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了解书信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课文进行质疑、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书信主要内容,搜集、整合资料,品读文中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交流感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更加尊重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战争图片,制作课件。向学生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 2、学生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着。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2、多媒体播放战争的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无奈。3、过渡::战争与和平,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二、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精读课文15自然段)。 1、师:在信中,失去爸爸的雷利先回忆了两年前那一段痛苦的经历,请同学再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一下雷利当时的心情。 说一说,你从中体会了雷利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师:雷利怀念自己的父亲!这又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呢?再读1-5小节。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思,可勾画,可写小注。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点拨、指导朗读。(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3、情境创设: 师: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 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充分想象雷利等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情景。 师:我忘不了的是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 生齐读3小节。 4、师:多美好的约定呀,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来迎接他。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 5、师:现在,爸爸回来了,蓝盔回来了,谁能想到是用这种方式回来的,没有鲜花,没有拥抱,没有欢笑,有的,只是这样的场面。 相机出示: 语段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语段二:“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 (抓住染红、浸满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齐读、配乐情境引读、个别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 师: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课件染红“爸爸的嘴张着,”几句。)爸爸仿佛在呼唤什么? 应怎样读。“和平!和平!和平!”?指明试读。 6、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7、过渡:一位扞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朗读3、4、5自然段。 8、师:作为位维和战士,爸爸呼唤和平,更用生命扞卫了和平,所以今天,儿子向爸爸献上了束最美的鲜花。(课件打出第5自然段最后几句:“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饲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三、感受呼声,激发热爱和平之情(精读6-9自然段 ) 1.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雷利紧紧是为失去这样可爱的爸爸而发出了呼声吗?学生根据自己读课文所得回答出自己的看法,找到重点句子。 2、出示: “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联系现实,体会“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2)体会“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和平之花”指什么?和平太美好了,所以将它比喻成花。)为什么说“罪恶的子弹? 3、师:正是还有那么多罪恶的子弹威胁着无辜的人们,所以说,我们的“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尽管美丽,却很容易被摧残。课件打出图片: 1994年,卢旺达事件,50多万图西族人被杀;1991年,海湾战争,12.5万人死亡;1995年,阿富汗战争,5万人死亡;1999年,科索沃战争,6.5万人死亡,几万人致残;2001年,“911”事件,3600人死亡;2003年,伊拉克战争,几万人死亡。1948年至今,有160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壮烈牺牲。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4感情朗读6、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师:此时此刻,雷利究竟是为了什么发出了呼声呢? 引导学生用“不仅仅而更是”等多种句式表达。 师:让我们和作者雷利一起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5师: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出示这句话)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就身处在战争地区,你整天听着隆隆的炮声,过着随时会失去亲人,失去生命的生活,你想说些什么? 指名学生练习说话。(可以对“恐怖分子”说,对“战争的发动者说,可以对“武器的制造者”) 师:就让我们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2.师(指板书)小节: 如果我们都具备“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和平之花就不再娇嫩(捧去“娇嫩的”,补写“永驻人间”),就会永驻人间,这不仅是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3.师: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生自由练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