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研究_第1页
成都市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研究_第2页
成都市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研究_第3页
成都市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研究_第4页
成都市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投资环境与区域竞争力研究课区域投资环境与区域竞争力研究课 程论文程论文 成都市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研究成都市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研究 院院 系 系 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院 专专 业 业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姓姓 名 名 张小雪张小雪 学学 号 号 11201200911120120091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 师 徐圆徐圆 成都市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研究 摘要摘要 成都是一座文化古都 良好的金融人才环境和商业环境 促进了成都市 金融产业的发展 在人才方面 成都市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 在商业环境 方面 成都市经济实力雄厚 拥有良好是社会保障 法治环境以及公共服务体 系 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 成都市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关键词 成都 文化氛围 金融环境 产业状况 一 引言 截止到 2013 年 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 13 个年头 2012 年 西部 大开发 十二五 规划 强调深入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 一直以来 我 国区域经济发展呈极端不平衡状态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显著 占全国总面积 约 50 的西部 其人口却不足总人口的 4 东部人口却占到总人数的 96 3 东部富裕 西部贫穷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差距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呈 现扩大的趋势 成都 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大开发战略给成 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使得成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要在众多城市 中脱颖而出 投资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是成都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 此 当务之急是对自身环境进行客观 科学 准确的评价和分析 认清发展中 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促进成都市经济更好 更快的发展 本文就投资环境中 成都市的文化氛围 产业状况和金融环境进行研究 二 文化氛围 毋庸置疑 成都最突出的优势是它独具的文化气息 成都作为一座拥有 3000 年历史的古都 历来有 九天开出一成都 万户千门入画图 的美称 在 中国偌大的历史版图上 成都是中国唯一一座建城以来城址以及名称从未更改 的城市 1982 年 2 月 15 日 成都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行列 成 都市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早在商周时期 古蜀人民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 青铜文化 成都拥有杜甫草堂博物馆 武侯祠博物馆 永陵博物馆 金沙遗址 古船棺遗址 文殊院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瓜果 蔬 菜四季不断 还有银耳 虫草 竹笋 鹿 獐等各种山珍海味 特产丰富 素 有 吃在中国 味在四川 的流行语 茶文化在成都历史悠久 独具特色 品 茶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成都的地方戏曲 听评书 看围鼓 川剧 木偶戏 四 川评书 成都茶馆 蜀锦 蜀绣是成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影响着全国乃至全 世界的人们 三 金融环境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 环境的支持 但支持力度的强弱又与金融环境密切相关 金融环境好 金融的 支持力度就大 金融环境不好 将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的支持力度就小 1 金融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下 影响经济主体活动的各 种要素的集合 包括金融外部环境和金融内部环境 城市金融业发展的外部环 境统称为金融生态环境 分为人才和商业两个方面 内部环境包括金融业内部 的法制环境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重点城市 1993 年被国务院确认为 西南金 融中心 随着金融业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2007 年四 川省委政府明确提出构建 西部金融中心 的目标 2008 年 关于进一步加快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 指出 把成都建设成区域金融机构聚集中心 区域 金融市场中心和全国一流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1 成都市的金融人才环境 1 人才培养 金融业作为高创造 高科技 高智力和高风险型的附加值产业 人才是金 融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是金融业最宝贵的财富 2 截止 2011 年底 成都市拥有 各类人才 296 04 万人 两院院士 36 人 成都市拥有普通高校 29 所 其中 211 工程 院校 5 所 985 工程 院校 2 所 职业技术学校 29 所 表一 2012 年西部地区人才优势比较 普通高校数 所 在校研究生 万 在校普通本 专科 万 研究与发展 经费 亿元 专利申请 成都594 256 7045 548901 重庆674 6662 3616238900 南宁311 395531 8013 603700 昆明40 34 13 贵阳251 1929 531 65438 数据来源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 表中可以看出 成都 重庆的在校研究生数量较大 研究与开发经费较高 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较高的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源为成都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 大量的优秀人才 支撑着成都市金融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其中四川大学和西 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排名前列 为成都提供了大量优秀 的高素质 高技能的金融人才 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培养金融人才的保障 成都科技实力雄厚 是国家四 大科教城市之一 成都的科技竞争力已经连续几年在 294 个城市中排列第九 居西部第一 近些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 全市共拥有重点实验 152 个 其中国 家级重点实验室 10 个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1 家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 