牌示数的单位是_16. (1分)一束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度,则反射角是_度;若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现象。 17. (1分)(1)如表给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状态下)物质名称水银甲苯水熔点()39950沸点()357111100图是某种物质在同样持续加热、吸热条件下绘制的图象,它是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持续沸腾的特点是_;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_(填“”“”或“=”)液态时的比热容这种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18. (1分)为了缓解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严重干旱,必须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CO2),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_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19. (1分)微波、紫外线、红外线都是电磁波,到网上查一查,它们各有哪些应用?有何发展前景? 20. (1分)(2015毕节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讲话中,引用“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诗句大雁成“一字形队列”说明了光的_原理;在飞行过程中,以其中的一只大雁为参照物,其他大雁是_的,当我们打开电视机,听到的、看到的是由_传来的APEC会上的声音和图象21. (1分)将一墨水瓶放在平面镜前6cm处,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 22. (1分)(2015云南)如图1所示,为使在墙壁上悬挂的画框水平,可用一段两端开口注有适量水的透明塑料软管找水平位置,这利用了_原理如图2所示,物体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A,A到0点的距离为L将镜面OM绕O点转过90至OM,A的移动轨迹是_形23. (4分)干冰可用来人工降雨,干冰撒进云层很快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_成小冰晶或_成小雨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_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8分)24. (5分)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0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5. (1分)(1)成语“坐井观天”青蛙看到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请你在甲图中作出青蛙看到天的范围。(A点是青蛙位置)(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3)如图丙所示,平而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而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你在丙图中用作图法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26. (2分)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四、 实验题 (共5题;共26分)27. (4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形成的 28. (5分)两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冰进行加热图乙和图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的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熔化的过程中分子运动会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通过观察两位同学绘制的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象,你认为图_(选填“乙”或“丙”)有问题,你判断的依据是_ (3)小军用如图a所示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植物油,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 为了探究水的沸点,小军将水加热至沸腾图b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水的沸点为_,此时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为了比较水和植物油的吸热本领,对水和食用油的选取,需满足的条件_;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_29. (9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t/min45678910111213温度t/90919397989898989898(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水中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测量方法正确,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 30. (2分)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选填“正比”或“反比”)。(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_。31. (6分)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的关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