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 33 个 在蓉中科院院士 16 名 在蓉中国工程院院士 21 名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4 所 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1 处 在这种良好的 教育环境的熏陶下 更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2 人才引进 2011 年 成都市 成都人才计划 引进人才享受特定工作机生活待遇的 若干规定 对于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 成都市政府给予每人 100 万元的补助 并享受医疗 社保 住房公积金 子女入学等相关待遇 2011 年成都市引进海 外人才 112 名 来成都创办企业或从事金融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 现代服务 业等领域 二 成都市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是传统商业形式化的主要载体 市场形象体现着商品的应用属性 和价值属性 是制造和购买的重要手段 在商业环境方面 成都居西部之首 各项评价指标得分也均高于西部平均水平 成都市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养老覆盖率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考取 cpa 人数 信用担保机构数量以及 政府公共企业贷款占比等分项指标都位列西部第一 见表二 表三 表二 商业环境各分项指标 一级指标 名称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GDP 总量 亿元 人均 GDP 元 经济实力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产权保护力度 地方法制健全程度法治环境 司法执法力度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程度 医疗保险 商业环境 社会中介服务信用担保机构数量 考取律师和会计师人数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 政府审批与管制 政府干预 行政效率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政府透明度 政府公共企业贷款占比 中长期贷款占比 城市商业银行不良率 国有企业贷款占比 土地抵押贷款占比 金融部门独立性 信用贷款及透支占比 诚信企业诚信和诚信文化 表三 西部较发达地区商业环境对比 2012 年 经济实力社会保障 GDP 亿 元 人均 GDP 元 金融机构 年末存款 余额 亿 元 金融机构 年末贷款 余额 亿 元 年末参加 养老保险 人数 万 年末参 加医疗 保险人 数 万 成都8138 9576242035415630 485 4 522 6 重庆11459 0 0 3908319423 915594 18703 57496 48 西安4369 375108612285 968808 04241 63413 6 贵阳1700 30381944394 373479 47118 26109 19 昆明3011468165 49110 93172 75 摘自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 1 经济实力 表三可知 成都市与西部其他省市相比拥有较高水平的经济实 力 2012 年成都市 GDP 总量超过 8000 亿元人民币 年末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分 别为 20354 亿元 15630 亿元 经济的强劲增长会刺激产生旺盛的资金需求和 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从而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本土 因此经济实力的高低是影 响金融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2 法治环境 3 法治环境是城市竞争力和软 实力的重要指标 作为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完善的法治环境建设可 以有效的保护金融主体的产权 并遏制恶意欺诈乃至逃避金融债务的行为发生 2012 年成都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创建全国法治城市的意见 指出要进一步优 化成都法治环境 建设 三最 法治成都 提升成都市法治文明形象 3 社 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健全与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公平程度 对国家经济的发展 乃至社会的稳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2 年 表三 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 保险人数 485 4 万人 医疗保险人数 522 6 万人 全年 17 3 万居民得到政府最 低生活保障 保障资金支出 4 0 亿元 4 社会中介服务 社会中介服务与金 融业的运行息息相关 如果缺乏社会中介服务 不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 系 金融运行就会出现漏洞 截止到 2012 年 成都市已拥有 146 家融资性担保 机构 他们监督和约束着全市的信用记录 推动着社会诚信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5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对城市金融的干预是非常频繁和普遍的 它 主要影响到金融部门的独立性和金融环境的建设 包括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 政府审批与管制 政府干预 行政效率 政府透明度 2009 年 关于进一步加 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从 9 个方面提出了 38 条措施 将金融业打造成为 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政府规定自 2009 年 4 月 10 日起 进入金融集聚区的金 融机构购买办公用房享受一次性购房补贴 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 1000 元 租赁 办公用房的连续三年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 20 元 另外 每家 金融机构享受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 6 金融部门独立性 金融部门 最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 金融部门的独立性有利于金融生态 的平衡发展 2012 年四川省本外币存款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4 4 本外币贷款占 全国市场份额的 3 9 政府公共企业贷款占比 中长期贷款占比 国有企业贷 款占比以及信用贷款及透支占比在市场中的份额提升显著 7 诚信 包括企 业诚信和诚信文化 我们衡量城市企业的诚信 主要着眼于企业规模 效益 企业治理 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企业信誉等一系列硬指标和软指标的考量 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 成都市建立了 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网 研究拟定企业 信用信息建设的制度 方法 规范信息秩序 提高本市的投资环境 诚信文化 的建立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主要侧重于研究居民素质以及受教育程度 前面金融人才已经提到 四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作为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 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4 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 越来越细致 便产生了许多部门 这些部门的构成及相互关系的不同 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也存在差别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 又进一步促进的经济的的持续发展 1 成都市产业结构现状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 成都市的经济取得了飞跃的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 增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 2000 年到 2012 年 成都市的国民 生产总值已由 1310 亿元增加到 8138 9 亿元 成都市 GDP 首次突破八千亿大关 第一 二 三次产业产值不断增加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348 1 亿元 第二 产业增加值为 3790 6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4000 3 亿元 三次产业年增长 率分别为 3 8 15 6 11 5 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也出现 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二产业保持稳定 第三产 业占 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2012 年 第一 二 三产业比例关系为 4 3 46 6 49 1 表四 表四 2000 年 2012 年成都市三次产业结构 年份GDP 总量 亿元 第一产业产值 亿元 第二产业产 值 亿元 第三产业产 值 亿元 三大产业比 例关系 200013101245885989 5 44 9 45 6 200114911336766828 9 45 3 45 8 20021663 2140 2758 1764 98 4 45 6 46 0 20031870 8153 2859 1858 58 2 45 9 45 9 20042185 71681022 0995 77 7 46 8 45 5 20052371 0182 31007 71181 07 7 42 5 49 8 20062750 0193 41213 01343 67 0 44 1 48 9 20073324 4235 51504 01584 97 1 45 2 47 7 20083901 0270 21816 71814 26 9 46 6 46 5 20094502 6267 82001 82233 05 9 44 5 49 6 20105551 3285 12480 92785 35 1 44 7 50 2 20116854 6327 33143 93383 44 8 45 8 49 4 20128138 9384 13790 64000 34 3 46 6 49 1 1 第一产业 2012 年成都市实现农业总产值 577 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3 5 其中种植业 为 294 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的 50 8 牧业为 244 6 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 比例的 42 3 粮食总产量达 255 6 万吨 2 第二产业 成都市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工业经济体系 2012 年 全年工业增加值突破 三千亿大关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2589 亿元 同年 作为成都市八大优势 产业的机械产业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食品产业 医药产业 冶金产业 轻 工行业 建材产业以及烟草行业完成增加值 2118 3 亿元 超过全市规模以上工 业的五分之四 其中食品工业 医药工业 机械工业和电子信息工业是成都市 的四大支柱产业 发展较快 已初具规模 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3 第三产业 交通 邮电和旅游以及金融保险业务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年末公路总里程 达 22098 公里 公路旅客周转量突破 300 亿人公里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达 213 2 亿元 接待国内游客 12246 5 万人次 全年消费品零售额达 3317 7 亿元 提高了 16 个百分点 表 5 表 5 成都市第三产业各行业基本情况 指标绝对数增长速度 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317 716 0 进出口总额 亿元 475 425 5 年末公路里程 公里 22098 公路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311 96 3 民航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445 26 3 邮电业务总量 亿元 213 215 0 接待国内游客 万人次 12246 526 6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亿元 2035419 0 保费收入 亿元 360 0 资料来源 成都市国民经济公报 2 成都市与全国几个副省级城市对比分析 2012 年成都市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八 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 仅次 于广州 深圳 比全国副省级城市平均经济增幅领先 2 5 个百分点 成都市的 经济总量与排名第一 第二的上海 20101 33 亿元 北京 17801 00 亿元 相差甚远 而排名第九 第十的武汉 8003 82 亿元 杭州 7803 98 亿元 则与成都市的经济总量差距不大 总的来说 成都市的经济总量在中西部地区 具有一定的优势 表六 表六 2012 年成都市的经济总量与全国主要副省级城市比较 广州杭州西安南京武汉大连成都全国 GDP 亿 元 13551 278044369 47201 68003 87002 88138 9519322 第一产 业增加 值 亿 元 220 72255 93195 59184 64301 21451 4348 152377 第一产 业占 GDP 比 重 1 633 34 52 63 86 44 310 1 第二产 业增加 值 4713 163626 91893 83170 83869 63634 83790 6235319 第二产 业占 GDP 比 34 7846 543 34448 351 946 645 3 重 第三产 业增加 值 8617 333921 222803846 23833 12916 74000 3231626 第三产 业占 GDP 比 重 63 5950 252 253 447 941 749 144 6 GDP 在 全国所 有城市 中排名 31029139148 人均 GDP 万 元 8 89855 10868 85257 908910 2225 7623 8353 2012 年成都市的人均 GDP 为 5 7624 万元 明显高于全国人均 GDP 3 84 万元 在表六所列举的几个副省级城市当中 成都市的人均 GDP 排名倒数第二 位 远远低于杭州 大连 南京的人均 GDP 仅高于中部城市西安的人均 GDP 说明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在所举的六个 城市中成都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排名第二 仅次于大连 第二产业增加值排名 第三 第三产业增加值排名第二 但仅占排名第一的广州的 46 4 并与杭州 3921 2 亿元 南京 3846 2 亿元 武汉 3833 1 亿元 相差不大 说明 成都市的三次产业发展都比较强势 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远远高于广州 杭州 南京等东南部沿海城市 和 中部城市相比 高于武汉 0 5 个百分点 低于西安 0 2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占 GDP 的比重仅低于大连 武汉 处于中间水平 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是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越发达 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越大 通常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2012 年中国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最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